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77 王忠海死了

《一代权臣》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77 王忠海死了

作者:笔讷 字数:2918 书籍:一代权臣

  作者说:数据稳步增长(虽然幅度不大),看来是越写越好了,谢谢大家继续支持!

  -------------------------------------------------------------------------------------------

  顾二娘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之辈,却也是自幼习武的江湖儿女,更是武林之中的一流高手。因此,她随手打出的一个耳光,力气已不小,已让王忠海脸上泛起一个五指形状的红印。

  王忠海吃了这么一下,果然慢慢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望着几人,张着嘴巴不说话,涎水却从嘴角两侧淌了出来。

  秋仪之见他痴痴傻傻的样子,忙在他耳边轻声叫道:“王公公,王公公!”

  王忠海一脸迷茫地望着秋仪之却不答应,好像忘了自己姓王,更忘了这宫中首席大太监的身份。

  秋仪之见状,有些着急,又厉声直呼其名:“王忠海!”

  老太监还是一副傻样,没有回答。

  秋仪之便扭头问顾二娘道:“顾妈妈这是给王公公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竟让他变成了个傻子?”

  顾二娘笑道:“这就是奴家的看家手段了。谁吃了这药,便会将用药时前后一段时间内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几日之间也会形同白痴,旬月之后才能恢复如常。”

  秋仪之连声称秒:“顾妈妈这可是味好药。大家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在下看这你这忘忧散同后悔药也差不了多少了。却不知这药是如何炼制的?在下那天要是办了错事,也吃上一颗,就当没发生过,好歹也落下个心安理得。”

  “公子果然聪明,这药就叫忘忧散。原料不过极普通的麻黄草,但要经过……” 顾二娘被他夸得高兴,随口说了几句,却已觉得自己话多,连忙改口道,“这炼制方法十分特别,是奴家的师祖传给我师父,再传给奴家的,便同奴家的性命一般。”

  秋仪之听了,也不为难她:“这倒是在下多嘴了。不过顾妈妈这手看家功夫倒确实是又有用、又好用,在下看来比我兄长的本事还厉害些呢!”

  顾二娘听他这么夸奖,笑道:“武林中人哪个没有两招保命的本事,尉迟大侠也自然不会没有,说不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招数呢!”

  秋仪之一边听,一边看那王忠海真如顾二娘所说的像白痴一样,于是问道:“之后当如何行动,还请顾妈妈安排。”

  顾二娘笑道:“这还不简单么?我们挟持着王忠海出宫,宫里还有那个敢来放个屁?”

  秋仪之抚掌笑道:“顾妈妈果然好计策!我们这就出宫去吧!”

  顾二娘附和道:“奴家便听公子吩咐。只是此事莫要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奴家就感激不尽了。”

  秋仪之知道这些武林中人投靠天尊教也多有无奈之因,往往貌合神离,暗中留一手也是常有的是,便应承下来。

  于是秋仪之等人押着痴痴呆呆的王忠海,沿着原路慢慢往宫外方向走去。

  一路之上,也有巡弋的大内侍卫见这一行人衣着不是宫中人等的服色,便要上前来盘问。可他们略走近些,一看到乃是大太监王忠海带路,便立即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没有一个敢说半个字的。

  走到方才进来的宫门时,那姓王的侍卫已换班休息去了,因此又少了一番纠缠,秋仪之等人便推门出宫去了,只留下王忠海好似泥塑木雕一样站在原地。

  出了皇宫,秋仪之吊在半空中的一颗心终于落地,见暗中护卫的尉迟良鸿也不知从何处飘然落下,就更加放心,脸上也又有了笑,打趣道:“今日皇宫一行,我等也不枉此生了。然而我等草民私闯皇宫,都是杀头的罪名,我们四人现在都已经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还望大家就只当是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忘了也便是忘了,切莫再放在心上。”

  这番道理,秋仪之不说众人也都知道,纷纷答应下来。

  回到藏身的院子,温灵娇还等在院中,见众人回来,稍稍问了几句,就带着荷儿到别处休息去了。

  秋仪之紧张了一整天的神经终于安定下来,躺在炕上,睡意顿时波涛般涌上来,一闭眼就睡着了。

  待秋仪之睁眼醒来,时辰却还甚早,看日头不过辰时。于是他在房中找来笔墨纸砚,将进宫之事隐去不说,只说是多方打听,终于查明弹劾幽燕王之事,乃是王忠海误解了圣意才自作主张。他又将随杨元芷面见郑昌达成共识的事情也细细描述。如此这般地写成一封书信,让尉迟良鸿交给还在相府之中的赵成孝,叫赵成孝即刻送往广阳。

  那尉迟良鸿接了信,点点头,脚尖一点,飞身就翻出墙头。

  秋仪之还没来得及赞叹他的好功夫,耳旁便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燃放声音。这鞭炮声原来只是一两处在响,慢慢地竟蔓延成了一大片,到最后仿佛整个京城洛阳被淹没在烟雾和爆炸之中。

  秋仪之闻着空气之中越来越浓烈的硫磺味道,正觉奇怪,四合院的大门却被一下子推开,温灵娇从门中走了进来,却早已失去了平日那般从容温雅的模样,连半句寒暄客气都没有,直接问道:“公子你昨天同顾妈妈一道,对那王忠海做了什么手脚?”

