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55 恍若隔世

《一代权臣》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55 恍若隔世

作者:笔讷 字数:2962 书籍:一代权臣

  众人见到这一幕无不深为触动,特别是几个远道来金陵做生意的商人,想到自己离开父母家乡,到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来追求些蝇头小利,不知多久没见过自己的父母,已然是潸然泪下了。

  一阵带着几分寒意的秋风传来,裹挟起沙场上弥漫的血腥气息,将众人笼罩其中,渲染起肃杀冷峻的气氛来。

  正当在场出人被这般沉重的气氛压得沉默不语,只顾深深叹息之时,却见赵成孝匆匆而来,先朝林叔寒作了个揖,又拱手对秋仪之说道:“大人,你来了。方才倭寇袭击我军,已被我等杀退了……”

  秋仪之正好趁此机会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便接口道:“方才的情形,我在城墙顶上都看到了。赵哥,你这仗打得好啊!倭寇被你杀得落荒而逃,就是大功一件。”

  赵成孝摇摇头,说道:“倭寇虽然凶悍,可惜仗打得太傻,要不是我手里兵太少,一定能够把他们全部围歼,也省得像现在这样跑了一大半,造成后患。”

  秋仪之笑道:“赵哥这话就未免太苛责自己了。天底下的事情,有的办得成,有的就办不成。我看赵哥领着这群新兵蛋 子首战告捷,就够他们今生受用不尽的了。哦,我正要问赵哥呢,不知这场恶战下来,我们自家人里头伤亡如何?”

  赵成孝答道:“这事情我正在清点呢,见大人正同孟洪他们说话才没来打扰。”说着,赵成孝伸着脑袋将孟洪及其身旁几人数了数,又查看了一下他们的伤情,便道,“回禀大人,方才我清点齐了,带来的十八个亲兵和两百个乡勇里头,像孟洪这样轻伤的有一百二十二人,重伤需要调养一个月以上的大概有十八九个人,并没有阵亡的”

  赵成孝说到一半,秋仪之已是喜出望外——以倭寇的战斗力,能够苦战之下全身而退便已是十分难得的了,现在这从山阴县新募的两百新兵,在没有主帅指挥的情况下,居然无一阵亡,实在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战果了。

  却听赵成孝继续说道:“战马里头有四五匹被倭刀划伤,所幸也都不是什么重伤,随时能上阵的。倒是藤牌被倭寇砍坏了十几面,装备的倭刀也断了二十来把,需要立即补充,否则手下弟兄便要同倭徒手作战了……”

  秋仪之立即笑道:“这都是些小事,赵哥不用担心。”

  说罢,他便扭头对刘庆说道:“刘节度,可否从你的武库里头调几面藤牌出来?”

  这不是什么大事,刘庆当然满口答应下来。

  秋仪之又道:“还有。刘节度你也瞧见了,我军装备的都是倭刀,现在损坏了一些无处补充。不过我看倭寇遗留在战场上的刀剑甚多,不如这打扫战场的事情也交由下官处置如何?”

  刘庆听了一凛,心想:倭刀又长又利,天下闻名,购买起来所废金银甚巨,上号的极品倭刀更是可遇不可求,就连当今皇上也常常以此来赏赐有功将佐。

  又想:现在战场上面遗留了这么多刀,秋仪之这个皇帝义子既然想要,扛的又是补充军需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自己当然没法拒绝,然而若是能够问他讨上几口,无论是自用、赏赐还是交结同僚同袍都是最好不过的了。

  于是刘庆恬着脸说道:“今日这战果,是大人手下兵士取下的,战利品、战功都由大人处置,这是天经地义的。就是可否挑个十几二十把不中看的倭刀,让我好去赏赏手下兄弟?”

  这是件无所谓的事情,秋仪之点点头便答应了,又道:“清扫战场的事情太忙了,别的事情我也没精力去管了。今日这场仗打得大,必须立即上奏皇上、上报崔将军。这事情就交给你去做了。”

  刘庆听了心中一阵窃喜:战报主笔看上去不过是件细枝末节的小事,然而功劳如何分配的大事,却都在里面——就拿刘庆来说,金陵城下这场战役他没有参与分毫,然而妙笔生花之下,自然可以将坐镇指挥、保证后勤之类的功劳按在自己身上。

  刘庆又转念一想:“秋仪之虽然年纪轻轻,却是极受皇帝器重,无论北击突厥还是南下平叛都将他带在身边。因此秋仪之对军务甚是熟悉,又加之他极聪明,战报撰写里头的花头,他岂会不知道?难道是故意将这份功劳让给自己的?”

