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宁煜传 卷一 再世为人 七十三章 宇文凭吊祭洪辉,麻衣五百赴京城

《宁煜传》卷一 再世为人 七十三章 宇文凭吊祭洪辉,麻衣五百赴京城

作者:晚生宁煜 字数:2746 书籍:宁煜传

  第七十三章 宇文凭吊祭洪辉,麻衣五百赴京城

  回去的路上,宇文君洵一马当先,纵马疾驰,十五名麻衣军士分列两侧,紧随其后。虽然只有十六骑,可却有种难言的磅礴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麻衣首领就在宇文君洵左侧,他追随宇文君洵时日最久,对宇文君洵十分了解,此刻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宇文君洵身上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气息。虽然不知道之前房中发生了什么,可麻衣首领十分确定,宇文君洵的变化必然与此有关。不过主上不说话,做下属的自然不会多问。

  城门来时便已被叫开,之后一直未曾关闭,一行人马不停蹄,越门而出,夤夜出城。

  城外五里是一处密林,此地尚有近百麻衣军留守,宇文君洵一到,近百麻衣齐齐上马,两拨人会合一处,打着火把,奔腾而去。

  清癯城离着宇文君洵所在的童姚城并不远,可是夜行道路,速度较慢,他们离开清癯城时本就已经是深夜,等到童姚城大门之下,天色已经微凉。

  麻衣回城,大门的守卫丝毫不敢怠慢,赶紧打开城门,百余人跨马入城,马蹄声一路不知惊扰了多少人的睡梦。

  进入城中,大部麻衣转道回营,只有先前一直跟在宇文君洵身边的十五名近卫追随他回归府邸。

  宇文君洵等六人虽然被称为魁首,可魁首并不是南齐朝堂的官职,宇文君洵六人的官职其实都是大都督,所以宇文君洵的府邸便是童姚行省大都督府。

  离着老远,便能看到大都督府前卫兵林立。

  宇文君洵等人一露面,守门的兵士便已经抱拳相迎,随即府门大开。

  一行人纷纷下马,宇文君洵随手将缰绳扔给一旁的卫士,掀开斗篷大步入府,麻衣首领紧随其后。其余人等则牵着战马转向后院。

  天色已亮,大都督府中的仆役丫鬟已经开始洒扫庭院,侍候花草,看到宇文君洵纷纷跪下行礼问安。

  宇文君洵一路疾行,毫不理会。身后的麻衣首领越发确定之前的猜测。宇文君洵虽然身份高贵,地位尊崇,可是对待身边的人,不管是军中的兵卒还是府内的下人,都很宽容大度,往常遇到下人问安,总会颔首回应。此刻这般匆忙,只能说明真的有大事发生。

  穿堂过院,跟着宇文君洵来到书房门口,宇文君洵推门而入,麻衣首领则站住脚步。宇文君洵的书房是大都督府中的禁地,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踏入一步,违令者斩,就连麻衣首领也不例外。

  宇文君洵一进房间便关上房门。他几步来到书桌前,自抽屉里取出一封信来,再自袖中将烰火交给自己的密信取出,两封信依次摊开并排铺放在桌面上。

  一左一右,两封信上,两枚鲜红的印章交相辉映,仔细一比,分毫不差,再看信上的内容,通篇读完,一目了然,文意句读,更是一字不错。

  可是,两封信上的笔迹却全然不同!

  宇文君洵身躯一震,缓缓坐在身后的椅子上,他怔怔的看着桌上的两封信件,表情复杂。他的眼神中透着奇异的光芒,有悲伤,有欢喜,有迷茫,也有坚定。

  国柱死了!

  大元帅死了!

  洪辉死了!

  宇文君洵的脸上渐渐浮起一丝笑意,随即便是一阵癫狂的哈哈大笑,随着他的笑声,两行清泪在他的脸庞缓缓滑落。

  在南齐六大魁首眼中,洪辉的身份极其特殊。在南齐国民眼中,他是南齐的擎天之柱,是南齐国柱,兵马大元帅,是当世仅存的大陆战神!可是对六大魁首来说,洪辉却是父亲,是长辈,更是自己的绊脚石!

  六大魁首都是在乱世中被洪辉亲手拔擢,跟着洪辉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浴血半生,靠着洪辉的赏识和提拔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可以说没有洪辉,便没有当今威震南齐,雄霸一方的六大魁首。洪辉待他们便如同子侄一般,在六大魁首心中,洪辉如师如父,他们心甘情愿为他效力,受他驱驰,哪怕他年老体衰,风烛残年,但只要在世一天,便不会有人做出丝毫反叛。可是与此同时,六大魁首已经各有羽翼,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牧守一方,说一不二的边疆大吏,可是只要洪辉不死,有他制衡,六个人便无法再进一步,做到位极人臣,所以洪辉也是他们仕途之上,最后的一块绊脚石!

