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月减清辉 第六十三章 打听

《明月减清辉》第六十三章 打听

作者:翡翠虾饺皇 字数:2714 书籍:明月减清辉

  欧阳氏再得了永寿大长公主首肯之后,便马上回了自己院子。

  她需要有个人自己信得过的人替她跑一趟,可是这人不能是永寿大长公主府的人,不然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万一走漏了风声让宫里的大公主知道了恐怕是要坏事的。

  欧阳氏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合适的人选,便连忙唤人过来,让她们出府寻人去。

  欧阳氏在家中翘首以盼,好容易熬到了午后时分,终于将她想着的人给盼来了。

  来人是个与欧阳氏年纪相仿的中年女子,身上穿着简单的青色衣裙,头上也只插着一根成色不算上佳的玉簪子。虽然打扮简朴,但是容貌、气度都属中等。

  “见过二夫人。”女子见了欧阳氏,不禁双眼微微泛红、含泪上前与欧阳氏行礼。

  “哎,快起来,快起来。”欧阳氏见了来人,同样双眼泛酸,自己起身快走了两步扶起了那女子。“你早不是我家的奴婢了,现下你是良民,不必对我行如此大礼。”

  “二夫人宽宏,我却不能不记恩情。”女子落泪。“没有二夫人扶持,我一家人哪里能够脱得了奴籍,过上今日的好日子。”

  这女子原叫马连翠,她们一家子原都是欧阳氏娘家的家生子。马氏的母亲是欧阳氏的乳母,马氏也陪着欧阳氏一同长大的。

  欧阳氏出嫁时,第一件事便是点了马氏母女做了她的陪嫁。等着马氏的母亲年事已高时,她就销了马氏母亲的奴籍许她回儿子家安度晚年。马氏年满二十五,欧阳氏亲自问过了她的意见,将她许给了一位永寿大长公主府上的管事。婚后,夫妻二人感情和睦,都在欧阳氏手下伺候着。

  直到马氏的两个儿子长成,在欧阳氏的安排下,两个孩子都在府外上了私塾,两个孩子都是有出息的好孩子,在读书一道上颇有天赋。

  只是马氏和丈夫都身在奴籍,连带两个孩子都是奴籍,无法参与科考。

  马氏垂泪,也没有想着向欧阳氏诉苦,反而是欧阳氏瞧出了她的不妥,主动询问。

  欧阳氏得知事情后,想着马氏的身份倒还好处理,她是欧阳氏的陪嫁,奴籍单子都在欧阳氏手里,欧阳氏只消派人拿了单子去京兆尹衙门跑一趟就成了。

  但是马氏丈夫和儿子的奴籍归属于永寿大长公主府,欧阳氏身为永寿大长公主的次媳,在府中是不管事儿的。永寿大长公主亦不耐烦操心庶务,如今府里内务都是由她的长媳贺氏管着的。

  欧阳氏感念马氏母女二人多年陪伴,亲自去寻了永寿大长公主和贺氏商量此事。看在欧阳氏的面子上,永寿大长公主允了她的请求,贺氏第二日便派人拿着奴籍单子去京兆尹衙门销了马氏丈夫和儿子们的奴籍。

  欧阳氏还从自己的陪嫁嫁妆挑了处靠近私塾的小院子,在马氏临行前将她唤来自己面前,拿了房契和一根白玉簪子给了她。

  马氏看了那根白玉簪后实在忍不住了,泪如雨下得跪下来给欧阳氏磕了三个响头。

  “快起来。”打从欧阳氏记事起,马氏便一直作为奶姐姐陪伴在她身侧。欧阳氏生母体弱、常年卧床不起,根本无暇照顾欧阳氏,马氏的母亲多年悉心陪伴,更像是她的另外一个母亲。

  那根白玉簪还是马氏年幼时想要的,欧阳氏当时就想送给她的,是马氏的母亲不许她要。如今马氏一家人都已脱了奴籍,欧阳氏亲自找出了这根她已经许久不带的簪子,将它赠给了马氏。

  “三小姐。”马氏将头抵在地上,泪雨滂沱地唤着欧阳氏在娘家时的称呼。“连翠这就走了,感念三小姐大恩。”

  马氏离开后,每逢年节时都会让丈夫在大公主府的旧识带些年礼送给欧阳氏。

  不过马氏念着身份,很少会亲自上门来。

  这次也是借着去打听事情的由头,欧阳氏也想见见马氏,看她现在过得如何。

  马氏和丈夫出了永寿大长公主府后,两人拿着多年的积蓄开了家布店。

  欧阳氏见到马氏气色、神态都十分舒适,心中也放心了不少。

  欧阳氏拉着马氏坐了下来,把这次想要托马氏去打听的事情由来细细地告知了马氏。

  马氏在欧阳氏身边伺候多年,欧阳氏的两个儿子也是她看着长起来的。

  “行,我这便记下来。”马氏一口答应了下来。“能为四少爷的婚事出自己的一份力,我自然是千百个愿意的。也是巧了,我和我掌柜的前阵子才在那个县里开了家新店。那边的人脉我有一些,必定打听个周全。”

