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二号红人 第305章 破釜沉舟

《二号红人》第305章 破釜沉舟

作者:葬花老翁 字数:1595 书籍:二号红人

  朱元璋父子盘点完毕,众人都在期待剩下的几名帝王分别是谁。

  实在是因为上榜奖励太丰富了。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下,盘点继续。

  点进盘点视频,映入眼帘的还是熟悉的帝王诗: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旁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帝王诗后,福宁殿出现在众人眼前。

  而后,非常优美动听的琵琶曲,夹杂着柔和的丝竹声,缓缓响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忽然温柔,忽然狂暴。

  随着音乐之后,一行字出现在视频中央。

  【十大功勋帝王盘点】

  【北宋王朝】

  【上榜人物——宋仁宗赵祯。】

  【上榜理由】

  【废除奸臣,提拔明臣。】

  【躬亲行事,善听建议。】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生活节俭,待下仁慈。】

  【以身作则,爱民如子。】

  【论能力,他不如宋朝开国皇帝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艺,论功绩,他远远不如始皇帝嬴政和洪武大帝朱元璋。】

  【但赵祯执政宽简,为人温良,他把一个仁字,贯穿于治国安邦全过程,从而就有了北宋的仁宗盛世。】

  【在位四十二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

  【临终还不忘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

  【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

  【这位仁宗皇帝一生宽容待人,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尤为宽容。】

  【宋仁宗那个时代,天才竞相辈出,范仲淹,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沈括等人都活跃在那个时代,另外还有令奸邪之徒闻风丧胆的包拯包青天。】

  【可以说,正是宋仁宗赵祯为他们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这些天才才得以问世,最后开花结果,流传后世。】

  【和平年代,致力改革,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与大辽始终保持着和平友好关系,与西夏也只有短暂的冲突。】

  【他的军事外交能力相对处于优势,但这是宋朝以来的通病,与夏三年交兵,逼和西夏,与辽邦和平共处。】

  【他的功勋,不仅仅只是存在于军事政治这些最表面,更存在于思想文化。】

  【对后世影响深远,故此排入十大功勋帝王之中。】

  “北宋王朝,仁宗皇帝赵祯?又是一个全新的朝代的帝王。”

  始皇帝嬴政看着仁宗赵祯的视频,眉头微皱。

  “北宋王朝应该也是我大秦帝国后面兴起的朝代吧。”

  嬴政想了想,说道:“将仁字贯彻一生的皇帝?让孤想象一下,应该是一名霸气不足的皇帝吧。

  仁爱对于帝王来说,并不算什么好事。

  一个帝王没有铁血的手腕,是很难镇得住朝中大臣的。

  仁爱治国好是好,这只是停留在普通老百姓的层面。

  这仁宗霸气不足,想必对外敌,就显得非常不足了。

  我炎黄子孙的儿女,可不能对外软弱。

  太过仁慈,可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

  嬴政说的不错。

  正是由于他的“仁慈”,没有将六国余孽赶尽杀绝,才间接导致了秦国灭亡。

  都说嬴政残暴,可事实呢?

  史书记载上有名的“焚书坑儒”,其实有些人对他有误解的。

  嬴政坑杀了四百多个儒生,是因为这些儒生平日无所事事,只造谣生事,搞得人心惶惶。

  他抓的都是闹事的主,都是该杀的人。

  全国的儒生多得很,他没有一气之下牵连,难道不是一件仁慈事吗?

  这要放在其他帝王身上,恨不得儒生的九族都要杀头。

  …………

  平行朝代——隋。

  隋文帝杨坚刚刚考核了几个成绩不错的读书人,也没有忘记盘点十大功勋帝王视频,处理完事情后第一时间就点进来观看了。

  “仁宗皇帝?倒是有点意思。”

  杨坚看着视频内容,所有所思。

  “我大隋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力正盛,但可惜的是,百姓还没能过上好日子。

  这位仁宗以“仁”为本,想必有自己的出众之处,朕到想要看看,这位皇帝是如何让百姓这么爱戴他的。

  我大隋新朝刚立,定当休养生息,恢复民力,考虑民生,有了百姓的支持,我大隋才可能繁荣发展,长久存在华夏大地。”

  这样一想,杨坚来到寝宫,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一年,杨勇十五岁,杨广十二岁。

  “勇儿,广儿,你们看到这仁宗皇帝,也要学习他的仁道知道吗?”

  杨坚语重心长的说道:“勇儿,你为太子,你要知道,对外敌和奸臣小人,要够狠,要杀之而后快,对待百姓,要仁慈,要包容,这样他们才会爱戴你,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广儿,你以后也要好好辅佐你大哥,将我大隋发扬光大,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父皇放心。”

  杨广杨勇点头。

  太子杨勇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当了皇帝定能行仁道。

  至于杨广,听没听进去,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另外一个平行时空的大隋,六零九年。

  杨广坐在龙座上,看着视频内容,回想起早些年的经历,笑道:

  “仁宗?帝王太过仁慈可不好。

  大哥那么仁慈,最后得到了什么?

  朕可不认可,仁宗有什么好的,要做就要做武帝。

  实力才是硬道理,天下各地战乱频繁,只有用强大的武力,才能让敌人臣服于大隋。

  等着吧,迟早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以武为尊才是重要的。”

  对于好大喜功的杨广来说,他自然不喜欢仁宗这种称呼。

  作为帝王,他虽然做出了很多功绩,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但是,对于百姓,他一点都不仁爱。

  修大运河,造福了后世,但对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却是极大的灾难。

  还有三战高句丽,消耗了士族力量不假,但也让他彻底失了民心。

  后来也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局面。

  落得个被叛军所杀的下场。

  功绩上来说,他是伟大的,但对当世来说,他也是百姓眼中的暴君。

  这时便可以看出,仁宗所提倡的,仁慈治国的理念是多么重要了。

  …………

  各朝各代的百姓都看过了赵桢上榜。

  宋王朝的一众皇帝和百姓,反响更为激烈。

  “我的天,我大宋竟然有帝王上榜?”

  “仁宗?要是我们活在那个年代多好,看看现在这狗皇帝完颜构,和仁字能沾一点边?”

  “沾不上,他人都不算,也就是祖上积德,皇帝世袭,才让他做了皇帝,不然按照功绩人品来看,他当县令都不配!”

  赵构:???

  他万万没到,自己已经成为了百姓口中新的计量单位。

  宋仁宗赵祯,看到自己上榜,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

  说一下,仁宗皇帝功绩的确比不过秦皇汉武,朱元璋这些人,但是他对普通老百姓真的很不错,而且思想文化贡献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