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30 圣旨到

《一代权臣》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30 圣旨到

作者:笔讷 字数:2873 书籍:一代权臣

  两人说话之间,林叔寒已亲自取来笔墨纸砚,将自己之前的意思斟字酌句地写了下来。

  秋仪之知道这篇文章要紧,拿了来反反复复看了多遍,又在几处提了些修改意见,两人又复斟酌一番,终于定稿,再由秋仪之亲自誊写完毕后,亲手封印起来。

  于是秋仪之高呼道:“来人呐,外边有人吗?”

  门外随即有人答道:“来了!”

  话音刚落,便有推门进来一人,秋仪之定睛望去,却是那个诨名叫“扬子鳄”的亲兵。

  秋仪之问道:“我说‘扬子鳄’,你小子水里功夫了得,就是不知道马上本事怎么样。”

  “扬子鳄”一愣,说道:“小的响马出身,马上功夫也不差,行军打仗时候,大人什么时候见我骑马落在后头过了?”

  “好!”秋仪之赞道,“我就要你这句话。前几日你小子横渡甬江救过我一命,我还没赏你。今日又有一桩重大事情要办,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扬子鳄”拍着胸脯说道:“有什么事情,大人尽管吩咐好了!”

  “好!”秋仪之又称赞一声,举起手中已封好的两份书信说道,“这里有两样东西,我要你立即启程送到京城洛阳那边去,来回只有四天时间,你能不能做到?”

  “扬子鳄”听了这话却有些犹豫,说道:“大人,我们虽然马快,日夜不停地奔跑,来回京城怎么着也要六七天时间,这才四天,怕是来不及吧?”

  “扬子鳄”盘算得这样细致,反倒让秋仪之颇感安心,说道:“你小子想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我就问你,你骑着我的汗血宝马,四天里面够不够打个来回?”

  “扬子鳄”答道:“那四天应该是来得及的。就怕大人的宝马这样跑,会饿瘦了膘……”

  秋仪之笑笑,说道:“没想到你还晓得爱惜军马,却也别以为我胯下这匹马只是好看而已,尽管撒开了四蹄跑就是了。”

  说着,秋仪之便将手中打包封装好的两份文书递到“扬子鳄”手里:“你记着,这几封文书……”

  “小的知道,大人的东西都要紧得很,小人在、东西就在……”

  “你不在了,东西也要在!”秋仪之斩钉截铁地说道,“你拿着这两样东西,不要贪快走小路,一路都要沿官道而行,我的马脚力快,多绕些路误不了事。你到京城以后,不管是早是晚,立即就去钟离丞相府,就说是我有信,要将这两份东西亲自交到钟离丞相手里头。之后也不要在京城里面乱跑,就在相府或是相府附近住下来,喂饱马匹,待回文下来,就立刻启程回来,一刻也不能耽搁,知道了吗?”

  “扬子鳄”赶紧用力点了点头:“知道了。”

  秋仪之却还不放心,说道:“我刚才说的话,你再给我重复一遍。”

  没料到这个“扬子鳄”虽是个粗人,记性倒也不错,将方才秋仪之的话复述了一遍,也是八九不离十。

  秋仪之这才安心,便给足盘缠,让他即刻启程。

  此后三天,秋仪之等人在船上也没闲着。

  他们知道了李直所中毒药的成分,便再度延揽名医会诊,想要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商议出解毒之法来。然而一大群医生讨论了半天,依旧是莫衷一是,配制出来的解药、想出来的解毒之法也是五花八门。

  秋仪之、李胜捷等人也知道这些医生开出来的方子未必管用,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其在中了毒的狗身上试用,偏偏都不起效,终于不再尝试,安心等待“扬子鳄”送信回来之后再启程返回倭国。

  “扬子鳄”果然没有让秋仪之失望。

  他离开明州之后,便日夜兼程赶往京城洛阳,除在洛阳等候钟离匡回信小憩了两个时辰之外,竟是三天四夜没有合过眼,终于在他出发后第四天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冒出半个脑袋时候,回到了李直这艘巨舰舷下。

  秋仪之得了通报,也不管自己刚刚睡醒,衣装不整,趿了鞋就跑到甲板上去迎接“扬子鳄”。

  秋仪之见这“扬子鳄”一路而来,已是元气大伤,几乎是一步一挪地走上旋梯,脖子上挂着的一个褡裢里头影影绰绰露出几份东西来。

  他料想这几样东西便是朝廷的回函,便赶忙迎了上去,嬉笑着用力拍了拍“扬子鳄”的肩膀:“好小子,果然言而有信,今后还有用得着你的……”

  秋仪之话未说尽,那“扬子鳄”居然一下瘫倒在地上。

  秋仪之被他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他路上受了什么伤,慌忙俯下身子伸手去探他的鼻息,这才放心——原来是他劳累过度伤了元气,居然就在甲板上睡着了。

  秋仪之又是感动又是好笑,连忙招呼过几个亲兵,要他们将“扬子鳄”抬回房间,备下食物,待其睡醒之后再饱餐一顿。至于“扬子鳄”随身携带的那几份回函,秋仪之则连同褡裢亲自取下,立即拿着赶到林叔寒的船舱里头,要与他一同拆阅。

  林叔寒起得却早,正在桌子旁边写大字,听秋仪之招呼,也不抬头,静待两个字写完,这才说道:“皇上的圣谕下来了?”

