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师傅是个外星人 第33章 回乡

《师傅是个外星人》第33章 回乡

作者:盛开的霸王花 字数:1711 书籍:师傅是个外星人

  “宜宾?那地方不突出呀。”谢妈妈说。

  “我们准备在宜宾建一个全土星最好的葡萄酒厂。生产出比拉斐还好的红酒。这是一部分。第二方面,我们酒厂,会需要大凉山附近产的葡萄,这样将会带动半个县的富裕。不出三年,YB县将会是红冈市最强的县。说不定因为强县的经济,会让宜宾的一把手成为市*常委。”

  市*常委,就是副厅级了。与汉州区的一把手平级。

  老爷子抿了口酒:“如果留在汉州区,就算入了常,你也是被一把手压着。”

  谢杰点头:“可能打压更厉害。”

  谢妈妈说:“现在提拔干部,必须要有县乡经验,你去县里也好,能挣得一个经历。”

  最后,几个人商量,决定去县里,最好是YB县。

  海道给曹阳打了一个电话,将决定告诉了曹阳。

  曹阳也同意,毕竟他投资在宜宾,也需要一个关系。

  这事谈定后,又谈到了二百五十罐红酒的问题。

  对于每天只卖五罐,大家都没意见。

  只是在钱上,引起了争论。

  海道要求卖的酒钱,退还给谢菲五十万。

  可谢菲不同意。

  “你不收钱,别人会看扁我的。”海道说。

  也是,五十万给了海道,不是吃软饭是什么?

  最后,谢妈妈开口了:“有什么争的,你们结婚后,他的也是你的,你的也是他的,小海爱面子,那菲儿就收下五十万。”

  事情终于完满解决了。

  第二天,本来准备坐曹阳车的海道又愁了。

  谢菲开来了人货车,人货车内装的东西,比上一次还多。

  “我妈妈交待,这是她的礼物,你必须带回去。”

  谢菲的威胁,让海道只好辛苦了。

  当海道的小人货车开到了乡里的公路时,马上被警车发现了。

  立即有警车上前:“是海道同志吗?”

  海道点头:“我是海道。”

  派出所所长高兴地招招手:“走!跟着我。”

  于是,海道享受了一次警车开道的待遇。

  一直到了村口,海道发现很多的人等待着。

  海道下车,与乡长打了一个招呼,约好在海道家见面。

  海道的解释是,来的是大人物。

  乡长一听,马上撒脚丫子向海家跑。

  一边跑还一边拿出电话来,给县里报信。

  听到海寨的海道,带了大人物来,县里的人都不相信。

  也就没有当回事,这种事太多了,谁都当自己是大人物。

  然而,一个电话打到了副县长王凡的手机上。

  打来电话的是谢杰,与王凡是党校同学。

  “谢区长,有什么指示?”王凡开玩笑道。

  谢杰说:“老同学,给你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你们海寨村,今天是不是来了客人?”谢杰问。

  “是啊!你怎么知道?”王凡感到不安。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告诉你,那两个客人不一般。”

  王凡问:“能不能透露一下。我们可是在党校睡一个房间的同学。”

  “其中一个姓曹的,是省*曹书记的儿子,他只是陪另一个人,那人从京城来的。”说完,电话挂了。

  王凡急忙跑向了县长的办公室。但是,走了一半,他又停住了:“要不要告诉县长?”

  县长对自己一直都是排挤的。

  王凡想了想,还是走到了县长办公室:“县长,请示一下,海寨今天来客商谈购买葡萄的事,要不要去个领导?”

  县长坐在那里喝功夫茶,头都不抬:“还不知道谈不谈的成?搞这大的动静干什么?”

  王凡一听,准备调头就离开。

  不料县长喊住了王凡:“老王,我想了想,还是你去一趟胡家坝,意思意思。”

  又是这一套,只要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都是让自己跑。

  但是,王凡本来就想去,刚好县长派了自已,这是名正言顺了。

  于是,王凡装作也不想去的样子,离开了县政府。

  当王凡副县长来到海寨时,曹阳已经与乡长谈好了。

  王凡是赶在会谈结尾时过来的。

  一来,王凡就认错:“来迟了!对不起!”

  大家见面后,又坐了下来。

  乡长将谈的情况,汇报给了王副县长。

  甲方为曹阳注册的“我不是曹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为海寨村村委会。

  甲方出资一千万元,在海寨投建一个葡萄酒厂,占股份百分之九十(曹阳出资五百八十万占43%、京城来的封云出资三百八十万占32%、海道出资四十万占15%)。

  乙方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提供甲方的厂房土地与仓储土地。占股份百分之十。

  甲方每年负责收购海寨村的葡萄一百万斤。不够一百万斤,按一百万斤的价值付款。

  乙方每年负责向甲方供应本村产的葡萄一百万斤,不够一百万斤,则是差一罚二,扣除乙方的分红。

  甲方的工厂用工,优先招收海寨村的村民。但是,不附合甲方要求,品行不端的人甲方可以拒招。

  甲方安排人对乙方提供的劳务工进行培训,合格者上岗。

  每年分红一次,分红的红利不超过当年总利润的百分之五十,

  除了这份合同外,乡里也同投资方签订了一个补充协议。

  协议要求建在海寨村的葡萄酒厂,每年优先收购陈寨村,方家村,刘家村,刘二村,谭家村这五个村的葡萄。

  价钱按市价提高百分之五。

  在这份协议中,葡萄酒厂承诺收购今年以上五村的积压的二百万斤葡萄,价格为每斤葡萄二元。

  王副县长听后,连连点头:“我个人同意这个合同,县政府也会同意这个合同。”

  每斤二元,两百万斤,就是四百万元。

  平均每个村子能收入八十万元。

  乡长在会后,笑哈哈地对王副县长说:“这样一来,这五个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六千元。”

  王副县长拍着乡长的肩:“这一下子,你们乡是全县收入最高的乡了,今年的优胜,非你莫属。你得出血才行。”

  乡长笑了:“等第一批葡萄卖了,我私人请你去会所。”

  王副县长笑了:“你这是让我犯错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