  刘庆想得果然不错,还未等他答应,便又听秋仪之说道:“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倭寇已被我等暂时杀尽,现在我军人疲马乏,友军又是伤亡惨重。有这三条理由,因此还请刘节度能够高抬贵手,放这些人马入城休养治疗。”

  这句话又让刘庆进退两难:拒绝吧,毕竟秋仪之的身份摆在这里,提出的三条理由又是万难辩驳,更何况他又申报战功这个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给了自己;可答应吧,毕竟刺史钱峰、金主富商们都还没有松口,自己自作主张也不太好。

  刘庆无奈之下,只好又跑到众商人身前,对他们商量道:“诸位,城外倭寇已被援军杀退了,再将他们拦在城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况且他们现在伤的伤、病的病,就算想要劫掠百姓也是有心无力。诸位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同意让他们进城休整?”

  商人们目睹这场血战,大多已经心软了,节度使将军再这样一劝,哪里还有不松口的理由?

  于是领头的何九公道:“好说,好说。依我看,这几天都怪倭寇骚扰,我们生意冷清了些,不少仓库都空关着用来安置伤病是再好不过了。就怕刺史大人不答应。”

  刘庆听了高兴,一拍胸脯说:“刺史大人那边,我去说。只要诸位同意就好了。”

  于是,又由秋仪之主导,从自己两百个乡勇之中挑选出了百来个受伤不重的,会同十八个亲兵,在金陵城外不断巡弋,防止倭寇伺机反击。他又叫援军里头几个领头的,挑选身强体壮、没有受伤的兵士,选了有三百来名,交给赵成孝指挥,由他来具体指挥清扫战场事宜。

  至于秋仪之,他考虑到进城休整事情,牵涉到江南刺史衙门、节度使衙门、众商人和受伤援军多重关系,非由自己居中调处不能解决。因此他便亲自率了所部受伤兵士,入驻金陵城中。

  金陵城中百姓,大多没见到城外援军同倭寇厮杀的场面,只当是上万援军被不到一千倭寇杀伤近半才勉强将倭寇驱离,仅从战果来看,实在是一场大败仗。因此百姓见这数千披伤带创、血染衣袍的兵士进城之时,都当他们是打了败仗退入城中的溃军,并没有丝毫欢迎,反而嗤之以鼻。

  退入金陵的兵士们好不容易才从杀机四伏的城外脱离出来,哪里还顾得上城中百姓的异样眼神?低着头互相搀扶着,只知道紧跟住前面,一路往金陵城深处而去。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死劫,现在见到金陵城中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场面,真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何九公所说的空置仓库就在运河边上。

  这些仓库修建得都极宽敞,足够此次退入城中的伤病居住休养。就是这些人马来时所携带的辎重全部丢失,别说是衣装被褥了,就是做饭烧水的锅子都没有剩下一个。

  衣被自然好说——眼下正是盛夏已尽、秋风乍起时候,天气既已不热,也不甚冷,聚集在仓库之中席地而卧倒也舒适;然而吃饭却是个大问题。

  于是秋仪之便找来何九公,说道:“九公方才不是说金陵商界筹集了些银两,想要劳军么?我看这些兵马刚刚战败,若是赏赐劳军难免失之以赏罚不明。不如九公辛苦些,就用这些银两每日置办饭菜,也不需要太丰盛精细,只求让他们吃饱喝足了即可。如何?”

  何九公尚未应承下来,两个作陪的商人立即附和道:“大人这法子甚是周到,这事情就交由我等去作吧!”

  何九公扭头看看他们,又回头对秋仪之笑道:“公子,这两个是在金陵城里头开饭庄的。我们筹集的饷银给了他们供应饭食,这可是笔大生意,他们说不定还能好好赚上一笔呢!”

  那两个商人听了,慌忙摆手道:“九公说笑了,什么钱不好赚,我们偏要赚这钱?说出去,我们在金陵还做不做生意了?”

  秋仪之却道:“给你们添麻烦了,在里头赚点钱也是应当的,就是饭食一定要足量。方才我已同何九公说了,不求好、但求饱。你们现在是在供应军需,若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我可是要用军法治你们的!”

  这几句话说得两个商人浑身一凛,立即唯唯诺诺地答应。

  秋仪之满意地点点头,又四下巡视了一番,见天色已晚,天上明星都已若隐若现,便对何九公说道:“九公,今日多亏你了,眼下时辰不早,我们又都劳累了,不若先回去休息,改日我再登门拜谢如何?”

  何九公听秋仪之这话说得客气,兴高采烈地猛吸了几口烟,笑道:“公子言重了,周家是皇商,同大汉休戚与共,当然应当为朝廷多出出力了。”

  他又放低了声音,将秋仪之拉过几步,在他耳边说道:“公子,我虽然老眼昏花,心里却是敞亮。城外其他援军都吃了败仗,唯独公子手下这群人是结结实实打了胜仗的,劳军待遇自然有所不同,哪能在这仓库里头下榻?公子,我特意安排了住所,就在秦淮河边上,费用也都由我们几个另外筹措,好让弟兄们乐呵乐呵……”

  秋仪之瞧着何九公一脸狡黠的神情,不禁放声大笑:“哈哈哈!九公想得周到。不过这些乡勇,是我好不容易才募集训练出来的,刚打了个胜仗,难道就要失陷在金陵这花花世界里头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