  秋仪之答道:“正是,刚刚才到的,在下正准备同先生一道拆看呢。”

  其实林叔寒心中也是有些紧张,要知道这皇帝的圣旨可不是寻常之物,以林叔寒原来想做一辈子隐士的打算,就是活到死恐怕都没有一睹皇帝圣旨的机会。

  于是林叔寒说道:“这种事情,让林某来做即可。”

  说着他便从桌上取过一把裁纸刀,接过秋仪之手中的几叠文书,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份,展开一看,立即赞叹道:“且不说其中内容如何,光这一笔字就见其人风骨硬挺,没想到酸腐如翰林院中,也有这样的不凡之人。唉!天下藏龙卧虎,林某诚可谓井底之蛙!”

  秋仪之伸手取过林叔寒手中的文书,见上面满是硬朗枯瘦的“瘦金体”字,不禁哑然失笑道:“先生真是识货,这份文书可不是翰林院的哪位先生写的,乃是在下的师傅钟离丞相的亲笔……”

  林叔寒听了一惊,几乎是夺过那份文书,仿佛这张纸立刻就要消失一般用贪婪的目光上上下下看了无数遍,这才长叹口气,说道:“急就之下,能有这笔字,不知平日里头的书法能到何种境界……”

  秋仪之却道:“钟离师傅平常似乎从不练字,拜相之后也有几个想要拍马屁求字的……”说到这里,他忽然“噗嗤”一笑,“可那几个人,看了师傅那双眼睛,吓都吓死了,哪里还敢开口?”

  林叔寒听了之后,却是感慨万千,说到:“林某自以为一笔书法独步天下,却不料当今宰相居于庙堂之高,却……今后林某再不敢以书法自诩了。”

  他忽又叹口气,说道:“可惜这份圣谕是宣给李直的,否则林某真想时时藏在身边,当做帖子日日临摹也是好的。”

  秋仪之笑道:“这事好办,既然林先生喜欢,那有缘我向师傅求一幅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说起来钟离师傅对林先生也是颇为赞赏的,想必师傅也不会拒绝吧。”

  他话锋一转:“这事且容后再谈,先生先说说圣上这道圣旨吧。”

  林叔寒定了定神,说道:“说起这份圣旨么……可见秋大人深得圣上喜爱啊!当今皇上虽不是开国之君,却也是个行军打仗的马上皇帝,极有主见的人,见了秋大人的奏章,居然条条照准,实在是太难得了。”

  秋仪之也感慨道:“那还不是皇恩浩荡。”

  他又取过第二封文件,见这封东西甚是厚重,便笑道:“不知这里头是什么东西,说不定是赏赐给老船主的银票呢。皇上素来节俭朴素,就是赏我都没有这么慷慨大方呢!”

  说着,秋仪之捡起桌上的裁纸刀,将封皮小心打开,仔细一看,竟吓了一跳——这份东西不是银票,却比银票值钱多了,乃是一大叠通关文书!

  秋仪之和林叔寒这几日常常同李直父子说话,知道这通关文书在海外商人眼中的价值——一张文书,经营得好,便能有三万银子的利润;经营得差,也能赚上一万;若是懒得亲自行船,买给同行,少说也能换个五千、七千的。

  秋仪之仔细数了一下,正正好好、不多不少恰是一百张通关文书。也就是说,以李直的本事,这些文书就能赚两百到三百万两白银,是大汉朝廷半年的收项,就连林叔寒的红颜知己——吴若非这样风华绝代的女子,都能买上十个八个的。

  秋仪之手里捧着这堆薄如蝉翼的通关文书,手中竟有些颤抖,说道:“真是天威难测啊!没想到皇上居然有这样大的手笔!若是老船主见了,还不准激动成什么样子呢!”

  林叔寒笑道:“想必这是钟离先生的主意吧。这样赏赐李直,既不用动用国库,又极丰厚,还正切合了李直的夙愿,这样一石三鸟之策,可谓是洞彻人心了。”

  一面说着,林叔寒忽然瞄到皇帝带给秋仪之的东西里头,还另有一封小信,正好背面朝上匍匐在木桌子上,便用两只手指拈起来,看了看正面的台头,说道:“大人,这里还有一封给你的信的,是钟离宰相写给你的吧?我看这字不太像啊!”

  秋仪之定睛一看,见信封正面用极为端正的小楷写着“秋仪之亲启”一排字,慌忙将信夺在手中,说道:“林先生不得无礼,这是圣上的亲笔!”

  林叔寒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被秋仪之这句话吓得一脸震惊,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秋仪之却没工夫管他,用裁纸刀再加上一万个小心,轻轻划开信封,取出其中一张黄裱纸,见上面只写了一百多个字,便极恭敬地捧在手心当中,低声读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