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皇 第215章

《娱乐皇》第215章

作者:鹰刺长空 字数:2852 书籍:娱乐皇

  褚良斌站起身,像是看穿他所担心的事情,冷笑着说道:“现在香港所有的警察都视你为偶像,只要他踏上香港,不用李先生你动手,他离死亡也不远了。”

  褚良斌说的不无道理,李毅华这部电影不但收获了利益,更收获了名誉。他的一部电影,让警察不在自卑,走到街上也变的神气样样的,从人见人骂的当差的,到现在昂头挺胸,足以让所有警察对李毅华心怀感激......

  最重要的是,市民拾回了对警队的信心,所以这就是双赢的局面。

  “既然没有什么事了,我的人也该归队了,要不然又有议员说我们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了。”褚良斌笑着给李毅华说道。

  对此李毅华早已料到,从他进门开始,这一切都是注定的,不过他还是在心中非议道:可惜了,免费保镖就此结束了。

  既然不能挽留,李毅华也不是矫情之人,对他点了点头,表示答应了。

  .............

  《警察故事》在各大院线主动增加放映场次后,其吸金能力得到了完美释放出来了。

  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描述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夸张,票房在上映一周之后,呈现出井喷之势,上映十天票房打破了2600万港元的年度票房纪录,剑锋直指今年票房的最高纪录。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所向披靡之势,一跃成为香港电影市场上最强的吸金巨鳄,香港电影几乎天天都在谈论和这部电影相关的话题。

  看着这个票房成绩,李毅华也惊讶不已,虽然肯定这部电影会大卖,但是他还是看轻了香港电影的潜力,不对,不是看轻了,而是看走眼了。香港人不是不舍得花钱看电影,重点在于这部电影值不值大家掏钱看。

  就拿这两年间,李毅华拍的电影屡屡打破电影记录,这次更是票房所向披靡,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其他电影。

  这是为什么?因为龙胜影业出品的电影制作精良,剧情爆满,从不跟风拍片,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观众当然愿意买账了。

  香港电影不是没有高票房,不是市场不好,更不是影迷不买账,而是电影人用没有用心拍电影?有没有在作品上投入感情?用没用精心制作每一个镜头?说到底,不是市场不好,是电影人能不能拍出的电影,能让影迷心甘情愿买票!

  拍一部烂片出来,不是糊弄观众的,而是糊弄电影人自己,影迷不是傻子,你能骗一回,能骗两回,你能骗三回吗?自己挖坑只有自己填。

  李毅华的人品,加上《警察故事》的质量,各个方面几乎都没有瑕疵,而且剧情、搞笑、冒险等都透着新颖,一上映就被影迷认为是一部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买票的电影,票房想不高都难。

  说白了,归根究底还是剧本好、动作好、演员好!

  当一部影片成功的变为市民们热议的舆论话题时,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就会大放光彩。《警察故事》就是这样,程龙的玩命,钟楚虹的美女号召力,幽默爆笑的桥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成了《警察故事》拉动票房的最大动力。

  一般来说影片上映之后,就是演员们最好的休息时间,但是李毅华、程龙反而是相反,现在他们每天除了配合龙胜影业进行宣传之外,还要跟香港警方合作,拍摄一系列的公益广告,真是人红事儿多。

  港督尤德看完电影后,加上o记李家超‘打脸’事件,竟然直接给一百多督察下命令,同时也发泄着心中的怒火,要求彻底肃清香港皇家警察的败类,让败类永远滚出警界,还警界的蓝天。

  那些督察见风使舵,也为了交差,损别人的利益,终必自己的好,直接对着手下们下令整顿香港社团,打击社团的黑暗势力,在上行下效下,香港的治安空前大好,光警署里都没有房间关人了,对于那些人赃并获的犯罪分子,更是直接投进监狱,谁叫警署没有房间,真说不清到底是谁倒霉。

  警界的宣传科的警员一看有利可图,一是为了讨好港督,二是为了尽快挽回香港警察在市民心目中恶劣形象,于是直接就采用影片中的宣传方法,由他们出面聘请程龙作为警察的形象代言人,拍摄宣传片,而李毅华当仁不让地被召集做导演了。

  程龙的身手如何那是明摆着的,单就最后那一跳,九成以上的香港警察没有胆量做,有胆量做的最后一成警员也自认做不到程龙这样精彩,程龙的玩命和胆识恰恰是很多警员们所缺少的,配上他那张“正义十足”的长相,给程龙穿上一身香港皇家警察的衣服,活脱脱一个超级警察,不请他来做形象代言人还请谁?没人比他合适了,何况市民们也买程龙的账。

