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71 血战武定门

《一代权臣》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71 血战武定门

作者:笔讷 字数:3005 书籍:一代权臣

  原本预计的岭南王主攻的城门方向的放防守却显得略微轻松一些。只因之前的爆炸,将武定门炸成一片废墟,节度使刘庆又堆放了无数砖石、木料,将一座门洞堵了个乱七八糟,给岭南军向前突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而守城的官军这边,则在武定门的守备上下了大工夫,不但选了军中两千多精锐在门洞外侧守卫,更调集了大量长矛、盾牌等重武器,专门用来对付冲杀进来岭南军官兵。

  因此,岭南军虽然士气高昂,可废了千辛万苦,通过被毁的武定门门洞冲进金陵城的兵士,却依旧不过千人左右。而这千余人的队伍,冲破重重阻隔,杀进金陵城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盾牌组成的城墙、长矛编织的密林,再也没法继续深入突破。

  秋仪之见岭南军攻势虽然凶猛,然而本方防守也并没有大的失误,料定短时间内,双方不过是拉锯僵持罢了,于是他慢慢从栏杆旁边走了回来,拍了拍刘庆的肩膀:“刘将军,你手下的兵马倒也蛮能打的嘛,金陵城能坚守这些时日,倒也不算侥幸。”

  刘庆堂堂一个镇东将军节度使,被秋仪之一个七品知县耳提面命地评论,却没有半点不快,忙咧嘴一笑道:“亏是皇上之前派了援军过来,若光凭江南道这些节度军,或许还真的未必能守得住呢。”

  秋仪之想了想,说道:“你是江南道的节度使,地方节度军作战训练事务,都是你的职责。眼下兵荒马乱的确实没有办法,待天下承平以后,你一定要认真操练兵马。江南节度军就这样糜烂下去,总也不是办法吧?”

  刘庆却有些为难:“义殿下,这话说得虽然不错。可江南历来都是富庶之地,募集来的兵士刁钻狡猾得很,管得松了就去偷懒,管得紧了索性撂挑子不干了。江南的兵,确实是难练得很,比起我们老幽燕道……”

  “胡说!”秋仪之立即斥道,“你这是什么话?你看我手下这群团练,都是山阴县的本地人氏,打起仗来比起老幽燕道军士差么?”

  他见刘庆被自己一句话反问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又补充道:“就是阵亡的伍常锡将军,他手底下的兵士,不也都是明州人么?仅凭五百人马,就抵挡住了岭南军数万追兵,若没有他的拼死效力,怕我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了。若他能活到现在,功名必定不在你以下!”

  秋仪之因这几日心情不佳,越说越是激动,将一个镇守一方、手握重兵的将领,骂了个狗血淋头。

  正在说话间,又听酒楼的木质阶梯上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是刚才那个传令兵慌慌张张跑上楼来,一个军礼尚且没有行完,便开口禀报道:“启禀将军,岭南军又有数千人马,抬三百余架云梯,攻上来了!”

  秋仪之闻言,立即问道:“敌军主攻方向在哪里?”

  那传令兵答道:“依旧是往武定门方向增兵,怕这时候,新增的云梯已搭在城墙头上了!”

  秋仪之闻言大惊,赶忙又上前几步,双手撑着木质的栏杆向城墙上翘首观看,果然看见城上岭南军的数量多了不少,慢慢将守卫城墙的兵士杀退,正逐渐占领武定门左右的城墙。

  秋仪之之前同岭南王郑贵交手过几次,知道这位岭南王爷用兵极为霸气,讲究的就是以势压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是组织起可调动的全部兵力,瞅准敌军一点发动攻击,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就将敌军彻底击溃。

  秋仪之三番两次败在岭南王郑贵手上,原因或许是因为自己估计不足、或许是因为手中兵士战力不强,实际却是无一例外地都败在岭南王这一手全军突击之下。

  因此,秋仪之料定岭南王此次攻打金陵城,用的必然也是这一招,打算的就是立即发动全军兵力,以轰破了的武定门为主要方向,同时攻击城门和城墙,力图一举突破,奠定此战的大局。相应的,要守住金陵城,也就必须将岭南王这主攻力量彻底击溃。

  下定了这个决心,秋仪之赶紧快步走到刘庆身边,又将林叔寒招来,同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便又说道:“现在必须要在城墙上下增兵,只要将岭南军这些主力杀退,岭南王未必就会留有什么后手妙招。”

  林叔寒和刘庆两人,一个是名粗通军事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个则是名不副实并没有什么主见的所谓将军,听了秋仪之的话,都觉得他的判断十分正确,便都用力点了点头。

  秋仪之见他们二人没有什么异议,便又接着说道:“我城中现在尚有十多万人马,人数远远超过岭南王。我看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点五万兵马继续巩固武定门方向的城防,一定要在此处将岭南王的攻势抵挡住!”

