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仙 第3415章

《官仙》第3415章

作者:陈风笑 字数:2907 书籍:官仙

  第3707章大棚的用法(上)

  对奚玉来说,把专利授权出去没有任何的问题,跟县政府招呼一声就行了,不过北崇若是打算搞生产企业,以此盈利的话,那这个事情就要合计一下了。

  专利能卖钱,这年头是个人就知道,奚书记倒是没有考虑要向北崇收钱,但既然没收钱,这个人情也能换回点东西吧?

  “我们没打算搞生产企业,就是自己用,”陈区长笑着回答。

  什么?奚玉听得就是一愣,关于这个大棚的使用,县里也琢磨了不止一两次,自己用肯定是不合适的,搞生产卖到朝田倒是个路子,但是生产得需要投资不是?

  更别说,这销售也是个大问题,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模仿,专利也容易绕过去,应用面又窄——只看下海的王主任就知道了,几个省折腾了两年,也没赚了多少钱。

  王笑是私人企业,钱都赚得如此辛苦,敬德县搞这个没准会赔得当掉裤子,也只有像北崇这种财大气粗的主儿,才敢惦记这种事。

  所以奚书记很奇怪这个答案,这个时候,不管对方是否想到了专利在应用上的短处,他是必须指出来,要不然有坑人之嫌,“陈区长,这个东西在北崇推广不易,难道是……你们找到了新的使用方法?”

  “倒也不是什么新的使用方法,就是区里打算定制一批,租给农户们使用,”陈区长笑着回答,“扶持性质的,不图盈利。”

  徐瑞麟的反问,让陈区长终于反应过来了移动大棚的好处——用两年之后,这个大棚拆了,还可以在别处再搭。

  以前北崇的大棚搞得不好,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原因跟大棚建设有关,一个是农户不会种,投资搞大棚就很犹豫——万一搞不起来,这钱可不白瞎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大棚的投资真的不小,尤其是那种搞成半永产的建筑,一般的农户出不起这个钱,他们借贷不易,而养殖还存在风险,销售也有风险。

  移动大棚的出现,就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俩问题,首先,农户不会种植和养殖不要紧,你可以先租区里的大棚用,费用很低廉的——农业扶持口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现象很常见,直接发钱会养出懒汉,提供扶持和帮助,政府责无旁贷。

  其次就是,如果农户学会了种植,觉得还算划得来,那用上两三年大棚,赚的钱基本上自己也能建大棚了,这个时候区里就可以把大棚拆走,租给别的想租的人。

  所以对北崇来说,这个移动大棚的意义,在于普及大棚种植技术,同时帮助农民们积攒第一桶金,是相当关键的一个中间环节,而且还可以重复使用。

  这个使用方式,跟王笑设计的初衷,差了相当远,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么用才最合适北崇的现状,也符合对农业口的扶持思路——尽量授人以渔,不要授人以鱼。

  徐瑞麟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点醒了陈太忠,但陈区长硬是多说两句,才让奚玉弄明白了意思,弄明白之后,他就是重重地一叹,“唉,人和人还真不能比。”

  敬德和北崇处境相差仿佛,奚书记在基层干了时间也不短,一听这解释,就明白北崇政府的用心了,一时间真的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北崇的钱也太多了吧?

  事实上,奚玉非常清楚,如此使用移动大棚,才是阳州范围内最正确的使用方式,北崇可以用,敬德同样可以用,但是人家能想到,自己县里却想不到,这不是人和人的智商差了多少,说穿了还是一个字,钱!北崇有钱,就不怕这么想,敬德没钱,根本不敢往这边想。

  “哪有什么能比不能比的?我们搞这个,没准还要贴钱呢,”陈区长干笑一声,“奚书记……咱们是合作伙伴,这个专利费,就免了吧?”

  “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跟北崇要钱,”奚书记轻描淡写地一笑,“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那我们敬德生产,卖给你北崇,钱什么时候结都无所谓……你看怎么样?”

  这个主意可不怎么好,陈区长对敬德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太有信心,而且那里工业加工的水平也差,于是他婉拒,“要不这样吧,我们每生产一万平米的移动大棚,就赠送敬德一千平米,奚书记你看是否可行?”

  “这很好……你白给我,我一定要说谢谢,”奚玉爽朗地笑着,细微处见真功夫,跟北崇合作还就是好,让别人使用一下专利,免费大棚就哗啦哗啦送过来了。

  这玩意儿别说在北崇,在敬德也算好东西,就算不能折合钱,让谁用不让谁用,总是领导说了算——尤其这还算扶持农业的政绩。

  不过想一想,这个专利让人无偿使用,只得了几个大棚,他又有点不甘心,“陈区长,我派两个人过去,协助你们搞移动大棚的生产吧……也算上一上手,你看如何?”

