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10 倭寇来袭

《一代权臣》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10 倭寇来袭

作者:笔讷 字数:2916 书籍:一代权臣

  秋仪之却摇摇头,只将殷泰如何将倭寇引入宝庆寺大殿,揭发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又命倭寇追杀自己的经过说了,然后才道:“我只知道是那殷泰既勾结了倭寇,又勾结了天尊教,来与我作对的,至于其中的过程么,却是无从知晓。”

  他又想了想,说道:“想来那虞枚说敛一笔财之后,便准备逃亡扶桑,也是这殷泰从中联络。所以虞枚对这殷泰也是言听计从。”

  林叔寒颔首道:“这事我也是猜不透缘由,恐怕只有等哪天擒拿住殷泰,再亲口问他,才能知道吧。”

  林叔寒忽然话锋一转,说道:“然而今日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以秋大人的身份,不知如何向皇上陈述呢?”

  秋仪之思索了一下,说道:“林先生这问题问得好。我想不如装聋作哑算了。待雨过天晴之后,恐怕地方官就会一级级上报,直达天听。到时候,若皇上下旨询问起来,我再见招拆招好了。”

  “哈哈哈!”林叔寒大笑几声,“秋大人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你别忘了,山阴县中还有一位大殿下的耳目。他虽然暂时被大人打发了出去,然而大人这么许久不在县中,又岂能瞒过他的耳目去?说不定大殿下现在已经在四处打探大人的动向了呢!”

  “那……那先生的意思是?”秋仪之问道。

  林叔寒狡黠地一笑:“以林某的愚见,一样要上报皇上,与其让别人说,为何大人不说?记得大人不是有秘奏直达天听的渠道么?这种事情上面不用,等到天塌了再用么?”

  秋仪之听了,顿时茅塞顿开,说道:“先生说得有理!就是这份奏章怕是有些难写。要知道,无论是圣女温灵娇,还是虞枚,这个……这个……在皇上那里似乎不怎么好开口。”

  林叔寒一笑道:“这都是细枝末节的事情,就是秋大人想说,皇上也未必有功夫听呢!我看,只要将天尊教在江南传播及其首脑勾结倭寇的事情,同皇上说了。至于这个虞枚是不是真的奉了教主的命令,他们又是如何勾结在一起的,等皇上问了,大人自可将你的猜测告诉皇上。皇上不问,大人也就不必多此一举了。”

  秋仪之凝眉道:“这算不算犯了欺君之罪了?若是有人弹劾起来,怕是不好收拾。”

  林叔寒又笑道:“这就是大人多虑了。所谓欺君,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是也。林某刚才说的两条,大人也未必有把握知道实情,暂时不报予皇上知晓,最多算是过于谨慎、不愿风闻言事而已,又哪里谈得上欺君呢?”

  “那温灵娇之事呢?”秋仪之幽幽地问道。

  林叔寒沉思了一下,又道:“大人同温小姐的情分……我也是知道一些的,自然不愿将她交给朝廷依律处置。然而好就好在这个温灵娇行事诡秘,除了大人几个亲信也未必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动机,也就无从弹劾了。”

  林叔寒喝了口茶,接着说道:“退一万步讲。大人私通邪教首脑,说也是欺君、不说也是欺君,这样看来,说不说也就无所谓了。”

  秋仪之细细想了想,终于说道:“看来也只能依着先生的意思办了。只是在下现在心乱如麻,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就有劳先生为我代笔,由在下誊写清楚之后,再送往京城好了。我看今日先生也劳累了,不如今日先打个腹稿,待改天养足精神之后,我们再斟酌斟酌如何?”

  林叔寒却道:“一篇文章么,又有何难?林某受大人一饭之恩,报之以一篇文章,难道还要今日拖明日么?况且林某几日没有动笔,正在技痒之时,我看笔墨都是现成的,不如我这就为大人拟篇草稿,供大人参酌吧。”

  说罢,林叔寒也不客气,就在秋仪之房间的书桌前,亲自砚墨展纸,挥挥洒洒不过一盏茶功夫,便将一份奏章拟定好。

  秋仪之在一旁盯着林叔寒写完这篇文章,不禁击节叫好道:“林先生果然是落笔成文,在下在旁边看了,竟是一个字都改不动。唉!就我这笔烂字,誊写都是作践了这篇好文章呢!”

  林叔寒对自己的文章最是自负,秋仪之这马屁正拍得恰到好处,惹得他不禁得意地笑起来:“大人这是哪里话,你若这样讲,我今后还怎么敢给大人拟文呢?”

  两人正要继续寒暄,却听窗外传来一声惊惶的呼喊:“侄少爷,不好了,赶紧逃跑吧!”

  秋仪之听了一惊,忙推开门,四下张望,却见乃是这“华茂楼”的掌柜孙守谦,亲自从别院外头跑了进来,在向自己报信。

  秋仪之忙问道:“孙掌柜,你在嚷嚷什么呢?还叫我快报,难道是飓风又来了?”

  孙守谦满脸的惊慌,道:“侄少爷别开玩笑了。飓风来得快,走得快,早就没了。现在可是倭寇杀过来了,比飓风厉害多了!”

