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倾世绝恋:殿下求放过 第117章 安心

《倾世绝恋:殿下求放过》第117章 安心

作者:花婲 字数:930 书籍:倾世绝恋:殿下求放过

  一切准备就绪,当日下午,广成子便带着殷郊入住仙人洞,开始传授道法。

  袁洪没有去打扰广成子,毕竟大家做了邻居,日后打交道的机会多得是。

  纣王给予黄金千两,土地百亩,用以扩建女娲宫。

  袁洪召集工匠,勾勒图纸,规划用地,制定预算,正正经经筹备了一个月,女娲宫扩建工程才正式开工。

  袁洪将督造工作安排给前任主祭陆仁,自己住进轩辕坟旁的军营,专心修炼大神通,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

  袁洪这边专心备战,寿仙宫内,假妲己也没闲着。

  五月十五日,纣王上朝回来,妲己早早的站在寿仙宫门前等候,远远地便看到纣王步履轻快,满面红光地向寿仙宫走来。

  妲己迎上前去,挽着纣王的胳膊说道:“臣妾观陛下神情,必定是有大喜事发生。”

  纣王笑道:“闻太师发来捷报,又在北海打了一个大胜仗,斩首俘虏逆贼九万余人。寡人传旨嘉奖有功将士,还派遣新晋的中大夫镇东将军孔宣带兵十万,北上增援闻太师。想来用不了多久,北海战事就要结束。”

  妲己笑道:“果然是大喜事,难怪陛下如此高兴。新政之事商议的如何了?”

  纣王皱眉说道:“诸多大臣意见不一,费爱卿认为如今国库财物充足,应当缓行新政。商容与比干认为,既然新政在冀州推广顺利,应当一鼓作气推广开来,免得前功尽弃。两边争执不下,寡人一时拿不定主意。”

  妲己搀扶着纣王坐到榻上,挨着纣王说道:“陛下不必忧心,臣妾有一张图画给陛下看,让陛下换换心思。”

  “是什么图画?拿来给寡人看。”纣王说道。

  妲己让宫中侍女张开画卷,纣王看去,看到画卷上画着一座高台。

  台高四丈九尺,殿阁巍峨,琼楼玉宇,玛瑙砌就栏杆,宝玉妆成栋梁。

  上面装饰着无数明珠,夜现光华,瑞彩照耀。

  纣王起身走到画卷前,看到画的右上角标着“鹿台”两个字。

  妲己解释道:“陛下,臣妾想着如今国库财物充足,闻太师又是即将得胜归来,便谋划着建造鹿台。一来可以接见有功将士,二来彰显我大商国威,三来可以用督造鹿台为名,招西伯侯与南伯候进朝歌。”

  纣王原本听着连连点头,听到最后一句却是不明所以。

  “妲己,你这是何意?督造鹿台与西南两位伯候有什么关系?”

  妲己说道:“陛下,臣妾虽然一向看好费大人,然而费大人在新政之事上却是有些短视,国库的银钱总有用完的一天,新政推行下去才是长治久安之道。臣妾的意思是,既然新政在冀州已然推行成功,就要趁势大举推广,在北方全面推开。

  东方东伯侯是皇后娘娘父亲,正宗的皇亲国戚,也是可以信得过的人。况且费大人、深海道长和孔宣将军在陈塘关大胜龙族,我大商军威足以震慑东方。也可以趁机在东方全面施行新政。

  臣妾为陛下忧虑的,只有西南两路诸侯。臣妾的意思,以督造鹿台为名,招西南两路伯候进朝歌。西伯侯姬昌素有贤名,说不定会以耗费民力为由,反对陛下建造鹿台,到时候陛下趁机发威,将其软禁起来。

  接着传旨西岐,让其推行新政,并给西岐设置个期限,或是五年,或是十年,若是西岐推广新政成功,则放西伯侯回去,若是不成功,则以欺君之罪将其斩首。当然,斩首之说只是威吓而已,同理,南伯候也可照此处理。”

