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偷土地爷 二百零九、旧城往事

《神偷土地爷》二百零九、旧城往事

作者:叱利北 字数:4469 书籍:神偷土地爷

  (本书叱利北首发纵横中文网,请支持正版,关注纵横中文!)

  好容易挨到天亮,不出所料,依然这一晚上那是没有开张。手机端 m..la反正就这样吧,也无所谓了。等他们收拾完毕,林小强那是懒洋洋收起鬼市令牌,先给观里打个电话,告诉小曼,今天有事不在家,然后再吩咐刘云,仔细点,我今天估计是不回去了。

  吃不吃东西那是无所谓。按照昨天晚上的构想,这就开始找吧。这余水鬼市啊,还并不在现在的余水县城里面,按照位置来说,算是县城的远郊区。从宝真观坐车过来到简单,可是这一大早的,连个车都没有。按说十几公里的路程,就林小强现在这腿脚,神行术施展开来,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那就能跑到。可惜,天色虽然刚有点见亮,这骇人听闻的法术还是不敢施展,真要把人家早起的人吓到几个,那不是事嘛?

  这就甩开两条腿,坐这11路。夏天的早晨,空气清新,气温也合适,走走路倒是舒服的很。林小强就问,我们进城去,先从哪儿下手呢?

  李兵说,先到处问问吧,看看有没有老人家,能够打听点什么出来。这些陈年往事,有亲历的人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再说了,现在我们去找人家相关专业的人员,咱们也不认识啊,空口白牙过去就要人家帮我们查资料,人家理我们才怪呢。

  嗯,行吧,就这么办。

  一直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才坐上车。进了县城,天已经大亮,人还是不少的。上班的上学的,买菜的卖菜的,虽然是个小县城,但是一样有着仿佛都市般的热闹。正好是早餐的时间,借着吃东西,找个小摊子坐下,见老人家就套近乎,问这老县城的事情。一个上午,那就把这个县城走了个遍,问了好多个人,奇怪的事情是,大多数的老人,并不知道这老县城的事情,回答是这余水县城就没有过城墙,没有过城门。另外有人说,现在这个县城,那是新的,以前有个老县城,就在江对面。还有说老县城在上游十几里,甚至还有第四种说法,老县城在下游十几里。

  不问不清楚,一问更糊涂。一个小小的余水县城,居然还冒出来这么多的说法。林小强问李兵,我是小时候就出去了,本地的事情我不清楚,那没的说。你可是土生土长的啊,怎么你从小到大没听说过什么嘛?

  李兵说,我那也是城里人。在我们眼里,这就算是乡下。我在这面又没有亲戚,没事谁会关心它的事情啊?我也不知道它居然还这么复杂。这说法纷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呢?

  要不,我们按他们说的,一个一个查?

  不,你让我想想。这里面肯定是有历史的原因。行了,咱们不用费劲了,还是找人家专业的人员来问吧。这事啊,现在我们办不成,回去找找关系再说。我心里有谱了,你放心。

  涉及到这些事情,林小强只有听李兵的。草草结束在县城的寻访,坐车回城。路上李兵这就跟马主任打电话,说下午找他有事,这次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去办公室。约好时间,下车匆匆就奔回宝真观,干什么?换衣服。去鬼市林小强那是穿的便装,现在办正事了,还是要换成道装才行。

  剪短截说,到了马主任办公室,李兵就说,有件事得您帮忙。我们观里有本书,记载说是余水县附近有一处道藏。关系我们这派的一些事情。我去余水调查了一遍,却没有什么结果,所以啊,还要麻烦您,给我开一个介绍信,然后呢,跟余水那面的文化机构联系联系,我想查一个水落石出。

  马主任笑了,我说小林啊,你是不是看什么盗墓看多了,胡思乱想起来了?我跟你说,这地下的东西,那可是国家的,私自去挖,犯法的啊。

  你放心,这又不是什么墓葬,不是什么宝物。据说是一处石刻,是本门前多少代的一位道长留下来的。我也问过景玄掌门师兄,他对我你知道,那是一向按理不理的,就回答我个不知道。越是这样,我还越是好奇了。马主任,这不是什么犯法的事情,这个小忙,你那是一定得帮的。

  哈哈,说起来,你拜师我还是见证人呢。行了,我也知道,你这个小大辈,那是不好当的。好,好,我这就跟人家联系。

  马主任这就找电话,和人家联系好了,又开介绍信。找管印章的人把鲜红的印章一盖,李兵这就算是拿到了通行证。

  事不宜迟,现在才不过三点多,要是动作快,今天就能把这个谜团解开。离开马主任他们单位,林小强那是不计工本,打着车就奔余水县去了。

  一车就来到余水县文化馆。马主任那可是问清楚了,县志什么的,就人家这儿管。县文化馆嘛,清水衙门,又

  不是什么涉密的单位,那是大门随便进。拿着介绍信,李兵来到办公室,说明来意。接待这位,就说了,不知道你是想查什么方面的情况,我好给你找相关的人。

  李兵一看时间,这都已经五点了,就算是你找到了,人家那也是急着下班回家哪有心思跟你慢慢说啊。别忙,我自有办法。

  无量天尊。这事情我看今天倒是不用着急了。这又要查资料,又要复印扫描的,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完。我看这时间也是不巧,正好我也要吃饭,倒不如,把馆里几位熟悉县志还有这余水历史的老师都叫上,晚上我略备水酒,大家先认识认识?