  宇文君洵的泪真心实意,宇文君洵的笑更是发自肺腑。

  洪辉我父,我父逝兮,悲伤垂泪。

  洪辉我敌,我敌逝兮,乐极忘形。

  麻衣首领在书房外,听着房中宇文君洵忽而悲伤大哭,忽而张狂大笑,几次都要忍不住推门进去,可是想起大都督的将令,他又生生忍下。

  半晌,才听到房中传来宇文君洵沙哑的声音:“王铮,取香烛纸钱!”

  麻衣首领的名字便是王铮。他虽然不知道大都督要此何用,不过依然尊令而行,不多时便将一应物事备齐来到门外。

  “大都督,东西都备好了。”王铮躬身施礼道。

  房中传来宇文君洵的声音:“进来放在门后便是。”

  王铮应声是,轻推房门,将火盆香烛纸钱放在门后,悄然退出。

  宇文君洵站起身,将香烛点燃,插放在桌案之上,一撩袍服跪倒在地。

  他的眼睛已经通红,不过却不再流泪。

  宇文君洵将火盆放好,取过纸钱,默默点燃。

  火盆中火光缭绕,桌案上清香缈渺。

  “国柱仙游,驾鹤西去,君洵远在童姚,不能当面送行,千里之外,焚香燃烛,聊表心意,望国柱勿怪!”宇文君洵低声说完,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随即挺起身,看着桌上的两封密信,自语道:“国柱虽走,可是却未放心我们,临终前唆使程杨二人使此奸诈小计,诓骗我等。可是国柱所托非人,程杨二人,迂腐不聪,虑事不全,现如今计谋败露,国柱恐怕要失望了。”

  宇文君洵向火盆中加了一把纸钱,目光渐渐变冷:“国柱拔擢我等,却又挑唆我们六人彼此互斗,现如今六人骑虎难下,再难复合。国柱其情可悯,其心可诛!”

  清烟缈渺,如梦似幻。

  宇文君洵看着桌上缭绕的轻烟,忽的自嘲一笑:“六人之中,本是君洵势力最弱,比不得其他五位魁首,君洵明知玩火自焚,还是勾连西南风家,本来只想引外援以明哲保身,不成想上苍保佑,却成为六人中唯一知道国柱仙游的人。”

  火盆中的纸钱翻腾燃烧,火焰越发高涨。

  宇文君洵的双眼被火光照耀的闪闪发亮:“神传正道,天授其柄,不收岂不是逆天而行?君洵此生已经蹉跎数十载,天降大任,落于我身,南齐将倾之大厦,李家即覆之危舟,君洵必承接国柱之后,一力挽起!国柱仙游,战神归位,在天若有灵感,望助君洵成就名业!君洵自从追随国柱,所求不多,旦能成此一事,余愿足矣!”

  纸钱燃尽,纸灰飞扬,房中只余下清香缭绕,烛火两点,和那道跪在地上默默许愿的身影。

  **************************************************

  横云行省的荒原之上有一条已经废弃百年的偏僻古路,这条道路除了当地的山民外几乎无人行走,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能自西南直通京师。

  这一天正午时分,荒原上突然鸟雀惊飞,牛羊四散,依稀可见不远处,高高飘起一道烟尘。

  随着滚滚烟尘由远及近,一彪马队渐渐显现,驰骋如飞。

  这队人马大约在五百上下,马上的骑士各个身着麻衣,鬼面遮颜,全军上下,人无声,马衔枚,轻装简从,一路向着京师方向奔行而去。

  当先一人,一身白衣,腰挎宝剑,眉目俊朗,神采奕奕,正是南齐六大魁首之一,现任童姚行省大都督宇文君洵。

  不问可知,这支兵马便是宇文君洵麾下亲卫,令人闻风丧胆的五百麻衣军!

  自清癯城回归童姚的当天,宇文君洵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个上午,下午时分,麻衣军便被命令全军整备,傍晚集结。而且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几乎无人知晓。

  当夜,童姚城北门悄然打开,五百麻衣军马蹄裹布,秘密出城。

  在宇文君洵的亲自带领下,麻衣军穿山越岭,不打火把冒险夜行百里,出现在童姚行省离着京师最近的苍邴城外。

  在这里,宇文君洵从苍邴城大营中征调军马千匹,麻衣军一人三骑,轮换乘坐,马不停蹄直奔京师。

  一路上,麻衣军隐匿行踪,翻山越岭,过河渡水,只走小路,有时更是昼夜兼行,难有停歇。

  如此行军,对战马和兵士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寻常部队这么做恐怕早就被累垮了,所幸是麻衣军这种铁血雄兵,宇文君洵统兵数十载,耗费心力无数,才将麻衣军打造成如此铁军。不过哪怕是麻衣军,一路下来,军马还是折损了上百匹,更有十数名兵士夜行之时遇险伤亡,死者被就地掩埋,伤者则乔装改扮原路返回。

  整整九日,纵横近四千里,麻衣军终于来到横云荒原。

  在往前行,翻过一座矮山,便是直通南齐京师大门的官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