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16 一箭定生死

《一代权臣》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16 一箭定生死

作者:笔讷 字数:2953 书籍:一代权臣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秋仪之却见一道白光闪过,一个瘦小的身影在眼前一晃,那两个穷凶极恶的倭寇便应声倒下——脖子上被切开两道极深的伤口,鲜血喷洒而出,冲出有一丈来高。

  秋仪之定睛看去,救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尉迟霁明,惊喜之下忽然想到:她既杀入敌阵,那林叔寒和温灵娇便无人保护,便赶忙问道:“霁明,我不是教你保护林先生和温小姐么?你怎么自己过来了?他们二位现在哪里?”

  尉迟霁明答道:“就是他们看见叔叔深陷阵中,无法突围,这才叫我来救叔叔出去的……”她话说一半,便又挥刀抵挡住了面前好几个倭寇的袭击,却再不继续说话,专心于眼前的厮杀。

  秋仪之知道自己这个侄女年纪虽轻,武功却已渐趋化境,现在就连她都要如此认真地对敌应战,可见战事绝不轻松,甚至已落了下风。

  如此这般混战了有一盏茶功夫,秋仪之等人却始终不能突破倭寇围困,自己手下亲兵虽没有阵亡的,但身上都挂了大大小小的伤口。至于伍常锡那些官军,则大多已被杀死,只留下五六十人还在拼死抵抗,却也都负了伤。

  眼看情势越来越危急,秋仪之心中愈发绝望,对身旁依旧战斗不息尉迟霁明说道:“霁明,你会轻功,还是赶紧跳出去吧,免得凭白搭上一条性命。”

  尉迟霁明武功以灵巧见长,倭寇越逼越紧,让她越来越没有闪转腾挪的空间,一招一式之间,早已没了往常那样的潇洒从容,就连左手手背上也不知何时被倭刀划开了一道不深的口子,渗出丝丝鲜血来。

  她听了秋仪之的话,手上招式迭出,口中断断续续地答道:“叔叔……叔叔……说……说什么呢!我这边……这边轻松的很!你……你看……”说着,好不容易抓住面前一个倭寇招式之间转瞬即逝的空档,冒险近身贴上去,将匕首插入这倭寇的肚子。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阵后长啸一声,倭寇忽然停止了攻击,齐齐退后两步,顺带将手上倒地的同伴拖出战阵。然而他们警惕依旧,手中紧紧攥住倭刀,将刀尖直至秋仪之等人。

  秋仪之见一柄柄倭刀好似丛林一般,又如皓月发出凛人寒光,竟没有半点可供自己突破的空间,只好暂时停止搏斗,在原地喘息,同时观察倭寇动静。

  却见那红甲倭将分开众人走到秋仪之面前。

  秋仪之见他身材不高,容貌也甚是丑陋,然而满脸严肃另有一番气势,又听他开口“咿咿呀呀”说了老大一串话。

  这又是倭语,秋仪之听得一片茫然,没听懂半个字。

  那倭寇似乎恍然大悟,砸吧了几下嘴唇,这才用极奇怪的口音说道:“你,打得好,我,佩服。你,投降,我,不杀。好不好?”

  秋仪之是个聪明人,从这一星半点的词汇当中猜出倭寇意思:原来是自己这般拼命搏杀,让悍勇异常的倭寇也深感佩服,只要自己投降了倭寇,那便能保全下性命来。

  秋仪之抬眼往往四周,见倭寇包围圈中只剩下不过五十人,个个筋疲力尽、浑身是伤,若再打下去,绝对会全军覆没;又见对面倭寇伤亡也不小,除被杀死二三十人之外,其余倭寇也多多少少带了伤。

  他又想:这红甲倭将现在提出要招降自己,未必就不是他觉得本方损失太大,若是强攻难免造成更大的伤亡,所以想要诱降自己,再趁自己缴械时候再行屠戮。

  然而情势危急,不容他前后细想,只觉得自己若是能够拖延一时半刻,说不定府衙里头当着缩头乌龟的州牧叶声瑜大人良心发现,能够指挥大军前来接援,又或者从天上掉下来一支天兵天将,从地里冒出来一伙阴兵阴将,三下五除二将倭寇杀退,救自己出来。

  想到这里,秋仪之已拿定主意——也不管是不是通晓倭寇语言,总要同他瞎扯几句,能活过一个时辰,就是一个时辰,于是他学着倭寇的语气背起《三字经》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他正背得高兴,那边的红甲倭将却不耐烦起来,把舌头捋了半天,这才结结巴巴用汉语说道:“你,说什么,我,不懂。快放下,刀,投降,我不杀。” 随后又“叽里咕噜”又说了一大串倭话。

  秋仪之装作在考虑的样子,一脸严肃地点点头,转身回去同伍常锡和尉迟霁明说了几句话,似乎在商量一样,半晌却又扭头回来开始继续背诵《三字经》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

  那倭将听秋仪之口中话说个没完,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宝刀,已是急了,也不学着说什么汉语了,直接就是一大段倭话,脸上却是布满了杀气。

  秋仪之也知道这倭将耐性几乎被自己耗尽,却也无可奈何,心中暗自叹息,嘴巴上却还在滔滔不绝地背诵《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那倭将还在懵懂之间,却见他旁边闪出一人,也是倭人打扮,却扯着嗓子用流利的汉语大叫:“你他妈少装蒜,老子不认字,《三字经》还是会的!快些缴械投降,可以饶你不死!”

