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草莽年代 第三百六十六章 选中目标

《草莽年代》第三百六十六章 选中目标

作者:北海一岛 字数:2837 书籍:草莽年代

  李亚东约莫想起来了,罗孚公司早前确实被一家公司并购,一九八八年英国宇航将其收购后,又把它更名回来,被冠以集团,这才有了罗孚集团。

  此举不外乎两重含义。

  第一,给它拾掇拾掇,提升一下逼格,争取卖个好价钱。

  第二,宇航里的某些大佬们缅怀过去,想要保存下这个英国汽车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独苗。

  不过事实证明,情怀再美,终究抵不过现实利益,一九九四年,德国宝马从英国宇航手上,收购了罗孚集团……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李亚东回忆起了当时的收购价——八亿英镑。

  括弧:还是缺少了一个捷豹品牌的罗孚集团。

  八亿英镑是个什么概念?

  众所周知,英镑很值钱,排在世界“最值钱”货币榜第五位。

  八十年代末的英镑更值钱,与人民币汇率约为1:15,八亿英镑,也就相当于一百二十亿人民币,同等于三十二亿美金,零头不计。

  福特……真是人傻钱多。

  福特收购一个捷豹,在一九八八年的时候,就花了二十五亿美金,而宝马在一九九四年的时候,收购包含“路虎”、“MiNi”、“MG”、“罗孚”等品牌在内的整个罗孚集团,才花了三十二亿美金。

  这还不绝,更绝的是,两千年的时候,福特又从宝马手上购走单一路虎品牌,价格为二十七亿美金……

  而这个冤大头却是美国历史上截止二零一八年为止,唯一没有破产过的汽车公司,也实在是令李亚东十分费解的一件事。

  好了,绕回到主话题。

  英国宇航在罗孚集团身上肯定大赚特赚了一笔,这一点毋庸置疑——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因为其公司性质为私企。

  如果是国企为了挽救民族工业,那就另当别论。

  而英国宇航脱手整个罗孚集团揽回多少财富,这笔账不难算:一九八九年出售捷豹给福特集团,回款二十五亿美金。一九九四年全盘脱手整个罗孚集团给宝马集团,回款八亿英镑,粗略折算为三十二亿美金。

  所以,总共就是五十七亿美金。

  而正如李亚东所了解的情况,八十年代末整个英国宇航的总资产不过百亿多美金,它会拿出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资产去收购利兰公司吗?

  可能吗?

  一家公司的总资产,可不代表现金流。

  一家市值百亿的集团,手头能有十亿现金流就算很不错。

  所以,李亚东斗胆猜测,英国宇航收购利兰公司的价格,并不高,撑死不会超过二十亿美金。

  蓦然想到这里,他感觉自己的呼吸有些加重。

  就算它二十亿收购的好了,然后转手一卖,五十七亿美金……

  抛开其他问题先不谈,单是这笔买卖,就大可做得啊!

  二十亿美金,无疑是一笔庞大的数目,但如果真要弄,也不是没有办法。

  李亚东目前所有的现金流,加上集团旗下的产业,肯定超过十亿美金,而拿十亿美金向银行贷款十亿美金,一比一的贷款比例,问题并不大。

  当然,这个价码是利兰公司给到“自家兄弟”英国宇航的,给到别人是个什么价码,天知道?

  所以想归想,真想将整个利兰公司收入囊中,估计以他的实力,还是够呛。

  “德平,你有打听过,那家利兰公司有拆分旗下品牌出售的打算吗?”

  李亚东的心倒也不大,深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但凡能从利兰公司手上弄来一个品牌,就很心满意足。

  多了在没有找到接盘侠之前,也不一定能玩得转,说不定还会成为累赘,要知道国外的员工福利机制可是相当严格的,多少巨无霸一样的集团,就是被庞大的养老金体系给拖垮的。

  他最想要的是路虎,原因很简单,因为国人喜欢。

  当然,他个人也挺喜欢。

  说句不好听的,路虎这个品牌的重心要早放在亚洲市场,早就火了。

  这样一个大铁疙瘩,不好停车不说,还耗油,完全与欧洲市井小民的消费观念相驳,除了英国原产地的那帮心有情怀的老头子们外,恐怕也只有遥远东方的一个“有车进,必加长”的神奇国度、且是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可以毫无保留的接纳。

  其次是捷豹。

  倒不是喜欢这个品牌,而是看中了它的技术。

  诞生于一九三七年的“美洲虎”,可是勒芒赛道上的不可磨灭的传说。

  自五十年代开始,捷豹便在勒芒赛道上一骑绝尘,先后拿下七座勒芒大奖赛的冠军奖杯,这也证明了此品牌卓越的操控及稳定性。

  什么是勒芒大奖赛?