  “上手?”陈太忠听得微微一笑,合着敬德听了北崇的使用方式,还是忍不住要借鉴,想自己搞这个移动大棚了,“这个东西……外销是不太容易,还是立足于本地消化的好。”

  “目前搞不起,但敬德总得储备几个人才,”奚玉暗暗地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派几个不掉链子的,想到北崇防范得这么紧,他又有点怨气,“陈区长,你想要我县里什么东西都好商量,北崇的市场,能多开放一点吗?”

  “刚开了会,大家也很期待跟敬德的合作,但是你也知道,很多同志乡土情结还是很浓的,”陈区长干笑一声,哥们儿这可不是捏造,葛宝玲就明确表态了的,“这个情绪,要一点一点地慢慢调整。”

  其实你才是最大的障碍,奚玉挂了电话之后,嘴角抽动一下,事实上,北崇刚才碰头会的经过,已经传到了他耳朵里,这倒不是开会的几个领导告诉他的,实在是对北崇人而言,这个会很重要——刚说美美地吃一阵独食,现在就要开放市场了?

  所以会议一结束,就有人纷纷打问,那么,奚玉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了。

  奚书记也觉得葛宝玲有点可恨,但是他更知道,以陈太忠在北崇的强势,想不让人发出异声,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

  “根子还是在主席台啊,”他轻声嘀咕一句,随手抓起电话拨个号码,“让科委李健带上移动大棚的资料过来……还有县里近几年申报的专利。”

  陈太忠挂了电话之后,笑着摇摇头,这个老徐也真是的,有啥话直接说就行了,不就是希望区里出点钱采购大棚,这是正当的费用,有必要这么遮遮掩掩的吗?

  反正你家又没有搞这一行的,也不知道避个什么嫌,这么想着,他抬手给卢天祥打个电话,“老卢,在哪儿呢?”

  “在陆海呢,”陆总笑着回答,北崇首富目前的根基还是在陆海,回北崇的时候不多,总算是板材厂已经开始修建了,他也时不时地回来,“昨天还见高强了,高总知道我是北崇的,还要我转告您,如果差钱,只管开口,三五吨不成问题。”

  “我稀罕他那点儿钱?”陈区长不屑地哼一声,高强现在的发展不错,但也就是三五个亿身家的小老板,敢投到北崇来的怕是过不了五千万,而且他手边也没合适的项目给对方,“老卢你要搞的那个金属加工厂……还打算不打算搞了?”

  “肯定要搞啊,”卢天祥原本打算搞的就是不锈钢加工,只是在皇甫一尘的威逼之下,才不得不考虑板材厂的,不过在调研之后,他发现这个板材厂也有搞头,于是就投资了。

  投资了板材厂,他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想着这个不锈钢加工厂要往后放一放,今年他的买卖不错,这点小钱按说也是投得起,但是他想减少风险。

  可是接了这个电话之后,风险什么的,他就要丢到一边了,起码陈区长打这个电话,不会是毫无原因的,“陈区长有什么指示?”

  “你要是搞的话,尽快,区里想搞一些移动大棚,你能及时建设起来,这个单子能考虑给你,”陈太忠一向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区里没这个加工能力,可以找外人,但是他愿意给卢天祥一个机会。

  这是单子找人,不是人找单子,遇到这种买卖的主儿,都是幸运的,也是甲方相对信任的,陈区长觉得对方应该珍惜这个机会,“移动大棚你知道吗?”

  “这个我很熟悉,”卢天祥直接就表态了,“我干模具的,有些模具生产出来,就是给移动大棚做连接和套扣的,不过……搞这个大棚的不算多。”

  我艹……陈太忠愣了足足有半分钟,才反应过来对方在说什么,“你是说……陆海那边搞移动大棚,是常见的现象?”

  “是啊,这个地方土地金贵,移动大棚是个不错的选择,”还好,卢天祥的回答,符合陈区长的认知,“不过市场也不是很大。”

  第3708章大棚的用法(下)

  好像哪里有什么不对的……陈太忠沉吟一下,终于是反应过来了,“他们搞的这个移动大棚,都是有专利授权的吗?”

  “专利?哈,”卢天祥听到这话,登时就笑了起来,笑了好一阵,才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您认识高强……陆海人什么样子,您还不清楚?他们有专利意识吗?”

  这个倒是,陈太忠反应过来哪里不对了,要说陆海人聪明,那是绝对聪明,抱团,也足够抱团,陆海的资金声名远扬,以这个条件,搞一点专利出来,是绝对有能力的,但是同时……他们是最不注重专利的一群人,彻彻底底的商人。

  山寨精神,最早就起源于陆海,别人还讲个什么逆推……嗯,这个简称错了,是逆向思维推理,导出正确的发展过程,但是陆海人直接拿来就用,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