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时吴书 番外 周瑜篇

《旧时吴书》番外 周瑜篇

作者:素衣猫三 字数:1267 书籍:旧时吴书

  立夏刚过,天慢慢热了起来。中午时分的日头很是毒辣,烤得院内翠绿的芭蕉叶有气无力地垂下了头。犹带着热气的微风轻轻拂过,树荫下斑驳的光影如碎银般随波荡漾,洒落在荫下空无一人的秋千架上。

  “嘎吱”一声,桐木院门开关的声响打破了这午后的宁静,着一身青衣长衫的高大男子推门而入。见他来了,院中两只热得半死不活、吐着舌头直喘气的小狗儿,跟看到救命稻草一样,冲过来冲他拼命摇着尾巴。

  周瑜望了一眼那紧闭的厢门,顿时会意,俊朗的脸上浮起了一丝无奈的笑意,不觉叹了一口气。

  不知是听到了院内的动静还是估摸着时辰到了,厢门缓缓被打开,眉目依旧的美人站在那里浅浅一笑,“今日回来得早了些。”

  周瑜冲她颔首笑笑,伸手把两只小狗儿抱在怀里,往清凉的屋内走了进去,“既然今日的功课教完了,便让孩子们早点回去,也好让他们帮衬家里干点农活——对了,天愈发热了,别让两只小狗儿在院里烤着,还是放到屋里来吧。”

  乔莞见那两只小狗哀怨的眼神,懊恼地吐了吐舌头,轻声回道“知道了。”

  小屋不大,住他们一家人刚好,四周修竹幽篁,郁郁葱葱,院中又有溪水穿流而过,自然凉快至极。

  小狗儿们进了屋,不吵也不闹,迅速找了个舒服的角落瘫着去了,屋内寂静非常,看来孩子们都在午睡。

  周瑜执起案上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他已经刚过了不惑之年,坚毅的眸中,是万事沉于胸壑的自信与超然世事的淡泊。

  春来秋去,年复一载,没想到与妻儿在益州这个山野小院,已经度过了五年的光阴。

  五年前,功成身退后,前尘往事也已经尽数丢弃,世上再无周瑜,只多了一个闲闲于山野,淡看日升月落的山野村夫。闲暇时,便去给书院的孩子们教学,以一身之才匡扶济世。

  每日看着胸怀抱负、前程似锦的学子,就像是看到了当年满腔热血的自己,就像是一个轮回。

  战乱纷争永无休止,奈何年华匆匆,红颜易逝。

  “外面暑气旺盛,喝一点绿豆汤吧。”乔莞端上来一碗玲珑剔透的羹汤,温言软语地说着。

  周瑜舀了一口那盛在精致瓷碗中的浅绿色汤汁,清甜可口,凉郁浸人,是她早早就放在溪水中浸凉的,他不觉会心一笑。

  乔莞在他身旁坐下,身上幽幽脉脉的清香沁人心鼻,“几个孩子今日都睡得这样迟,没有他们吵吵闹闹的在身边,还有点不习惯呢。”

  “如此正好。”周瑜一哂,大手揽过美人入怀,舀起一勺凉爽的绿豆汤,递在了她唇边:“我早上走时听见曜儿咳了几声,没什么大碍吧?”

  曜儿是她后来为他生下的儿子,日出而曜,正如自己另一番人生的开始。

  乔莞颔首把那汤喝了,才道:“无妨,曜儿今天精神好得很,中午还吃了两碗饭。”

  他“嗯”了一声,又舀了绿豆汤过来,一口一口地喂着。

  乔莞扬起脸嗔怪地看着他笑:“都老大不小的人了,也不害臊。”

  周瑜笑而不语。

  乔莞又叹了一声,“没想到最后是刘备收复了益州,公瑾,你说孙权会后悔吗?”她倚在他怀里,喃喃念叨道。

  “都与我们无关了,”周瑜慨叹一句,眯起了眼。

  数十年征伐生涯,如今还记在脑海里的也不过那么几个画面,是与伯符打了小小胜仗后的酒酣痛饮;是颤抖着声音在他灵前立誓,誓要替他守护好江东;是拿着出征益州的军令,跪在他坟前磕下的最后一个响头。

  他终究未曾背诺,也幸好没有辜负了她。

  “蜉蝣一世,不过须臾光阴,殚精竭虑算尽一生,不若与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周瑜笑笑,把她揽得更紧了。

  乔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倚在他怀里,困意袭来,就这么靠着睡了。

  午后渐渐起了风,窗没有别稳,大风贯了进来,吹得她墨发如飞舞的丝带,轻拂缠绕在他手上。周瑜突然觉得恍惚,仿佛自己还年轻,正在鄱阳湖的府邸中弹琴为她伴舞,而春风温柔,吹散她的长发。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