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61 郑鑫伏法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61 郑鑫伏法

作者:笔讷 字数:4486 书籍:一代权臣

  只听秋仪之神定气闲地说道:“你瞧见郑鑫旁边那群护卫了吗?他们虽然愚钝不识时务,却占了一个‘忠’字。因此我想赐他们一个战场阵亡,我给你二十支弩矢,你能把他们全都射死吗?”

  孟洪抬眼看了看,见这秋仪之口中的护卫才八个人,又站在毫无掩体的平地上,二十支弩矢将他们射死,实在是小菜一碟,便拱了拱手,吐出一个字:“能!”

  “好!”秋仪之一边说,一边从旁人手中接过二十支弩矢,递到孟洪手中,“那就让我看看你的神射!”

  孟洪接过弩矢,又取来一张劲弩,异常从容地蹬开弩机,搭上弩矢,将劲弩平举起来,略略瞄准一下便扣动了扳机。随着弩矢放松时候发出的尖利响声,一发弩矢直飞出去,正好射中一名手持长刀的护卫的喉咙,那护卫立即喷出一口鲜血,脚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略微抽搐了几下,便死了。

  众军见状,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天当地的欢呼声。

  孟洪则极为镇定,又射出一枚弩矢,将郑鑫一名护卫的生命夺去,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阵欢呼。

  就这样,孟洪不断机械地重复一遍动作,郑鑫身边便少了一名护卫。剩下的几个护卫不愿就这样如同靶子一般被人指指点点地杀死,想要拼死一搏,可抬眼见身旁是数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便是天王老子,也绝不可能冲杀出去。

  他们这么一犹豫,又有三四个生死同伴,在对手的欢呼声中倒了下去。

  就这样不过眨眼之间,孟洪便完成了任务,转身拱手道:“大人,末将已听令将郑鑫的护卫全部杀死,这是剩余的弩矢,请大人勘验。”说着,将一把弩矢捧着交到秋仪之手中。

  秋仪之接过剩下的弩矢,随手扔在地上,赞赏地拍了拍孟洪的肩膀,又抬头对郑鑫说道:“郑鑫,你现在是结结实实一个光杆子将军,还不立即投降?”

  郑鑫一咬牙,说道:“我至死不降。你要杀,就来杀好了!”说着,便用手中宝剑向秋仪之一指。

  “不投降?就怕这事也由不得你。”秋仪之恨恨说道,又转身对身旁的尉迟霁明说道,“霁明,此人就是杀害你父亲的罪魁祸首,还不替我把他拿下?”

  尉迟霁明等了许久,就在等秋仪之这句话,听他这么一说,立即揉身上前,轻轻巧巧几个擒拿动作,便将维系郑鑫最后尊严的那口宝剑从他手里卸了下来,又一把抓住郑鑫胸口的衣襟,将他提到秋仪之面前。

  秋仪之异常得意,干燥得几乎要冒出火来的口腔之中,不知怎么含上了一口唾沫,当着郑鑫的脸就啐了一口,随即仰天大笑。

  郑鑫是何等身份之人,何曾遭受过这样的侮辱,真想扑倒秋仪之身上,哪怕是用牙咬,也要把秋仪之给咬死了。可身旁尉迟霁明一只手不轻不重地搭在他肩膀上,竟让他浑身上下使不出半点气力,浑身上下动弹不得。

  秋仪之看见郑鑫这副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这些时间胸中郁积的怨气终于得了发泄的机会,咧开嘴放声大笑起来:“郑鑫,你看看你的样子,就好像俎上之鱼,就是再怎么挣扎奔踏,也躲不了那最后一刀!”说着又大笑起来。

  众人也跟着哄笑成一片,却不料秋仪之大笑不止,他笑得是那么歇斯底里、笑得是那么耸人心魄、笑得是那么狂放不羁,让众人唯恐秋仪之是大喜之下伤了心魄,纷纷停止了笑声。

  还是林叔寒向前半步,轻轻拍了拍秋仪之的肩膀,低声说道:“大人,还有事情要办呢,郑鑫稍微羞辱一下也就行了。”

  秋仪之听了,这才收了笑声,嘴角却犹自微笑,刚要回答,却听身后“黑颈蛤蟆”传话道:“大人,皇上想要过来,可以吗?”

