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七四 缘由

《迷失在一六二九》二七四 缘由

作者:陆双鹤 字数:2976 书籍:迷失在一六二九

  “扣押我们的人?现在?”

  当琼州府众人听到这条消息时,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荒谬。如果是刚刚登陆的时候,那些黎人这么干倒还能理解。可目前这种态势,就连官府都给打趴下了,小小一个黎寨还敢挑上他们找麻烦?实在令人有些想不通。

  “他们卖矿石想要涨价?”

  林峰首先想到经济方面,最初一段时间穿越众的硝石供应完全来自于这家寨子的山洞。现在虽然另外找到几处硝石矿源,又通过外购与化学合成使得炸药原料的来源多样化,但这家黎寨提供的硝石依然属于重要战略物资——他们家的硝石质量比较好。

  前世里经常听说的铁矿石争端,使得穿越众首先想到巴西淡水河谷,难道这些黎人也想坐地起价?不过在这个年代,穿越众的工业可没什么竞争对手,那些硝石除了他们短毛需要之外,在岛上并没有其它人想要。没有竞争,凭什么涨价呢?而且从以往记录来看,这家寨子也不是那么贪心的,应该不会这么有“经济意识”吧。

  “难道是民族矛盾又要激化?”

  庞雨也提出一种可能,在海南岛上,汉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矛盾积累到一定地步便会爆发。所以庞雨等人先前察看官府的记录时就发现一条规律:几乎每隔两到三年,规模或大或小,海南岛总会冒出几场“黎乱”来,多年来从无例外。

  虽然他们一直以来都很注意民族政策,但挡不住自然规律啊:毕竟汉人大都是移民,来岛上开垦种地,肯定会抢占到原本土生民族的生存资源。而短毛发展大工业更是要求开山炸石,建坝截水……破坏自然环境在所难免。黎人可从来不是甘于忍气吞声的主儿,他们家族内部的争执都可能拔刀相向,更不用说一致对外的时候。

  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太象——这家花脚黎寨子和他们交往最多,在海南岛上所有少数民族部落中,这家黎寨应该最清楚他们短毛的力量。那个黎寨头目虽然年轻,却很稳重,就算岛上汉黎之间闹矛盾,要找麻烦也不大可能是从他们开始吧?

  “叫我说,舒中那小子,该不是把人黎家妹妹肚子搞大了,提上裤子又不想认账,才被人扣押的吧?”

  能提出这方面构想的不会有别人,肯定是农业组的张宇同学,他带队来琼州府收购耕牛,此时正好在场。张宇的想法先是遭到大伙儿一致唾弃——舒中的小尾巴这里人人都见过,虽然粉可爱粉可爱,却根本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人家舒中好歹也是长在红旗下的新青年,岂会做这种禽兽事情!

  不过,没过多久,从临高方面又发来一封较为详细的电报——居然真是因为女人!虽然没有章鱼想得那么龌龊,却也确实和那小姑娘有关。

  舒中虽然被扣押,倒没受什么虐待,他甚至亲笔写了一封信托人送回来,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整件事。事情的起因很搞笑——那小丫头天天跟舒中混在一起,两人自是很熟悉的。小姑娘有什么话也爱和他说,于是就在前几天,这位黎家妹妹告诉他,说自己快要纹面了。

  黎族女子成年之后就要在面颊和额头上刺花纹,也许他们觉得这样很好看,但现代人的审美观可接受不了这个,舒中当然表示反对。但小姑娘却说这是他们的习俗,改不了的。舒中登时大怒——文明人么,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尤其是在女人面前。仗着平时跟那黎寨的关系还不错,舒中直接跑去跟她哥哥,也就是黎寨的新头人去谈。

  两个年轻人开头交流的还行,坐在一起干掉了好几瓶苞谷酒。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喝太多酒的关系,舒中说了些不知轻重的话。他原先只想让那小妹子不要纹面的,却不知怎的扩大为对这种纹面习俗的反对,然后,在和年轻头人的争执中,又变成了对整个黎族落后文明和愚昧文化的嘲笑……

  这场争论最后是怎么收场的他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好像是狠狠干了一架。等到舒中从剧烈头痛中清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被关起来了。他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但对方似乎也被他刺激的不轻,甚至不愿听他的道歉——人家放出话来,要你们短毛的头领出面解决这事儿!

