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91 情感|理智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91 情感|理智

作者:笔讷 字数:2938 书籍:一代权臣

  王老五忙道:“不苦,不苦。跟着大人才有出息。否则混吃混喝也是一辈子,哪天才能有我出头之日呢?”说完,王老五便瞪着两只眼睛看着秋仪之。

  这王老五乃是一个贫苦农民,秋仪之当年看在他人老实、腿脚快、办事牢的份上,才将他收入门下,专司传令之职。可这王老五千好万好,偏偏嘴巴碎了些,虽然传令时候能够极尽详细,然而平时却太嫌絮叨。

  却没料到这王老五在京城待了这些日子,说话居然简明扼要,一句也不多、一句也不少。

  秋仪之觉得奇怪,便问道:“老五,你这几句话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教的?”

  王老五忙答道:“小的不敢欺瞒。这几句话,乃是三王子殿下教我的。”又是一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错。

  秋仪之听了心中暗想:我这三哥不愧是皇上看中的人,短短几个月功夫,便将一个王老五调教得移情转性,这样的本事,可不是寻常人都有的……

  他正在感慨间,忽然又转念一想:大哥郑鑫既然能安排一个许容在自己身边当眼线,三哥郑淼又何尝不能让一个被洗了脑的王老五替他来监视自己呢?而且这个王老五乃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让他来当眼线,可比从天而降一个什么许容,可要高明多了。

  这个恐怖而又危险的念头,让秋仪之一阵心悸,丰沛的感情似乎在告诉自己——三哥为人忠厚,又与自己自幼长大,没必要为难自己;可理智却分明说道——如果我是三殿下郑淼,未必就不会多留一条眼线,专门用来盯住这个从不安分的义兄弟……

  秋仪之原本精明清澈的大脑,已被搅成一团浆糊,脸上更是阴晴不定。

  王老五也是跟着秋仪之几次经历生死的人,从没见他今天这副模样,忙关切地问道:“大人,你脸色难看得很,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不,我身体是好的,就是心乱……”秋仪之脱口而出。

  “心乱?怎么会心乱了?”王老五接着问道。

  秋仪之心中有事,因此越听王老五说话,越是觉得他话里有话,似乎另有一番涵义。

  好在秋仪之应变极快,且不去分辨这王老五是不是真的暗中投靠了郑淼,立即将话头拉了回来,挤出笑容说道:“老五,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比之前似乎是脱胎换骨一般。我三哥家的水这样养人,你索性投在他的门下好了。他是皇子,比我这个七品小县令可强多了。”

  王老五闻言,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喜色:“这个……大人虽说是为我着想,可我王老五也不是什么无情之人啊。就跟在大人身边,先立些功劳,至于改投三殿下的事情么……容日后再说好了……”

  秋仪之方才说话时候,两只眼睛便直直盯住王老五的脸不放,他脸上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都被秋仪之看了个清清楚楚。

  偏就是王老五这脸上转瞬即逝的喜色,让秋仪之多少有些放心——若王老五已暗中投靠了郑淼,那必定矢口否认,而王老五所言暧昧得很,正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毕竟三言两语是能教的,可举手投足之后的城府阅历却不是须臾能够积累下的。

  于是秋仪之有意试探道:“好了,此事我说了不算,你说了更不算。不过看你这副怠慢的样子,就算我不愿留你,怕我三哥也不肯养你这样一个闲人吧……”

  王老五听了这话居然有些着急,忙分辨道:“大人这话从何说起啊?小的早先奉了大人的军令,飞奔到洛阳过来报信。那时候局势已经很混乱了,小的千辛万苦,又使了银子才搭上渡船跑到江北来。废了好大功夫进了京城,找到相府却没法进去。小的想要硬闯,可相府护卫可不是善茬子,吃了他们好几顿打也没跨进丞相府这铁门坎半步。后来小的看见钟离相爷的八抬大轿出来,豁出性命不要,横身拦在轿前,这才见了相爷的面。相爷可是个好人,看了书信就安排让我住下,好吃好喝待着、养着。可小的王老五是闲不住的人,想请相爷放我回去,可是相爷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就连听我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就这样过了两三个月,我才又见着钟离相爷的面,这时候江南已经大乱,大人的消息也都断了,小的根本就没法回江南啊!相爷日理万机,相府每天出出进进不知多少人,相爷怕我冒冒失失冲撞了哪位大人,便把我先送到三殿下这边居住。三殿下比相爷待我更好,每天给我吃好的、喝好的,还赏了我银子花销,一出手就是五百两……小的这辈子也没这么阔过,花了两天就觉得心里过不去,想着帮三殿下跑跑腿、做做事。可三殿下也是个大忙人,每天派人来嘘寒问暖,就是见不着人……没法子,小的就只能先住下来。后来到了过年时候,小的才又见着了三殿下,想要向他讨个差事。可殿下却说我报信来京城,就已经立了大功了,安心在京城玩耍享乐就好了……既然三殿下这样说了,小的一个平头老百姓,总不能盯着讨差事吧?不过三殿下心里跟明镜似的,倒也时常带着我见见各个衙门的大人,让我学着说说官话……就这样一直道听说大人你也到了京城,这才跟着三殿下一起进宫来了……”