  “好,此事我唯有托付与你,才能放心。”欧阳氏见马氏应下此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你知道的,如今我的心病也就长郡的婚事这么一桩事儿了。”

  “四少爷是二夫人的心头肉,您为他考虑也是应当的。”

  马氏离开后不过两日,再次过来拜见。

  欧阳氏听人说了,想着该是马氏打听到了什么,连忙派人去将马氏带了进来。

  “快,快,来坐下。”欧阳氏见马氏进来了,忙不迭地招手示意她坐在自己身边来。“是打听到什么了吗?快与我说说。”

  马氏看着欧阳氏脸上急吼吼的表情,有些忍俊不禁。

  但是很快她便细细地将自己这两日打听到的事情都告诉了欧阳氏。柳长郡相中的女孩儿叫做邓璎娘,说起来的她的父亲还是定安侯府邓家的旁支子弟。早年间他科举得了不错的名次,偏因为脾气耿直得罪了上峰,因此被贬到帝都近郊的灵山县做了个县丞。他因此认识了邓璎娘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当时的定安侯哪里会让自己家族中难得出的一个出息子弟娶一个毫无助力的农家女为妻,便以他将来的仕途要挟他放弃那个农家女。谁料他直言自己宁愿守在灵山县做个小县丞度过一生,都不愿放弃那个农家女。

  由此邓璎娘的父母顺利成了亲,邓璎娘的父亲就真的直到现在还是个县丞。

  “那女孩儿是个不错的,县丞的俸禄少得可怜,她一手好绣工常会绣些帕子、团扇的,托人卖了贴补家用。身为长女,看顾下头的弟弟、妹妹,协助其母料理家事都是一把好手。”马氏说道。“正巧,她手头也有帕子想要寄卖。正好我县里的熟人与她家也有些来往,我便让熟人领她来了我店里。这么一见呐,实在是个标致极了的孩子。那样的容貌、举止,只可惜身上衣服料子差了些,不然说是个帝都里头的高门贵女,也没人会说不信的。”

  马氏边说,还从袖中掏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了欧阳氏。

  欧阳氏接过帕子来细看,虽然帕子所用的布料实在一般,但是上头的绣活儿可实在精致。

  “真的?”欧阳氏欣慰地拍了拍胸口,说道。“那可太好了。”

  “可是说真的,这女孩儿条件不差,但家世实在和四少爷相差甚多。”马氏左顾右盼了一番,压低了声音小声问欧阳氏。“永寿大长公主和二老爷能答应四少爷吗?”

  “婆母说了,我们家不必靠着孩子们的联姻起势。要真是论起家世来,大嫂的出身比我好了不知多少,没有婆母首肯,我哪里能嫁到大长公主府来。”欧阳氏心绪开怀,笑得很是开心。“老爷那里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这女孩儿那边,我还要继续打听什么吗?”马氏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看大的柳长郡能娶得喜欢的女孩儿为妻的。

  “你继续接她的绣品,和她保持联系,暂时不要透露你的来意。”欧阳氏嘱咐她道。“待我把此事说给婆母知道,届时你再想办法带她来让我们都见见真人。长郡的年纪不小了,让他快些成家立室,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不是,四少爷生得英俊,这女孩亦生得可人,将来肯定能给二夫人生下个最漂亮的孙儿来。”马氏笑言。

  “哈哈,是的。”说起小儿子来,欧阳氏也颇为自满。

  柳家多出美人,尤其自家小儿子,专门挑了自己和丈夫的长处来长,生得一副绝佳的相貌,要不然宫里的大公主也不会一眼就看上了他。

  欧阳氏愈发想得远了起来,想着柳长郡顺利娶了邓璎娘为妻,绝了大公主的念想。又想着柳长郡娶妻生子,转眼间自己又能抱上玉雪可爱的孙子。

  果然如欧阳氏所料,永寿大长公主听了她的话,便示意她过阵子先邀那个叫做邓璎娘的女孩儿来大公主府一趟。

  “母亲。”这日一早,欧阳氏还在对镜梳妆,柳长郡竟一早就候在了她房门口。

  “你怎么来了?”欧阳氏看着柳长郡满脸的欲言又止,笑了。“一早来寻我做什么呀?”

  欧阳氏也是从那个知慕少艾的年纪过来的,柳长郡如今的少年心思她又何尝不知。只是这个小儿子淡然惯了,她少有能见到他这般表情的时候,实在忍不住想要逗逗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