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权臣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05 突破潼关

《一代权臣》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05 突破潼关

作者:笔讷 字数:2727 书籍:一代权臣

  秋仪之等人一路烧杀、一路前行,昼夜不停地奔驰了一日一夜,终于在第三日的辰牌时分,赶到天下雄关——潼关之下。

  这一路之上,秋仪之率军捣毁驿站八座、破坏县衙两座、抢夺驿马三十余匹,然而却连一个送信的差役都没有截获。对此,秋仪之暗揣:或许是因为经过自己这一路的捣乱,从洛阳出发的信差,便断然没有后发先至的道理,没有被自己擒拿到也并非是什么奇怪的事。

  可秋仪之虽这么想,心中却始终放心不下,便叫大队人马稍稍放慢速度,他自己则同尉迟良鸿一道先行一步,去潼关口打探下情况。

  只见这潼关一侧的市镇仿佛一个从睡梦之中刚刚苏醒的婴儿一般,尚且在懵懂之中,似乎尚未觉察到朝廷之中刚刚发生的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除了大行皇帝驾崩而带来的一丝忧伤空气之外,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气氛。

  秋仪之还不放心,见路边一位老者支了一座早点摊,便下马买了几根油条,装作无意地问道:“大爷,我们是外地来的客商,请问一句,老皇帝驾崩,出入潼关会不会又添了些新规矩?”

  这老人抬眼见秋仪之长相十分斯文,不像是惹是生非之徒,便一面操持着手里的活计,一面回答道:“规矩倒是没有,就是通行检查严格了些。唉~多事之秋啊!也是没办法的事。”

  秋仪之听了,心中一慌,又问:“大爷口中的‘多事之秋’是什么意思?”

  那老人斜睨了秋仪之一眼,道:“你们年轻人啊,一心就只想着银子,也不知道关心下国家大事。幽燕王爷被新皇帝抓起来了,你总知道吧?”

  “当然知道,这事已传得沸沸扬扬了,却不知王爷近况如何?”秋仪之接着问道。

  这老人家终于停下手中工作,叹息道:“这又有谁知道呢?王爷可是好人,帮着朝廷打鞑子,还赈过灾……不知道新皇帝受了朝廷里面哪个奸臣的蛊惑,唉!就指望老天开眼,王爷能够度过这关吧!”

  听到这里,秋仪之已然放心——幽燕王越狱之事,并未传播到此处;而且自己反正是要一路突关而去,只要不关门紧闭,查检得宽松或是严格实在是一件十分不紧要的事。

  于是秋仪之向老人谢道:“多蒙指教!”又再取了些早点,就在身边摸索银两。却不成想自己携带的所有金银已全部散发到留在近畿的兵士手中,自己现在是切切实实的不名一文。尉迟良鸿看在眼里,脸上莞尔一笑,从身边掏出一锭散碎银子,伸出三根手指朝秋仪之晃了晃,便将银子递给了老者。

  秋仪之纵马回到郑荣身边,将他在关前打探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义父和师傅。郑荣和钟离匡听了,无不长舒一口气。

  郑荣欣慰道:“这既是天助,也是两位的功劳,只要能够突破这潼关,此计便就已成功大半!”又下令道,“仪之,你先带领精锐骑兵,一举占领关门,本王随后便坐车赶来。”

  秋仪之道:“义父,这样似有不妥。还是由义父马车开道,我等在后掩护,一举突出潼关为好。”

  郑荣却摆摆手,说道:“这潼关我知道。关门启闭全靠关城上的绞盘机关。就算能将城关门口所有守卫士兵杀光,城楼之上的兵卒得到消息,照样可以关闭城门。你们先行一步,即便本王陷在关内,尔等也可逃回幽燕,再做计议!”

  秋仪之心里却明白:如果照着义父的想法,自己领人先突出关去,那城门守卫必然立即关闭城门,到时恐怕速度稍慢的马车,就难以出关了。若是义父再次落入郑爻手中,那可就再无办法可以营救他出来。

  想到这里,秋仪之连忙摇头,想了想,又问钟离匡道:“那学生且去联系那姓阮的千总,找他帮帮忙可好?”

  钟离匡连声否决:“此事万不可行。这姓阮的不明底细,难保他不会就此出卖我等,到时便后悔莫及了。”

  秋仪之听了,也觉得钟离匡说得有理,低头沉思片刻,又问郑荣道:“不知义父……现在能否骑马?”

  郑荣听了一怔,便已猜出秋仪之的计划,抖擞抖擞精神,朗声说道:“仪之是在说笑话吗?本王骑马领军打仗之事,你父亲还没同你母亲成亲呢!本王这两日在马车中吃得好、睡得好,在刑部大牢之中受的小伤,早已不在话下。仪之若不信,可牵马来一试!”

