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57 杀威棒

《一代权臣》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57 杀威棒

作者:笔讷 字数:2921 书籍:一代权臣

  衙门之内的关防也甚为严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不时还有兵士往来巡弋。衙门中虽然人多,却是异常安静,偶有一声咳喘也是听得清清楚楚,显得极为肃穆庄严。

  这样严肃的气氛让秋仪之也不敢造次,赶忙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往衙门大堂而来。却见四位主审官之中,大殿下郑鑫、江南道刺史殷承良已在堂上坐定,越州州牧蔡敏却尚未到来。

  于是秋仪之先向郑鑫躬身行了个礼,又朝殷承良作了个揖,算是打过招呼,便在殷承良下手坐下。

  过了不一会儿,蔡敏也小跑着赶上堂来,双膝一曲,便朝郑鑫和殷承良跪拜行礼。秋仪之因同殷承良并排而坐,却是蔡敏的下属,连忙知趣地闪过一边,待蔡敏行礼完毕之后,才回到座位之中。

  紧接着,又陆陆续续有官员上堂来参拜。

  这些官员并不是江南道属官,而是吏部、户部、礼部派到江南负责各条线的官员。他们虽然平时听命于各州、道长官,但编制依旧属于中央六部,身份略微独立,因此郑鑫也叫他们过来旁听。

  这些官员多为四品、五品不上不下的品级,但比起秋仪之来都要高出一两级来,因此每逢他们过来行礼叩头,秋仪之都要起身回避。这样一来二往,他便不耐其烦起来,借尿遁离了大堂,独自一人在廊下沉思。

  过了小半个时辰,刚到辰牌时分,道府衙门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点声。

  秋仪之心里明白:这是“十三命奇案”的原告苦主杨瑛儿在门口敲击鸣冤鼓,算是报案。

  这件案子迁延许久,杨瑛儿为丈夫伸冤告状也有将近两年了,仅秋仪之接到状纸也已是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安排杨瑛儿击鼓鸣冤实在是一件多此一举的事情,然而大汉制度如此,江南道便也不能免俗。

  于是秋仪之赶紧跑回大堂,见郑鑫已带头领着殷承良、蔡敏等人缓缓往衙门外走去要去接状纸,便赶紧快步走到队列之中,排在蔡敏之后,随着人流向前走去。

  他跟在蔡敏屁股后面走出衙门,果然见到杨瑛儿跪倒在地,手捧状纸,高声喊冤道:“民妇有冤,还请青天大老爷为我做主!”

  这件案子,她告了不知多少遍,“为民做主”这四个字也不知呼喊了多少遍,早已没了当初的声嘶力竭,语调之中反而充满了麻木和冷漠。

  殷承良却管不了这么许多,十分机械的说道:“门前所跪何人?有何冤屈要诉?”

  杨瑛儿昨夜在栖霞寺中过夜,早已有衙门之中经常走动的牙婆、稳婆叫她如何说话。

  只听杨瑛儿一字一句地背诵道:“民妇丈夫毕秀文为奸人所害,特来衙门讼冤。一切冤屈都已记在状纸之上,还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妇做主!”说罢,便将状纸高高举起。

  殷承良是一百个不愿意接状,然而现在他身后有皇帝驾前长子大殿下郑鑫看着,身旁又有无数同僚下属盯着,已是逼上梁山、身不由己了!于是他只好伸手接过状纸,象征性地看了一下,说道:“你这冤屈甚大,本官这就开堂,审明案情可好?”

  杨瑛儿早就知道就是这个殷承良反复作梗,不让秋仪之替自己伸冤,对他的仇恨一点不比对妙真的少。

  然而杨瑛儿毕竟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女流,被朝廷苦心营造起来的排场震慑,万万不敢临时发作,只敢按照昨夜教的那样,嗫嗫说道:“民妇全凭大人做主!”

  这样一套虚伪的仪式好不容易完成,江南道衙门终于开始升堂审案。

  两旁排列的衙役喊过堂威之后,殷承良刚要开口,却想起自己身后还高坐着一位“大殿下”,便忙转身道:“大殿下,下官位卑职小,怎敢在大殿下面前做大。依下官愚见,不如请大殿下坐堂主审?”

  郑鑫当然不会接这个差事,挥挥手说道:“我不懂地方司法,这件案子又属于贵道内务,我身为皇子,不便插手过甚,还是请殷大人或是江南道其他官员主审为宜。”

  殷承良听了秋仪之这话,立即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不便插手过甚”,你插手得还不够多、不够深的么?

  然而这样的念头,殷承良是只敢在肚子里想想,万不敢从口中说出的。可是他却也是不想当这个主审官,便学着郑鑫的话说道:“蔡大人,此案发生在越州。你是越州州牧,守土一方、责无旁贷,不如就由你做主审好了。”

  蔡敏腹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却不敢当面说出,只好脸上堆着微笑,对一旁的秋仪之道:“秋大人,此案发案地、原告住址、被告住址、物证陈列都在贵县之中。不如就由秋大人作个主审好了。”

  秋仪之肚子里面可没有他们满腹的鬼胎,在蔡敏、殷承良看来是烫手山芋的这个主审位子,在他这里却可以肆无忌惮地承接下来。

  只听他说道:“既然殷刺史、蔡州牧两位大人有意将这差事交与在下办理,那下官便勉为其难……”

  秋仪之话未说尽,却又听郑鑫道:“苦主杨瑛儿是在江南道府衙门报的案,自然应当由江南道刺史殷大人审理。秋大人可不要越俎代庖!”

