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20 纷争又起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20 纷争又起

作者:笔讷 字数:2876 书籍:一代权臣

  独自一人被关在牢笼里的秋仪之却无缘感受这样的盛况,不过他也并不感到孤寂和凄冷。前几日钟离匡探监时候,给他带来的种种消息,足以让他心潮起伏好一阵子的了——

  皇帝龙体危在旦夕,万一哪天驾崩了,这棵参天大树一旦倒下,那附着在他身上的枝叶、苔藓、昆虫甚至包括腐烂的疮疤,究竟何去何从?

  而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棵大树倒下之后,必然就又有一棵大树要在他的躯体之上生长起来。这位英武聪睿的皇帝,日益衰弱无力的手指,将会把决定天下万民福祉的皇位指让给何人呢?大皇子郑鑫、二皇子郑森、三皇子郑淼,这三位皇子都不是庸碌之辈,其中又是哪位幸运儿,能够得到他们至高无上的父亲的垂青呢?

  当今皇上是个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的英明皇帝。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必然会为接任的子孙整理下一个——至少老皇帝自己本人是这样认为的¬——铁桶一般的江山。然而既是“整理”,那便又有“理”,又要“整”,不知是哪个、或是哪群倒霉蛋,会在这个“整”的过程当中丢官罢职、身败名裂?

  皇上殡天之后,继位的新君面对这样偌大一个花花江山,会采取怎样的政策?还会不会将秋仪之和戴鸾翔分别派在幽燕和岭南,替朝廷驻守这两处要害?老皇帝心心念念的“新政”措施,又会不会在新君手里继续推行下去?

  这一连串问题,夹杂着对温灵娇、对忆然郡主以及对他那传闻当中儿子的思念,如同掺和了稻草的浆糊一般,让秋仪之原本灵活多智的整个大脑,全都壅塞成一团。也让这个大脑的主人——秋仪之寝食难安,原本在监狱之中养胖了的身体,又极速消瘦了下去。

  大凡落难在监狱之中的囚徒,不过分为以下几种:

  一种是宣判之前扣押在牢狱之中的。这些人案情未明、刑法未定,不由心怀忐忑、寝食不安。若是所犯案件略微重大些,或是出于各种原因不肯招认,那便免不了“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的刑法,无论身心都会遭道莫大的摧残。

  一种是已然判了罪的,或是流放、或是罢官、又或是杀头凌迟。这些人前途已定,最是坦然。特别是被判了极刑的死囚,牢头们为了避免被他们的冤魂纠缠,往往伺候得极为妥帖。有不少出身贫苦地方的死囚,正是在监牢之中,才吃上了今生今世最好的饭食。

  另有一种,乃是被判了监禁之刑,在监狱之中便是服刑受罚。这些人因必须在监狱之中就住,知道得罪牢头狱卒,必然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因而对牢头狱卒最为巴结,往往还会叫外头的家人捎带些钱财来贿赂看管他们的这些活阎罗们,以免被他们欺负陷害。

  还有一种人,则是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忘在了牢房之内。这些人前途晦暗不明,最是可怜,有的甚至连自己的饭都无人准备,只能在牢房之中捡拾那些原本就粗陋不堪的剩饭剩菜用以果腹。

  秋仪之便好似这最后一种人,没人用刑、没人提审、也没人释放;既没人说他有罪、也没人说他没罪;既没有外人能够进来探监、自己当然也就无法离开这块弹丸死地。

  这样的际遇,看上去就真的好想是被世间遗忘了一样,若是寻常人等遇到这样的情况,非忧惧失常、大病一场不可,甚至会因此而一命呜呼。

  秋仪之虽然满口都是要退隐山林、躬耕为乐,事到如今却是满脑子的天下兴亡、社稷前途、国家安危,哪里还有什么空闲为自己的荣辱成败计较?

  就这样,秋仪之一直被关押了有小半个月,皇帝既没有召见、也没有旨意释放,他原本紧绷着的心,也终于在时间的流逝之下,渐渐放松起来。

  秋仪之从隔三差五同监牢之外的林叔寒通信当中,知道岭南王府的叛军,已被朝廷彻底剿灭,只是朝廷尚未做好接收岭南一切军政要务的准备,因此才暂时在江南道按兵不动,没有立即大举南下。

  负责围歼郑谕和岭南军残余的皇长子郑鑫、皇次子郑森也受诏回到金陵、来到皇帝驾前,至于他们手里的军队——郑森从幽燕道带下来的精锐骑兵因是皇帝的老底子军队,可以随同护卫;而郑鑫新招募的西北兵士则全都就近驻扎,不能带回金陵。