  刘庆早以秋仪之为马首是瞻,立即按照他的法子,请林叔寒快笔写好了军令,又逐一亲自盖上节度使关防大印,分送到金陵城中各处守军那里。

  果然过不一会儿,武定门下便聚集起五万大军。

  可是金陵城的城墙虽然宽大,却也聚集容纳不了多少兵士,只从两边的阶梯爬上去七八千人,便再也挤不上了。无奈之下,还剩下的四万多人马,只能暂时在城下待命,城墙之上损失一人,便立即补充一人,力求始终保持对岭南军的兵力优势。

  谁知岭南王似乎认定了死理,就是要从武定门突破金陵城防,就这样双方又焦灼了半个多时辰,岭南军竟又派出援军来。

  这次派出的军队倒不去攻击城墙,反而一门心思往门洞里钻,大批大批的兵士,身穿重甲、手持巨盾,一个劲就往官军守军身前挤,将守卫门洞的官军阵型越挤越松、越挤越薄。

  秋仪之看武定门前防线眼看就要被攻破,心中异常焦急,估摸了岭南军又投入了七八千兵力,便叫刘庆又调了五万人马,聚集到武定门外,一定要将攻入金陵城中的岭南军给顶回去。

  如此这般,官军和岭南军都已将全部兵力投入到武定门,将决定金陵城、江南道、乃至天下命运的全部砝码,全部押到这弹丸之地上。

  可他们互相搏杀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没有再能取得新的进展——城墙之上,岭南军和官军挤成一团,谁也不能将谁驱除下墙;城墙之下,战局也陷入困境,岭南军好似一个鼓足了劲的拳头用足气力向金陵城猛击,而守军兵士则占住人数优势,化身为一副宽大的手掌,将岭南军的攻击全部抵挡回去。

  就这样两军又血战了一个多时辰,岭南军攻势已如强弩之末,再也没有办法扩大战果。忽听城外响起尖利的金鼓敲打声音,城上城下的岭南军缓缓收起攻势,进而开始向城外撤退。

  在高楼之上密切关注着战况的秋仪之,听到岭南军鸣金收兵的声音,一颗悬了老半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按捺住兴奋的心情,缓缓走到刘庆跟前,说道:“真是不容易,打退岭南王的全军进攻,可谓是大功一件了!”

  刘庆知道他面前的秋仪之虽然官位不高,实际地位却是尊崇无比,断然不会同自己争功,方才那句话的意思,分明是要将击退岭南王的功劳,让到自己头上。

  因此刘庆已是喜出望外,赶紧谦逊几句:“多亏义殿下在这边坐镇指挥,才叫岭南王知难而退,否则哪有这么容易就击退了岭南王爷的攻势了呢?”

  秋仪之这是第一次战胜岭南王郑贵,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一点不比刘庆少。可他最近两年经过几番磋磨,原先那轻佻浮躁的性子慢慢收敛起来,定住心神,说道:“岭南王爷用兵精熟,难保就没有什么阴谋诡计,现在还不到庆功的时候。”

  他顿了顿,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你快下令出去,严禁守城兵士出城追击敌军,依旧在原地守候,防备敌军卷土重来。”

  刘庆不敢怠慢,赶忙原样传令下去。

  秋仪之在高楼之上眺望,见楼下兵马听了号令果然没有随意乱动,都在原来位置坚守,心中稍定,这才坐下,揉了揉站了一整个上午,略有些酸胀的双腿,又端起桌子上已经放凉了的水,一口闷进腹中。

  寒春天气尚冷,这一口冷水下去,将秋仪之激了个激灵,脑子变得更加清醒,翘着脚说道:“岭南王这次败退下去,今日许是不会再来攻击了。不过他志在必取,明日,最多再隔一日,必然又会大举来攻,到时候可又是一场硬仗啊。”

  刘庆接话道:“义殿下说得不错。不过用兵打仗讲究一个士气,今日岭南军攻击之强,自围城以来从未遇到过。就这样,也被义殿下领军挡了回去,想必士气必然大挫,今后几日的攻击,未必能有今日的强度了。只要我等再坚守几日,等天气转暖,皇上筹集的粮草兵力一到,必然挥军南下,到时候就能将岭南军彻底击退了。”

  刘庆这几句话分析得倒也头头是道,又夹了几句奉承话在里头,说得秋仪之心里头无比舒适,刚要开口说话,脚下却忽然一阵晃动,耳膜“嗡”地一声失去了听觉,大白天的眼前一黑几乎要晕厥过去。

  秋仪之还以为自己是之前身体没有调养周全,这才导致头晕目眩,刚想要喝口凉水清醒一下头脑,却见方才还被自己好好放着的茶杯,居然倾倒在桌子上,凉水撒了一桌。转眼又见刘庆和林叔寒两人,一个懵懵懂懂仿佛呆子一般,一个则趴在地板上不知是何等情况。

  正在奇怪间,忽见赵成孝快步登上楼梯,对着秋仪之大声喊叫。

  可秋仪之耳中只听见“嗡嗡”的轰鸣,只看见赵成孝嘴巴一个劲地一张一合,却连半个字都没听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