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26 饶了你们这群商人

《一代权臣》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26 饶了你们这群商人

作者:笔讷 字数:3311 书籍:一代权臣

  作者说:继续更新,每日更新,坚决更新1

  -----------------------------------------------------------------

  郑鑫领着郑森、郑淼两兄弟一进书房便看见秋仪之跪在幽燕王跟前,只当他正向父王请罪,急急求情道:“四弟此次私访天尊教,虽然有失唐突,但毕竟是一片为父王分忧之心,还望父王能够看在这点上,饶了四弟这次吧!”

  郑荣笑着对另两人道:“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吗?”

  郑森、郑淼两人同道:“兄长所言,正是我等想说的。”

  郑荣听了,也就顺个台阶对跪在地上的秋仪之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饶了你这回,你起来吧!”

  幽燕王前后言行不一,让秋仪之实在参悟不透,又不好当面询问,只得站起身来,垂首立在一旁。

  幽燕王颔首道:“仪之此次虽然唐突,但毕竟发现了幽燕道天尊教的巢穴,功过略可相抵,这才是本王不深加责罚的道理,尔等可要明白了。”顿了顿继续说道,“郑淼此番办事谨慎周全,甚得我意,要本王赏你何物?”

  郑淼作揖道:“查处邪教为纲,搭救兄弟为常,纲常之内父王又何须褒奖?”

  郑荣道:“此言虽然不虚,然而赏罚分明乃是本王一贯主张,本王这就赐你父亲年轻时用过的雕弓一张,以示褒扬。”见郑淼谢过之后,幽燕王接着说道,“郑鑫主管广阳城中治安事务,却不能事先发现天尊教的迹象,该当何罪?”

  郑鑫一怔,连忙跪下,口中喃喃说道:“孩儿不肖,甘愿受罚……”只听得父王道“且罚你回家通读《政要》,两日后写篇心得交来”,郑鑫这才暗松口气,谢了父王的恩慈。

  郑荣换了神色道:“这天尊教一事不可不管,所幸除首恶元凶外,其他大小人等皆被捕获,当顺藤摸瓜将天尊教在幽燕道的势力斩草除根……”

  “孩儿平日疏忽,竟使邪教坐大,孩儿愿领下这份差事,定将邪教连根拔除!”说话的是郑鑫。

  郑荣摆摆手道:“我军南下平叛就在当日,这整顿军马之事恐郑森一人难以周全,还要你一同办理,这才是当前的要务。至于这剿灭天尊教之事,就让郑淼和仪之去办好了。”

  仪之听了,也是一愣,忙应道:“仪之定会带罪立功,不负父王这般苦心!”

  幽燕王笑道:“本王揣测这邪教妖女及坛主尚在幽燕,而要离开惟有南下渡过黄河,进入河南道一途,因此须在各渡口加派兵力,切莫让妖人泥牛入海。”

  郑鑫听了,用力点点头:“孩儿定当竭力办事!”

  郑荣欣然一笑道:“诸位孩儿所办,均是紧要事务,还要用心办理,不可有半分疏忽。”

  自仪之领了查办天尊教的差事,不敢有一丝怠慢,领着幽燕道及广阳城的司法衙门,对捕获的天尊教信徒一一进行排查。天尊教虽然经营日久,但信徒大多只是安分平民,也不需动刑,便将所知统统道出;再将众人供述细致比对,很快就将每个人在邪教中的地位甄别出来。对于信徒的处置,秋仪之采取了极为宽大的处置,凡一般信徒,均立即释放回家,再由邻里宿老看管,令其不可再信仰邪教。至于邪教中略有地位或是信仰坚决的,便腾出专用房屋,请名儒传授圣人之道,又让家属时常探访以亲情感化之。而那些在天尊教中犯有勒索敲诈及其他不法之事者,则按律法予以惩办,既不过重、亦不偏轻,谨遵中庸之道,以立法度之威。

  不过在查抄天尊教巢穴之时,发现不少广阳富户因有把柄落在天尊教手中而被迫献出财产的文书。对这些人,到底应该既往不纠,还是应当另行处置,倒让秋仪之甚为烦扰,同郑淼几番商议下来,还是决定先请示幽燕王。

  恰逢幽燕王府预备南下平叛之事正层层铺开,然而朝廷旨意却迟迟未下。幽燕王正为此事担忧,唯恐今日整顿军备正好授人以谋乱之口实,终日同钟离匡商议对策。此时,郑淼和秋仪之为查处富户之事请示郑荣,郑荣便让其便宜行事,不用事事请示。

  这反而给两人出了难题,商议整夜,定下方略。

  这日兄弟二人便邀请广阳经商的富户商人谈话,首当其冲的富户便是周慈景。这周慈景同突厥交易茶叶皮货致富,经营历来以诚信为本,又多读诗书,是遐迩闻名的儒商,在广阳商界之中极有名望。只因家中侍女盗窃案发,周慈景一怒之下命人将其锁拿责打一顿后将其逐出周府。这侍女一时想不开,竟投河寻了短见。此事为天尊教所知,便拿来要挟周慈景。周慈景对侍女自溺之事本就心有不安,故天尊教未加胁迫,便献出大量金银以为赎罪。

  商人乃四民之末,自己又有把柄落在幽燕王府手中,周慈景尚未开口便已矮了一截,脸上僵成一块,端着茶杯的手倒是不由自主地不断抖动,颤颤巍巍地说道:“小可也是念过几年书的,万不敢草菅人命,只是那侍女所窃之物乃是先父遗物又不知卖到哪里去了,故而怒火攻心,才做出这等事来。”

  郑淼见周慈景神色尴尬,微笑着缓缓说道:“周大官人无需过责,此事我兄弟二人早已查清,那侍女本是咎由自取,大官人责打之事虽有失操切,却未曾有悖伦常法令,在此就不予追究了。”

  周慈景长叹一口气说道:“小可屡试不中,因生计所迫才不得不投身殖货。怎奈与俗务纠缠已久,竟然忘了圣人教诲,不仅未对朝廷有过微末之功,还会去相信什么荒诞不经的天尊教,真是惭愧万分!”

