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补命录 第十七章:从众效应

《补命录》第十七章:从众效应

作者:悬世明镜 字数:4056 书籍:补命录

  阴历,八月十八。

  中秋节过去了三天。

  郑知涯看了看他那块怀表。

  曼谷,当地时间。

  9:00,巳初。

  时辰是按照当地的时间来算的。

  战国时,邹衍根据周易曾推算出天下分为九州,九州各有自己的地气时间。而其中,邹衍将自己所在的中国称为赤县神州。

  随着地理勘查的发展,文明世界发现现在地球上确切存在着七大州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州、大洋州及南极州。但是,在1997年地质学家发现,在新西兰周围的海下还有一个沉没的第八大州太平州。

  至于大西洋下是否还有一个第九大州藏在海面之下目前还未可知。不过,传说中有一个亚特兰提斯被埋在大西洋之下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邹衍所推算出的第九州呢?

  因此,而卜命之法往往要按照当地的星辰地气推算,自然要按所在之处的时间来算。所以,郑知涯把表调慢了一个小时,现在是中国时间的10:00,巳正。

  秦锋今天早早的以打探消息的名义去了赌场,郑知涯算准今天有正财运在郑王庙的位置。所谓的正财运,自然是要费一些劳力方有所得的意思。

  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为了方便今日的观光郑知涯还是穿了长袖的白色衬衣和牛仔裤,戴上圆片墨镜。

  因为上午去了郑王庙后,他下午是打算去玉佛寺看看的。玉佛寺有个规矩,入寺必须要穿长衫长裤。

  他一个人收拾好了背包,卷了衬衣衣袖,看了下外面阴沉的天气,拿了黑色的长柄雨伞。打开房门,一股闷热的感觉扑面而来。

  真不像是秋天啊,不愧是四季如夏的热带。

  郑知涯走过种了两颗棕榈树的小院,一辆出租车已经在路旁等他。他住在这个郊外的民宿,比起住在市内的宾馆和酒店除了更容易避人耳目之外,还有更加能够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意味。

  前天抵达曼谷的时候,司机找到这个郊外的民宿也是花了一些时间的。虽然,周围景色优美一边靠海一边靠路,吃饭购物走上一段也算方便。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太静了,静的秦锋有点受不了了。

  于是,今天一早,秦锋就跟郑知涯打了招呼,跑去云顶山庄,说是想要刺探敌情。根据之前秦锋从李海那拿到的那份情报来看,现在的云顶山庄,是属于一个叫做白虎帮的黑社会势力所管辖,而青莲帮的杜安康确实没事喜欢去那里玩两手,所以让秦锋去应该不至于打草惊蛇。

  但是,令郑知涯觉得心里觉得奇妙的是,秦锋命盘里的偏财星虽然没见动静,红鸾星似乎在这几日倒是有所动静。

  莫非,秦锋这是要去赌场跟荷官输钱输出点感情来?

  郑知涯打开了出租车的后门,坐在了后座,用英文和被太阳晒的皮肤哟黑黑司机讲去郑王庙。

  司机摇了摇头。

  郑知涯拿了地图出来,指了指。

  “郑王庙,ok?”

  “郑王庙,ok!ok!”

  哟黑黑的司机咧着嘴笑着,显得牙齿特别白,也显得特别真诚。

  郑知涯又拿出了mp3,开始听起了张国荣的歌。

  这次是放的第一首歌是张国荣在演唱会live时候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从前,他也听过张国荣唱这首歌,今年之后再听张国荣唱,发觉张国荣是邓丽君之外世上最适合这首歌的人。

  他听着歌,阴天的阳光比较柔和,但是空气却格外闷热。郑知涯看着窗外破烂的风景一处处在后退,棕榈树一颗又一颗,也没什么意思。偶尔经过几座寺庙,都有着泰国独特的夸张审美风格。

  夸张,是因为原始。

  原始的,不是无趣,往往原始的都最接近真实。

  出租车开过河,离郑王庙还有一条街就再也开不动了,曼谷的交通不愧是世界十大堵城。

  郑知涯,跟连说带比划和司机说自己先下去,就不劳烦了。

  过了一会,那个司机明白了。

  郑知涯多给了司机20泰铢作为小费,打开车门向下了车。

  回头向司机点了头,说了声。

  “谢谢。”

  “谢谢。”

