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暗黑进化录 第八百四十七章 深入了解

《暗黑进化录》第八百四十七章 深入了解

作者:青云牛鼻子 字数:2072 书籍:暗黑进化录

  最近可丽牙膏厂和可丽肥皂厂经常有进货商来拜访。

  当然,可丽肥皂厂其实一直以来都少不了进货商增加或者削减订单,呃,增加还是比较多的。自从可丽肥皂打开了国外市场后,产能一直都有些不太够,因为国外市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一个新的增长点。

  但是又不能随便增加工人,立刻拉大产能,因为这种市场的增长是很不稳定的,可能下个月就没有了。奥斯汀先生在这上面走的是稳定保守的路线,毕竟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候,比较大的工厂都不是因为生意差死的,死法总结起来竟都是吃的太多了。

  总的来说,可丽肥皂厂一直按照既定的计划提高产能,现在已经不大因为外界订单而随便动摇生产计划了。至于那些订单,那当然是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排着,偶尔能有插队的,那是人家的订单给的价高,有钱还是要赚的。

  至于因此少挣钱了,有人提不到货了,得罪人了...只能说,谁也不能将所有钱挣完,人在商场也不可能不得罪人。

  相比起可丽肥皂厂的情况,可丽牙膏厂的‘热闹’要更大一些。毕竟牙膏厂现在还没什么稳定的拿货商,很多商人来订货也是确定一个合作的开始,这样的话不能按照以前的合约‘照着来’,需要做的事就多了。

  而且牙膏厂确实还在一个飞速增长期...随着第一批分销可丽牌牙膏的合作伙伴给出了很好的反馈,纷纷加大、加长后续订单,其他观望的人也就行动了起来——众所周知,一个走红的新商品,最开始的时候是最好卖的,也容易卖出差价来。

  就算在美林堡,零售点多,不可能利用信息差卖出很高的利润,但美林堡又不是全世界!去美林堡不远的一些小城市,甚至小镇就是个很好的选择。这些地方既能接收到美林堡的流行,又很有可能供货不足,或者干脆没有稳定的供货,被分销商遗忘在了角落里。

  将货物带到这些地方去,货物的价格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要赚这个钱的只是开头一波,由此而来的订单对于牙膏厂来说并不稳定。因为可能风潮过去了,又或者周边地区有分销商稳定给货了,小商贩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大的分销商,甚至渠道商不太看在眼里的‘小商小贩’,确实让这段时间的牙膏厂非常热闹。

  每天厂长弗莱明先生的办公室里,不知道要接待多少位这样的访客!

  “买到了多少?”在可丽牙膏厂不远处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个看起来像是秘书的人物,和两个穿着过时丝绸礼服的的小商贩面对面而坐,拿出了一个记事本和一支铅笔,非常认真的样子。

  两个小商贩互相看了对方一样,各自从外套内袋里拿出了一个拉绳的麂皮钱袋。钱袋里放的不是满满的钱币和钞票,而是一沓折叠起来的提货单——此时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订货单就和钱一样!

  “福尼尔先生,提货单我们弄到了一些...但钱的事儿。”其中一个小商贩讨好地笑了笑,以市井小贩那种特有的狡黠。

  “是的,我们说好的,一周内能收到货的提货单,每管牙膏加7便士,两周内能收到货的提货单,每管牙膏加6便士...三周内能收到货的,我只能勉强收下,只有搭配前两种提货单才行,每管牙膏加价3便士。”

  被叫做‘福尼尔先生’的成年男性说话有口音,但口音不重,所以没法确定他到底是哪国人。

  其实‘福尼尔先生’是新大陆洋基国人,不过他是佛罗斯裔,所以他的和礼兰语中多少带了一点儿佛罗斯口音。他现在给一位和礼兰商人做秘书,从新大陆到和礼兰,经常要乘船来回。

  他们说的当然是可丽牙膏的提货单,可丽牙膏的提货单有两种,一种是记名式的,一般是长期拿货,又或者是之前可丽肥皂时期就有合作的分销商才是这种,会绑定拿货人。而另一种是不记名式的,也就是说,谁拿到了提货单,到期了都可以来拿货。

