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2411四千万的生意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2411四千万的生意

作者:大锅菜 字数:1788 书籍: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开矿没有时间限制,而且需要的是力气,越是有山的地方,矿产越多,我们有什么卖什么。顶点m.更新最快这可能是最快把我们赚到钱的办法了。”霍克对李文定解释到。

  “你说的我明白了。可是开矿也需要钱。”李文定担心的说到。那些物资已经耗费了相当多的钱财了。这时候再开矿的话,这种情况只能变得更加的糟糕。因为他的债务就会堆积的十分的可怕。

  “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这样了。我们有很大的债务,债务多了。我们也不发愁,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或者是做生意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变得有盈利。”霍克建议到。

  “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你的见解比我的要长远的很多。”李文定说到。

  “就这样办。”李文定说到。李文定决定开矿,或者在霍克的眼中,只有开矿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种田,高句丽人不会,农业也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可以赚的,时间上也来不及。

  而在襄平的一间破败的办公室内,这里是文阳银行临时办公地点。

  “我知道。”杨负点头说到。他正在写着一些文件和报告。

  “经理,我个人认为,他们这是在敲诈。我们想要盈利的话,就要获取更多的资金,而且现在的情况对我们的资金周转也十分的不利。四千万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杨负的助理公孙元担心的说到。

  “你还很年轻。年轻的有些不平了。”杨负挥手说到。

  “经理。”公孙元说到。公孙元说的事情就是楚国和韩国敲诈勒索高句丽人的事情,在这件事情,秦国政府的态度就是认了。毕竟两个国家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

  “你以为我们的钱很好拿吗?”杨负说到。

  “你也知道,四千万不是一个小数字,这可不是我们转账本上,分别给几个户头转移部分钱财这样简单。”杨负说到。文阳银行已经得到高句丽给的一部分黄金,这部分黄金将会增加文阳银行的黄金储备,而对应的是,文阳银行解决高句丽人的战争赔款问题,这相当于文阳银行已经得到了部分的服务费,当然了还有一些生意他们也做了一些,那就是那些军用物资,文阳银行低价收购,然后转手卖出以一个比在市面上较高的价格卖给了高句丽人,与此同时,一些赵国商人和燕国商人也纷纷参与进来,不过他们的方法是盗卖倒卖。他们以贿赂的方式得到这些物资,然后转手卖出。不过文阳银行已经对这样的生意没有多少兴趣了。

  “我们文阳银行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明确的告诉你,我们文阳银行最多,只能拿出八百万金,这是萧总监给我送行的时候,明确告诉我的。”杨负明确的告诉对方。

  “什么?”公孙元惊讶的看着自己的经理。

  “对,就是八百万金,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庞大了。足够修两条铁路的了。”杨负说到。

  “但我们怎么解决这些资金的难题?”公孙元问道。

  “这就是生意,我们银行做的是很钱财的生意,可以说,做的是钞票上的生意,我们现在把生意拿下来了。高句丽人没有钱,只能跟我们借,我们也没有多少钱,不是高句丽人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现在各国都需要战争赔款,可以,我们可以给予他们很多的条件,如果允许,我们就做,不做的话,我们可以再谈谈,实在是不行的话,我们可以做其他的生意,反正我们没有事必要这样一直吊在这里,你清楚这件事情。”杨负笑着说到。

  “高句丽人可以贷款给予战争赔款,我们也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给予他们,好处是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利息,如果他们不需要利息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实物的方式折算给他们,总之这样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十分的划算,我们银行的生意总是希望把未来的收益和现在的收益做一个比较。事实上就是这样。”杨负说到。

  “我明白了。经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中间介绍人,以及中间经纪人的工作。”公孙元理解到。

  “对,我们要用手中的八百万做四千万的生意,这才是生意的最高境界。”杨负很有自信的笑着说到。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感到十分的自豪,毕竟他做到了这一点。

  “嗯。我明白了。”公孙元说到。

  “明白的话,就起草几份电报,我要给楚国,韩国方面发出我们这方面的条件,我们不能按照韩国人和楚国人提出的条件来,钱在我们手上,我要让他们明白。”杨负说到。实际上,在战争赔款问题上,杨负还有自己的打算。他的打算就是拿出目前八百万金的一半出来做投资,或者是贷款,借给高句丽人,如果全面赔款的话,数字根本不够,而且高句丽人未来也不可能还款。这对秦国人来说,这是最大的损失,为了弥补这样的损失,秦国文阳银行就必须做投资,给予高句丽人一个缓冲的机会,或者是从计划上这样说。高句丽人必须有这样一个阶段。

  说着杨负已经拿起赵国方面发来的电报,这是一份廉价劳动力需求的电报,赵国已经成为秦国下一个发展的目标区域,这个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的开发钢铁企业,文阳银行已经有了这样的转移的需求,大量的钢铁企业已经转入正轨,一些小型钢铁企业也在建立当中,但是中原地区还没有满足这样大的需求,赵国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人,但劳动力在廉价的采掘业上,现在,更加便宜的高句丽人出现了。他们可以替代赵国人变成廉价的采掘工人。因为他们满身都是债务,他们也需要活下去。这是多好的安排。杨负看着手中的报告说到。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