  妲己之前给纣王献计献策,又举荐费仲,为国库弄来大笔财物,加上枕头风的威力,纣王此时早已是对妲己言听计从。

  妲己说的有理,纣王思量半晌,点头说道:“此计看似激进,实则稳健。妲己,你真是天赐予寡人,天赐予我大商。你之贤能,直追昔日我大商一代贤后妇好。寡人有你,真是三生有幸。说起来,你举荐费仲为太子少傅,费仲当即为寡人请来两位仙人教导殷郊殷洪,此事寡人还没谢过你,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妲己笑靥如花,凑到纣王耳边吐气如兰。

  “陛下要赏,就赏臣妾一个儿子吧。”

  纣王闻言止不住地热血上头,鼻孔喷火,胯下充血,伸手将妲己拦腰抱起,快步走进卧房······

  翌日一早,纣王早早地便在妲己的催促下上朝。

  议政大殿内,群臣山呼万岁。

  礼毕,纣王道:“寡人昨日考虑一夜,老丞相与比干王叔所言极是,正要再接再励,全面推广新政,造福天下穷苦百姓。依寡人之意,先在东北二路全面推广新政。北路有梅伯配合北伯候推行新政。东路就麻烦比干王叔辛苦一趟,担任钦差,配合东伯侯推行。”

  王叔比干急忙出班说道:“臣遵旨。”

  纣王说道:“如今北海战事捷报频传,想来用不了多久,闻太师即可班师回朝。寡人决定,在朝歌城北建造一座高台,此台名曰鹿台,用以彰显我大商国威,也用来接见有功将士。传旨,宣西伯侯姬昌与南伯候鄂崇禹进京,担任正副大使,负责督造此台。”

  老丞相商容见纣王同意继续推广新政,正高兴着,忽然又见纣王要大兴土木建造鹿台,急忙问道:“陛下,鹿台占地几何,花费多少,可有明细?”

  纣王让侍者拿出妲己给的画卷,展现在诸位大臣面前。

  “丞相问得好,你们拿去此图,算一算需要占地多少,耗费多少财物,尽快给寡人一个答复。”

  ······

  纣王两道旨意,传往西南二路。

  西伯侯姬昌接了圣旨,不敢耽搁,细细给长子伯邑考与散宜生为首的文武官员交代一番,便动身赶往朝歌。

  姬昌一路东来,过五关、渑池、孟津,来到朝歌城外金亭驿馆,见到先一步赶到的南伯候鄂崇禹。

  两位伯候见礼后,饮了一回酒,说了些政事。

  第二日一早,两位伯候便进王宫朝见纣王。

  群臣山呼万岁后,纣王让人拿出鹿台的画卷,展示给姬昌与鄂崇禹。

  纣王道:“二位爱卿,寡人已经让人测算过,鹿台占地三里,高四丈九尺。寡人意欲以二位爱卿为正副大使督造此台,你们看,筑成此台,需要多少时日?”

  姬昌道:“陛下,此台高四丈九尺,然而下有基座,上有琼楼玉宇,碧槛雕栏,工程浩大。若要完工,臣以为至少需要二十年。”

  纣王见姬昌上钩,不再多说,沉着脸转问鄂崇禹。

  “南伯候,你认为需要多少年?”

  鄂崇禹见纣王神色不善,犹豫着说道:“臣认为怎么也得十五年。”

  纣王呵斥道:“岂有此理,寡人筑造鹿台,一是为了彰显我大商国威,二是为了接待北海凯旋的将士。北海之师得胜归来哪里用得了十五二十年,寡人给你们三年,你们可能筑成此台?”

  姬昌抱拳说道:“陛下,鹿台工程浩大,若是操之过急,必定耗费民力,若是激起民变,恐怕有伤陛下仁德之名,臣请陛下三思。”

  纣王转问鄂崇禹。

  “南伯候以为如何?”

