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99 宝庆寺

《一代权臣》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99 宝庆寺

作者:笔讷 字数:3008 书籍:一代权臣

  温灵娇一时无语,静听林叔寒继续说道:“据林某所知,天尊教教主均由温家继承,而来也有三四百年了,这同中原王朝又有什么区别呢?若是按照贵教教义,教主之位岂不是应当由能者居之么?难道温家世世代代的子孙,均是教中顶尖的人才不成?”

  温灵娇是何等聪明之人,口才也不同寻常,之前同别人辩论经义从没输过,即便偶尔理亏也总能强词夺理硬驳过来。

  然而林叔寒今日的分析不仅合情合理,更是高屋建瓴,竟让温灵娇想不出一句半句反驳之言来。

  于是三人相顾无言,只听见海风呼啸,带来一丝腥臭气味。

  三人沉默了许久,秋仪之终于长叹一声:“天尊教的教义,在下也曾走马观花看过几遍,只觉得其中有些荒诞不经,却从没有如先生说得这么透彻过。”算是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林叔寒抿了抿嘴,又展开折扇,使劲摇了几下:“这不过是林某偶有所得罢了,若秋大人和温小姐听了,能有些感触,也不算林某白费口舌了。”

  说罢,林叔寒便扭头望着温灵娇,眼中放出慑人的冷峻光彩来。

  温灵娇从小到大,接触的就是天尊教的教义,她心中虽然明知林叔寒方才所言近乎与理,可是要她救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笃信了近二十年的信仰,又谈何容易?

  于是温灵娇脸一沉,说道:“林先生果然是贯通中外、博古通今,小女子今日辩不过你,待日后再做讨教如何?”

  林叔寒当然已经猜出温灵娇已有几分为自己所说服,也知道眼前这位天尊教的圣女心高气傲,让她当面认错是绝不可能的,便大度地一笑道:“好!林某若又有心得,也要向小姐讨教讨教。”

  秋仪之听他二人说话已没了之前那样的剑拔弩张,心里高兴,便道:“好了,我们宝庆寺的地形也已看了,天尊教的教义也已论了,想必大家肚子也饿了,嘴巴也渴了,不如由在下做东,这就进城去吃喝一顿,如何?”

  说罢,秋仪之也不待众人答应,便招呼这往明州城方向而去了。

  此后三天,秋仪之几人虽怕暴露身份,再也不敢去宝庆寺附近实地踩点,却是一同将那边的地形细细回忆分析了无数遍,又准备了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做了各种应对工作。

  于是终于到了九月十五重阳佳节这一天。

  按照半个月前从费廉口中所约定的时辰,秋仪之当日并不急着出门,只待夕阳西下、月上柳梢这才同温灵娇、林叔寒一道,各乘骡马往宝庆寺而去——而尉迟霁明、荷儿及秋仪之带来的八个亲兵则早已出发,各自在既定位置准备接应。

  通往宝庆寺的路秋仪之走过一次,因此不废什么周章便已到甬江入海的河岔口——遥遥望见那宝庆寺周边似乎有人正在活动,远不是之前所见那样死气沉沉的模样。

  秋仪之见了,悄悄同林叔寒和温灵娇使了个眼色,便又纵马向前走去。

  走了不多长时间,忽然从一旁乱石后头跳出几个身高体壮之人,拦在秋仪之三人面前,高呼道:“尔等何人?前头就是大海,没什么好去的,还不速速回头!”

  要是碰到平时,秋仪之定然要同这几个拦路之人开几句玩笑不可,然而现在他有要是在身,不敢有丝毫松懈怠慢,便在马上欠了欠身:“想必这几位也是圣教中的师兄吧?小弟近闻于坛主在此处大办法会,正有意前去共襄盛举。还望几位师兄能行个方便!”

  那几个大汉面面相觑了一眼,忽然张口念道:“一心善谛听,光明大三昧,无比功德人,正尔当出世——”

  这是天尊教中的切口,秋仪之在不知那本经义里头看过,模模糊糊有些印象正一时想不起来。

  正在他抓耳挠腮之际,却听温灵娇款款答道:“彼人说妙法,悉皆得充足,如渴饮甘露,疾至解脱道。”

  秋仪之听了心中大喜:温灵娇可是堂堂天尊教的圣女,说一不二的人物,几句暗语切口怎么会对不出来?

  那边的大汉点了点头,又道:“正遍知者两足尊,天人世间无与等,十力世尊甚希有,无上最胜良福田——”

  温灵娇听了微微一笑,想也不想就接道:“其供养者生天上,未来解脱住涅槃,稽首无上大精进,稽首慈心大导师。”

  (以上均采自《弥勒大成佛经》,白莲教等均为弥勒信仰,故而引用这本经书。)

  这两个大汉这才点了点头,换了一副和善些的表情,问秋仪之道:“原来还真是我圣教弟子啊!却不知这位是……”

  秋仪之见他们已然放松了警惕,便道:“这位是小弟未过门的妻子。不怕两位师兄笑话,小弟从小被父亲溺爱惯了,上了几个私塾却没认下几个字来。倒是我这位未婚妻聪明得很,圣教经书可谓过目不忘。”