  秋仪之见温灵娇急急忙忙过来兴师问罪,心想着自己已答应过顾二娘不能将她看家保命的手段透露出去,便不接话,反向温灵娇问道:“温小姐这是怎么说?”

  “哼!什么怎么说?京城里都传遍了,说是昨天夜里有几个大侠为民除害,深入皇宫,已将那王忠海杀死了。”温灵娇愠怒道。

  秋仪之一脸的疑惑道:“在下等只不过同王忠海说了几句话,并没有出手杀他。而且还是顾妈妈使了手段,让王忠海送我们出宫的,荷儿姑娘当时也在场,也可为证啊!”

  温灵娇两次被秋仪之放走,知道他说话向来算数,所言定不为虚,于是说道:“可小女子所说的也并非空穴来风。不信公子请听,京城百姓都在燃放烟花爆竹,大肆庆祝呢!”

  秋仪之心想这王忠海倒行逆施,劝善司衙门弄得京城上下人心惶惶,京城百姓对他如此痛恨也并不无因。便道:

  “在下的为人,小姐是知道的。前一日进宫之前,在下就说不过是问王忠海几个问题就走,当时也确实没有下手伤他的性命。这王忠海朝野上下结怨颇多,或许只是一时巧合,便被其他一路人马刺杀了也说不定……”

  说着说着,秋仪之又陷入了沉思——昨夜同王忠海一番深谈,知道他擅权乱政、挑拨是非、陷害忠良之事是有的,可为人却并不贪婪,对当今圣上也是一片忠敬之心,也并不全无可取之处。有诗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可怜王忠海孤苦伶仃一个太监,辛辛苦苦一辈子,却落得死了以后没有半个为他伤心哭泣之人。

  想到这里,秋仪之心中不禁升起一分寒意,一回神却想到尉迟良鸿已带着书信找赵成孝去了——若赵成孝第一时间拿了书信赶往广阳,那自己在京城之中便再无同义父王爷通讯的渠道,王忠海死亡这条极重要的讯息短时间内就无法向义父通报,或许就误了大事。

  想到这里,秋仪之二话不说,抄起那把西域宝刀,拔腿就往门外跑。

  温灵娇还以为秋仪之也深恨王忠海,要到街上看热闹去,于是掩嘴笑道:“公子不要着急,小心劝善司衙门!”

  秋仪之回头答道:“王忠海都死了,还怕什么劝善司?”话音未落,他才想起自己本来是从暗道中来到这间四合院,并不认识门外的路,便又笑着对荷儿说道,“在下不认识回杨元芷老丞相府的路,可否有劳姑娘带路?”

  荷儿早就看出自家小姐对秋仪之有三分爱意,不敢再放肆,见温灵娇点了头,就带着秋仪之往外走。

  门外果然是一片欢腾景象,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起大红灯笼,燃放起爆竹,真比除夕佳节还要喜庆几分。

  秋仪之初来京城洛阳之时,只觉得此处十分繁华,空气之中却充满了压抑诡异的气氛,后来才知道乃是这劝善司搞起了因言获罪的那一套,弄得人人自危不敢说话。此刻见到京城百姓大快人心、普天同庆的模样,才真正体会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

  秋仪之和荷儿两人走了约有一盏茶功夫,将将从小巷绕道大街上,忽然有一人从背后拍了他肩膀一下。

  秋仪之一惊,转身望去,却是被他派出去送信的尉迟良鸿,刚要开口询问,却听他在自己耳边说道:“顾妈妈果然是用毒的高手,中毒时辰拿捏得恰到好处,等我等出了宫才让王忠海毒发身亡。虽然没有当面手刃来得痛快,却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尉迟良鸿说在口中,秋仪之听在心里,却不接话,反问道:“小弟方才拜托兄长去给赵成孝传话,不知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尉迟良鸿答道:“兄弟还不放心愚兄么?话我早已传到了,书信也已交到赵兄弟手里。这赵兄弟也是个爽快之人,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已骑了兄弟那匹汗血宝马,出京城送信去了!”

  秋仪之听了连喊“糟糕”、“糟糕”!

  尉迟良鸿并不是那种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一勇之夫,但毕竟是江湖之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关节,还以为秋仪之是在为王忠海之死惋惜。于是笑道:“兄弟昨夜同王忠海说的话,愚兄在房顶上都听见了。听起来这王忠海也并非全然一个坏人,但他死了兄弟居然有些惋惜,那就未免有些滥情了。”

  秋仪之又没答话,却又问道:“兄长轻功盖世,请问有没有办法,能够追上那赵成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