  郑淼摆摆手说道:“大官人不必自谦。不过说到为朝廷效力,在下倒有个不情之请……”

  郑淼话音未落,周慈景忙接茬道:“两位殿下若有需要慈景的地方,小可定当效力。”

  久坐一旁没有说话的秋仪之这才站起身来,道:“此次天尊教之事虽然东窗事发,但终究是因为在下的误打误撞,难免今后死灰复燃。因此三王子同在下有个想法,不若乘此机会集合幽燕道的商人成立商会,并以商会的名义一体自保。于公可周济百姓、支持朝廷,于私则可共同进退、规范竞争,商贾之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也可及时发现报知朝廷予以奖惩。”仪之微笑着看看郑淼,点点头接着说道,“我们幽燕王府,也会鼎力支持商会,在同渤海和突厥的交易中给予诸位方便。”仪之右手一摊,示意周慈景品茗,继续说道,“周大官人素有令名,我们兄弟二人商议此事之时,不约而同就便想推举大官人出任会长。”

  周慈景不想今日一来竟由悲而喜,心中虽然欢悦,却总要推辞两句:“小可不才,又德行有失,广阳城中德才兼备的商人比比皆是,哪能轮到小可呢?”

  仪之笑着摇摇头,说道:“周大官人又要自谦了。此事不过是我兄弟二人一些粗浅的想法,尚未告知幽燕王。幽燕王宅心仁厚、目光长远,想必也不会反对。”说着说着,秋仪之话锋一转,甚是严肃地说道,“不过无论商会成立与否,还望大官人向广阳的商人知会两句,一是商贾为天尊教蛊惑一事,幽燕王府既往不咎;二是为天尊教所敲诈的财物,一体发还诸位,至于是由王府还是商会主持且待日后商议;三是确有作奸犯科者,此番也不加惩处,但今后须循礼合法经营,若再犯,定当溯及前罪、严惩不贷!”

  几句话说得周慈景心惊,连忙起身唯唯诺诺着应承下来。

  郑荣原想对众商贾笼络一下就好,未曾料郑淼仪之二人会更进一步想出成立商会的主意,于是同钟离匡商议下来认为也未必是祸,便同意了。只不过商人乃“士农工商”四民之末,虽然富可敌国,但历来为朝廷百姓所轻,由其自治似为不妥,便让郑淼当一个坐纛的会长,具体事务还是由周慈景打理,既可提高商会的名号,又便于节制。

  郑淼自担任商会会长以来,应酬顿时大增,广阳城中大小商贾或独来独往或三五成群,将郑淼的府邸围了个门庭若市。郑淼不胜其烦,便叫来仪之,让他好歹也分劳几分。仪之有了之前同郑荣的一段秘议,知道自己这位三哥乃是幽燕王心中世子的人选,当然不想抢郑淼的风头,于是分工凡是同天尊教有瓜葛的商户便由自己交际,其余遵纪守法的均由郑淼应付。

  中华乃是礼仪之邦,一言一行均有礼可循,交际应酬的规矩更是繁复无比。可仪之却无意在繁文缛节上穷讲究,不过是申斥几句、安抚几句后就起身送客了,至于众犯罪富商送上的礼物则一概收下,打算事结之后再分发给广阳城中的贫困人家。而那些登门的商贾本来不过是为了听一句“下不为例”,若是在礼节上吹毛求疵实在是不知轻重了,也就欣欣然离开了仪之略显寒酸的府第。

  因平素为富不仁而被天尊教胁迫的商人也有百来人左右,尽管将各种礼仪精简到最大程度,却也花了整整五天才将所有商人接见完毕。而最后一位商人不是别人,正是仪之潜入天尊教当日被公然举发的张大户。张大户在幽燕王子面前当面出丑,犯的又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心下一直惴惴,可又不愿放弃在幽燕道的生意另起炉灶,见其他犯事的商人一一得以赦免这才硬着头皮进秋仪之府上听候发落。

  仪之因少小时候的经历,对这等欺辱妇孺者向来是深恶痛绝,可为了对众商人一视同仁,只能强压怒火,不便从重处置。所幸张大户极有自知之明,备下的礼物特别丰厚,仪之也只当看在将受接济的老弱病残身上,痛加申斥一番后也就让他离开了。

  对于为富不仁的奸商,仪之自然训斥地格外严厉持久,送走张大户时已是未申交界之时,仪之腹中有些饥饿,便命小侍预备晚膳。此时却又有门子来报,说是广阳商人温灵娇求见。

  本朝自文宗皇帝时候学界掀起复古运动,重新解释圣人经典,将前朝男女大防之类陋习大抵推翻。故而大汉女子虽依旧不能当官从军,但读书认字、访客交际之事也未受到大的限制,不过作为一介商人在外抛头露面的女子还是非常少见的。因此秋仪之顿时来了兴趣,取来商人花名细细查看,却不见有叫温灵娇的更无论其所犯劣迹了。这让仪之更加好奇,“既来之、则安之”地让门子请温灵娇进门一见。

  ---------------------------------------------------------------------------------------------------

  PS.此章牵涉到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事实上,直到宋明理学盛行之前,中国古代女性都具有相当地位。就以北宋为例,范仲淹的母亲曾经改嫁并被写入《列女传》,李清照也能同文友切磋文采。因此本章中所写的女性在外抛头露面,虽略有夸张,却也在情理之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