  与此同时,皇帝又发了一道圣旨,将在京城闲居的前将军戴鸾翔召到金陵,明面上是要请他协助整编并逐步解散岭南王府降军,实际上是已做好了让他领军抚镇岭南道的打算。

  至于在京城洛阳监国的皇三子郑淼,皇帝则是放手让他施行政务,除了偶尔评点插手之外,便绝不多加干预,往往还在圣旨之中有只言片语的赞许之辞。

  这无数条消息,便好似拴着一根银针的无数条细线,从无数方向上传来的无数消息,最终都只汇集到细小的针尖指点的方向——正如宰相钟离匡所言,皇帝郑荣是在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而皇位的继承人,则是越来越明显地指向了皇三子郑淼。

  郑淼是三个皇子之中同秋仪之关系最好的,性格又是刚柔相济,他若登极当了皇帝,那秋仪之实现自己退隐田园的最终心愿的机会便也会大大增加。

  一想到这里,秋仪之便是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兴奋。以至于他好几次隐约梦见自己同温灵娇,在山明水秀的田园之中耕读吟唱;又有好几次恍惚梦见自己同忆然郡主,跨着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奔驰欢笑,身后跟着的却是面目尚有些模糊的自己的儿子。

  每当这个时候,秋仪之都能在睡梦之中笑出声来。

  可眨眼之后,他便又陷入了苦闷和沉思——毕竟郑淼是三兄弟里最年轻的,又不是嫡长子,在礼法上有些亏欠,皇位一开始未必就能做稳了,到时候非要自己出力扶持一把,自己也是难以拒绝的。

  “也好,三哥也不是笨人,又有钟离师傅在旁扶助,只要自己出面替郑淼将细枝末节之事略微料理一下也就可以了。这样,长最多不过两三年,短则只要一年半载功夫,待朝局稳定之后,便能安心隐退江湖了。”

  怀着这样的如意算盘,秋仪之又在金陵牢房之中住了有小半个月。

  这十来天里头,秋仪之抱定了先在牢里头休养一下心性的主意,照旧每天吃饭睡觉、打拳看书。只是钟离匡再也没有过来探过监、皇帝也没有向他下达任何旨意。

  江南的天气,一过春天便日渐转热,在密不透风的牢房之中,便更是热得难以忍受。负责看管秋仪之的牢头,多少知道这位不同寻常的犯人的身份,又收了贿赂,因此每天都向秋仪之送来冰湃过的瓜果,让他用来消暑。

  饶是如此,秋仪之依旧热得浑身大汗不已,坐立不安。

  正在秋仪之手拿着一把面盆大小的蒲扇,往自己肚皮上猛扇之时,忽听牢门“吱呀”一声被从外打开,带来一股凉气。

  秋仪之正在衣冠不整之时,这股凉气吹拂在他裸|露的皮肤之上,竟让他打了个寒颤,赶紧将松开的衣袍拢了拢紧,再抬眼望去,却见两人身着劲装一前一后站在门口,身形似乎甚是熟悉。

  牢房之内光线甚是昏暗,秋仪之尚在辨认这两人身份之际,却听前头之人说道:“公子,不好了,出事了,你赶紧走吧!”

  这声音传到秋仪之耳朵当中,顿时令他精神为之一振,语气中带着无比的惊喜说道:“灵娇……你……你怎么来了?”说着,已是光着一双脚从床铺上跳了下来,快步走到温灵娇面前,将她紧紧抱在怀中。

  温灵娇似乎身上有极紧要的事情,一把将秋仪之推开,又重复道:“公子,不好了,出事了,赶紧跟我出去,否则就大事不妙了。”

  秋仪之是个好奇心强又不愿听人摆布的人,当然要询问原因:“你慢些说,到底出了什么大事了?你又是怎么进来的?”

  温灵娇急得一对柳叶眉紧紧缩成一团,立即解释道:“你大哥,就是那个郑鑫,要造反作乱了。他必然要过来杀你,我现在是和霁明硬闯进来的,你还不快跟我走!”

  秋仪之听了一愣,头一歪,果然看见尉迟霁明护在温灵娇身后,满脸都是紧张的神情,衣服上也是颇有几分血迹。

  这温灵娇乃是秋仪之的红颜知己,她的话,秋仪之没有理由不相信,可“郑鑫造反”这么大的消息,还是让他一时难以接受,依旧带着几分怀疑确认道:“这怎么可能?大哥是皇上的亲儿子,他造的什么反?就算他造反了,我一个囚徒,又要过来杀我做什么?”

  温灵娇已是急得几乎要哭出来了:“我来不及同你细说。只告诉你,我哥哥现在就在郑鑫那里,是他挑唆着郑鑫造反的。这消息,也是偷听来的,我过来救你,我哥哥都还不知道。你就别问了,快跟我走吧!”

  秋仪之听到这样的消息,已是懵了:天尊教主温鸿辉,素来是个兴风作浪的人物,岭南王起事失败之后,他寻找门路投靠皇长子郑鑫,撺掇郑鑫作乱,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而这样的消息,由温鸿辉的亲妹妹、天尊教圣女温灵娇带来,无疑是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消息的可信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