  其实记名式的提货单也可以转让给别人,只不过有点儿麻烦,开具授权书、介绍信什么的,而且认不认,解释权全在工厂...所以流通性相对不记名提货单是大有不如的。

  福尼尔先生受自己老板的安排,来收购一些可丽牙膏厂的提货单,要最好两周内就能上船的货——他的老板莫雷先生,两周内有规模庞大的货船队就要抵达美林堡外的港口,等处理完从新大陆带来的货物,然后就会带上和礼兰采购的众多商品回新大陆了。

  应该会有那么几艘船稍晚一些才走,但并不多,这也是他能接受三周内拿货的提货单的原因。

  其实莫雷先生还订了不少可丽牌肥皂。

  这种高级肥皂去年年初被一个小货商带到了新大陆,量不大,但都被洋基国经济中心‘新马顿’最有地位的贵妇人们占下了。她们非常喜欢可丽牌的肥皂,用过了可丽牌的肥皂就不愿意用其他肥皂了。

  由奢入俭难啊!

  这样的受欢迎,当然就有洋基的商人立刻来搞货,只不过这年头交通和信息都不算多顺畅,真不是谁都能找到奥斯汀先生这儿来。不过好在奥斯汀先生是在美林堡办厂,这类又不是犄角旮旯里,打听到还是比较容易的,总有一些人搞到了货,拿回去挣到了钱。

  新大陆那边的加价,可就不是佛罗斯、西玛纯之流可比的了!他们用洋基国的钱‘洋元’来算,一条可丽牌肥皂居然要价4洋元!要知道此时的汇率是非常稳定的,1镑能换5洋元(此时的货币基本上都直接和贵金属挂钩,所以稳定)。

  4洋元就等于是16先令了,比美林堡的正常售价翻了8倍!就算从和礼兰到新大陆,运输费用不低,关税也挺高的,但相比这个利润差,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虽说这年头发财机会多的是,但这样高的利润,那也是能叫人疯狂的。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说‘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了...呵,这一年时间,从和礼兰贩运可丽牌肥皂去洋基,利润又何止是300%?

  要不是因为可丽牌肥皂和其他肥皂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看表面也很好分辨,恐怕市场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洋基国就要大量横行假货了——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假货流通,但真正用过可丽牌肥皂的人都不会上这个当。

  莫雷先生是和礼兰人,船运大亨,他的船就是跑和礼兰到新大陆的。他也看中了可丽肥皂这款产品,而且他根本不是想和之前那些商人那样小打小闹,他是打算垄断可丽牌肥皂往洋基的渠道。

  可丽牌肥皂利润丰厚只是促成他重视这个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却是洋基哪儿都缺可丽牌肥皂。如果手上握着可丽牌肥皂,他就有可能将别的商品也配合着卖出去。

  这有点儿像后世的医药公司,特别厉害的医药公司手头往往有一些‘独门药’。市场上‘人无我有’的独门生意当然好做,这样的药物根本不需要医药代表如何使劲,反而是很多医院要主动采购。

  这种时候,这些药就要配合一些‘老药’‘大众药’去销售了...那些药买谁家的不是买呢?这样靠着独门药,医药公司就能比较轻松地获得一些订单,何乐而不为?

  莫雷先生虽然靠着雄厚的资本,这两年在船运行业动作频频,但实际还是根基太浅。单纯做船运是很难做了——而且这年头也很少有单纯的船运商,他们运别人的货的同时,也带着很多自己的货呢!

  而莫雷先生要带自己的货,根基浅的缺点同样会被无限放大。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就像奥斯汀先生一样,当初也有这个问题,只能慢慢来,并且期待有什么机遇了。奥斯汀先生有达科奇先生帮忙,这也算是机遇了。

  莫雷先生也只能慢慢编织自己的人脉网络,增加自己的合作伙伴...而当下洋基紧缺的可丽牌肥皂就被他看作是一个机会!

  要知道洋基现在表面上看只是上流社会需要可丽牌肥皂,但实际上只要可丽牌肥皂能够大量出口到洋基,价格‘正常’一些——都不需要特别低,4美元太贵了,哪怕1美元,甚至2美元呢?

