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技师 第97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大唐技师》第97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作者:扬镳 字数:3520 书籍:大唐技师

  一千二百贯,这么容易就提走了?而且还不要利息,还有这等好事么?

  不少小商贾,纷纷动了心思,询问的人又多了起来。

  秦怀道和李泰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不断地说什么,用别人的钱做买卖,风险大家一起承担,扩大经营的规模,这是多大的好事啊,不挂牌白不挂牌啊。

  而对于许多人手里有点闲钱的人而言,自己的钱放在家里也是放着,拿出来一点不伤筋动骨,就算是亏了,也亏不了太多,万一赚了呢?而且有交易所给自己看管着账目,确保不会出什么岔子的,这是何其轻松的事,不如索性投一点。

  但是第一天的成交额,依然不是很大。

  情况在第二天,发生了改观。

  也不知是哪里来的消息,说是侯君集大将军到了扬州,特意去考察了褚大力的铁匠铺,发现褚大力祖传的修补兵刃的绝技。侯君集大将军非常欣赏,又给契约加码了,随侯君集大将军来的两万人马的兵刃保养,也全都交给了褚氏铁艺。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扬州城,随即,交易所就有人收购褚氏铁艺的股票了。

  原股价二百文,不到半日的时间,竟然涨了五十文,现在已经到了二百五十文的价钱。也就是说,昨天投的二百文,今天就变成了二百五十文!

  有人试着卖了几股,果然是以二百五十文成交。众人哗然!

  这可是实打实的钱啊!

  原来交易是可以这么玩的!

  眼瞅着股票涨价了,那手握股票的人也不傻,你要买,我当真平价卖你吗?

  得加钱。

  一下午,又涨了五十文,到了晚上交易所收市的时候,竟然定格在了三百零七文的价钱。

  一天,这才一天,二百就变成了三百零七,幸福来的不要太突然了!

  彻底没人卖了,即便次日,股票仍然在上扬,也没有人卖了。

  眼瞅着涨价,现在卖岂不是傻?

  求购的人求而不得,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五支股票。

  和褚氏铁艺最初的时候一样,这五家股票的价钱,也定价十分便宜。最便宜的三味酒楼,每股定价只有一百文,一个劳力一天的收入而已。

  虽然对这酒楼不甚了解,但是同样是抱着搏一搏的心里,一万股还是瞬间就被认购完了。

  刘三勺也得了一千贯,增加了人手,添置了桌椅。在李世民去吃了一次饭,说了一个好,提了块牌匾之后。翌日,三味酒楼的股票涨了一倍!

  又涨!

  江记香料,潮河织锦,扬州印刷,也都是如此。

  人们发现,原来扬州市面上的花椒,有六成都出自江记香料,这个不显山不漏水的香料铺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实力。

  而潮河织锦也是一样,原来江南上供皇宫的锦缎,都是出自潮河村!

  扬州印刷就更不必说了,大唐唯一掌握印刷术的机构就是内务府的印务局,作为印务局在扬州的分支,未来势必会垄断扬州的印刷业,何愁股票不涨?

  唯有这白氏制糖,让众人摸不到头脑。

  糖么?要么黑乎乎,要么黄不拉几,这种东西谁都能制,有什么前景呢?

  但当白氏制糖的店面,把白如雪的糖展示出来,当日白氏制糖的股票就疯涨了五倍!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雪白的糖?可想而知,未来这必定要成为奢侈品,只有真正的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势必会成为贡品,投资稳赚不赔!

  所有陷入股票投资的人们,都无形之中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宣传的力量,为何他们总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碰巧知道了关于某只股票的‘好消息’?

  这当然是李牧和唐观设计好的,甚至最开始的时候,股票的疯涨局面,也是人为控制的。李牧派心腹造势炒高价格,真金白银地花出去,让那些观望的人看到,他们才能抛开顾虑参与其中。

  ……

  顾思之一直在关注着,他很努力的……才慢慢的吸收和消化了这交易所的知识。

  大抵明白了到底是如何运作,可越看……他越糊涂了。

  这世上……真有买了股票,就有一直上涨的好事?

  只是,无论他如何去琢磨,虽觉得好像有悖常理之处,可至少……现实中发生的事,总是让人匪夷所思。

  江南望族们都坐不住了,因为这股票涨得太快了。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真金白银不会假。股票疯涨带来的利益,已经几乎要赶上他们在港口的利益了。

  需知道,在港口,他们得投入,甚至连续数年的投入,才能有产出,而这股票,简直就是捡钱一样啊。

  谁不赚,谁不是傻子么?

  没时间去研究为什么,甚至连埋怨顾思之的时间都没有,各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交易所,把名下的产业挂牌上市了。当然他们募集的资金比例不多,所占的股权也大,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股票被人追捧啊。

