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36 万事齐备待东风

《一代权臣》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36 万事齐备待东风

作者:笔讷 字数:3010 书籍:一代权臣

  秋仪之见这阮文龙已然屈服,心中大快,笑道:“阮将军不要着急,眼下我义父尚未登极大宝,还不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呢。阮将军立功的机会有的是。比方讲,现在就有件事,在下看来,只有阮将军能够做到。”

  “倒要请教。”阮文龙迫不及待地问道。

  秋仪之则喝了口茶,缓缓问道:“原本出征攻打我义父的官军,都已被我义父杀败,是也不是?”

  阮文龙点头好似鸡啄米:“没错没错。王爷神武,用兵如神,一仗下来险些就把接替戴元帅的左将军钱庆活捉了。圣上盛怒之下,便传令在军前斩了钱将军,并传首四方。新派来的白文波老将军知道打不过王爷,就下令关外禁军全部撤回潼关……”

  这些战况,秋仪之原本就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现在从消息甚是灵通的阮文龙口中说出,便更是得到确切验证。

  于是他边想边说道:“就是这样。目前官军都已成了惊弓之鸟,所依凭的只有这一座潼关罢了。若是阮将军能助我义父突破潼关,那我京城再无险可守指日可下!这可是擎天保驾第一大功劳啊!”

  “真的?”阮文远眼中放出光来,却又随即暗淡下来,“可小人不过是个看门的千总官罢了,若方才从前,或许还能欺上瞒下地想想办法。可自从白老将军来了,这潼关关防事宜,都由禁军接管,确实是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啊。”

  秋仪之挠挠头皮,说道:“这么说阮将军这些日子,岂不都闲在家里?”

  “这倒也不是。”阮文龙答道,“小人现在每个三日,当班负责潼关关门启闭事宜,虽然清闲了些,却也谈不上是无事可做。”

  “哦?开闭城门不过是些力气活。朝廷派阮将军这样的人才,做这样的粗重活,也算是屈才了吧。”秋仪之语带三分揶揄。

  阮文龙却是愚笨得很,听不出这嘲讽之意,便道:“殿下这就有所不知了。我潼关大门沉重,据说比京城十二门还要重了有十倍。因此启闭方式,同其他地方的自然有所不同。你要是用蛮力在门底下硬推,就是把手推断了也动不了它分毫。开启关闭,全凭城楼上的兵丁推动绞盘,才能运作自如。”

  他喘口气继续说道:“就是这绞盘还是宪宗年间监制的,年久失修,经常有故障。这才要我们这些久在潼关当差的老人,在一旁看守,遇到故障立即维护才好。”

  秋仪之听到这里,一拍大腿已然有了计策,兴高采烈地对阮文龙道:“阮将军,这可是件紧要差事。若依在下的计策,恐怕这份天大功劳是跑不了你的了!”

  阮文龙听他这么说,心中自然高兴,却依然云里雾里,瞪大眼睛看着秋仪之,问道:“不知殿下有何妙计?”

  秋仪之笑而不语,沉思盘算了一会儿,这才反问道:“不知阮将军何日当差?可否送我这位赵哥出关去?”

  阮文龙忙回道:“我等现在是每四天一班,明日便是小人当班。千军万马送不过去,送这位赵大人过去的本事,小人还是有的,殿下就瞧好吧!”

  秋仪之点点头,又向阮文龙交代几句务须机密的话,便辞了出去,往自己落脚的客栈而去。

  一路之上,尉迟良鸿却是心中不安,问秋仪之道:“贤弟,愚兄看这阮文龙贪得无厌、胸无大志,恐怕信不过吧?莫要将我等卖了,坏我大计!”

  秋仪之摆摆手道:“兄长这就有所不知了,就是这种人,才更好掌握。他见我义父现在军势正盛,心中自有一番掂量,自然将宝统统押在这赢面更大的一边。若是我军吃了亏,反倒要担心他吃里扒外呢!兄长无须过虑,明日看他是否诚心送赵成孝出去,便知他是否真心为我办事了。”

  回到客栈,秋仪之展纸研墨,写下一封书信,亲自动手密封,交给赵成孝。要他明日出关之后,便要亲手交给郑荣或者钟离匡,倘若其中有些差池,便要立即销毁,不能落到旁人手中。

  第二天,秋仪之三人起了个大早,便一同赶到阮文龙家中,随他一同到潼关上当差。

  别看阮文龙小小一个千总,在秋仪之面前点头哈腰,却也掌管了百十来个兵丁。只见他抖擞精神,走到关前,召集起手下兵丁,趾高气扬训斥一番,便登上城楼,装模作样地检查巡视一番,便在城墙口坐下喝茶。

  秋仪之在这潼关之前逡巡得久了,对此处地形已是极为熟悉,带了尉迟良鸿、赵成孝二人,选了家能够看见关前动静的茶楼,点了一壶茶、几样点心,便安心坐下,等候关门开启。

  今日这关门打开时间甚早,巳时刚过,便已缓缓开启。

  因等候过关的人并不十分多,又有了阮文龙的照应,赵成孝过关极为顺利,骑着一匹骏马便出关寻找幽燕王郑荣大营去了。

  秋仪之见赵成孝走得顺畅,不免松了口气,却笑着对尉迟良鸿道:“怎么样?小弟所料不错吧?”