  “什么?”秋仪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重复确认了一遍,“哪里来的倭寇?”

  孙掌柜还真以为是秋仪之没听清楚,提高了声音答道:“就是倭寇,从围堰那里杀将过来的。侄少爷别说了,赶紧逃命去吧!我也要跑了!”

  他这声话说得异常响亮,让别院之中秋仪之手下好几个连觉都不睡了,探出头来查看情况。

  这下秋仪之也算是终于确认了孙守谦的话,心中却是万分狐疑:所谓倭寇不是被自己在宝庆寺里头杀光了吗,怎么又从哪里冒出来,居然敢大举袭击明州城?

  于是他定了定神,说道:“掌柜的不要着急,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消息?这种事情不清不楚就胡言乱语,是要出大乱子的。”

  掌柜孙守谦急得几乎要留下眼泪来:“这种事情能胡说吗?现在明州城里头都乱成一锅粥了,侄少爷要还是不信也简单,登上华茂楼顶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秋仪之眼睛一亮,说道:“好,我们这就登楼瞧瞧去。”

  没成想孙守谦又一把拉住秋仪之:“小人就随口说说,什么时候了,侄少爷还想着看热闹。赶紧跑吧!”

  秋仪之却满不为意,一边往华茂楼小跑而去,一边口中还在招呼:“小的们,都起床了,又有事情要办了。”

  他跑了一半,尉迟霁明却跟了上来问道:“叔叔怎么了?谁说有倭寇来着?”

  秋仪之见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知道是这小姑娘的又想同倭寇交手了,便道:“现在还不一定就是倭寇呢,说不定是以讹传讹。要么你也赶紧随我去华茂楼顶瞧瞧去?”

  说罢,两人便一路往华茂楼而去。

  此时正是卯时未过、辰时未到之时,天正蒙蒙亮的时候,已有些起得早的客商,来华茂楼中用餐,许是他们听见“倭寇来了”的传言,俱扔下手边的美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明州城内好端端一座数一数二的酒楼,已是变得杯盘狼藉。

  秋仪之因同林叔寒商议事情,因而一夜未睡,跑了半路便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登上华茂楼顶,极目向楼下眺望而去,竟吓了他一大跳。

  只见明州城果如孙守谦所言,已是混乱不堪——远近又数十间房屋都被点燃升腾起浓烟,街巷之中无数百姓拖家带口昏头昏脑地就往明州城外乱跑,即便是在华贸楼顶上也能听见男女惊叫、婴儿啼哭和鸡飞狗跳的声音。又朝港口围堰方向望去,果然看见无数倭寇模样的人,或三五成群、或独自行动,在明州城中走街串巷,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

  秋仪之见到这副景象,心中又惊又恼,一句话不说,便回头下楼去了,正同孙守谦撞了个照面,却听孙掌柜说道:“侄少爷,我没骗你吧?倭寇来了,还不赶紧往城外跑?”

  秋仪之点点头:“孙掌柜消息果然灵通。倭寇确实是残忍无比,掌柜的赶紧拿好酒楼账册、地契,这就遣散酒楼一切人等,叫他们不要贪恋财物,逃命要紧。”

  孙守谦点点头:“那侄少爷就赶紧同我们一起跑吧,我在乡下还买了间别墅,正好能供少爷避一避风头。”

  秋仪之摇摇头:“孙掌柜自己逃命就便罢,不必管我,我手下养了十来个勇士家丁,今日正好试试他们的锋芒。”

  孙守谦听了顿时一惊——大东家周慈景的亲侄子要是在这里有了个三长两短,自己是万难交代的过去的,赶忙高声阻止道:“侄少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然而他话音未落,秋仪之已然带着尉迟霁明跑远了。

  华茂楼别院之中,秋仪之手下众亲兵听到命令,不管身上疲惫,已是穿戴齐整、整装待发,就连温灵娇和荷儿也各自换了身劲装,站在一旁等候秋仪之号令。

  秋仪之见了高兴,便道:“方才我已同尉迟霁明登楼观看过敌情了,倭寇来人众多,总有三四百人,可谓人多势众……”

  众人听了,都以为秋仪之要下令众人护住林叔寒、温灵娇等人这就撤出明州城,却听话话锋一转道:“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大汉男儿岂容他们在此猖狂?我方才已看清了明州府衙及驻军位置,我等这就前往,同明州州牧及军中郎将,一同商议剿灭倭寇办法。”

  他又朝林叔寒和温灵娇扫视一眼,说道:“明州城街巷甚窄,我看只要护住两头,林先生和温小姐、还有荷儿姑娘,在下自可保证安全无忧。不知几位是否愿意同在下一同行动?”

  林叔寒和温灵娇自然没有异议,分别答应了。

  秋仪之十分满意,随即将队伍编排妥当之后,携带应有之物,便出了华茂楼别院。

  倭寇来袭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明州城上下。

  城中百姓听到这样的紧迫消息无不扶老携幼往城外逃避。虽然明州城中百姓人数众多,总在四五十万左右,却好在没有城墙,因此疏散速度倒也不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