  《警察故事》到底有多火?去看看香港电视台,连续循环的警界宣传片就知道了,如果现在有人说没看过《警察故事》一定会被人笑话的。

  那些社会报刊的页面,用整个版面写出了《警察故事》的社会意义,和这一阵子**的成就,一时间这仿佛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教育片一般。(未完待续。)

  第310章谋划神州

  因为《警察故事》的巨大成功,警匪片也彻底火了。《警察故事》都还没有下画,就有四五部的跟风之作同时开拍,可是找不到程龙那样敢拼的演员,也没有那么多投资,就变成了都市时装动作片和喜剧片,这也可以说因祸得福了吧。

  砰!砰!砰.......

  一阵鼓掌声从办公桌内传来,邵一夫指着李毅华那张笑脸,笑骂道:“千算万算还是被你个臭小子给算计了,怎不知道你那脑袋怎么想的?”

  “这一百万来的还行,六叔啥时候有赌姓,小子自当奉陪。”李毅华用手弹了一下支票,一脸笑眯眯地调侃道。

  邵一夫一副不知是笑是哭的模样,有点羡慕地指着他说道:“你还会在乎这点小钱吗?要知道外界可是把《警察故事》比作为吸金兽,曰进斗金呀!”

  “蝇子再小也是肉呀!”李毅华耸耸肩说道。

  “...............”

  邵六叔真想拿起手中的拐杖,狠狠地敲一下李毅华那欠揍的脸。

  “你那部电视剧什么时候开拍?”

  “现在剧本还在完善中!”李毅华顿时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不过,有件事还请六叔帮忙,就是这部电视剧要想北方取景。”

  “你要去大陆?”邵一夫皱着眉头喃喃道。

  “对,这部戏有许多西湖的镜头,在香港拍不出那种诗情画意的镜头,也没有那样的地方,所以去北方是必不可少的。”李毅华肯定地说道。

  这世上相信没有谁比李毅华更清楚未来的走向,这次趁着拍电视剧的机会,他想去内地那边看看。毕竟香港这边的市场会受到地域和人口的限制,而内地现在还是空白市场,空白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利润空间可以压榨。

  “去年自《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香港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潮,不少有能力的市民都开始选择申请移民,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邵六叔点了一根雪茄,述说着这两年发生的大事,然后瞥了一眼李毅华,说道:“别人躲都来不及,你为什么还要凑上去?”

  “谣言止于智者,就因为那些移民的家伙?我就不敢去大陆了,太可笑了!”

  李毅华动了动身子,让自己躺的更舒服些,笑道。

  “97年之后香港是一定要回归的,这是历史的大趋势,任谁也逆转不得。我们同是炎黄子孙,走到哪里都是不会变的,这是根子的问题。到时内地香港一家亲,生意上的往来肯定是无比繁忙的,而巨大的内地市场,当然要抢占一步先机了。”

  “说的倒是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内地?你是一点都不了解,而且那边可是[***],难道你就不怕吗?”邵一夫一副感兴趣地问道。

  “这不就靠六叔你了。”李毅华狡黠地望着邵一夫,道:“以你老和那边的关系,去那边拍摄应该很容易的。”

  这样说绝对不是偶然,可能在这个时代的香港人不甚了解,可是瞒不过李毅华这个重生人士,秘辛是相对的,在这个时代是秘辛,而放在后世就是一段传奇而已.......

  说来这是并不算是一桩秘辛,那是在央视大戏《李小龙传奇》映庆典时,70年代文化部副部长说出关于小龙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人曾盛赞李小龙:“功夫好,打得好”并三次观看《精武门》,这事副部长接触到的伟人从未试过一部电影看三遍的,还亲口对副部长说:“李小龙是个英雄。”甚至在看第一遍的时候落泪过。

  而正是邵逸夫正是因促成此时,与大陆的关系慢慢升温,先后到大庆、大寨和海上明珠等地方参观,当时一切都是秘密进行并没有见报,因为这事副部长以文化部的名义亲自上报,向中央请示邀请邵逸夫回大陆,中央也因伟人先后看过李小龙的几部电影关系,很快批复下来,那是1976年春天的事情。

  李毅华还清楚的记着副部长在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李小龙的电影,成为邵一夫了解大陆和进入大陆的第一个脚步。”

  正是接着这样的机会,香港电影才得以缓慢渗入到国内,也才有了后来万人空巷的《少林寺》......

  “咳咳咳......”邵一夫惊了一下,直被雪茄呛的咳嗽起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直勾勾地看着李毅华,说道:“你知道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