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隐志 第27章 天外天(5)

《神隐志》第27章 天外天(5)

作者:乐晓鸽 字数:1697 书籍:神隐志

  柳南江本想唤他回来解释一番,但想想也就算了。

  秦茹慧低声道:“柳相公!他在吃醋了。”

  柳南江艴然不悦,道:“秦姑娘!这是什么话?”

  秦茹慧不禁粉面一红,螓前低垂,轻声道:“请恕茹慧失言……”

  柳南江也不愿见她陷于窘困之中,忙抬手望远处一指,道:“看!插入云霄的那座山峰,就是三老峰头。我认为应该先找到肖三先生的结庐之所看看。”

  秦茹慧问道:“立刻就前往吗?”

  柳南江道:“我打算前往庙中吃顿斋饭,买点干粮,即刻动身。”

  秦茹慧沉思一阵,道:“由此前往三老峰头有南径北道两条登山之路,我与相公各选一道,于明日午间在三老峰下的望鹿坡碰面会齐,再一同登峰,你看可好?”

  柳南江一蹙眉尖,道:“为何要分道扬镳呢?”

  秦茹慧道:“结伴而行,易受注目,这是相公方才说的话。同时,你我也可沿途观察一番,也许会发现什么。”

  柳南江点点头,道:“好吧,不过……”

  秦茹慧笑着接口道:“我知道,你是不放心我独行,北径那条山道,前两年我同家父去过,迷不了路。”

  柳南江笑道:“那就行了。”

  两人向高处而行,不旋踵间,来到一座古庙。庙中虽然僧人不多,却也香火鼎盛,两人饱餐一顿斋饭,又各自向寺僧买了一些卷饼食物之类。出了古庙,柳南江向南,秦茹慧向北,互道珍重而别。

  秦茹慧凝视柳南江矫健的身影消失于苍松翠柏之间后,连忙自怀中取出一幅青色丝绢,将头包住,选了一条僻静小道,往山下奔去。

  终南山麓离曲江池畔虽有百里之遥,秦茹慧神功尽展,也不过是个把时辰的路程,申初光景,她就回到了“祥云堡”。

  秦茹慧不走正门,却从山麓翻进后院之中。堡中虽有巡逻之人,她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一条秘道走进秦羽烈的房中。

  秦羽烈对他女儿的突然归来,并未感觉意外,沉静地问道:“可有人看见你进来?”

  秦茹慧摇摇头道:“没有。”

  秦羽烈拍拍他的身边,道:“来!坐在这儿,发生什么事了吗?”

  秦茹慧就将那把铁剑的事讲述了一遍,说到最后,就将怀中那块废铁取了出来。

  秦羽烈拿在手里敲敲弹弹,反复检视,毫未发现异状。

  最后,他自怀中取出一只锦盒,推开盒盖取出那只晶莹鲜艳的玉佩,与那块废铁放在一起。

  两物方一并列,秦羽烈不禁发出一声惊呼。

  原来那块锈迹斑剥的废铁,突然变成黄金般晶光闪亮,而且那上面还显出了几行字迹:

  “……运气丹田……剑诀左引,剑尖……化万念于无”

  虽然这块废铁上只有断断续续不成文句的十五个字,已可以看出是一种剑法的片段。

  秦茹慧喜极而叫道:“啊!那把铁剑上刻有一套剑法,大概就是我们所要找寻的另一件异宝了!”

  秦羽烈并不像他女儿那样喜形于色,语气沉静地道:“根据字的大小来推断,那把铁剑上不可能记载一套剑法,也许只有一招半式。”

  秦茹慧喃喃道:“一招!”

  目光一亮,振声接道:“莫非就是那招‘反璞归真’?”

  秦羽烈点点头道:“依第三行‘化万念于无’那几个字来推断,很有可能。下面的字我们不难想象到‘化万念于无形’,或者‘化万念于无尘’,有‘反璞归真’的涵义。”

  秦茹慧道:“如果是的话,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秦羽烈喟然道:“想不到万人争夺的两件异宝,是记载了一招剑法。”

  秦茹慧道:“可是,谁有了这招剑法,谁就可以君临天下了。”

  秦羽烈道:“可惜你又轻易放过了。”

  秦茹慧顿足叹道:“谁知道呢?若非柳相公的意思,连这块废铁我都不想要哩!”

  秦羽烈道:“此事恐怕要费一番手脚了……”

  语气一顿,又道:“冷老魔由我来对付,你快去和柳南江会合,不动声色,与他寸步不离。”

  秦茹慧问道:“这块废铁呢?”

  秦羽烈沉声一阵道:“带去,没有玉佩,别人也无法看到这上面的字。”

  秦茹慧点点头,将那块废铁依旧揣在怀中,从密道中退出。

  秦羽烈唤出她,道:“回来,千万别让任何人知道你回来过。”

  秦茹慧应道:“女儿知道。”

  秦羽烈又问道:“你和柳南江相处如何?”