  王老五被秋仪之问得急了,终于将这些日子在官场上学得那套东西给忘了,嘴碎的毛病又上来了,絮絮叨叨又说了好长一大段话。

  秋仪之从王老五这好似乱麻一般的话里头终于听了个大概,也知道这其中一波三折的过程,不是一个脑子不太好使的王老五能编出来的——你就是教,也未必能教的会。

  因此秋仪之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一大半,笑着说道:“你这话说得还在点子上,我三哥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总不会害你的。你瞧,今天他带你进来,不就是过来见我吗?难得进一回宫,也算是见了世面了吧?”

  王老五脸上扬起笑容来,说道:“那可不是!小的以前在乡下,还以为皇亲国戚们天天蹲在皇田里啥都不用干……用金盘子吃白米粥,用金杯子喝茶叶水,就连拉完屎用的擦屁股纸都是金线做的……”

  王老五忽然也觉得自己说话粗俗,连忙自己捂住了嘴,砸吧了两下接着说下去:“可后来才知道他们用的青瓷碗、水晶杯,比黄金白银都贵得多……也不是成天没事情做,三殿下就每天有写不完的文章、看不完的字、见不完的人……大人,要不是你把我从乡下田里头拔出来,我王老五什么时候能见这样的世面呢?顶多听听书、看看戏罢了……”

  秋仪之一边听,一边点头,说道:“朝野分际分明。官府里头做些什么勾当,小民百姓都未必能够知道,更何况是皇家了。你王老五也算有心的了,这些日子能有这样的见识已是不易。很好!你有这份心,将来自然有派得上用场的地方。”

  王老五忽然脸上一红:“大人,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这些日子,天下不太平,我也知道。等天下太平了,小的就靠这几年攒的银子,到乡下买几顷地,讨个婆娘过安心日子……”

  秋仪之听他这话说得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倒也算是一条稳稳妥妥的出路了——若人人都是这样的想法,那这天下便也没有什么恶人、坏人了,就算有,也作不了多大的坏事、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想到这里,秋仪之感慨了一句:“你能有这几句话,我也放心了……”

  话说一半,秋仪之突然想到那杨瑛儿似乎对王老五有些意思,想要告诉王老五,却念着皇宫禁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便改口道:“你这心愿不大,我、还有三殿下一句话,就能帮你实现了。好了,我三哥不是叫你进来替我采办东西的吗?我进京得仓促,好多东西没有办齐。我先开张单子,你照样办齐了,再听我三哥吩咐送进宫来好了。”

  说着,秋仪之便移步到桌前,扯了一张宣纸,又让王老五研好了墨,便舔饱了笔在纸上写字。

  秋仪之素来节俭,列出的换洗衣服、日用杂物等东西只在宣纸上写了几行便再也写不下去,又开列了几本之前想读、又没空读的书,便叫王老五收好。

  他转念一想,觉得应当带几句话给林叔寒、赵成孝他们,便又取了一张纸,想要写下几句托付的话。

  然而他转念一想:林叔寒乃是足智多谋之士、赵成孝领军也是极为稳妥,自己若是事无巨细地再三嘱咐,实在是有些画蛇添足了。

  于是秋仪之只寥寥写下数言,让他们在京城之中注意约束手下兵士、遇到困难可向三殿下郑淼和丞相钟离匡求助……

  正在这时,却听房门又被敲了几下,秋仪之循声望去,却见三殿下郑淼已推门进屋,快走了两步,随即掩上房门,又走到秋仪之面前,刚要开口说话,却见王老五还在屋中,便对他说道:“老五,我有事情同你家大人说,你先回避一下。”

  秋仪之见郑淼声色甚是严肃,便也附和道:“老五,你就守在门外,不能偷听,懂了吗?”

  王老五点点头,开门出去,又重又关上了门。

  郑淼这才低声对秋仪之说道:“贤弟,你已知道了吧?皇上想要御驾亲征。”

  这件事情秋仪之昨天夜里就知道了,想着郑淼既然在自己面前主动提了出来,那他必然也已知道了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了,便说道:“知道了,小弟昨天押送岭南王爷进宫时候,皇上就将这件事情提起了。在场的还有钟离师傅和河洛王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