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技师 第570章 邀功请赏

《大唐技师》第570章 邀功请赏

作者:扬镳 字数:3475 书籍:大唐技师

  “逐鹿侯,请留步。”

  “魏公,也请留步。”

  朝议成了李牧的一言堂,其他人只有听着的份,反驳也反驳不得,进行得也就快了。李牧说完之后,基本也没啥人说话,一场朝议‘高开低走’,以李牧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退朝的时候,不出意外地,李牧被李世民给留下了,出乎意料的是,魏征竟也被留下了,众朝臣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今天朝议的事情,各回各衙去了。

  太极殿。

  李世民赐了座,李牧和魏征都坐了。魏征面无表情,他已经准备好接受嘲讽了。心里虽不服气,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代新人换旧人,如今他已经不是李牧的对手了,他想做一点事情,也是有心而无力了。当年舌战群儒的魏征,今日也变成了‘群儒’中的一个,面对李牧的智计百出,他几无招架之力。

  “李牧!”

  李世民忽然拍了下桌子,吓得李牧一蹦,赶紧站了起来:“陛下,怎么了?咋还生气了呢?”

  “你这个混账东西!”李世民怒喝道:“你把朕也算计在其中了么?为什么跟朕连个招呼也不打?可有把朕放在眼内?”

  “呃……”李牧嘿嘿笑了起来,道:“陛下,臣……臣实在是不明白陛下的意思啊,臣刚才不是说过了,这是情急之下的……”

  “还当朕是三岁幼童?程咬金若不是与你商量好的,朕以后走路都倒着走!”

  “那可太麻烦了,臣岂敢让陛下倒着走——”李牧瞧了魏征一眼,竟恬不知耻地承认了,笑嘻嘻道:“陛下您看,这不就是演个戏么,总得给失败者一个心悦诚服的台阶下,要不挂不住面子嘛。”

  魏征面无表情,道:“逐鹿侯不用言语相讥了,技不如人,甘拜下风,但你若嘲讽老夫,也未免太不要脸了。”

  “瞧瞧,又骂人。”李牧凑到魏征跟前,笑眯眯道:“老魏,我可是刚赔给你半年的俸禄,外加提拔你的女儿做官了呢,你可知道寻常人要想在内务府为官,他甘愿出多少钱么?有人花十万贯,想买一个九品主事,六品局长的位置,少说也得五十万贯吧?老魏啊,你们家要发迹了,这可都是因为我呀,你不感激我倒也罢了,恩将仇报是怎么回事?你这人怎么这么没良心呢!”

  “这都是你的奸计,老夫不承你的情!”

  “哈!”李牧愤愤然道:“陛下,您听见了么,这还是人说的话么?我给他钱,我帮他女儿,我是坏人!那些山东士族,利用他,算计他,他倒把那些人当做好人,老魏啊,你的思想很有问题啊!”

  魏征自知说不过李牧,闭口不言了。李世民也道:“李牧啊,适可而止吧。朕看你现在已经目中无人了,该规矩规矩你了!朕把你和魏爱卿留下,就是不想让你们之间的政见不合,演变成为仇恨。你们同朝为臣,不要结了心结才好。”

  “陛下,臣正要说呢。”李牧忽然正经了起来,道:“陛下,臣想跟陛下请个假。”

  “什么?”李世民皱眉道:“新政的事情刚刚有了个结果,你就要请假?你请什么假?多少事情等着你去忙呢?”

  “陛下,臣有充足的理由。”

  李世民气笑了,道:“你倒是说说,什么理由?”

  “臣要备战科举!”

  李牧的样子太过于一本正经,以至于李世民都愣了一下。他看了眼李牧,又看了眼魏征,眉头紧皱,道:“李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状元对你而言,有那么重要么?状元,最高也就授一个六品官,三年五载,也未必能做到四品。你现在已经是从三品了,难道你嫌自己的官高了?你与魏爱卿的那个赌约,朕早就说过,是玩笑之言,不能作数的,你别胡闹了!”

