当前位置 首页 鬼称骨 第112章 山精4

《鬼称骨》第112章 山精4

作者:亮兄 字数:2671 书籍:鬼称骨

  九一道长镇静地对着抽搐的李医生又敲了一下磬,然后念诵道:“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姥爹一听,这是来自紫阳真人的口诀。

  紫阳真人俗名叫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是北宋台州天台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曾经考中进士,后被谪戍岭南。曾经在成都遇仙人授道,成为全真派南宗五祖之第一祖,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北宋元丰五年,他百岁仙逝,飞升前留有一首《尸解颂》:“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清朝雍正年间被封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

  姥爹特别注意到紫阳真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曾中进士,由儒入道,更因为他的见解与自己几乎完全相同。

  张伯端认为道、儒、释“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尤其推崇佛教禅宗“明性”境界。《佛祖统记》说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

  姥爹不但觉得紫阳真人的见解非常独特又有共鸣,还认为九一道长在这方面跟紫阳真人不谋而合。只不过紫阳真人传道积极,而九一道长偏安一隅罢了。

  紫阳真人的口诀果然起到了作用。

  李医生的身体逐渐放松下来,手脚不再抽搐,呼吸缓和了许多,但眼睛还是没有睁开,如入睡了一般。

  若璃知道刚才碰李医生是错误的,不敢再靠近,她担心道:“他怎么啦?不会有事吧?他上辈子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哪。我不会在这辈子害死他吧?”

  显然若璃已经将他们之间的谜团解开了。

  九一道长说道:“等他醒来应该就好了。”

  姥爹问若璃道:“你知道你们为什么似曾相识了吗?”

  若璃点头,说道:“我知道我们为什么有认识的感觉了,也知道为什么我一离开冯家庄,后山就会枯萎了。”

  “哦?为什么?说给我们听听。”姥爹说道。

  若璃说,她刚入定的时候,看到了高大的树,几乎要遮住整个天空,只有丝丝缕缕的阳光偶尔会漏下来。那时候,她以为那些被风吹动的绿叶就是天空的云。春天的时候,天空的云就多,且都是绿色的;冬天的时候,天空的云就少,且都是黄色的。

  在这片绿黄交替的天空下,还有许多小的树,小的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偶尔有阳光照射下来的时候,她看到脚边有一个伞一样的影子。她也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直到有个年轻男子叫出她的名字。

  “灵芝?”那个男子蹲在她的身边,一手捏住了她的柄部。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疼痛。这感觉跟她摔伤了的腿被李医生捏住时一模一样。虽然在前世的记忆里,但今生的记忆有时候还是能混淆进她的脑海。

  另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牧轻风,你找到灵芝没有?师父就差这一味药材了!”

  她懵里懵懂地想,他是来找我的?找我做药材?药材是干什么的?

  那个名叫牧轻风的男子长得非常俊秀,让她忍不住一阵心悸。

  她以为自己要被这个男子带走了,心中又怕又喜。

  没想到他居然松开了手,然后站了起来,说道:“没有找到,恐怕我们俩今天要空手回去挨骂了。”

  她看到两个年轻男人越走越远。刚刚碰到她的那个男人似乎年轻一些。

  此后不知过了多久,她在寂静的山上吸收土地精华,感受山风拂面,缓缓成长。

  一天,一个穿着僧衣的人来到了这棵大树下歇脚。她看到那位僧人浑身散发着精光,仿佛清晨和煦的太阳一样。僧人的布鞋已经走烂了,脚趾露了出来,可是他一脸大自在,躺在大树下对着漏下来的阳光做吮吸的动作。

  她模仿僧人的动作,可是刚一吮吸,就感觉到被灼伤的剧烈疼痛。她疼得想叫,可是叫不出来。

  僧人似乎感觉到了身边的异常,侧头一看,就看到了她。

  “灵芝?”僧人说道。

  这是她第二次听到人这么称呼她。

  “这山上居然有灵芝?真是意外。”僧人说道。那声音跟她第一次听到姥爹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意外?为什么意外?她心想道。

  僧人似乎能感应到她的心,微笑道:“你知道吗?灵芝又叫仙草,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苛刻。这山并不是奇山峻岭,吸收的天地精华不足以养活一颗灵芝。所以啊,这整座山的灵气都赋予你一个了。”

