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技师 第920章 连锁

《大唐技师》第920章 连锁

作者:扬镳 字数:3431 书籍:大唐技师

  李牧似乎是知道他担心什么,对他说道:“别的你甭瞎操心,你只把心思放在造船上,什么事儿也沾不到你身上。”

  “小人明白。”萧掌柜知道李牧已经有些不高兴了,赶紧把话往回拉,道:“侯爷请放心,我们的工匠都是按照万石船的要求培养的,造千石船,我们的优势非常大,保准侯爷不会失望。”

  “哦,你有什么优势啊?”李牧笑问道。

  “回侯爷,我们的优势是方方面面的。”萧掌柜吹嘘道:“首先,千石船在江南,并不算十分大的船,我们原本的工匠,对造千石船都有丰富的经验,效率上绝对是当世最高的。”

  “然后,造千石船的船坞,原本我们就有,如果侯爷要的急,萧家可以动用在江南的关系,开动所有船坞一起造,保守估计,同时造几十艘不成问题!”

  “再者,造千石船的技术水准,跟万石船的技术水准不在一条线上。这么说吧,也许一个工匠,没资格在万石船打木楔,但是在千石船那边,他可能是挑大梁的大师傅,萧家有世世代代以造船为业的工匠一千人。如有需要,还能再从江南各家里招来一千人,两千工匠齐上阵,侯爷要的数目完全不在话下!”萧掌柜唾沫横飞道。

  “哦?”李牧颇为意外,看来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一家,萧家虽然不是五姓七宗之一,但是这背后的底蕴,着实不能让人小瞧呢!

  李牧挑挑眼眉:“你敢立军令状吗?”

  “这个……”萧掌柜登时像被捏住脖子的鸭子,一下噎住了。“小人说的是再招一千工匠,且这些工匠都只造千石船的情况下,但现在咱们不是主要精力放在万石船上么,所以……还是有点差别的。”

  “你只管招,都说钱不是问题了。”李牧淡淡道,一副不差钱的嘴脸。。

  “那……新进的工匠们还得老师父带一带,在保证万石船这边不耽误的情况下,这第一年,五十艘应该没问题。”一旦要立军令状了,萧掌柜就开始谨慎了。

  “八十艘。”李牧沉声道:“造不出来,你就别干了。”

  “哎哎,小人能干,能干出来。”萧掌柜急忙说道,如今他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为他负责万石船的事情,如果被李牧拿下了,他就又变回原来那个东跑西颠的普通掌柜了,那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一艘船造价是多少?”李牧这才问价格,看萧掌柜有点不敢说话,他又补充道:“市场经济,本侯也不是仗势欺人,你不是说了么,你们萧家在江南有造船的船坞,平时怎么要价,就跟你们对外一样。”

  “小人明白了。”萧掌柜闻言,斟酌了一下,道:“回侯爷的话,如果是对外的话,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包工包料,每条千石船得六百两贯。”萧掌柜谨慎答道:“普通船坞的报价,至少要贵五十贯,萧家的优势在于,南梁时,萧家有两百年的漆园、桐园还有棕园,植树数万株,历年累计,有所存项。所以造船用的桐油、棕缆这些辅料完全不用外购,能省好多钱。”

  李牧做事之前,自然是了解过价格的。大唐能造千石船的船场有七八处,报价确实都在七八百贯上下……当然,这都是单船报价,要是一订上百艘的话,肯定会有折扣的。不过想要低到六百,怕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细节能看得出,萧掌柜报价还是很厚道的。

  “还有一种呢?”李牧又不动声色的问道。

  “另一种是只包工不包料,这样每条船只用……两百贯。”萧掌柜一咬牙道:“当然所需木料就得买主张罗了,这就是纯手工钱。”

  “唔。”李牧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问道:“你们平时心里更倾向哪种方式?”

  “这……一半一半吧。”萧掌柜吞吞吐吐道:“我们当然希望能包工包料了,这样能多赚些。可八十艘船,还要兼顾万石船,需要的木料实在太多,我们独自备料压力太大……”

  “这有什么好备料的,不就是木头么?”旁边听了半天的李泰来难以置信道:“树还不是有的是么?随便找一篇林子,砍就是了!”

  “王爷有所不知……”萧掌柜擦擦汗道:“新砍下来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造船的。木头从砍下来到使用,要经过很多种工序,少了一个工序,造出来的船就徒有其表了,后期会裂开的。”

  “原来是这样。”李泰尴尬地笑了笑,道:“明白了,本王失言了。”

  应付完了李泰,萧掌柜又向李牧表态道:“侯爷请放心,小人一定全力以赴,用最快的速度把您需要的船造出来!”

  “质量比速度更重要。”李牧淡淡道:“而且订购这批船,也不是以本侯的名头,是公司和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少往本侯身上贴。具体的合约过两天会有人来跟你谈,报价多少你自己看着办,不过既然是本侯搭桥的,本侯也为你争取一些福利,每条船在售价之外,会再给你一百五十贯的质保金。”

  “质保金?”萧掌柜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词儿,有点反应不过来。

  “就是额外的钱,买一个保障。这个钱,不会马上给你。”李牧沉声道:“而是每过一年给你五十贯,所以要想拿到全部质保金,起码给我保证三年不出问题!”

  李牧之前做过功课,他问过虬髯客关于新船的问题,虬髯客告诉他,一般新船的质量问题会在下水前两年陆续暴露出来。只要所以前两年不出毛病,基本上就不会再有问题了。李牧谨慎起见,又加了一年质保期。

  “啊,这样啊……”萧掌柜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儿了,登时心花怒放,看着李牧就像是财神爷一般。

  如果真的这样施行,造一条船就会有双倍的利润,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有没有信心?!”