  这位倒是一惊。接到电话,说是事宗教局介绍来的业务,这也不能不帮忙啊。没想到,这个老道会来事,天底下的出家人,那都是伸手向别人化缘的,这位小道士,自己掏钱请我们?真是时代变了,男女,不是,出家在家都一样啊。

  这怎么好意思呢。你一个出家人,我们哪儿好意思让你破费,算了吧,算了吧。

  李兵那是一再邀请,绝对不松口。最后,也是这盛情难却,这位高高兴兴答应,一看时间,这都五点半过了,赶紧的打电话,通知这么三四个人,晚上有事情,下班别走,都到我办公室集合,跟家里说,晚上不回去吃饭了。

  不一会,这人陆陆续续就到了这办公室。简单一介绍,无非老赵老钱老孙老李,客套几句,李兵就说,各位,这时间也差不多了,本地我那是不熟,这地方还是得你们来选啊。

  小小县城,也没有什么太高档的馆子。就近找了一家,要的是二楼的包间。宾主入座,李兵招呼服务员,捡着你们的特色菜,看着这人数,搭配个十个八个的,抓紧上就是。有什么好酒,先拿来看看。

  这做派,倒是把来的这几位唬的一愣一愣。心说,现在这和尚道士那是真挣钱啊,我们就算是业务接待,单位报销,那也不敢这么点菜啊。这道士,年纪轻轻,看这做派,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得了,反正我们这是清水衙门,人家自愿,不吃白不吃,乐得喝一回好酒。

  列位啊,文化馆文化馆,里面上班的,那都是有文化的。这有文化的,一般来说,那都是有点脾气的。可是憋屈在这个地方,多少还是有点牢骚。文人的牢骚,那就要酒来下,所以这酒一上来,李兵咣咣咣就是三杯,这叫先干为敬。

  好酒好菜一上,龙门阵一摆,酒过三巡,桌上这几位,那就把林小强当了自己人了。个个那是谈性正浓,意气风发。李兵一看时机差不多了,这才问,各位,我昨天在街上打听,这余水县老县城的事情,可是问来问去,答案倒有好几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几位,问这样的问题,那不是正好搔到痒处嘛?你一言我一语,你说完了我补充,夹七夹八,啰哩啰嗦,算是把这个事情给林小强李兵讲清楚了。

  怎么回事呢。这余水啊,为什么叫余水,最早的县城位置,那就是在两条河汇合的地方。取来水有余的意思。所以说,老人们说的,老县城在下游,就是按这个说法说的。那地方是最早的城址。

  不过那个城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非常的小。文化馆早就调查过,基本就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剩下,连考古的价值都没有。有点城墙什么的,早就被农民拿回家修了房子猪圈什么了。为什么最老的城址会被放弃呢,那就是因为啊,到了唐代的时候,学过点历史气象的那都知道,有个隋唐温暖期,全国的温度那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一骑红尘妃子笑呢?从广东广西往西安送荔枝?那根本不可能。原因就是那时候气温比较高,涪陵啊,成都啊,这些地方那都可以种荔枝,所以才可能往西安送。这气温高啊,河水的流量就大,两河交汇处,本身就是一个小平坝子,那就是每年被水淹。自然而然的,也是被逼无奈,这才放弃了这个地方,往上游没有水患的一处平地,修建新城,这就是第二个县城的位置,也就是林小强问到的,老县城在上游十几里的这个说法。

  这地方从唐代一直就用到了近代。面积那就比第一个县城大得多。现在的遗址都还在。不过考古价值不大,旅游价值也不大。直到抗战的时候,余水作为长江上游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码头,特别是从滇缅公路过来的东西,往往都要在余水装船,往重庆和成都运,所以就成了日本飞机重点的照顾对象。大家看过重庆大轰炸的资料吧?几乎就是那个样子。见天炸,就算是把整个县城都给快炸平了。人民群众的损失也是非常的大。