  秋仪之略一沉思,说道:“叫皇上看看将士们出生入死的拼杀也是好的,请他过来好了。”皇帝独断专权,今日沦落到要一个臣子同意才能走动的地步,可谓是骇人听闻了。

  过不许久,皇帝郑起果然来了。

  作战之时,没有那么许多的仪仗可供皇帝支撑排场,因此不过只有十八个衣着光鲜的禁军、一顶明黄的华盖、一乘纯色四匹白马牵引的御辇,彰显着皇帝的威严。

  众人见是皇帝来了,无不下跪磕头,山呼“万岁”。

  唯有秋仪之一人昂首挺立,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谦恭的表情。

  郑起当了两个月皇帝——虽是傀儡——却也对自己至高无上的身份以及相对应的礼仪有些熟悉,还在奇怪为什么偏偏秋仪之没有跪倒在地。

  却见秋仪之手按宝刀,不紧不慢地走到皇帝面前,说道:“皇上,眼前这些都是血战之后死里逃生的有功之臣,还不下旨请他们免礼平身?”

  郑超一愣,鹦鹉学舌道:“众卿免礼平身。”

  众人见到这一幕,都知道秋仪之这样的行动,未免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可又慑于他的权威,不敢出头说话。

  秋仪之是个聪明人,已猜出众人的心思,心中有些得意、又有些警觉,似乎也觉得自己一时兴起的所为有些太过托大了些,刚要想法子转移一下注意力,却不料一人挺身上前,拱手道:“大人,你为何不参拜皇上,似乎有些不讲人臣之礼了吧?”

  秋仪之听了这话,刚要发怒,扭头一看,说话之人却是郑庭航,立即转怒为喜,说道:“原来是漕运主管郑庭航大人,你将囤积在江南的粮草物资转运江北,又资助戴元帅,这份功劳比起沙场之上拼命的将军,一点也不差……”

  郑庭航却将秋仪之的话打断,说道:“这不过是下官的一点本分而已。下官方才问的话,还请监国大人回答。”

  秋仪之被郑庭航问得一噎,忽然想起这个郑庭航是极固执迂腐的一个人,对这种意气书生而言,礼仪上的细枝末节是最讲究的。然而郑庭航确属有功之臣——他逼问得这样紧,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斥责惩罚——这真让秋仪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正在这时,却听林叔寒冷冷说道:“郑大人没读过《礼记》吗?里面说‘介者不拜’;先贤也有‘甲胄之士不拜’的典故。秋大人乃是领军作战的统帅,跪拜皇上固然应当,一时忘了也并非是什么非礼悖法的事情。皇上自然也会体谅。”

  林叔寒博闻强识,这几句话一讲,竟然咄咄逼人的郑庭航说了个哑口无言。

  秋仪之却是如释重负,念在郑庭航书生意气,又有大功的份上,向他拱了拱手,说道:“郑大人的话,我听进去了,今后注意些也就是了。”算是认错。

  他忽又话锋一转,伸手一指,厉声呵斥道:“郑鑫!皇上在此,你为何不拜?”

  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被俘了的郑鑫也自始至终站在原地,没有向皇帝下跪行礼。

  只听郑鑫冷冷说道:“郑起是我的儿子,从来只有儿子跪父亲的,从来没有父亲跪儿子的道理!”