  她确实一直感受到山对她的呵护。这种感觉跟冯老头给她的父爱一模一样。父爱如山。

  “你不要学我的样子吸食阳光。灵芝是喜阴的,吸太多阳光会伤害到你。”

  她在心中努力地点头。

  “不过你还是会遇到劫难。因为这后山是冯家庄的人生存的根本,他们已经把周围的山砍过一遍又种过一遍了。那些山的小树还没有成材,因此,不久他们就会提着斧头砍到这里来。如果他们把树都砍了,你也就会暴露。他们会把你采走卖给药店。倘若他们把你采走,这座山也就完了。”僧人说道。

  她害怕头顶的绿黄交替的天空消失,害怕周围的花草树木消失,也害怕自己被山下来的人采走。她心中焦躁不安。

  僧人抚摸她的伞顶,说道:“不要惊慌。我教你几句心诀,趁他们还没有上山,你好好修炼。等你的灵智足够强大,可以脱离本体的时候,你就去找上次没有采走你的那个年轻男人,他会帮助你渡过难关的。”僧人的那双眼睛似乎可以看到世间一切,看到古往今来。年轻男子来到她身边又离开的一幕也没能逃离他的双眼。

  一阵山风掠过,僧人仰起头,领略山风的惬意,然后念道:

  “倾景安再中,人生有何常。

  胡为少君别,风驭峨眉阳。

  结我千日期,青山故人堂。

  期尽师不至,望云空烧香。

  顾惭有限身,易老白日光。

  怀君屡惊叹,支体安能强。

  往闻清修箓,未究服食方。

  瑶田有灵芝,眼见不得尝。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寄言赤玉箫,夜夜吹清商。”

  心诀虽然很长,但她一遍就记住了,待僧人说完,她在心中默念了三遍。

  在若璃说到僧人传授的心诀时,姥爹听到心诀里不但有“灵芝”二字,还有“峨眉”二字,顿时如银针扎穴,浑身毛孔舒张,仿佛一阵山风迎面掠过,他听到了树叶被吹动的飒飒声。

  熟读四书五经的姥爹心中清楚,此心诀其实是一首诗歌。其作者名叫鲍溶,字德源,唐朝元和四年进士,被时人尊为“博解宏拔主”,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这种人的诗句,自然可以作为开启心智的心诀。

  姥爹太久没有接触四书五经,当时没能记起这首诗歌的名字。从大云山回去之后,姥爹翻阅以前读过的古诗,发现这首诗歌的名字竟然叫做《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由此,姥爹认为帮助若璃前世开启灵智的僧人来自峨眉山,是迷海大师的师父,是自己的前世。

  姥爹惊叹不已。莫非自己的前世就来过今生居住的地方?

  若璃在心中默念三遍之后,僧人爱惜地笑道:“果然是聚集整座山的灵气!你只听一遍就能默记于心了!修炼灵智脱离本体的时间指日可待!”

  小米因为一首写寄生草的诗而开始修炼,若璃则因为一首带有灵芝二字的诗开启灵智。

  果然如那僧人所说,若璃开启灵智后一年多就能离体了。

  开始她不能离体太远,但随着时日的推移,她几乎能摆脱范围的控制,不过每天还是要回到灵芝里面休憩。

  正如人一样,苦海无边,人身是漂浮在苦海上渡人舟,魂魄才是舟上的人。如果舟上人弃舟下水,游一段时间就得回到舟上来歇一歇。修炼的境界再高,也只分游得远还是不远而已。

  对若璃来说,灵芝本体就是她的舟。

  当能够下山之后,她就开始寻找那天遇见的那个年轻男子。每天晚上,山下的万家灯火熄灭后,她就挨家挨户地去看。她的魂魄还不够强大,加上灵芝本身就不喜阳光,所以白天不敢出来。

  很快她就找到了他。原来他是一个药店的学徒。药店的老板是他师父。老板有两个徒弟,一个叫吴重山,一个叫牧轻风。

  这附近并没有姓牧的村庄。牧轻风是药店老板从外地带来的孤儿。药店老板养他教他并不是出于怜悯之心,而是本地的学徒要发薪水,牧轻风的话只要给点吃的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