  司机用有一点点别脚的中文,露着白牙回应郑知涯的友善。

  郑知涯看了下表,时间是9:30。

  他想到还没有吃早餐,正好停车的地方旁边就有一家卖猪血汤的小摊,这是曼谷当地人最爱吃的早餐。郑知涯花了20泰铢要了一碗,加了个蛋,撒了些香菜。

  此外又花了15泰铢买了个椰子和一瓶矿泉水。

  郑知涯找了个小桌子和小板凳坐下,他旁边的小桌子坐了一家四口香港人,大的儿子应该是七八岁的样子,小的女儿,好像是三四岁的样子,坐在一旁摆弄着洋娃娃。

  郑知涯用筷子夹取一块艳红的猪血放在嘴前轻轻吹了吹,入口还是有点烫但也不至于烫伤。只用味蕾与上牙床将之轻柔的压碎,就可以下肚了,虽然一口入肚让人感觉更热了。但是,却热的更让人痛快。

  他喝了口椰汁解了解渴,有点太甜,又喝了口矿泉水。

  郑知涯这才想起来用筷子点破猪血汤里的那颗煎蛋,金黄的蛋汁缓缓流了出来,视觉刺激了郑知涯的食欲。

  虽然细嚼慢咽的,但是郑知涯这顿早餐还是只花了不到十分钟。他吃完猪血汤时,椰子还剩下一个底,他就拿着边喝边往前走。

  越接近郑王庙附近,他发现周围卖纪念品的小店越多了起来,纪念品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一些当地的手工品,还有稀奇古怪的小玩意之类的,会被这些吸引的也就是小孩子吧,同时路边乞丐也多了起来。在寺庙门口会聚集大量的乞丐,似乎是每个国家都会有的共同问题。

  郑知涯没有太多的留意那些纪念品或者乞丐,只是笔直的往郑王庙的方向前进。他走着走着,看到马路对面刚刚在他旁边吃饭的香港一家人被一群乞丐围住了。

  “和你讲了没有钱了啦,你这个人怎么听不明白呐!”

  男主人拿英文说完,又拿广式普通话对那些乞丐说道。但是那些乞丐还是迟迟不肯退去,把这一家人围在中间。只是讲着听不懂的泰国话。

  郑知涯停下了脚步,看着事情的发展。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为什么这一家香港人会被一群乞丐缠上了呢?

  郑知涯虽然没有看见前因,但根据后果逆推一个最大的可能性。

  无非是男主人好意施舍了一个乞丐,第二个乞丐看到后认为这是生意来了,自然而然的聚了过来。第二个乞丐聚集过来的时候,这位先生可能出于好心又是继续施舍也可能不再施舍。

  如果,他选择继续施舍,那么加上语言不同,他的大麻烦就到了。

  对于乞丐来说,他们不知道这位先生身上是有多少剩余价值的,聚集的乞丐群会吸引更多的乞丐,最后把这一家人团团围住。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家人根本无从为自己发声。

  现在有郑知涯在马路对侧,担心事态的恶化,因为弱小的人聚集起来,就不再是人了。

  他们什么都可能做的出来,他密切关注着。

  这时候,他看到有个青年华人在马路对面拨开了乞丐群,走入了人群之中。但是在,他进入人群的同时,郑知涯也注意到有一个乞丐带着一个小女孩走出了人群。

  人口拐卖。

  郑知涯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果然有人想想趁着混乱把最小的孩子偷偷带走,往往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乞讨以及施舍的时候。

  大家都忘了,最有价值的是幼小的孩子。

  郑知涯知道那个犯人在穿出人群的时候是最紧张的,郑知涯也毫不犹豫迅速的穿过了马路。

  走到了他的身后,用椰子砸在了他的后脑上。

  那人当场就晕倒在地。

  郑知涯蹲下身子来微笑对小姑娘说:

  “别怕,记得是谁带你走出人群的吗?”

  小姑娘点点头,指了指躺在地上的人。

  郑知涯点了点头,握住小女孩的手喊了一声。

  “别吵了,孩子丢了都没注意吗?”

  此时,刚刚挤进人群的那个华人已经用泰语和乞丐们沟通的差不多了,那个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丢了,也不在乎什么脏不脏了,拼了命的挤出了乞丐群。

  看见郑知涯牵着自己的女儿的手,一巴掌打开郑知涯牵着小女孩的手,夺过女儿的。

  “你噶扑街佬,干嘛拐人家的女儿啊。”

  “小妹妹,记得是谁带你走出人群的吗?”