  “靠,还以为多大事呢,不过口舌之争,至于吗……”

  当这边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大伙儿一致对舒中的自作自受表示了鄙视之意。不过问题总要解决,解席和庞雨两人为此不得不放下手头事务,专程赶回临高去向黎寨头人道歉——当初是他们和黎寨签订的合作协议,现在人家也点名要他们两个出面。

  因为没搭上顺风船,电报里催的又急,两人只好骑马走陆路回去。从琼州到临高,以前他们总习惯走海路行动的,因为方便而且快捷,只不过受天气和航班影响较大。

  然而最近军事组模仿明帝国的驿站制度,开辟了一条陆上快速通道:在临高和琼州之间的官道上,沿途每隔几十里就设置了一座军马站,里面备有驿马。如果哪一边有紧急事务又无法坐船的,就骑马行动。沿途通过不停换马,可以一直保持高速狂奔,本来这条官道走路要花两三天的,现在一天之内就能抵达,据说是比坐船也慢不了多少。

  听起来真不错,庞雨和解席决定尝尝鲜,谁知这一尝可吃了大苦头——他们两人还都是学过骑马的,但以前无非闲暇时练习练习,找块场地走上几圈而已,到现在真正需要骑在马上高速奔跑时,两人才知道这骑马可远不象看上去那么轻松自在。

  军马站里用的马都是西南滇马品种,个头矮小,脾气温顺,但饶是如此,从来不习惯骑马的解庞二人依然被颠了个七荤八素。他们骑术不精是一方面,从琼州到临高的官路质量太差也是原因之一。

  好不容易赶到目的地,在临高驿站交接马匹的时候,老解趴在马上就抱怨开了:

  “我靠,就这道路水平,你们也好意思自称媲美海路?再这么多跑上两趟,人没散架,估计屁股也要烂完了。我说,既然要开辟陆上通道,你们好歹也把这路给修一修嘛……”

  军马站里负责接待的都是些本地孩子,对于这位在短毛中也名声赫赫的解大头领的抱怨没人敢作应答。不过立即却从场院外面传来反驳之声:

  “嗨……解胖子,还真是官气十足啊,亏咱们还专程来接你……你说得的倒轻巧!以前大伙儿都从海路走的,有几个人走过这条官道啊?资源人力都不向这边倾斜,叫我们怎么修路?”

  外面走进来两个人,都是琼海号上当初的旅客同伴,现在正负责道路桥梁这一块的。为首一个名叫应荣威,江苏人,穿越时刚刚二十三岁,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的,但大学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就穿越了,专业虽然对口,却没什么实际工作经验。负责道桥组一年多,除了帮助农场,县城以及主基地里修建过几条道路外,道桥组没出什么大成绩——当然是相对于工业,化学,工程这些牛逼专业组而言。这让小应颇感压力,于是在不久前向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能再增加人手,好多出成绩。

  于是又新调来一个小伙子名叫付羽,今年二十九了,江西人。他倒是工作过好几年,但以前的工作性质是以开隧道为主,本人通晓精确爆破和地质勘探,登陆明朝后他一直在唐健领导下的军事部门和野外勘探组任职,直到最近因为道桥部门实在缺人,才被军转民抽调过来,充实基建部门的力量。

  应荣威大约有些情绪,两句话冲得解席一愣一愣——小应其实一直在呼吁要重视陆地交通。只不过从临高到琼州,因为中间的澄迈以前不属于控制区,安全上有些疑虑。加上大家都已习惯从海上通行,这条官道就一直没怎么重视,在人力物力等资源方面也没怎么上心。

  不过老解现在好歹也算一方大员了,集体对于他显然很重视,这两位专程过来接人,当然也不是为了吵架的。旁边付羽就哈哈一笑,打了个圆场:

  “修整这条道路的计划其实已经做出了,只是前段时间没空实施而已,而且当时澄迈不完全受我们控制,建设计划实施起来也点困难……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只要人力和物资充裕,很快就能开工。”

  这时候小应也冷静下来,呵呵笑了笑:

  “没错儿,正好你们两个负责人都在——到时候你们琼州方面可至少要负责提供一半以上的财力和人力噢!”

  几人说笑了几句,却见庞雨依然赖在马上不肯下来,一问原来是腿麻了,大笑之余,大伙儿把他扶下来,让两个人搀着在地上走了几个圈子,方才能够行走如常。

  一行人步行前往临高城区,庞雨素来是个多心的,这时便忍不住询问道桥组的建设计划打算搞多大规模?道路等级如何?最主要是需要多少投资?——他们琼州府最近自己也要大搞基建,一时间怕还抽不出太多人力物力。

  应荣威笑笑,点了点脚下:

  “就跟这条路的标准差不多吧……”

  庞雨低头一看,禁不住大惊失色:

  “哇靠!”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已经踩在了一片平整的水泥地上。灰白色的水泥硬质路面无声无息,从脚下一直向着前方延伸。

  ----------------------------------------------------------------------

  这是补十号的更新,明天继续。

  嘎嘎,大家多投些票票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