  所有挂牌的股票都在涨,紧接着,一个个的新股开始挂牌,而每一次认筹,也几乎没有落空。

  起初的时候,大家也许还会想,这东西的原理是什么。

  又或者,有人在拼命的琢磨,每一个上市作坊的基本面如何。

  后来……这群聪明人发现,好像瞎琢磨这个没有意义,因为股票都会涨的,与其成日研究这个,还不如赶紧抢股。

  李世民也发现,自己越琢磨这个,越迷糊,他实在是想不通了,把李牧召来询问:“民间对股票何以如此疯狂?既然募集资金这么容易,为什么你不自己做,或者着内务府来做?为何要把大笔利润,都让给这些江南望族,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陛下,如果看到利益,就把利益锁在自己手里,让他人无利可图,这交易所谁还会来捧场呢?即便让内务府来做,内务府能做多少呢?哪怕是可以办十个,一百个,可若是一千个,一万个呢?况且做得多了,隐患也多,谁能保证没有亏空,没有中饱私囊,私相授受?”李牧随即又道:“何况,作坊哪里有这么好办的?万一作坊赔钱,股票也跟着会赔钱,要不臣怎么会一直提醒他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现在看这东西,肯定是挣钱,因为一切都刚开始,可是将来,终究是有赢有亏,就算是臣,也不敢保证一直赚钱一点不赔,作为朝廷的立场,只要把握住一些命脉,诸如矿石,盐业等重要的物资,其他的东西,自然是群策群力才能兴盛起来。”

  群策群力……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看向李牧,道;“你这么想,恐怕他们不这么想。朕可是有耳闻,顾思之那群人,背地里聚会商议,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此事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反击的。”李牧却似乎半点都不担心,他看向李世民,道:“臣早有应对之法,陛下看着就是了。”

  李世民见李牧卖关子,也不恼,因为就算李牧给他解释,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听不懂。既然听不懂,露怯做什么呢?

  不如就冷眼旁观,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

  顾思之好不容易,才把各家聚拢起来。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听他说什么了,从前大家把他当成是话事人,那是因为顾家的势力最大,顾思之为人谨慎,轻易不会出错。但是在对交易所的判断上,他一再地出错,又或者,有人在拼命的琢磨,每一个上市作坊的基本面如何。

  后来……这群聪明人发现,好像瞎琢磨这个没有意义,因为股票都会涨的,与其成日研究这个,还不如赶紧抢股。

  李世民也发现,自己越琢磨这个,越迷糊,他实在是想不通了,把李牧召来询问:“民间对股票何以如此疯狂?既然募集资金这么容易,为什么你不自己做,或者着内务府来做?为何要把大笔利润,都让给这些江南望族,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陛下,如果看到利益,就把利益锁在自己手里,让他人无利可图,这交易所谁还会来捧场呢?即便让内务府来做,内务府能做多少呢?哪怕是可以办十个,一百个,可若是一千个,一万个呢?况且做得多了,隐患也多,谁能保证没有亏空,没有中饱私囊,私相授受?”李牧随即又道:“何况,作坊哪里有这么好办的?万一作坊赔钱,股票也跟着会赔钱,要不臣怎么会一直提醒他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现在看这东西,肯定是挣钱,因为一切都刚开始,可是将来,终究是有赢有亏,就算是臣,也不敢保证一直赚钱一点不赔,作为朝廷的立场,只要把握住一些命脉,诸如矿石,盐业等重要的物资,其他的东西,自然是群策群力才能兴盛起来。”

  群策群力……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看向李牧,道;“你这么想,恐怕他们不这么想。朕可是有耳闻,顾思之那群人,背地里聚会商议,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此事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反击的。”李牧却似乎半点都不担心,他看向李世民,道:“臣早有应对之法,陛下看着就是了。”

  李世民见李牧卖关子,也不恼,因为就算李牧给他解释,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听不懂。既然听不懂,露怯做什么呢?

  不如就冷眼旁观,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

  顾思之好不容易,才把各家聚拢起来。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听他说什么了,从前大家把他当成是话事人,那是因为顾家的势力最大,顾思之为人谨慎,轻易不会出错。但是在对交易所的判断上,他一再地出错,又或者,有人在拼命的琢磨,每一个上市作坊的基本面如何。

  后来……这群聪明人发现,好像瞎琢磨这个没有意义,因为股票都会涨的,与其成日研究这个,还不如赶紧抢股。

  李世民也发现,自己越琢磨这个,越迷糊,他实在是想不通了,把李牧召来询问:“民间对股票何以如此疯狂?既然募集资金这么容易,为什么你不自己做,或者着内务府来做?为何要把大笔利润,都让给这些江南望族,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陛下,如果看到利益,就把利益锁在自己手里,让他人无利可图,这交易所谁还会来捧场呢?即便让内务府来做,内务府能做多少呢?哪怕是可以办十个,一百个,可若是一千个,一万个呢?况且做得多了,隐患也多,谁能保证没有亏空,没有中饱私囊,私相授受?”李牧随即又道:“何况,作坊哪里有这么好办的?万一作坊赔钱,股票也跟着会赔钱,要不臣怎么会一直提醒他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现在看这东西,肯定是挣钱,因为一切都刚开始,可是将来,终究是有赢有亏,就算是臣,也不敢保证一直赚钱一点不赔,作为朝廷的立场,只要把握住一些命脉,诸如矿石,盐业等重要的物资,其他的东西,自然是群策群力才能兴盛起来。”

  群策群力……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看向李牧,道;“你这么想,恐怕他们不这么想。朕可是有耳闻,顾思之那群人,背地里聚会商议,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此事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反击的。”李牧却似乎半点都不担心,他看向李世民,道:“臣早有应对之法,陛下看着就是了。”

  李世民见李牧卖关子,也不恼,因为就算李牧给他解释,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听不懂。既然听不懂,露怯做什么呢?

  不如就冷眼旁观,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

  顾思之好不容易,才把各家聚拢起来。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听他说什么了,从前大家把他当成是话事人,那是因为顾家的势力最大,顾思之为人谨慎,轻易不会出错。但是在对交易所的判断上,他一再地出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