  “有,太有了!”萧掌柜赶紧重重点头道:“咱们工匠造出来的船,不管是多少石的,都是板植坚厚、钉艌紧密、规制严整的好船,正常可用三十年。几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这质保金,小人拿定了!”

  “那最好不过。”李牧满意的微微颔首,三十年他不指望,十年就可以了。十年一造的话,资金压力可以忽略不计。

  ……

  李牧今天只会聊大概的方向,具体合约还得等几天,因为他说的那个‘公对公’还做不了,两边的公司都还没开起来。

  李牧最近也在反省,自己做事儿,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超前了。但是时间紧,任务重,他若不超前一点儿,早就被事情堆得喘不过气了。

  参观完了作塘,天色已经不早了,李牧便和李泰离开了船坞。

  萧掌柜将李牧和李泰送到门口,便匆匆转回了。虽然距离签订合同正式开工还有些时日,但准备工作必须现在就开始做起来了。而且万石船的事情,他还是得继续的做,若不是李牧亲自来,他根本没有工夫招待客人。

  ……

  李牧和李泰回城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只见前方街市灯火璀璨,好一片热闹景象。

  行到南市口坊门前,两人从车轿上下来,沿着热闹的街道步行溜达。

  在夜市的问题上,洛阳城再一次先走了一步。李牧早就下令,洛阳城的市集取消了宵禁,晚上也可以自由的摆摊贸易。

  但这却是李牧头一次逛夜市,看着街两遍鳞次栉比的店铺、沿街叫卖的商贩、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不由暗自骄傲……

  这都是老子的手笔,哈哈哈,我真是个天才!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要铺子开门,就肯定有营收。以往没有晚上的收入,现在有了,不就增加了么?不说增加一倍,怎么也是增加呀!

  李泰不禁感慨道:“大哥还真是点石成金,看看这景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平康里呢。”

  私下里,二人还是以兄弟论的时候更多。

  李牧这时脸上却不露半分得色,虚伪的谦虚道:“主要是这洛阳城的老百姓、百姓富裕,需要一个消费的场所,夜市也算是应运而生吧,要是换了在别处,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那也得有人去做啊!”不管李牧怎么解释,李泰都认定是他的功劳了,还说要在下次写奏本的时候,把这件事大说特说一道。

  “王爷有所不知……”萧掌柜擦擦汗道:“新砍下来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造船的。木头从砍下来到使用,要经过很多种工序,少了一个工序,造出来的船就徒有其表了,后期会裂开的。”

  “原来是这样。”李泰尴尬地笑了笑,道:“明白了,本王失言了。”

  应付完了李泰,萧掌柜又向李牧表态道:“侯爷请放心,小人一定全力以赴,用最快的速度把您需要的船造出来!”

  “质量比速度更重要。”李牧淡淡道:“而且订购这批船,也不是以本侯的名头,是公司和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少往本侯身上贴。具体的合约过两天会有人来跟你谈,报价多少你自己看着办,不过既然是本侯搭桥的,本侯也为你争取一些福利,每条船在售价之外,会再给你一百五十贯的质保金。”

  “质保金?”萧掌柜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词儿,有点反应不过来。

  “就是额外的钱,买一个保障。这个钱,不会马上给你。”李牧沉声道:“而是每过一年给你五十贯,所以要想拿到全部质保金,起码给我保证三年不出问题!”

  李牧之前做过功课,他问过虬髯客关于新船的问题,虬髯客告诉他,一般新船的质量问题会在下水前两年陆续暴露出来。只要所以前两年不出毛病,基本上就不会再有问题了。李牧谨慎起见,又加了一年质保期。

  “啊,这样啊……”萧掌柜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儿了,登时心花怒放,看着李牧就像是财神爷一般。

  如果真的这样施行,造一条船就会有双倍的利润,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有没有信心?!”

  “有,太有了!”萧掌柜赶紧重重点头道:“咱们工匠造出来的船,不管是多少石的,都是板植坚厚、钉艌紧密、规制严整的好船,正常可用三十年。几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这质保金,小人拿定了!”

  “那最好不过。”李牧满意的微微颔首,三十年他不指望,十年就可以了。十年一造的话,资金压力可以忽略不计。

  ……

  李牧今天只会聊大概的方向,具体合约还得等几天,因为他说的那个‘公对公’还做不了,两边的公司都还没开起来。

  李牧最近也在反省,自己做事儿,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超前了。但是时间紧,任务重,他若不超前一点儿,早就被事情堆得喘不过气了。

  参观完了作塘,天色已经不早了,李牧便和李泰离开了船坞。

  萧掌柜将李牧和李泰送到门口,便匆匆转回了。虽然距离签订合同正式开工还有些时日,但准备工作必须现在就开始做起来了。而且万石船的事情,他还是得继续的做,若不是李牧亲自来,他根本没有工夫招待客人。

  ……

  李牧和李泰回城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只见前方街市灯火璀璨,好一片热闹景象。

  行到南市口坊门前,两人从车轿上下来,沿着热闹的街道步行溜达。

  在夜市的问题上,洛阳城再一次先走了一步。李牧早就下令,洛阳城的市集取消了宵禁,晚上也可以自由的摆摊贸易。

  但这却是李牧头一次逛夜市,看着街两遍鳞次栉比的店铺、沿街叫卖的商贩、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不由暗自骄傲……

  这都是老子的手笔,哈哈哈,我真是个天才!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要铺子开门,就肯定有营收。以往没有晚上的收入,现在有了,不就增加了么?不说增加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