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80 善假于物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80 善假于物

作者:笔讷 字数:2948 书籍:一代权臣

  李胜捷却没有秋仪之这样的心事,见到故人的兴奋劲头还没过去,又听他问道:“大人知道我是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吗?”

  这话倒是问到了秋仪之的心坎上了,立即接口道:“对啊,贤弟来此好比神兵天降,‘巧合’二字,恐怕不足以解释吧?”

  李胜捷得意地一笑:“当然不是巧合,兄长还记得殷泰这人吗?”

  殷泰,还有其父亲殷承良,同秋仪之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当然记得这两人。

  李胜捷见秋仪之点了点头,便继续说道:“小弟这次从日本返回返回大汉,一半是奉了老爷子的命令,过来巡视这边的生意的。另一半呢——”他故意拖长了声音,“另一半则是为了过来追杀殷泰的!”

  殷泰怎么又同李胜捷有了仇了?

  秋仪之似乎有些印象,却又记不起来,又问道:“此话怎讲?”

  李胜捷不无愤慨地答道:“回到日本之后,我派人追查出来,原来指使倭寇上船讨人、又派刺客毒杀老爸的幕后主使,就是殷泰这混蛋。这两年我多方查询他的下落,都没有明确的消息,前几个月才知道居然跑回大汉,帮着岭南王作乱,连明州府都被他打下来了。”

  李胜捷喘了口气:“拿下了明州府,等于断了我李家从大汉到日本的航线,这殷泰是非收拾不可了。于是小弟便召集了旗下十六艘精锐战舰,乘着东风立即就过海往明州这边来了。可到了明州港,却见港口已被彻底打坏,殷泰也不知所踪。问了我家留在明州的买办,才知道兄长同岭南王打仗打得正凶,殷泰也开船去金陵助战去了。没话说的,小弟听到这消息,立即就北上,进长江口一路开到金陵城来了。”

  秋仪之忙插话问道:“那你遇到殷泰了吗?”

  “当然遇到了!”李胜捷答道,“不单遇到了,我还同他交了手了!”

  秋仪之看李胜捷满脸挂着的得意表情,便知他同殷泰作战必然取胜,因此也没有急着询问战况。

  可这李胜捷是个年轻人,肚子里藏不住事,面带喜色说道:“我沿长江逆流而上,今日一早才到金陵这里,果然就看见几艘船上挂着殷泰的旗号。就那几艘小破船经得住我什么打?大人你看看我船上这些火炮就知道了,这可是我花了几万两雪花白银请英吉利的工匠改造的,一炮打不沉,就打两炮,还没哪艘船能撑过第三炮的。这不,殷泰这小子坐的小渔船不就被我打沉了,人也被小弟我捞起来了……”

  “什么?”秋仪之听了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殷泰被你抓住了?”

  李胜捷瞪着眼睛点头道:“是啊,这小子一开始还想寻死,抱了个老头子的尸体就往水底扎。笑话,我还能让他死得这样轻巧?当时就派了两个水手把他打晕了捞上来,现在就被扔在船底隔舱里头,大概已经醒了吧?”

  秋仪之听他说完,终于搞清楚了情况大概:原来是自己将殷泰的海船在明州港里烧毁大半之后,殷泰便被李胜捷一路追杀到金陵城外长江之上,终于在李胜捷火炮的犀利打击之下全军覆没,而李胜捷得知自己正同岭南王在金陵城中鏖战,顺便赶来助战来的。

  于是秋仪之长舒一口气:“贤弟啊,你可真是立了大功了。这殷泰乃是朝廷排在前几号的重要钦犯,那个死了的老头子是他爹殷承良,是个畏罪潜逃的贪官。这两个人,你抓获一个、击毙一个,不光朝廷要重重地奖赏你,就连愚兄我也要大大地感谢你呢!”

  李胜捷听了这话,脸上顿时一红,怯怯说道:“既然兄长说起来了,我倒正好有件事情,想请兄长帮忙……”

  秋仪之见他神色还有些不好意思,便笑道:“你立了这么大功劳,什么事情用得着我办的你就尽管开口。愚兄不妨在此夸个海口,无论怎么样的事情,我都能替你办到!”

  李胜捷到底年轻,当场喜上眉梢,笑盈盈问道:“兄长说话,可一定要作数啊!”