  “哈哈哈!”秋仪之又大笑道,“你这就错了。皇上乃是大行皇帝膝下第三子郑淼的儿子,同你没有半点关系,更不是你的儿子。你一个乱臣贼子,为什么不能想他下跪?你要是受了伤,膝盖打不了弯,我自然可以派人帮你。”

  忽听郑起说道:“朕看……还是免了吧……”他当了郑鑫将近十年的儿子,要他承受父亲一拜,还是颇有几分艰难的。

  “皇上这就错了。上下有别、朝野有别、内外有别、敌我有别,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一个‘礼’上,这也就是圣人指定礼法的原因。方才臣一时忘了行礼,便有郑庭航这位铮臣指出,让臣这样一个忠诚侍君之人也颜面无光。皇上又何能免去了郑鑫的礼仪呢?”秋仪之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让郑起无话可说。

  他转身见郑鑫依旧没有下跪,“哼”地一笑,吩咐左右道:“这个人不肯下跪,许是膝盖坏了。既然坏了,留着便也没有什么用,索性打断了算了!”

  郑鑫好歹还是皇家的嫡派子孙,秋仪之手下亲兵虽都是无法无天的山贼出身,可听了这话,还当是他在开什么玩笑,面面相觑,就是不敢动手。

  却听秋仪之又狞笑一声,说道:“怎么?都聋了吗?没有听清我的话?我话既已出口,便总要有人断腿的,不是他的腿断,便是你们的腿断!”

  他这话一出口,那几个亲兵便再不犹豫,结队走到郑鑫身旁,将郑鑫一左一右架了起来。

  郑鑫立时大怒,斥道:“你们大胆!你们放肆!你们在做什么!我是皇子,你们这样做,都是死罪!”

  他这虚张声势的狂呼大喊声音尚未落定,便见另两个亲兵一人手里拿着一支刀鞘,狠狠往郑鑫的膝盖骨上猛击而去。

  这两支刀鞘,都是用上好的整块楠木削制而成,同两条铁棒没有什么两样。两棒子打下去,郑鑫两块髌骨顿时被击得粉碎,双腿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都趴了下去。

  郑鑫作为大皇子,平素里为了收买人心,不管有意无意,总是做出一副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的样子。现在是朝廷内战,两方将士多有同郑鑫打过交道的,见往日那位尊崇只在皇帝之下的大皇子,今日变得这幅样子,虽然说是“成王败寇”,心中却还有些不忍,不少人或是别过头去、或是低下头来,不愿看到这样一幅惨状。

  这时郑庭航又上前说道:“大人,郑鑫违逆作乱,固然应当惩罚。可他毕竟是皇室子孙,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动用私刑,把皇家尊严放在哪里?把朝廷体面放在哪里?还请大人不要折磨作践郑鑫。”

  郑庭航这几句话说得确实在理上。

  秋仪之方才也是一时冲动,被他这样一说,倒有些清醒过来,抿了抿嘴巴,仿佛是在替自己解释一般,对郑鑫说道:“郑鑫,你方才要是早肯诚心下跪,何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好了,我叫两个人把你扶起来吧。”

  没想到郑鑫丝毫没有领情,在地上一翻身,居然挣扎着坐了起来,脸上带着异常痛苦的表情,说道:“谁要你在这里示好卖乖?‘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若没有李胜捷这个海盗,若没有戴鸾翔附逆,你早已被我活捉了。现在跪在这里的,不是别人,就是你!你不过一时侥幸取胜罢了,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秋仪之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听郑鑫这样说,自然有意同他辩驳几句:“记得岭南王爷失败之后,大行皇帝和钟离宰相曾经同我议论过岭南王爷的成败得失。记得当时说起岭南王为何失败,先帝和师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岭南王爷才智出众、兵强马壮,尚且败在‘天道’这两个字上。又更何况是你这个才干人望都极平庸之人了?”

  秋仪之这几句话连讥带骂,说得好不痛快,便继续说道:“你不要不服气。我问你,三哥郑森、左将军韦护、还有将军张龙,他们都在哪里?如果有他们助你作战,戴鸾翔元帅虽然用兵精强,又岂会这么容易得手?你又岂会遭此大辱?”