  郑荣两日之前伤得连路都走不稳的样子,秋仪之还历历在目,知道义父这么说是为了自己着想,心中感动,连忙在所携马匹之中,选了一匹后背宽阔、步履稳健的,牵到马车旁边。

  郑荣从车棚之内爬出,又挣扎着上马,坐在马上,强撑起身体朝秋仪之说道:“怎么样?仪之看你义父风采不逊当日吧?”

  秋仪之赶忙点头奉承几句,却看见义父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做下来,已然是汗流浃背了。于是立即招呼过张龙和也鲁,低声吩咐道:“王爷身体依旧虚弱,唯恐有什么意外,还请两位尽力保护王爷周全。若我义父此番出事,那在下可无颜独活了!”

  张龙、也鲁当然知道秋仪之这几句话的分量,立刻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又低声互相商议了几句。

  秋仪之见了,这才稍微安心,便命令麾下一百余名骑士,统统抛弃身上辎重给养,抽刀上马,列成突击队形,特意将郑荣、钟离匡、忆然、温灵娇等人部署在队伍正中。他自己则跨马站在队伍正前方,问身边的尉迟良鸿道:“兄长,做好准备了吗?”

  尉迟良鸿刚要点头,口中却道:“且慢。”便下马从弃置在路旁的卷刃刀剑之中选了两把,徒手掰成一寸寸长短的铁片,捏在手中,再次翻身上马,对秋仪之说道,“好了。贤弟尽管发令!”

  队伍之中不少人都是头一回看见尉迟良鸿这般手段,心中无不暗暗叫好。

  秋仪之见了,故意提高声音说道:“兄长这手功夫果然是天下无敌,我等在兄长的带领之下,定能安全离开潼关!”他见身后士兵脸上的表情都略略有些放松,这才抽出腰间宝刀,高声命令道,“冲出潼关,便是活路,大家跟我上啊!”

  说罢,双腿一夹马肚,手中马鞭用力抽打马臀,胯下骏马便飞也似地头一个冲了出去。

  众人见了,也纷纷催动马匹飞驰出去。

  这潼关之前乃是一条笔直的官道。虽也称得上宽阔平坦,却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塞北辽阔的草原戈壁。在这样的道路上疾驰,无论什么阵型,都极易变为平平无奇的所谓“一字长蛇阵”。然而秋仪之原本只想用来照护郑荣性命的也鲁,竟在此刻发挥重大作用,他正处于队伍当中,又深谙骑兵用兵之法,全力奔跑之中,依旧在向前向后不断发号施令,废了好大功夫,才让队伍始终保持纺锤形突击形状。

  大汉承平已久,原本是军事要塞的潼关前后,早已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市集。即便按祖制,在关前部署了守卫和巡逻兵丁,但这些人也从未经历战阵,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骑兵冲锋,完全没有能力做出反应,一个个呆若木鸡地目送这百余人飞驰而去。

  秋仪之一马当先,遥遥望见潼关门前照例排满了等待查验过关的旅人客商,将一条官道拥了个水泄不通,连忙扯开嗓子高声疾呼道:“快快闪开!不然性命不保!”

  客商远远听见马蹄轰鸣之中的警告,又见来者不善,连忙四散奔逃,瞬间让出一条通路。守关的兵丁则是大惊失色,也同样高呼:“来人收住马匹,等候检查,否则立斩不饶!”

  这番空洞的威胁没有半点作用,秋仪之全不理会,反而加快马速,愈加迅速地向潼关飞奔而去。

  守关兵丁见来者全然没有理睬自己,也都慌了神,慌慌张张地取出弓箭,就要向前射击。

  尉迟良鸿正伴随在秋仪之身边,见此情形,长啸一声,将手中紧紧捏着的铁片天女散花一般向两侧兵丁甩了过去。暗器功夫并非尉迟良鸿拿手绝技,在颠簸得马上又失了些准头,飞出去的铁片有的命中兵丁要害,有的却只击中四肢,但也足以让他们失去战斗力。

  于是秋仪之乘此机会,一鼓作气便冲过潼关,随即拨马回头,指挥过关兵马将守卫在潼关另一侧的兵丁统统杀散,这才心中忐忑不安地等候郑荣过来。

  秋仪之并未等候多久,郑荣等人便紧跟着突破潼关,到达这河洛道临州境内。

  潼关守将这时才反应过来,急令关上兵丁推动绞盘,锁闭关门。

  秋仪之见潼关关门慢慢合拢,心中一哂,暗想这潼关守将也不过是头蠢牛驽马,现在关闭城门,只会让京城援兵和消息封锁在近畿,无形之中又为自己逃亡幽燕争取了时间。

  秋仪之正在沉思,郑荣却驱马慢慢走上前来,脸上带着微笑,说声:“好……”却双眼一闭,吐出一口鲜血,栽倒在马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