  “陛下,臣是一个言出必践的人,虽然考双状元难度很大,但臣既然说了,就一定要试试。此为一,其二,臣绝非以玩笑的心态,来对待此次科举,臣是十分认真的。因为臣要向天下人证明,臣如今的权势,地位,是凭本事得来的,臣确实是状元之才。其三……”

  李世民不悦地打断,道:“你还有其三?有完没完了?”

  “陛下,最后一个。臣为陛下办了这么大的事情,请陛下给点好处。”

  李世民乐了,道:“行,你要什么——”忽然他停顿了一下,道:“不要再提什么封王的事情,朕登基以来,对待皇亲,一直是主张削爵,朕的几个兄弟,去年,前年,刚刚被朕贬了王爵,为此父皇还申斥了朕。若给你封了王,宗亲和朝野皆不能服。不过,朕可以给你一个许诺,等朕归天之日,会留下遗照,让太子封你王爵,如何啊?”

  李世民说得非常认真,不似玩笑。但魏征听在耳朵里,却像是炸雷一般,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了。

  李世民说的削爵的事情,魏征是知道的。因为这就是他的谏言,唐朝的制度,王爵是有封国的,所谓封国,就是画出一个地方,此地的民生社稷,皆归于此王爵管理。这也是为了巩固皇权的一种办法,自汉代传下来的。天子之国万里,而政令不能出万里,故才有封国。

  但唐朝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渊的儿子太多了。除了李世民的三个嫡亲兄弟之外,李世民还有二十来个庶出的兄弟。按照规矩,这都是要封王的。而且唐朝如今还有一个和前朝不同的地方在于,如今是两个皇帝都在世。也就是说,若按照规矩来,李世民的兄弟要封王,李世民的儿子也要封王。李世民春秋鼎盛,才三十多岁,按照李渊的例子算,至少还得生十几个儿子,这要是都封出去,大唐全境都不够封的。

  而且据史记载,无论是哪朝的王爷,基本上就没有贤明爱民的。这也很好理解,王爷嘛,当不上皇帝才当王爷,心里肯定憋气。憋了气,又离了京,山高皇帝远,自然是谁也管不着了。从另一个角度说,皇帝也不喜欢‘贤王’,你都贤王了,下一步是不是要做皇帝?这样的兄弟儿子,哪个皇帝敢留着呢?

  所以王爷到了封国,最轻的也得是搜刮民脂民膏以供享乐。这样对百姓就平添了负担,所以魏征就谏言,让李世民削爵一等。既,王爵削成公爵,公爵削成伯爵,以此类推。此谏言与李世民的所想一拍即合,在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正式实行了。魏征也因此成为了皇族的眼中钉,宗正寺没事儿就有皇亲告状,李世民也是不厌其烦。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世民竟然向李牧许诺,在他死后留下遗诏封他为王,这是何等的特殊啊!若不是魏征知道李牧的底细,都要怀疑李牧是不是李世民的私生子了!

  御史的本能让魏征坐不住了,忙不迭起身道:“陛下,这不可妄言啊,逐鹿侯就算功劳再大,他毕竟不是皇族血亲,这——”

  “老魏,你总是坏我好事。”李牧哼了一声,忽而又笑了,道:“陛下,不过这回呢,臣与老魏倒是想一块儿去了。王爵什么的,臣只是开玩笑而已,臣是个视金钱名利如浮云的人,做事情只为了报答陛下恩典而已,其他都是小事。臣宁愿永远不封王,也希望陛下能够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魏征心里一阵恶心,心道这种话我怎么就想不出来,瞧瞧把陛下乐得,都要乐开花了!