  “又是个汉人假倭寇!”秋仪之心里暗道,立即扭头对尉迟霁明说道:“这是个汉奸,给我把他喉咙打哑了!”

  尉迟霁明答应一声,摸出最后一枚铜钱,使出浑身劲道向那假倭寇脸上掷去。

  这枚铜钱注入了尉迟霁明刚柔并济的无上内力,不偏不倚正好射入那假倭寇的嘴里,将他一口黄牙打了个粉碎,伸手捂住嘴巴,却止不住鲜血和唾沫的混合物,从指缝当中不停流淌下来。

  那红甲倭将见状大怒,高高举起手中团扇,向秋仪之方向一指。他率领的倭寇随即狂呼嚎叫起来,挥刀向前就要将陷入重围的秋仪之等人砍成肉酱。

  秋仪之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山穷水尽”了,双手紧握宝刀,只想在死之前多杀死几个倭寇,大脑却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短短不到三十年的一生中发生的一切。

  正在懵懵懂懂之时,却听面前传出一声凄厉的吼叫,眨眼之前还准备围攻上来的倭寇全都停住了脚步,在向后观望。

  秋仪之也连忙定了定神,定睛向前张望,却见方才还张牙舞爪指挥倭寇行动的那个红甲倭将,不知何时口中已经插了一支利箭,双眼泛白,摇摇晃晃就一头栽倒在地下,已然是死了。

  见到这副场面,不仅是秋仪之,就连四周倭寇也是一惊,居然忘了继续向秋仪之等人攻击,纷纷用好似中了邪的目光四下张望,想要看清到底是谁射死了自家头目。

  忽闻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音,秋仪之不知何人,踮着脚循声望去,却见一个威武少年,年纪不过十七八岁,身穿一套湖蓝色短打劲装,面目甚是英武,唇上留着一层青春期特有的毛茸茸的胡须,骑在马上右手擎了一杆大旗,左手持一张长弓——正是此人射死了哪个红甲倭将——正向自己这边疾驰而来,似乎是要来搭救自己。

  秋仪之见此人浑身上下都是汉人装束,又射死了倭将,倭寇定然对他恨之入骨,怎么还敢轻入敌阵,连忙高声疾呼道:“那位英雄,赶紧拨马回去,不要轻涉险地!”

  那个年轻人似乎没有听见秋仪之的呼唤,继续纵马向前冲来。

  秋仪之又是惊讶又是惋惜,心想这少年虽然武艺不凡、胆识出众,却是个莽夫,这样正面冲击,岂不谁要被倭寇砍成肉渣?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那些残忍无比的倭寇见到这少年手里擎着的大旗,居然不由自主地让开一条通道,任凭这少年毫无阻隔地跑到秋仪之身边,也不下马,便弯腰对秋仪之说道:“你还愣着干嘛?赶紧跟在我身后,逃出去啊!”

  秋仪之知道眼下正在绝境当中,只有信任眼前这个少年一条道了,于是招呼一声,便紧紧跟在那少年马后,咬着牙往倭寇包围圈外跑去。

  方才还在如狼似虎的倭寇见到这样情况,居然毫无反应,任凭秋仪之、尉迟霁明及伍常锡手下将士,搀扶着受伤同伴安然退出自己包围,一个个好似温顺的绵羊一般。

  秋仪之尾随那少年逃离险境,忽又想起林叔寒、温灵娇等人,便在这少年身后说道:“这位英雄,不妨往那边去,那里还有我几个同伴要接呢!”

  那少年听了,扭头见秋仪之伸手指着一条小巷的口子,又见其中果真有三两个人在探头探脑朝自己张望,便点点头,说道:“也好,这就过去。”说着,一拉缰绳,拨转马头,便往秋仪之所指的方向快步而去。

  那边正是等得心焦的林叔寒和温灵娇,他们见秋仪之安然回来,无不激动万分,正要开口说话,却听秋仪之说道:“有劳诸位担心了,不过眼下还不安全,我们赶紧撤出这是非之地,有话日后再说。”

  那坐在马上的少年听了,也说道:“这位先生言之有理,大家赶紧跟我走!可惜你们没有脚力,否则跟着我的快马,不一会儿就能逃出去了。”

  “有的,有的!”秋仪之连声说道,又朝远处疾呼了一声。

  他话音刚落,便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马匹长嘶,转眼之间,他的那匹汗血宝马便领着其他几匹骏马,以及林叔寒和荷儿所骑的毛驴,回到了主人身旁。

  秋仪之无比爱惜地抚摸了几下爱驹的鬃毛,随即翻身上马,又扭头对伍常锡说道:“伍将军,你手下的将士都是明州本地人士,还请就地疏散。在下回去休养生息,不日还要同倭寇再战,请将军仔细操演兵马,日后还有相会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