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华紫树真传异志 第二卷、从始 第039章、梁山伯

《青华紫树真传异志》第二卷、从始 第039章、梁山伯

作者:鬼衣虫 字数:2236 书籍:青华紫树真传异志

  宁侯爷亲自来到了丹草堂,拜见了医伯先生。医伯先生自然知道对方的来意,寒喧几句后便话入正题了。

  “贫道从府上回来后,前天去了一趟青阳山缥缈峰,见到了我那掌门师弟。三公子的能魔之症,世间罕见,确实难以完全根治。”

  宁侯爷的热切期待之心顿时凉了半截,急忙反问:“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办法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只是没有完全根治的把握,只能循序渐进地尝试,一点一点地摸索前行,尽人事,看天命,即便如此,最多也只有三、四成的希望。”

  “即使只有一成希望,李某也愿意去尝试。他还只是个孩子,他的美好人生都还没有真正开始啊!为人父母,李某不能给他留下终生的暗疾啊!只是不知、这个治愈的办法有什么要求?如何施使?李某愿闻其详。”宁侯爷沉声道。

  “这个冶愈方法虽然难,但实施的前提条件却并不算复杂,只有两个,首先是三公子本人必须离家,正式入山,长年在青阳山修真,方能有实现这三、四成希望的可能性。”

  “出家?”

  “侯爷没听清我的话,不是出家,是离家,入山修行,长年修真。青阳派的修真弟子是不会完全出世的,他们情随自然,法从世道,皆能享受世间的福荫和天伦。”

  “青阳派传到我东华海滨之后,移风易习,道合朝世,确实方便了很多,这个李某也有所耳闻。那另一个条件呢?”

  “另一要求,就是入山之后,在修真去疾方面,一切尊从青阳派的安排,侯爷、侯府、以及山外之人不得干涉。其他也没了,只是不知侯爷是否同意?三公子是否有此愿望?”

  “哦!只要不是出家就行。实不相瞒,李某的长子是紫阳派的俗家弟子,次女在青云派以俗家弟子的身份修真学艺,只有这个孽障顽劣不羁,一直不入正道。前日早饭时,这个一向贪玩胡闹、顽劣不羁的孽子,突然向我提出了修真的要求和想法,如此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使然啊!”

  “是有些巧合。”医伯先生轻声道。他表面上云淡风轻,心中却是暗暗称奇。“那就好。其他具体的去疾根治之法,就得上山之后一点点尝试了。”医伯先生坦然道。

  “听说青阳派的弟子有正式的正脉嫡传的真传弟子和委托代培的记名弟子之分,不知犬子能否正式拜入真传弟子之列?”侯爷小心翼翼地问,既然上山治病也是入山修真,那就不如正式拜师学艺,同时也能学得青阳功法的真髓。

  “青阳派的真传弟子,有着严格而苛刻的择取条件,非天赋极佳者难以入围。”医伯神色凝重地说。

  侯青爷立即揖了揖手,道:“还望先生成全!”

  医伯先生弯起食指往两天擦了擦横生的胡子,犹疑道:“既然是侯爷相求,贫道自当尽力,就怕几个师弟,嫌弃他是病体在身不愿收取。这样吧,如果他们实在都不收的话,就收在贫道门下,不知侯爷意下如何?”

  “如此甚好!大恩不言谢,李某定当厚报。”侯爷急忙站起来拱手相谢。

  “治病救人,扶危救难,乃贫道之本份,也是青阳派的天责,侯爷不必多礼。另外问一句,你府中那个一身白色银裙的小姑娘是什么来历?”

  “你是说贞儿姑娘吧?”

  “就是那天端着笔墨宣纸的那个小姑娘。看上去不象是侯府的丫头,长相倒是骨胳别致,是个修真炼武的好坯子”

  “先生好眼力。她母亲本是青城山上的修炼者,曾偶然救过吾夫人一命。小姑娘从小跟着其母炼气筑基,益髓强骨,拓经扩脉,听说现在已修得了一身的真元内功了。”

  “哦!这么说小丫头也是青城派的弟子了?”