  它的全名叫作:勒芒二十四小时耐力赛。

  勒芒二十四小时耐力赛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RC),并称为当今世界最著名和最艰苦的三大汽车赛事。

  不同于其他的赛车运动,勒芒二十四小时耐力赛不仅需要车厂造出一台最快的赛车,还需要是一台兼具速度和稳定性的赛车。同时还必须很省油:比赛中尽量少的进站加油有利于获得胜利。

  三名车手为一个车组,驾驶一台赛车,完成连续二十四个小时的竞赛。可以说一路狂飙,整整飙满一天一夜,车手的赛车服都是定制的,想要跑出好的成绩,身体排泄都是直接解决。

  不可谓不残酷,对赛车手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对车辆的整体技术要求,都不是一般的苛刻。每年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例如保时捷、法拉利、梅赛德斯等,都会派队参加,竞争尤其激烈,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捷豹还能夺冠七次,由此可见,这个品牌的造车实力。

  说句不好听的,把日后国内的类似于众泰品牌那样的汽车,放到勒芒大奖赛上跑一跑,先不提成绩,指定比赛还没结束,汽车就报废了。

  一九六一年,捷豹E-TYPE晨星,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珍藏,与馆内其他的伟大作品一起,作为人类文明的传奇,流传于世界。

  捷豹S-TYPE,还与戴安娜王妃意气相投,成为其加入皇室的首选御用座驾,一路见证了英国皇室的美丽传奇。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是一个很牛的汽车品牌。

  至少在这个年代,丝毫不比奔驰和宝马的技术差。

  实际上福特收购捷豹,就是为了在本土及欧洲市场,与BBA一较高下。且在九十年代初期,也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惜之后,鬼知道捷豹遭遇了什么,或是说福特干了什么,捷豹汽车的销量每况愈下,直至跌落主流阵营。

  还有MiNi。

  如果价格合适,李亚东也想将其收入囊中,这个极具个性的精品小车品牌,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甚至日后的中国人民,亲切地称呼它为“二奶车”。

  至于MG和罗孚,李亚东的兴趣不大,就留给日后的南汽和上汽去撕逼吧。

  “这个……就不太清楚。”黄德平回道:“英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只说利兰公司正在大肆甩卖旗下不动产,并未提及品牌。我在那边的联系人也不是什么行家,很难打听到具体信息,真想知道利兰公司有怎样的打算,恐怕还得亲自飞过去接洽一下。”

  “嗯。”李亚东下意识地点头,即便黄德平根本看不见,又问,“还有别的吗?”

  “有……”

  黄德平准备得很充足,确实下了一番狠功夫,又介绍了两家正处于破产边缘的汽车公司,一家是美国的,一家是意大利的。不过,在李亚东看来,都不及利兰公司那边好,这两个汽车品牌他甚至都没听过。

  “这样……”李亚东说道:“你准备准备,把手头上的事情先放一放,以此事为重,立刻飞往英国,与利兰公司那边接洽一下,然后把具体情况反馈给我。”

  “好。”

  ……

  这通电话打得很久,李亚东耳朵都被话筒膈应红了,起身来到这间颜玮娴特地为他布置的贵宾房的阳台上,甩了甩臂膀,活动身体。

  收购一家国际汽车公司这件事,多少也有些无奈的成份在。

  毕竟此时国家的工业水平十分落后,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硬件设施,他自然也想手把手的研发自己的汽车核心部件。

  奈何凭现在国内的工业技术,恐怕连个单顶置凸轮轴都造不出来,遑论其他发动机核心配件。

  从无到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真要去等待中国工业水平腾飞,至少需要二十年。

  他哪里耗得起?

  他的想法很简单,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借助国外公司已有的技术、经验、配备,包括人才,站在一个相对高的基础之上,再去研发适合国人的产品。

  这个想法应该没有毛病,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取人家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相信国家层面也乐见其成。

  ……

  黄德平已飞往英国,此举成与不成,都不能打断李亚东的计划,利兰公司若不行,他就另谋下家,全世界那么多的汽车公司,而他又生了一个死命砸钱的心思,不信就砸不下来一家。

  所以,在等待英国那边消息的同时,李亚东也没闲着。

  胡生彪的制造基地已经被他收入囊中,目前还空荡荡的,像个鬼厂一样,得趁着当下海蓝人才济济,挑选一些合适的人才加入进来,晚了可就没好货。

  颜玮娴那辆走私而来的蓝鸟轿车被李亚东征用,在三亚这边找到一家小型印刷厂,印制了几捆招聘启事,带着齐家兄弟一起,三人来到海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