  秋仪之听了,抿着嘴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胜捷的功劳远不止于擒获殷泰、打死殷承良这么简单,而是用他的舰队可以将岭南王全军阻滞在长江以南,也就是将这场轰轰烈烈的岭南王叛乱的规模彻底限定住——这样的功劳,即便是在朝廷当中封个左将军,也并非是完全不能商量的事。

  秋仪之正好满口答应,却听船舷之下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听声音聚集在船下的人马少说也有一千多人。

  待秋仪之再次探出头去张望,却见乃是岭南王郑贵本人领着麾下千余兵马,已站在燕子矶码头边上,抬着头正向船上看。

  却听岭南王高声说道:“贤侄,现在金陵全城已在我掌握之下,江南道也已被老夫全部拿下,朝廷一大半的钱财粮米供应都被老夫捏住,朝廷现在已是大势已去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贤侄躲在这艘破船上面没用,还不下船投降?老夫之前说的话,每一个字都是算数的。”

  秋仪之见岭南王郑贵被李胜捷船上射出的炮弹炸出的烟尘熏得灰头土脸,犹在滔滔不绝地劝降,觉得有些好笑,反说道:“王爷怕是弄错了吧?我看还是您老人家放下武器、遣散军队、立即投降好吧?否则凭白葬送了这些兵士的性命可就不好了。”

  “嘴硬!”岭南王郑贵怒斥道,“年轻人心高气傲不是坏事,可也要看看周遭形势如何。你仔细瞧瞧,这金陵城三座大门都已被老夫打破,城中守军非死即降。城外的江南道除了山阴县老夫不屑去为难之外,其余各处都已在我掌握之下。其余各道之中,岭南、云贵、巴蜀都已被攻下,湖广我也占了一半,山陕道的郑鑫只能龟缩在秦岭北边。武功这样强盛,你却叫我投降?莫不是被老夫打得昏了头了?”

  秋仪之冷笑一声,说道:“王爷攻下金陵城,所依靠的,不就是那天尊教主温鸿辉送你的炸药么?说起武功之盛,怕不只是王爷一个人的本事吧?”

  “古人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耳’,老夫成就大业,自然不拘小节,温鸿辉不过是我棋盘上一颗小卒,老夫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郑贵说道。

  “好,岭南王文武双全、不拘一格,果然是天下少见的英雄人物!”秋仪之底气十足地说道,“不过说起炸药来,晚辈也并非没有这样利器,不过是不愿伤及无辜,这才谨慎使用罢了,不知王爷相信不相信呢?”

  郑贵早从温鸿辉那里听说过,当年“讨逆之役”中,还是幽燕王的郑荣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无数坚城,所依靠的不是所谓神威天降,而是从西域传来的炸药。既然皇帝有这样攻城的利器,那他的心腹义子秋仪之知道这件东西,也不是什么不能想象的事情,更何况在郑淼从岭南道腹地基地逃脱时候,他也已经见识过炸药的威力了……

  可他也知道,炸药这样东西制作、存储起来都十分不便,短短一眨眼时间之内,这个秋仪之就是有天大本事,也无暇制作这些东西;就算他有了炸药,之前战斗这般紧张惨烈,他早就拿出来使用了,何须等到现在这样被逼到脚下没有立足之地时候,才运用出来呢?

  于是郑贵确定秋仪之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便放声大笑道:“贤侄,说话可要托住下巴,小心说了大话闪了舌头!”

  秋仪之早就猜到岭南王不信,便在李胜捷耳边说道:“贤弟,你看见大路上面那块石牌了吗?”

  此刻爆炸扬起的烟尘已消散落地,李胜捷极目望去,果然看见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赫然立着一块半人多高的石牌,只是看不清上面到底写了什么,问道:“当然看见了,兄长是什么意思?”

  秋仪之狡黠地一笑:“我问你,有没有办法准确命中那块石碑?”

  李胜捷想也不想便回答道:“这有什么难的?这块石碑离开此处才五六百步,保证一炮就把它给打得粉碎。”

  秋仪之听了高兴,忽又想到一件事情,便又问道:“这炮弹威力可不能太大了,可不能把船下这些人给震死了。”

  李胜捷疑惑道:“这些人有什么大不了的?同兄长作对,正是死不足惜,打死了算了……”

  秋仪之立即打断道:“贤弟你看下面金甲红袍的老者,便是岭南王本人。他虽然反叛了朝廷,可到底也是皇上的亲弟弟,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是死是活都要皇上决断。若是现在炸了他个粉身碎骨、死无全尸,皇上面前也不好交代啊。”

  李胜捷听了一半,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打就打了,还这么多讲究。既然是兄长这么说了,那我注意就是了。”

  说着,李胜捷便伸手招呼过来两个船上的水手——其中一人红发碧眼,似乎不是汉人、也不是倭人——在他们耳边嘀嘀咕咕耳语了一番。

  这两人忙不迭地点了头,便快步跑到甲板上一管铁炮前头,有条不紊地摆弄起来。

  秋仪之这才发现,原来这铁炮并非固定摆放,而是被安装在一台可以旋转的基座之上。只见那两个炮手仔细目测了石牌的位置,小心将底座旋转妥定,又用两支木栓将底座固定住,再用一杆秤将显见是火药的粉末秤取了一些,塞入炮筒、堵上炮弹、点燃引信,便听见耳旁一声闷响、看见炮口闪过一道火光、感到面前扑来一阵狂风,炮膛中的炮弹便被发射出去。

  不过眨眼之间,原本伫立着石碑的街道,便在一阵巨响之后被烟尘笼罩,随着烟尘的消散,那块半人来高极厚重结实的石碑上半部分已被炸成了齑粉,只留下根部半块断碑还留在地里苟延残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