  秋仪之既将老皇帝郑荣的话抬了出来,说的又句句都是实言,郑鑫更加无疑辩驳,只是两只眼睛还死死盯着秋仪之不放,似乎是想要将眼前这个仇敌看透、看穿、看死一般。

  秋仪之被郑鑫看得有些发毛,恶狠狠说道:“你看着我做什么?有这份闲心不如看看四周,看看这四周都是我的兵马,只要我张一张嘴唇、动一动手指,你就会化为齑粉!”

  郑鑫不是怕死之人,秋仪之这几句狠话的威力,反倒不如方才的层层说理,让郑鑫“哈哈”大笑道:“好!成王败寇,不过如此,你要是落到我手中也是一样,你便下令吧!”

  此言一出,倒是皇帝郑起先紧张起来,对秋仪之说道:“监国皇叔,这样似乎不太好吧?这么多人眼前,就诛杀皇室至亲,皇家的脸面不知今后往哪里去摆?就请监国皇叔念在他同你一起这么多年的份上,再斟酌斟酌吧?好吗?”

  众人都只听说过皇帝一言九鼎,说杀就杀、说放就放,还没谁见过皇帝向一个臣子求情的呢,无不用眼睛注视着秋仪之,要看他有何应对。

  秋仪之却丝毫没有将皇帝的求情听在耳里,说道:“皇上,你年纪还小,这种事情你还不懂,还是由微臣替皇上代劳吧。”

  说着,他又指令皇帝身边的护卫道:“皇上累了,你们这就护送皇上下去休息。”

  今时今刻,秋仪之的话要比皇帝的圣旨管用得多,那几个御林护卫听了他的话,便赶紧将皇帝郑起乘坐的御辇退了下去。

  秋仪之满以为皇帝不在场,便再无人阻止他处置郑鑫,却听郑庭航又上前说道:“秋大人,郑鑫固然是罪恶滔天。不过朝廷有朝廷的制度,像他这样的人、犯了这样的罪,自然是要由中书省前头,由各部及都察院审理以后再定罪的。否则私加屠戮,未免有损朝廷体面。”

  秋仪之刚刚在几乎失败之时扭转乾坤,一场大胜之下心情正佳,却没料到郑庭航三番四次地出来泼自己的冷水,恨得秋仪之咬牙切齿。

  他真想将郑庭航的话作为耳旁风不予理睬,抑或干脆将他赶走,可转念一想这个郑庭航虽然迂了些,可他说的话,却是不少读书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要直到,这些书呆子虽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可手里那支秃笔却不饶人,别说是在正史实录里给你写上几笔了,就是在自己的笔记文集里骂上你几句,就能让你遗臭万年。

  于是秋仪之定了定神,说道:“郑大人,你这就误解了我了。现在是在战场之上,将郑鑫杀死,他便是阵亡。这样的死法,比起三审三决之后,再送到菜市口当头一刀,可谓是体面得多了啊!”

  郑庭航一心想着礼仪伦常,还真没想到这一折,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道:“大汉律令里有议亲、议贵、议功的条例,郑鑫这样的身份功劳,或许未必……”

  “未必什么?”秋仪之将郑庭航的话打断道,“郑鑫身为皇子,确实是皇亲、确实是贵胄、也确实立过些功劳,这些我都是承认的。然而他弑君、杀师、屠弟,哪一条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哪一项都免不了要刮他三千刀再死。亲也好、贵也好、功也好,在这些大罪面前,还能算得了什么呢?难道真的要将他的罪过一一明示天下,才算保全了朝廷的体面了吗?”

  秋仪之这几句话说得虽有私却又无私、虽不公却又大公,终于让耿直的郑庭航闭上了嘴。

  于是秋仪之扭头又对郑鑫说 , 也道:“我方才的话你都听见了吗?我有意保全你的体面,但若是你不想要,我也并不强求。”

  说着,秋仪之便将自己那口纯黑色的西域宝刀,连同刀鞘,一同从腰间解了下来,随手掷到郑鑫面前,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