  秦茹慧道:“不像起初那样生疏。”

  秦羽烈低声道:“古今多少英雄豪杰,最怕两样东西困扰:一是病痛,一是恩情。记住对柳南江多用情字。”

  秦茹慧不禁粉面飞颊,低声应道:“女儿懂得。”

  秦羽烈复又低声嘱咐道:“‘子午谷’中一定还隐藏了重大的秘密,你千万不要放过观察的契机。去吧!”

  秦茹慧这才从密道中退了出来。

  她仍然循原路出堡,纵身跃出高墙。

  此时已是酉正光景,早已暮霭四合。眨眼之间,秦茹慧的身影就消失于苍茫暮色之中。

  终南一脉为我国四大名山大壑之一!有峨嵋之巍,有括苍之峻,有泰山之峥,气脉雄浑,峨峰绝壁处处可见,尤以三老顶峰,常人均皆望云却步,即武林中人也尚无能登达顶攀者。

  柳南江虽是初登终南,对路径却并不过分生疏。在行将离开他师父前来中原的半个月,其师每日均为其讲解终南之山势,甚至不厌其烦地为其一再绘图指点,以求详实。因此,柳南江踏上终南山径,行程并不缓慢,酉正光景已远高人烟了。

  此时暮霭已起,月色未升。山林之间一片幽暗,与其暗中摸索,不如待月亮升起后再行赶路。何况柳南江已感到腹饥,于是挑选了一座山泉之旁,升起一堆旺火,掏出卷饼吃了起来。

  待他吃饱,月亮已自东山冉冉升起,四野清明,除山籁外别无声息,好一个清平世界。

  柳南江喝足了山泉,正想踩熄火堆继续赶路,蓦见离他约十步之处站立了一个白鬼的影子。

  山风吹动垂肩长发,敢情还是个女人。

  柳南江背脊不禁有些凉嗖嗖的感觉,这女人无声无息地来到面前,真像是一个幽灵。

  柳南江凝神注视一阵,不自觉地干咳两声。

  那影子缓缓向他走了过来,他清楚地看见对方的双脚在移动。因此他宽心不少,相传幽灵是没有脚的。

  那女人在距离柳南江三步的地方站住了,火光映在她面上闪动着鲜艳的色彩,不但显得美,也显得妩媚动人。长长的眼睛一眨一眨地闪动,黑而亮的眸子却一动也不动地对他凝视。

  这个女人出现得异常蹊跷,那一身垂到脚面的长袍不是登山的行装。而且她身无长物,连一个装干粮的口袋也没有,敢情她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柳南江正想发问,那女人已然轻声道:“不要问我名和姓,也不要问我从何处来,更不要问我到何处去,我只想和你谈几句话。”

  声音低沉而清悦,语气神秘而又文雅。

  构南江不禁被眼前这个白衣女郎周身所散发的神秘气氛所镇慑住了。良久,才轻声问道:

  “请问姑娘有何见教?”

  白衣女郎道:“奉劝相公,今后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非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万不可轻信,否则你会吃亏。”

  柳南江心头一怔,忙道:“姑娘能否再说得明白一点呢?”

  白衣女郎道:“相公是聪明人,说得太明白,反没有意思了。”

  柳南江深深一揖,道:“多谢姑娘!”

  白衣女郎并未回礼,仍然笔直地站着。

  待柳南江揖转,又道:“还有相公不可对任何人轻诺。”

  柳南江心头不禁一动,忙问道:“已经对人许诺的呢?”

  白衣女郎道:“自然应该守信作到,不过却不必盲目守信。”

  柳南江问道:“在下不甚明白,盲目守信这句话怎样解?”

  白衣女郎道:“已作之承诺,即使损己也当为之。如果所作之承诺,作起来不但损己,而且损及旁人,或损及更多人,如硬着头皮守信而为,那就显盲目了。相公不可不慎。”

  柳南江道:“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又云:守信之誉……”

  白衣女郎接口道:“古训自当遵循,但是不可迂腐……”

  语气一顿,又道:“妾身又说到此处,相公前途尊重。”

  语罢,掉头而去。莲步珊珊,体态轻盈,绝不似一个武林佳人。但是,一个平常女子会在此处出现,却又令人难以置信。

  柳南江目送那白衣女郎的身影消失于林阴深处后,不禁仰首望天,出起神来。

  白衣女郎的话虽然显得模糊,柳南江心中却又明白,是指某人某事而言。她的态度是友善的,语气是祥和的,但她却有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自然柳南江并不能完全将她的话当作主释。

  何况世事真假难分,真被疑对真也假,假无破绽假也真。

  柳南江突然发觉自已竟然在这寂静的山林中陷于冥想,不禁哑然失笑。抬足踩熄火堆,向高处奔去。照他的计算,日出之时,他已可达望鹿坡了。

  山道一里之遥,比平地十里还要累人。

  登上一座绝壁后,眼前突然出现一块盆地,约有里许方圆。在如茵绿草之中有一条宽约二尺的山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