  只要价格正常一些,立刻就会有大量的需求被释放出来!那些买着假的可丽牌肥皂的中产阶级,其实全都是可丽牌肥皂的潜在用户。一块肥皂卖4美元,哪怕是真货,他们中会考虑购入的人也不会有多少。

  但如果是2美元、1美元呢?恐怕不少人就愿意买来试试了吧。而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消费,丰厚的利润。

  莫雷先生明白这个道理,洋基的渠道商又怎么会不明白!所以他可以利用可丽牌肥皂撬动杠杆,推出自己别的货,然后慢慢经营,团结更多的合作伙伴——他觉得,只要他有足够的可丽牌肥皂,就能做到更多事!

  这就是莫雷先生极其重视可丽牌肥皂的原因了。

  好在他原本就是和礼兰人,只不过更靠着新大陆那边做事业而已,所以和礼兰人脉比很多根基在洋基的商人要多。他通过这些关系,人在洋基呢,就给可丽肥皂厂下了大笔订单。

  这笔订单可真的太大了,而且还是长期要求供货的,奥斯汀先生甚至因为这笔订单又新扩大了一次可丽肥皂厂的规模......

  不过奥斯汀先生其实并没有吃下莫雷先生的全部订单,实在是产能不够啊!别说产能增加是需要时间的,看约定的提货时间不一定来得及。就算那样行得通,奥斯汀先生也不可能这会儿吃下一份订单,就为了这张订单无限扩张工厂吧?

  工厂小的时候还能那样做,工厂大的时候还那样,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算莫雷先生有后续订单,也不可能说服奥斯汀先生。首先后续订单也没有这一次这么大、要的这么急,后续的订单,现在稍微增加一些产能,再抓紧一些生产,也能消化掉了,不需要因此做那么大的扩张。

  另外,谁知道莫雷先生的订单能有多稳定呢?中间要是因为种种意外,订单黄了,可丽肥皂厂怎么办?

  就算有违约金,也不一定能弥补损失。更不要说像是破产之类的意外,合同上说定的违约金能得到多少都是个问题!

  莫雷先生想要尽力争取,想要努力说服奥斯汀先生,向他说明自己的商业愿景——以他的资本,他的计划,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奥斯汀先生这里只管增加产能,他将来还会要更多的货呢!

  然而这不是小事,这是影响到工厂经营根本的大事,根本不用指望这年头效率低的惊人的信件能够沟通好...电报都没有普及的时代,一封信在海上要漂至少十几天,然后再经由路上邮递系统传送。

  呵呵,一次你来我往的交流就要用掉一个月的时间了,能指望谈好这么重要的事吗?

  所以事情就只能这样了...几天前,莫雷先生先于自己的货船队来到了和礼兰,他是乘坐豪华客轮来的,那更加舒适。

  他来到和礼兰之后,首先是为之后货船抵达后一些事情铺路,另外也是到处联络和礼兰这边的‘老朋友’,为维持人脉做种种努力。这几天他倒是也去过可丽肥皂厂,只是非常不巧,没见到奥斯汀先生。

  之后又忙于应酬,这几天都还没见上呢!

  但在他的计划中,这次回和礼兰,奥斯汀先生绝对是他要见的人之一,会面安排已经记在秘书福尼尔的备忘录上了——而他也是在和人说起奥斯汀先生和可丽肥皂时才知道,这位他通信过,但还没见过的工厂主又有了一家新工厂,卖一种叫做‘牙膏’的新商品。

  虽然是新商品,但也是一经面市就引爆了市场,大受追捧呢!

  莫雷尔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个和可丽牌肥皂差不多的爆款,自己要早早布局才行啊!在试过仆人从商店里买来的可丽牌牙膏之后,他不再犹豫,立刻就要下单!

  然而福尼尔先生去办这件事时才发现,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可丽牙膏厂的产能不足,订单排的可紧了。想要立刻拿货,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说花高价插队,那插队获得的产能恐怕也不够呢!毕竟工厂也得约定日期内生产完别人订的货啊。

  现状就是,能插一点儿队,但不能插太多。

  所以相比起插队,加价购买那些提货单是更可行的选择...也确实有一些这几周能提货的商人觉得卖提货单挺好的。虽说现在的光景,拿到可丽牌牙膏,随便卖的利润都不低,但直接将提货单卖给别人不是更简单?

  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去销售,等于是躺着挣一把轻松钱啊——当然,一般愿意卖提货单的还是小商小贩居多。他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不像很多规模很大的分销渠道,本身来和牙膏厂对接的都不一定是能拍板点头的人!

