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55 生死鏖战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55 生死鏖战

作者:笔讷 字数:2937 书籍:一代权臣

  沉默了半晌,郑鑫终于恨恨说道:“秋仪之,你别得意,倒是睁开眼睛,看看这是何人?”

  秋仪之是个近视眼,听到郑鑫的话,只看见对面阵中押出一人,此人面目混转、浑身穿了黑色的衣服,更加让人看不清此人面目,便问左右道:“这个人是谁啊?你们可认得?”

  身边左右纷纷摇头说:“不知道”、“看不清”、“不认得”。

  贴身护卫秋仪之的尉迟霁明却道:“这人我认得,是那个叫做赵抚义的,是小叔叔的舅舅吧?”

  秋仪之听了这消息,心中一慌,随即平静下来——赵抚义久居金陵,没有随自己一同跨江北上,被郑鑫捉拿起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却听对面郑鑫又叫道:“圣人有三纲五常。秋仪之捏造旨意、擅僭监国之位,已是不义,若心中还有些孝心,还不速速出阵投降,保全你母舅一条性命!”

  秋仪之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鑫将赵抚义捉拿起来,是要用来威胁自己的。可惜郑鑫消息还不算十分灵通,没有查清楚自己同赵抚义这个舅舅素来有仇,其实并不算太过亲密。对秋仪之而言,赵抚义活着自然是好的,死了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郑鑫见秋仪之一时有些沉默,又在同两边之人交头接耳,还以为是他对赵抚义的性命颇有忌惮,便接着高声喊道:“秋仪之,念在你在大行皇帝身边颇有几分功劳的份上,若肯悬崖勒马、弃暗投明,我不但可以既往不咎,还能赐你官做,如何?”

  秋仪之仰天大笑:“郑鑫,你既有意作恶,那就作恶到底,何必假惺惺地说这些话?你有种就将赵抚义杀了,也好让两军将士看看你的魄力!”

  郑鑫想着秋仪之未必能够看在舅舅赵抚义的面子上,就这样免战息兵,多少也能搅乱一下他的心智,漏点破绽出来。却不料秋仪之心如铁石,竟是水泼不进、刀插不入,丝毫没有半点慌乱。

  于是郑鑫哂笑了一声,说道:“好你个秋仪之,眼看至亲之人将要受戮,竟然毫不动心,果然是个六亲不认、心如铁石的恶贼!”

  他有意激怒秋仪之,却不料秋仪之没有答话,反倒高声呵道:“将附逆的奸贼郑超,给我押上来!”

  郑超乃是郑鑫的大儿子,胆略才具都颇有可观之处,虽然成年之后尚未册立为世子,却是郑鑫心目当中最合适的继承人。

  因此当郑鑫眼睁睁看见郑超被五花大绑地押送到两军阵前之时,心中说不出的着急和心疼,却只能努力摆出沉着冷静的样子,只当没有认出自己这个极看重的儿子。

  秋仪之倒是不依不挠,朗声问道:“郑鑫,这个人,怕你不会不认识吧?”

  他见郑鑫默然不语,这份漠不关心显然是乔装出来的,便朗声说道:“哼,你郑鑫还有脸说我‘六亲不认、心如铁石’。你自己利欲熏心,满心想求非分之福,居然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认不得了!”

  既然已被秋仪之点破,郑鑫便再也不能装聋作哑下去,便答道:“秋仪之,你抓我的儿子做什么?你我公仇私怨,自然可以一对一明刀明枪地较量,何必找子孙的麻烦?”

  秋仪之又冷笑一声:“你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却不知到底是谁先捉了我的亲戚,送到阵前来要挟与我的?”

  秋仪之伶牙俐齿是出了名的,郑鑫十来年前就同秋仪之一道拜在死了的宰相钟离匡门下读书。那时候郑鑫也常常同秋仪之辩论经典,他口才虽也不错,却竟没有一次辩得过小了自己十来岁的这个义兄弟。

  时过境迁,如今这两兄弟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之前碰面,郑鑫再次在同秋仪之的嘴仗里头落了下风,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秋仪之见郑鑫无言以对,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容,高声说道:“你方才说你我之间有公仇私怨,我告诉你,你这话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我和你之间没有私仇,只有公愤!”

  “有什么公愤,你说出来给我听听!”郑鑫憋了半天,才憋出这半句话来。

  秋仪之又冷笑一声:“你弑君杀师,做尽了丧尽天良的恶事。这些事情,我早已写下文告明发天下。如今便是黄口小儿、白头老叟,也都知道了你的恶行,这些事情,你有脸做、我还没脸在这数十万大军面前说呢!”

  他顿了一顿,又道:“我将郑超拿下,也是这个道理。他是你的长子,你所行的罪恶,他多有效尤。弑君乃是谋大逆之罪,是十恶之首,罪在不赦。来啊!给我把他郑超当场正法,免去他凌迟之苦,也算是上天的仁德了!”

  郑鑫尚未答话,一旁的皇帝郑起却是慌了——郑超毕竟是他唯一的亲生哥哥啊!