  “不是!贞儿姑娘既没拜山,也没入派。她是家修,跟着其母修的。”

  “为什么没跟着其母入青城派呢?”。

  “青城派虽然在民间和江湖上名头崛起,奇才辈出,民间百姓趋之若鹜,青城派因此也挤身于修真界和江湖上的四大门派之一,但是您也知道,青城派毕竟有点邪性,有点妖气,大华国的皇室贵族和名门旺族,一般是不往青城山派送弟子的。其母与夫人言谈之中也露出过一些念想,是想找个机会,在紫阳、青阳、或青云三个名门正派之中择门拜师的,只是至今没找到机缘罢了。”

  “既然如此,劳烦侯爷回去捎句话,就说青阳派也欢迎贞儿姑娘入山修真。”

  “如此多谢了!”侯爷急忙起身再度拱手相谢。

  “侯爷不必客气,秋白之日,青阳派派人前来接人入山。”

  三天后,正是秋白之日。贞儿姑娘却是于前一日,被其功满关开的母亲白五娘意外地接往青城山去了。

  天明伊始,宁国侯府里就如过节一般热闹了起来。先是将军府里的左右偏将、前锋营参将、骁骑营参将、各部校尉等一批军人前来,纷纷为三公子要喜入青阳山道贺;接着是奈何城的城尹、城尉、城曹等一批本城官员;然后是附近东海郡的一批要员;后来连镇守荆城的荆王爷也派次子许崇孝从八百里外的荆州城飞马赶来。

  “青阳山仙使到!”

  众人在熙熙攘攘间,就听到厅门外有人高声唱喊,厅里顿时一片鸦雀无声。侯爷和夫人急忙起身去厅门外迎接,但见管家李安陪着一个白衣飘飘的翩翩公子走了进来。

  “这是侯爷!这是夫人!”管家引见道。

  “见过侯爷!见过夫人,在下乃青阳山弟子梁青山,特奉掌门师尊和师伯大上尊之命,前来迎接三公子和贞儿姑娘。”

  “仙使一路辛苦了,先请厅内歇息。”

  厅内诸人一一见过。但见这位年轻的仙使,腰里佩着一块碧色青透的玉玦,人如玉树,面如白玉,眸若明星,声若金钟,温文而雅,谦谦有礼,顿时吸引了一厅人的目光。

  “请问仙使是何方人氏?”落座以后,侯爷关切地问。

  “在下本是婴梁山人氏。”

  “婴梁山以西,乃当年文帝爷御封皇六子世袭罔替的梁侯之国,梁国侯三代以后遂以国为姓。今听闻仙使也贵姓梁氏,莫非与当朝的上卿梁国侯梁大人有些渊缘?”

  “那是家父!”

  “啊呀!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一眼看来就觉得是人中龙凤呢!”侯爷赞道,接着又问。“不知公子在家中排行?”

  “我是家中长子,未入山前,府内府外就一直唤我梁山伯。”

  “梁山伯?”

  “正是,但我八岁就离家入山修真,如今一晃三十年了,倒是师傅给起的道名叫习惯了。”

  “仙使,今天的情况有点变化,那位贞儿姑娘,去不了贵派了。”侯爷歉然道。

  “为何呢?”

  “其母亲昨日功满出关,不知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当天就带着孩子回青城山去了。”

  “无妨!”仙使虽然大感奇怪,但是声色未现。“我回去禀报给掌门尊上和大上尊就是了。”

  “看腰间那青青的玉玦!年纪轻轻竟是四阶道士!”有人在远处大声惊喊着。

  厅里顿时一片啧啧称赞之声。

  大人们感叹生子当学梁上卿,夫人们都赞叹择婿当择梁仙使,小姐们都渴望嫁人当嫁梁公子,公子们就剩下暗中嫉妒或心中羡慕了。

  “侯爷!侯爷!”管家又喊着疾走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

  “侯爷,二爷回来了!只是穿着打扮实在是奇怪!”后半句压低了声音,但身旁的人也依然能听到。

  “哪个二爷?”

  “就是您的亲弟弟!当年咱府上的二公子啊!”

  “二弟!”侯爷惊道,双目圆睁,“他人在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