  鄂崇禹说道:“臣认为西伯侯言之有理,请陛下三思。”

  费仲见状出班说道:“两位伯候,陛下招你们进京,是希望你们为陛下分忧,你们不思回报陛下,反倒妄称民意要挟陛下,真是无君无父。陛下,臣请治姬昌鄂崇禹欺君之罪。”

  鄂崇禹是武将出身,脾气火爆,见状怒斥费仲道:“费仲,我在南方也听过你的奸名,你一味的结党营私,蛊惑圣聪。此次建造鹿台,广施土木,劳民伤财,肯定又是你这小人的主意。你给我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此改过,切不可为。若是不改,定遭天谴。”

  费仲被骂,登时涨红了脸,急忙对纣王道:“陛下,臣冤枉,臣请治鄂崇禹咆哮朝堂之罪。”

  纣王一拍座椅扶手。

  “来呀,鄂崇禹咆哮朝堂,欺君罔上,把他推出去,金瓜击顶。还有这姬昌······”

  老丞相商容见势不妙,急忙出班阻止。

  “陛下,两位伯候都是忠心耿耿,这才直言相劝,南伯候也是无心之言,请陛下息怒,宽恕他们失言之罪。”

  武成王黄飞虎也是出班劝阻。

  “陛下,两位伯候罪不至死,请陛下三思。”

  上大夫杨任,赵启也跟着出班为姬昌鄂崇禹说情,劝纣王开恩。

  纣王原本也没想杀人,只是假意发怒,套路姬昌与鄂崇禹,见状便从谏如流。

  “罢了,看在诸位大臣的面子上,你们两个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饶。来人,将他们二人分头关押,让他们闭门思过。督造鹿台之事,交予尤浑全权处置,务必三年完工。”

  西、南两位伯候被分头押解出议政大殿,闭门思过去了。

  一转眼,三个半月过去。

  九月底,费仲到轩辕坟旁仙人洞给太子殷郊上课,上完课出洞来到山下军营找到袁洪。

  寒暄过后,费仲问道:“道长,你听说了没有,东路反了二十七路诸侯。这二十七路诸侯公推平灵候李密为平灵王,公开声称要杀妲己娘娘清君侧呢。此外,还有东南扬州侯钟志明、东北衮州侯彭祖寿也反了,加起来就是二十九路诸侯。现在,东伯侯与比干大人正在调集兵马平叛,这些事你知道吗?”

  袁洪惊讶说道:“我住在军营中,不常去朝歌,费大人不说,我还不知道有这种事发生。不过也无妨,东路二百诸侯,逆贼只有二十九路,以东伯侯的能力,不出三年,必定能够平定叛乱。”

  费仲点头道:“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认为这些反贼成不了气候。所以我有个想法,要不要我向大王举荐你,你带一只兵马去陈塘关,帮李靖平定兖州候彭祖寿?”

  “彭祖寿打到陈塘关了?莫非是想和平灵反贼会合?”袁洪问道。

  “是啊,你去不去?”费仲问道。

  袁洪道:“不去,费大人,你知道,贫道对升官发财没兴趣。更何况女娲宫扩建事宜还没完成,我脱不开身。费大人,你为何想要我去支援陈塘关?”

  费仲说道:“我也不瞒你,这次是打顺风仗,胜的容易,没什么风险,你去陈塘关捞点军功,我也能捞个举荐之功。”

  袁洪摇头说道:“费大人,既然你是这么想的,贫道倒要考虑考虑。你先别急,耐心等待两三个月。等我把扩建女娲宫的事情办妥,再等等陈塘关的军报,若是陈塘关有告急的军报,你再来找我。”

  “陈塘关告急的军报?”费仲问道。

  袁洪笑道:“是啊,要是李靖顶不住了,我带兵过去一举平定叛乱,那才叫本事,那才叫功劳。”

  “我明白了,咱们先等几个月再说。”费仲说道。

  费仲满意地告辞出来,骑上骏马回朝歌。

  袁洪目送费仲走远,回军营等了一夜,第二日傍晚,便骑上避水金睛兽,奔朝歌来找纣王与妲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