  尉迟良鸿刚要恭维几句,却听秋仪之继续说道:“此计已成功了三分之一。眼下还要烦请兄长走一趟,叫小弟留在破庙之中的那些人马统统来到此处关前。叫他们要乔装改扮,不要露出马脚!此事必须在三日之内办妥!”

  尉迟良鸿当然知道这事十分紧迫,毫不犹豫答应一声,捡起桌上一块点心囫囵吞下,便骑马西去了。

  秋仪之则在茶馆之中稳坐不动,待阮文龙下班,才跟着他回家,就在他家中用过晚饭,又赏了他十两黄金,这才从容回客栈歇息。

  次日一早,秋仪之依旧在昨日的那间客栈里喝茶观察情况。

  这天潼关关门开启时间却极晚,待到将近申时,太阳渐渐西垂,白文波老将军这才下令开启关门。关门前后等待通关之人已排了不少,赵成孝便也在其中。

  赵成孝虽然憨厚老实,却并不愚钝,在幽燕军中混得久了,不费什么功夫,便极轻易地找到幽燕王郑荣的中军大营,便叫守门兵丁向王爷通禀。

  郑荣一听是赵成孝过来报信,连忙传见。他接过秋仪之亲笔书信,这才知道自己这位足智多谋的义子办事果然可靠:短短几天功夫,就已将戴鸾翔并其一家老小救出,只是这戴鸾翔为人矜持,尚不肯轻易降服幽燕王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又见秋仪之定下巧取潼关之计,便立即屏退众人,只留下钟离匡和赵成孝两人细细商议。

  商议下来,觉得秋仪之此计虽然冒险,却也可以一试,若是临阵起变,再见机行事不迟。

  于是由钟离匡执笔,郑荣签字署名,写下一份帖子,立即交给赵成孝,又赏了他一柄绝佳的宝刀,便让他星夜赶回潼关,同秋仪之会和。

  因此赵成孝行动极为迅速,待他出关的第二日,便扮作进关奔丧的农夫,重新通过潼关,赶来见秋仪之。

  “只是我看守关兵丁检查极严,就怕王爷赏给我的宝刀被搜检出来误了大事,情急之下扔在河里了。唉!可惜了一把宝刀啊!”赵成孝叹息道。

  秋仪之细细读了赵成孝带来的帖子,心中高兴,忙安慰道:“赵哥何须如此?我义父是何等样人,他收藏的名剑宝刀,或许比不上我随身佩戴的这柄西域宝刀,却也是汗牛充栋。若此计成功,我便亲自央求义父,让他打开宝库,让你尽情挑选便是了。”

  赵成孝听了,心情大好,便谢道:“那就我就多谢殿下了。”

  秋仪之却摆摆手道:“赵哥你同我自幼相识,已同家人无异,何必做这番生分样子?我看你往来一日一夜不曾停歇,想必也是累了,这就回去歇息吧。”

  待到明日一早,秋仪之刚刚起床,梳洗完毕,被他安排出去办事的尉迟良鸿也已回到他们落脚的这处客栈。

  秋仪之的这位武林盟主的兄长江湖经验极为丰富,前后只花了两天就已经将事情办妥。秋仪之原本留在破庙之中的八十来个手下,已在他的安排下,装扮成各色人等,分期分批来到潼关之下。并且按照各自身份不同,或住进客栈、或露宿街头,都算是安置妥当。

  秋仪之也素来知道自己这位兄长办事可靠,便也不再一一核实,便带他和赵成孝一道,再次拜访阮文龙,专程捡着能说的,将明日的计划向阮文龙交代了一遍。

  阮文龙这些日子,已被秋仪之的金子喂饱,早就下定决心帮幽燕王爷办事。因此,他对秋仪之的态度也恭敬了许多,真心把他当主子一般看待,对他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说完,秋仪之又嘱咐阮文龙道:“此计是否成功,只在明日。若是今日出事,莫说是荣华富贵了,便是这卿卿性命便也保不住了。”

  秋仪之看着不住点头的阮文龙,心里虽然知道他早已同幽燕王府休戚相关,以他的性格绝不可能临机叛变;然而秋仪之依旧打从心底深处觉得这贪婪自私的千总官靠不住,便又赏了他十两黄金,又留赵成孝在此处过夜监视,这才略觉安心,同尉迟良鸿一道返回。

  当夜,秋仪之又找来手下将士之中几个领头的,当面传授计议。

  这些人之中,赵成孝从云梦山上带来的几人,虽然忠实,办事却都还显毛躁,秋仪之便安排他们明日随他一同行动。

  其余诸人,都原就是幽燕道的精兵强将,这领头几个还都戴着百户的军衔,无论忠诚能力都远非阮文龙之流可以相提并论。因而秋仪之便放心让其独立行动。

  待秋仪之遣散众人,让其回去好好休息以待明日大显身手之后,反倒是秋仪之却难以入睡。

  他深知明日之计一旦失败,那朝廷对潼关的防御措施便会大幅升级,再也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到时自己义父便只能发动大军强行攻击,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幽燕王府,必然都是生灵涂炭、元气大伤!

  想到这里,秋仪之居然辗转反侧,一夜未曾入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