  小姑娘点了点头,指了指躺在地上的人。

  那个母亲看到躺在地上浑身脏兮兮的乞丐和那个被砸烂掉的椰子,又仔细观摩郑知涯的衣着气貌,她便知道了自己错怪了好人,心里不由得有些羞愧。

  “对不住啦。”

  “没关系啦,香港回归了,都是一家人嘛。”

  郑知涯半开玩笑的说。此时,那边的乞丐们也被那个会泰语的华裔青年说服渐渐散去了,只是似乎谁也不愿意来认领这个躺在地上的乞丐。

  想来也是,拐卖未遂,就算是乞丐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郑知涯觉得乞丐们散去的有些奇怪而牵强。

  要知道,当乌合之众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心理学上被称作人格化的现象,这时候的乞丐们是没有理智的。

  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分而治之,但是总是免不了让出利益。可是,郑知涯自己不会泰语就不能因势利导,因此只能静观其变。

  这个青年竟然只靠口才,就能够说服没有理智的乞丐们。

  这让郑知涯的心里产生了一丝怀疑。

  骚动暂时停歇。

  香港的一家人纷纷连胜向郑知涯和华裔青年道谢。

  “谢谢你,救我的妹妹啊。将来长大我也要成为大叔这样的英雄。”

  “好啊,等你长大了,靓仔。你叫什么名字啊。”

  郑知涯微笑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我叫何光远。”

  男孩子爽朗的笑着向郑知涯自我介绍,郑知涯又把目光温柔的看向小女孩。

  “何。。。”小女孩呆呆的想了一会看着郑知涯。

  “她还不太会说话,她的名字叫何光慧。”

  这家香港人的男主人和气的说道。

  一行人把那个躺在地上的乞丐留在了事发地,就近找了个茶餐厅坐下。

  香港一家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郑知涯以及这个华裔青年讲了一遍,果然和郑知涯猜测的情况差不多。

  最开始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向他们一家行乞,男主人出于善心接济了他,紧跟着又是一个老妇人带着小女孩跟了过来。后来是一个断腿的人,再后来是一个断手的人,他们全都衣衫褴褛把他们团团围住,活像人间炼狱一般。

  一家人吓坏了。

  男主人很自责,他认为是自己的善心害的家人险些万劫不复。

  “你错了,善心从来不会让人万劫不复,让人万劫不复的,一定是愚蠢。”

  那个华裔青年接口道。

  “所以,你只是太愚蠢了。”

  香港一家人,还有郑知涯都被他直白的判语定在原地。

  郑知涯觉得既然大家是萍水相逢,事情过去了,缘分也就尽了,这个圆场他也就不打了。所以,他正在准备道别的客套时,这个华裔青年又开口了。

  “可是,你的愚蠢我不讨厌,有道无术,术尚可求,心地善良才是先生您该坚持下去的,注意方式方法就是了。”

  那位先生连连称是,想要留下联系方式,日后感谢。郑知涯,留了个假的名字叫郑无异给他,联系方式倒是也能七扭八歪的找到他。那个华裔青年也留了个联系方式给他。

  郑知涯看了下何先生的名片。

  香港环球马会副会长何光磊。

  他想了想,觉得日后也许有用还是把这个名片收好。

  何先生看了两人的联系方式后,喜上眉梢的说道:

  “真巧,在郑王庙前遇到了两位恩人,竟都姓郑。真是奇缘。”

  郑知涯和华裔青年彼此对视一眼。

  “那还真是缘分了,我叫郑青枫,不知这位大哥您叫?”

  “大哥不敢当,您叫我郑无异就好。”

  闲聊了几句后,郑知涯了解到这个叫郑青枫的青年之所以泰国话说的这么好,是因为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在南洋做生意。

  香港一家人,因为和乞丐拉扯的过程中把衣服都弄脏了,就叫了出租车先回了酒店。

  独剩下郑知涯和郑青枫。

  两人都是故意等着这家人离开,想要彼此试探。

  “刚刚您救人的时机恰到好处,几乎让我怀疑你跟乞丐就是一伙的。”

  郑青枫先开口,话锋即是刀锋。

  郑知涯把最后那口冰镇奶茶喝进肚子里,从包里拿出两条口香糖。一条递给郑青枫,郑清枫接过了那条口香糖,两人各自打开包装纸。

  “虽然我听不懂泰国话,只靠言语疏散一群化身暴民的乞丐,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可能我这个人比较有勇气吧。”

  “我说的是你的智慧。”

  两人相视,憋不住笑了。

  因为,完成这样的事情,郑家人不可能只靠智慧和勇气。

  “你从大陆哪里来?”

  “天津。你呢,你在来南洋做生意前,在哪里?”

  “你听我口音听不出来吗?”

  “长江以南我就都分不出来了。”

  “这倒也是,淮河以北我也难以区分。”

  “所以,你是台湾人吗?”

  “好了,你不是一早就猜到了。”

  郑知涯拿出怀表看了一眼。

  11:00午初了。

  郑青枫仔细盯了一眼郑知涯的怀表。

  那只从清朝就传下来,作为家主信物的怀表。

  “不如,索性把午饭吃了,一起去逛郑王庙吧?”

  “好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