  郑鑫这话语气说得极为生硬,似乎对秋仪之自作主张颇为不满。

  秋仪之听了,霎时一愣,转念一想却又明白了:郑鑫这话并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拐弯抹角讲给殷承良听的,要的就是让殷承良亲自审案、自讨没趣。

  想清楚了这点,秋仪之立即回道:“是。”心中却在窃喜。

  另一边的殷承良却只当是秋仪之刚开口说话,便惹得大殿下不高兴,不免有些幸灾乐祸,却又觉得不知哪里有些怪异,正待思索间,又听郑鑫说道:“殷大人,时辰不早了,你快些审案吧。”

  于是殷承良来不及深思,赶紧答应一声,便对堂上跪着的杨瑛儿说道:“民妇杨瑛儿,你的状纸我都看过了。你丈夫,也就是山阴县举人毕秀文无端遭受横祸,于情实是有可悯之处。”他顿了顿又道,“索性山阴县新任县令亲赴险地,活捉杀人凶手——贼道妙真,为你丈夫伸冤。”

  说罢,殷承良拿起惊堂木,猛击桌案,高声说道:“带人犯妙真上堂!”

  他话音未落,堂上侍卫鹦鹉学舌般高呼“带人犯妙真上堂”,呼喊声一声接一声向堂下传去。不一会儿便有四个虎背熊腰的侍卫,连押带抬地将早已等候在堂下的妙真押了上来,扔在大堂的青石地上。

  殷承良面无表情地说道:“堂下所跪何人?给本官从实招来!”

  妙真微笑着抬起头,调整了一下跪姿,说道:“贫道‘了尘宫’妙真居士,这厢有礼了!”

  殷承良道:“好一个不知死活的贼道姑,死到临头还在装腔作势。我且问你,山阴县中举人毕秀文,可是你所杀?”

  妙真道:“原也说不上一个‘杀’字。乃是贫道同毕孝廉同修阴阳,毕孝廉身体承受不住,无福消受,这才一命呜呼。若说是贫道所害,似乎有些牵强……”

  殷承良未等她说完,立即猛击惊堂木,厉声道:“狡辩!分明是你这贼道,妄信妖术,无端取人性命!我且问你,从你‘了尘宫’中刨出来的十二具尸体,又是怎么一回事?”

  妙真一笑道:“他们同毕孝廉一样,也是同贫道一同修仙,只是无福得道,这才死了。”

  殷承良闻言,立即骂道:“事到如今,你这妖道还敢嘴硬。不过本官念你是个女流,给你一个机会——我且问你,这枉死的十二个人是何身份?你若如实答来,可免去一顿棍棒。”

  妙真摇摇头道:“时日久远,贫道早已是记不得了。”

  “好,好,好!”这三个字似乎是殷承良的口头禅,秋仪之听他说了不止一遍两遍了,“好你个妖道!我倒要看看,是你的肉硬,还是本官的棍子硬。来人呐,给我大刑伺候,重打二十棍子!”

  他命令已下,然而大堂上站班的并非往常那些道府衙役,而是郑鑫从京师带出来的御林军,他们可并不听从殷承良号令。

  堂上气氛一时略显尴尬。

  却听郑鑫说道:“这妖道顽劣不堪,打几棍子杀杀她的威风也是好的。左右,先给我打她二十军棍,只是要留情些个,不能伤她性命,殷大人还有话同她讲。”

  堂上几个士卒得令,齐声答应一声,极熟练地用棍子将妙真压倒匍匐在地上,扒下她的裤子,露出丰满白净的屁股,举起棍子“噼噼啪啪”地就殴打起来。

  这个妙真居士或许真的有什么驻颜妙术——将近四十岁的年纪,还保养得仿佛十八九岁的姑娘一般,身上却又显出寻常少女没有的妩媚气质,又加之她确实是天生丽质,若不做道姑而在秦淮河畔当个风尘女子,想必也是艳压一代的绝色。

  因此当这个风姿绰约的妙真裸露着下体,任由兵士殴打之时,堂上会审的官员一个个都看愣了,只由得肉体与棍棒之间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音。

  还是秋仪之起了恻隐之心,扭头对郑鑫小声说道:“大殿下还请手下留情,不要真将她给打死了。”

  郑鑫这才下令道:“好了!不要打了,殷大人还要问话呢!”

  几个军士令行禁止,当即就停止了行刑。

  殷承良待这几个军士退下,咽了口唾沫,问道:“妙真!这下你可知道王法的厉害了?总能如实回答本官的问题了吧?”

  妙真却也不着急回话,艰难地从地上爬起,小心整理一下凌乱不堪的衣装,有气无力地说道:“大人方才问贫道什么话?贫道刚才没有听清。”

  殷承良冷笑一声:“本官是要问你,从你‘了尘宫’地底下挖出来的十二具尸体,都是什么身份?你给我从实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