  那几个大汉一面听秋仪之介绍,一面往温灵娇脸上望去——温灵娇今日出门之前,特意叫荷儿给自己化了个偏媚的妆容,虽少了往日那种清丽脱俗的气质,却也别有风味——因此这几个大汉眼神一触及到温灵娇,便再也移不开了。

  秋仪之见他们一副色鬼模样,不禁轻咳了一声,故意抬高嗓音说道:“弟子乃是费廉费师兄介绍来的,几位可否让我们进去瞻仰一下坛主尊容?”说着他数着几个大汉的人数,从袖中摸出几块散碎银两,分给几人。

  那几个汉子接过银子,立即眉开眼笑,其中一人说道:“原来是费师兄介绍来的啊!我也听说费师兄在山阴县觅到一位信仰甚笃的兄弟,据说姓徐,原来就是你啊。”

  秋仪之点点头:“正是小弟徐甲,既然费师兄已同几位打过招呼了,那便赶紧放小弟进去吧,小弟面见坛主的心正火热呢,半刻也等不及了!”

  那汉子答道:“好说,好说。就是进寺需要乘船摆渡,师弟这胯下这几匹马,可就不能过去了。”

  秋仪之坐在马上,果然看见远处江边停了几条不大的小木船,便连忙翻身下马,说道:“那是自然。”说罢便让温灵娇和林叔寒也都各自下马下驴,招呼着往渡船方向去。

  刚要迈步向前,却被一个大汉拦住,说道:“这位徐师弟吧,你的夫人经读得熟,进去法会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这位先生就不太好进去了吧?”

  秋仪之早料到会有这么一说,便朝林叔寒使个眼色,笑道:“这是我家师爷,圣贤书读烦了,也想去见见世面……”

  天尊教里头发展教众,最烦的就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读书人了,那汉子听林叔寒是个师爷,开口就要拒绝。

  然而那汉子口中的“不”字尚未开口,秋仪之便已说道:“看来林先生是同圣教无缘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就劳烦先生在这里等等了,也好帮我们看住这几匹马。”

  说罢,秋仪之头也不回,便同温灵娇一道,往小舟那边缓缓走去。

  撑船的船夫是个老翁,秋仪之见他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裸露的肌肤上渗出油腻腻一层汗,在月光下泛出白光来。

  秋仪之同他攀谈几句,这才知道也就是个附近的船夫,临时被请来的,并不是什么天尊教的信徒。于是秋仪之便又掏出一片碎银,赏了那老船夫,便在他的千恩万谢之中下了渡船,来到宝庆寺门前。

  这宝庆寺从门外看去,依旧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样子——寺庙门前广场地面的砖头皆已碎得坑坑洼洼;房顶上的瓦片不全显得零零散散、斑斑驳驳;就连窗纸都没有来得及糊好——然而里里外外却有不少人走进走出,显得十分繁忙。

  秋仪之知道自己乃是过来卧底私访的,不敢找人随口搭讪以免露出破绽来,只透过破破烂烂的窗口朝庙里头望去——果然见到宝庆寺并不宽敞的正殿里头,摆了一只不小的瓷缸,缸里头点起一把大火,火前不知多少人正在倒头跪拜,正是天尊教祷告时候的场面。

  正在秋仪之聚精会神地观察庙中动向时候,忽然有人从后在他肩上拍了一下,招呼道:“徐师弟,你来了!”

  秋仪之顿时一惊,却想此人称呼自己为“徐师弟”那定是当时在“了尘宫”前那个叫费廉的。

  于是秋仪之缓缓转身,见自己身后站着的果然就是费廉,嘴角立即扬起微笑:“原来是费师兄来了,吓我一跳!”

  费廉之前在秋仪之那边得了不少好处,见到他好像见到一座金山一样,说道:“我还想徐师弟是个实在人,怎么这时辰了还没到,还想着过河去迎接师弟过来呢!竟没想到师弟已经来了。”语气十分热忱。

  秋仪之也笑道:“这也全赖费师兄大名呢!小弟方才过来,当时就被教中两位师兄拦住,怎么样也不肯放我过来。可是一报出费师兄大名来,那几位师兄立即就客客气气把我送进来了。”

  秋仪之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让费廉听了也十分高兴,忽然压低了声音:“不瞒徐师弟,师兄我在坛主跟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人物,师弟若是想要单独面见坛主,聆听坛主教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秋仪之听费廉话中都回响着金银撞击的声音,便故意买个关子:“没想到费师兄居然有这样的手眼,能亲眼见一见坛主,那可真是了却小弟心愿了。师兄的意思我懂,不就是想要些孝敬么……”

  费廉听秋仪之这话说得虽然露骨,倒也直截了当,便道:“师弟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圣教当中讲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徐师弟既然颇有家产,多出点钱资助我圣教传播,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啊!”

  “好说好说。”秋仪之笑道,“可惜我这次出来,金银都放在我妻子那里了,待我去同她商量商量。”

  他见费廉点了点头,便转身在温灵娇耳旁说道:“温小姐,刚才的话你也听见了。你说要不要去单独见见这位于坛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