  为了抗战的大局,又不能不从这儿起运,可是又不能就这么被动挨打啊。实在没办法了,整个县城的机关单位,包括幸存下来的人们,那就把县城往下搬了十几里,

  藏到了山里。航运呢,那都是在晚上进行。就这么坚持过了最为艰难的那一段时间,有力的支援了抗战的大局,据说抗战胜利后,这事情还上过报纸,全城的人民都得到了表彰和其实最后并没有落实的减税奖励。这就是第三个县城的位置,也就是现在县城对面的那一片区域,当然,现在房子还是有,住的人不是很多了,毕竟无论从交通、环境还是各方面的情况,都没有现在这面来的方便。所以,林小强李兵问到的有一些解放前后出生的,都知道老县城就是江对面。

  本来抗战胜利时候,就计划要搬回原来的位置。可是那时候的事情,忙着打内战呢,哪儿会真心来管你这小县城的事?议而不决,一拖就是几年,直到解放,县城的位置还是窝在那个山区里。

  解放后这环境和平了,各方各面慢慢也在恢复。搬县城的事情又提上了日程。老窝在山里,也没地方发展,什么也干不成啊,别的不说,建一个发电站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可是要搬回去,难度也太大。当年那个生产力水平,根本没有机械化施工,全是靠人肩挑背扛啊,清理废墟,环境消毒,这个工程量,比新修一个城市还要大。况且,这个时候就有反对的声音,说那地方死的人太多,阴气太重,最好还是不要回去了。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最后决定,就在江对面,炸一部分山,规划出新县城的位置,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就形成了现在的余水县城。

  所以说,什么事情那都是隔行如隔山,没有问对人,任你白费劲。这几位,说起来这些,那叫做手到擒来,如数家珍,啪啦啪啦啪啦,讲了个清清楚楚。说道兴起的地方,拿出来手机,把这一个一个的位置,都指给林小强看。这下算是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了。

  李兵又问,那被炸毁的县城现在怎么样了呢?

  那地方,被炸毁之后,就没人管了,现在已经还林了。都说那地方冤死的人太多,不干净,几乎就没有人去。我们以前也去调查过,没有考古的价值,本来想搞一个抗战纪念的基地,可是资金太大,解决不了。去年还是前年,我们的人去过,完全就是一片林子了,连点人烟都没有。

  问明白了这些事,李兵又劝酒。一时之间,那是宾主尽兴。送走这几位,把喝下去的酒找个地方吐出来,李兵跟林小强商量,看看,现在清楚了吧。嗯,我想啊,首先,现在这个县城和江对面的老房子,我们那是不用去管了。问题是,究竟这上游还是下游的遗址,才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呢?

  林小强摆弄了半天手机,一号,这还用看嘛?你看,鬼市的位置,也是离着那个地方近啊。刚才我略略估算了一下,鬼市离那个什么遗址的位置,不到四公里,隔了一座山就是。我说怎么这余水鬼市偏僻的很,原来是这个原因。

  李兵说,你说得对。看来我们要找的就是上游这个遗址了。现在方向也清楚了,怎么,明天去看看?

  切,还等什么明天。从快从速,这不是你说的嘛?晚上啊更好,不是说那一路过去人越来越少嘛?没人那才更好呢。这都多久了,我就没有痛痛快快的跑过几次。咱们这就出发,趁着晚上,去探一探这据说阴气重的地方。阴气重啊,只怕会遇上点妖啊鬼的,要是合适,咱们收服几个,也算是扩大队伍,解决人手的问题了。

  凡人怕鬼,林小强李兵可不怕。别说他们了,就是现在刘云,手里拿着李兵画的符,他都不怕。趁着夜色,这就按着刚才那几位指点的位置,一路找过去。

  真是越走越荒凉,越走越没人。林小强认路那是清楚的,这是从鬼市过来的路啊。现在是晚上了,也不怕有人看见什么的,提起魄力,这一通的跑啊。那才真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飞奔前行赛过离弦之箭。过了鬼市的位置,那简直就是彻底没人了,路也是越来越荒凉,越来越窄。这路一直往山里去,有了树林,林小强这速度那就不得不降下来一些了。

  林小强跑痛快了,李兵可是不敢掉以轻心。刚才林小强说,这地方阴气重,会不会遇上个妖个鬼的。他是说着玩,李兵那就不得不防了。万事小心为上,别真的出来个妖啊鬼的,偷袭我们一下,那传出去,才叫做丢脸呢。所以,一方面那是密切注意兜里怀表的动静,另一方面,探查之术也是无声无息的完全打开,随时在探查周围的动静。

  我们讲过,李兵现在探查的距离,也就是一公里左右,比不上怀表的距离。但是这探查之术到底是自己使的,探的清楚,看的明白。刚翻过山头,想要去的目的地那是该继续往前,可是兜里的怀表没动静,李兵却喊停,我说三号,左手面过去不到一公里,那地方有点不对啊。

  (本章完)

  神偷土地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