  只见贵为皇帝的郑起再也顾不得什么天子威严了,在御辇之上,朝秋仪之深深一揖,近乎哀求地说道:“叔叔,求你了,饶过我哥哥一命吧!求你了!”

  秋仪之却没给皇帝面子,极为生硬地说道:“皇上,大战一触即发,你就不要再呆在这里了,还请先回阵观战好了。”

  他话音刚落,护送皇帝的兵士们便将皇帝的御辇拖了回去,随之而来的是阵中传来的战鼓轰鸣,随即站在郑超一侧的一个身材极为魁梧的将官,抽出手中三尺来长一柄倭刀,大喝一声便朝郑超后颈砍去。

  郑鑫这番拳拳爱子之心终于在此刻表现出来,高呼一声:“且慢!”

  他话刚出口,便见一道红光闪过,郑超一颗人头血淋淋地离开了附着了十多年的躯体,“咕噜噜”在地上乱滚,而失去了首级的胴|体,也终于无力地瘫软下来,鲜血从断了的脖子伤口处喷涌而出。

  郑鑫见惯了血腥的场面,可见自己的儿子死在自己面前,终于还是大惊失色,喝令左右道:“给我万箭齐发,射死秋仪之这个恶徒!”

  左右听令,立即张弓搭箭,往秋仪之头上暴风骤雨一般发射而去。

  护在秋仪之两侧的护卫,赶紧支撑起“当矢营”标志性的巨大方形钢盾,将几乎已到射程极限的箭矢逐一阻隔开来。秋仪之被这突如其来的箭矢袭击吓了一跳,当即命令麾下弓箭手回射。

  就这样,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就在双方主帅的斗嘴声中爆发了。

  因两边军队都脱胎于老幽燕道军队,故而在军队编制之时,都十分注重各兵种的协作,同样讲究盾厚弓强。因此两方人马对射了一阵,不过是势均力敌罢了,郑鑫这边仅仅凭借着人数优势,造成了比对手多得微不足道的一点伤亡。

  若是继续这样互相发射箭矢,郑鑫凭着多出几倍的兵力,自然可以将对手慢慢消灭干净,可他再怎么讲都是客场作战,跨江运送过来的箭矢有限,容不得他继续消耗。

  于是郑鑫按照之前已经制定策略,将全军人马等分成四队,每队人数都在五万人以上。其中,一队继续在正面同秋仪之所部抗衡;另外两队则稳步向前推进,攻击对手左右两翼;剩下的一队人马,则作为预备队,护住郑鑫安全,并做好发动最后攻击或是应对还未在战场上出现的渤海铁骑的准备。

  这样的作战方式极为稳妥,追求的便是要依靠兵力优势,将秋仪之所部团团围住之后,再慢慢吞噬瓦解调。一时之间,郑鑫军队战鼓齐鸣,杀声震天,三队人马便如三堵又高又厚的铁墙,从三个方向往秋仪之所部碾压过来。

  郑鑫此举,秋仪之先前在同林叔寒、赵成孝等人研究作战方略时就已经考虑过了,却没料到郑鑫运用起来竟然会有这样的气势,让他不免有些慌张,忙下令将自己手下八万人马分作两队,分别由自己和赵成孝统领,各自对抗左右两边碾压过来的敌军。

  至于正面的敌军,秋仪之却是别出心裁,派人将皇帝的御辇、华盖以及全套仪仗推到两军阵前,只派千余人马护卫在左右。

  要知道郑鑫一共就只有两个儿子,长子郑超已在之前被秋仪之当场斩杀了,现在只剩下这个已当了皇帝的次子郑起了。若郑起又死了,那郑鑫膝下便再无子嗣,将来也未必就一定还能生得出儿子来。

  因此郑鑫远远看见皇帝的伞盖出现在自己的攻击方向上,便赶忙命令正面军队放缓攻击,千万不能伤了郑起的性命。他又立即派人前去探查郑起身边的情况,想要派奇兵将皇帝儿子拯救出来。可接到的回报却是皇帝身边有几个贴身护卫仿佛凶神恶煞,与其说是在护驾,不如说是在监视皇帝,一旦皇帝有落到敌军手中的可能性,他们说不定会立即动手把皇帝杀了。

  郑鑫见识过秋仪之先前的酷辣手段,知道真到了没法将皇帝捏在手里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将皇帝杀死。

  想到这里,郑鑫心中暗骂了一声,当即传令下去,叫正面的攻势停滞下来,并将正面军队人数削减到三万人,削减下来的人马,补充到左右两翼,继续向秋仪之挤压。

  这样的变阵,让秋仪之从北三面围攻化为被两面夹击,虽然依旧处于劣势,可压力却减轻了许多,可以稳定下局势,准备展开下一步行动了。

  于是秋仪之派人给赵成孝传令,要他稳住阵线,不能让敌军突破自己身后。他自己便派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支一千多人的精干小队,便往敌军正面突进。

  这一手,是秋仪之用熟了的策略,他之前在多次同敌军作战陷入焦灼之时,派出由山贼亲兵和乡勇团练编组而成的队伍,采用中心突破的战术,将对手的阵型打乱,从而乱中取胜一举扭转战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