  李世民一边高兴,一边也是不好意思,道:“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神仙的事情,虚无缥缈,不谈也罢。李牧啊,你还没说你想要什么赏赐呢?说实在话,朕也不知道能赏赐你什么了。”

  “也是,毕竟臣年少多金,长相还英俊——”李牧眼珠乱转,心想,要不借此机会,要一块免死金牌?这可不是妄想,因为莒国公唐唐俭家里就有一块,这是在武德元年,当时大唐虽立国,却没有完成一统。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否则今天大唐姓不姓李还是两说。立下如此大功,唐俭得封莒国公,特赐免死罪一次,是有先例的事情。

  李牧现在要是要,估计李世民也不会不给。但是李牧转念一想,不能要。若是要了,来日王鸥的事情发了,李世民就会觉得,好小子,你不但给老子戴帽子,还从一开始就算计老子!这新仇旧恨叠加在一起,一块免死金牌估计够呛。

  皇帝若是想杀人的时候,罪名那不是随便罗织么?一次免死有啥用,除非是一百次免死,一万次免死。但那种免死金牌,哪个皇帝会给呢?李世民又不是傻子。

  算啦,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吧。

  想到这儿,李牧便开口,道:“陛下,臣要的赏赐其实也没啥。臣就是想啊,臣毕竟天纵英才么。拿下状元那不是手拿把攥么,但这就对应试的学子们很不公平啊。原本臣如果不参加科举,他们还是有机会当状元的——”

  李世民脸色一黑,道:“李牧,你要是想朕赏你在朕面前吹嘘自己,朕可赏不了你!”

  “不是不是!”李牧急忙道:“臣说得都是实话,臣就是想让陛下赏赐臣,如果臣考了状元,能允许臣把状元让出去,让谁,由臣来决定。但是话说在前头,臣把状元让了,也不能算臣与老魏的打赌输了,这便是臣要的赏赐了。”

  “这倒是新鲜!”李世民忍不住笑道:“李牧啊,你就对自己那么有信心?你就没想过,万一考不中状元,得多少人笑话你啊?”

  李牧摇头道:“陛下,臣是一个乐观的人。做事之前,永远不考虑失败,而是一心把它做成。就像这次的事情,臣也没想过失败,想做,就得做成,输了也没关系,臣尽力了,被笑话就挺着,反正笑话也死不了,臣的脸皮厚。”

  李世民无奈笑了笑,道:“朕倒是无所谓,不过这事儿与魏爱卿有关,也得问问魏爱卿的意见。”

  魏征哼了一声,道:“若是你真能考中双状元,老夫就是你的徒弟了,师父有命,徒弟敢不遵守么?不过,一切等你考中再说,你若只考中一个,也是不能算数的!”

  “好,就是这句话!”李牧伸出小指,勾动了一下,道:“咱俩拉勾。”

  魏征不明白,奇怪地看向李牧,道:“什么意思?奇形怪状!”

  “一言为定的意思!”李牧抓过魏征的手,跟他拉个勾,道:“这个动作就相当于,如违此誓,天诛地灭,不要不信啊,很灵的!”

  “胡闹!”

  魏征把手甩开,起身施礼道:“陛下若没有别的事情,臣请告退。”

  “去吧、”李世民挥了挥手,魏征转身告退,李牧也想跟着溜走,被李世民叫住了,只好乖乖回来。

  两仪殿就剩下君臣二人了,李世民也不必再端着,终于可以感慨一番了:“李牧啊,朕着实是没有想到,你真的能把这件事办成,你,大大出乎真的意料了。”

  “陛下过于谦虚了,臣只不过是耍嘴皮子而已,真正让这件事办成的是陛下。”

  “不!”李世民摆摆手,道:“朕可不是跟臣子抢功的皇帝,或许你是真的这么想,但朕心里却明白。这事儿,难就难在嘴皮子上了,古往今来皆如此。出兵打仗,讲究师出有名。颁布政令,讲究深明大义。大义二字,掣肘了多少帝王?你耍的这个嘴皮子,为朕赢得了大义,如此,朕才可以放手做事。现在道理在朕这边,朕就不必顾忌许多了。畅快,畅快呀!”

  “不过……”李世民忽然看向李牧,道:“如此,你也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了。不要小看门阀大族,他们虽口舌之争比不过你,但若是把他们逼得急了,像上次行刺的事情,也未必不会有下一次。你的安全,是个大问题。”

  李牧想了想,笑道:“臣会注意的。”

  “光是注意不成。”李世民沉吟了一下,道:“朕让屯卫出一营兵马,驻扎在山谷吧,确保你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