  卖提货单?那根本不是他们能做的决定。

  再者说了,那样的渠道商,也不会只考虑一点儿眼前利益了。说不定订单的货物已经在货到之前,就分配好了,又说不定,他们还需要这样的‘俏货’维持渠道的存在感......

  福尼尔先生在美林堡人头又不熟,所以找了眼前两个小商小贩替他收购提货单。他很清楚自己这样的生面孔贸然闯入这档生意中,很有可能就要被漫天要价了。而通过他们这样的熟面孔,在他们的熟人中低调收购,事情要简单的多。

  当然,这会让这两个家伙赚去不少中间差价,但福尼尔不在意。他给出了自己价格,他们要真的能赚到足够多的差价,那也是他们的本事!

  那两个小商贩听福尼尔先生再次确认了价格,才点了点头,将那些提货单递给他:“您别笑话,都是我们这样的小商小贩的提货单,要货量都不大。零零碎碎的不成样儿,在您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有的2箱,有的4箱,最多的一张提货单也只是12箱而已......”

  福尼尔先生早有预料的事,并不意外,他只是一张张确认提货单的真伪,并计算总共有多少箱牙膏——可丽牌牙膏和可丽牌肥皂一样,都是五十条为一箱。

  “门德斯先生,您是67箱,夏尔先生,您是60箱,所以总共是127箱,对吗?”福尼尔先生向两人确认。得到两人肯定之后,他又按照这些提货单的提货日期分成一周内提货的、两周内提货的、三周内提货的,方便算钱。

  说起来,他对这个结果是有些失望的,他还以为最少也能收到150箱呢!

  其实150箱也不多,算起来是有7500管牙膏...可是这批货送到新大陆,不,就算只送到洋基,也就是一把盐撒进了湖里,立刻就不见了。

  可以想见,这些牙膏会在洋基定一个高价,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但洋基作为‘奋斗之地’,暴发户可是从不少的!

  &0管牙膏?是在看不起谁吗!?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福尼尔先生也没办法了——他倒是也直接向牙膏厂下了未来的订单,但那肯定不是这次能运回去的了,至少得等到一两个月以后了。

  不过,他下一两个月后的订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牙膏厂的生产排的太满了,都到几个月以后了。虽说这是没有考虑这几个月买机器、培训工人、爆产能得到的排表,但也能由此看出生产的紧张。

  这也是奥斯汀先生在牙膏厂遇到的‘新挑战’,牙膏厂因为大量使用机器,一旦机器到位,能一下产能大幅提升。但也因此不够灵活,机器和能够立刻嵌入复杂生产体系的工人并不是想要就立刻就能到位的。

  这对奥斯汀先生调整工厂产能的判断做出了不同的要求。

  当然,以上种种其实都是‘幸福的烦恼’,是工厂订单多,供不应求才需要考虑的事。所以奥斯汀先生最近就算是苦恼,也是脸上带笑的。这次回家的时候,就满心欢喜地又带了一箱牙膏给奥斯汀夫人继续送人。

  之前可丽牙膏刚刚生产,产出第一批时,奥斯汀先生就拿回家一箱,让奥斯汀夫人可以送一些给白玉兰广场这些近邻。当时可丽牙膏还没有投放到市场呢,所以是个时新货,用来做邻里间的礼物,那也是一番心意。

  近邻们不管会不会用,至少表面上都是领了奥斯汀一家的情的。要说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杰克逊家了。

  当初奥斯汀夫人虽然和杰克逊夫人一起上演了互相不认识的戏码,但那是对之前杰克逊夫人不当行为的一种反击。也不可能之后一直像小孩子一样假装不认识对方——在那之后,奥斯汀夫人也没有和杰克逊夫人有正常的邻里往来,可终究‘平静’了很多。

  ‘平静’的意思就是,他们依旧不会主动和对方有交集,但需要的时候,也能糊弄过去。

  所以大家都送了牙膏,不可能杰克逊家就不送啊,最后杰克逊家也送了两管牙膏去。

  据说,杰克逊夫人当着其他人的面,像丢垃圾一样,将那两管牙膏就丢掉了——按照她的说法,她家才不会用这种来历不明、奇奇怪怪、毫无保障的商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