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日小兵 第十章 十字军弩

《末日小兵》第十章 十字军弩

作者:菠萝哥哥 字数:2848 书籍:末日小兵

  这支玩具十字弩做得太精致了,瞄准镜、枪托、扳机、抓手、弓身、弓弦等等一应俱全而且还可以拆卸。很可惜,这支精美的十字弩竟然是个儿童玩具,市面上常见的那种。

  李宝强心灰意冷,正要放下十字弩,他却突然兴奋起来,这不就是最好的模具吗?

  这几天他一直在考虑队员们的武器问题,枪支太少,子弹快打没了,除了近身的梭镖、战刀、匕首以外,李宝强总想再找到一种远程攻击武器,毕竟远程打击,才能最好的保护自己。

  他曾想过制作弓箭,但前海军陆战队员的经历,让他很怀念用过的一种军弩,小巧玲珑,射程远,准确性高,在特种作战中经常用到。

  李宝强拿着十字弩急匆匆地去找刘军生,连声招呼打,张俊才却高兴地挥了挥拳头,呵呵,又帮了李宝强一次大忙。

  刘军生和两名铁匠师傅正在满头大汗地赶制着梭镖和苗刀,看到李宝强进来,忙停下手头的活。

  李宝强兴奋地说:“快看看,能不能仿制?”

  刘军生仔细地研究了一会十字弩,环顾了下四周的器材,想了想肯定地说:“没问题,就是时间上会慢点,还会耽误苗刀的制作。”

  “两位师傅做刀枪,我和你去做十字弩,双管齐下。”李宝强不容置疑地说道。

  其实李宝强会制作弓箭和十字弩,小时候他就曾经用铅笔,橡皮绳和圆珠笔做过十字弩,还射伤过同学,被父亲好一顿揍。所以他对制作十字弩有一定的心得。

  刘军生琢磨了一会,开始翻找仓库,又出去翻找今天收集的物资。一会功夫他带了两名年轻的技工回来,同时搬进来好多器材。

  “这是最重要的材料,弹簧钢!”刘军生举着一块钢板说。

  关键材料有了,李宝强舒了一口气。四个人研究了一番,开始下手山寨十字弩。

  刘军生先是拆开那支玩具弩,仔细地描绘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制作出纸样,然后他打开乙炔气瓶和氧气瓶,调好火苗,在明亮的蓝色火焰下,在弹簧钢片上切割了一块弓身。

  那台老式车床发挥了作用,没有电,刘军生就带领年轻技工手动进行冲、压、车、旋、钻,不一会弯曲的弓身成形了,再细细打磨一下,和玩具弩的尺寸几乎一模一样。

  李宝强高兴地打量着刘军生和两个年轻的技工,“都是人才啊,新纪元什么最贵,人才最贵,末日里有一技之长的都是人才啊。”他现在习惯将末日后称作新纪元。

  滑轮轴承都有现成的;弓弦用细股钢丝代替,车出扳机,弹簧也找出类似替代品,李宝强也下手用刀具切割了一块木头完成了枪托和把手,刘军生细致地组装,安装完最后一颗螺丝之后,一把小巧精致的十字弩终于山寨完成了。

  唯一不足是没有瞄准镜,但是简易的瞄准器还是有的,同时预留了瞄准镜的位置,以后有了瞄准镜可以直接用螺丝固定上。

  “没有弩箭。”李宝强四处打量仓库,他发现了一包电焊条,已经老化的电焊条,手一抹,焊渣扑簌簌掉光了。

  李宝强用车床磨石打磨出尖头,轻轻地放到弩槽里,用力拉动弓弦扣好,对准远处一块木板,轻轻扣动扳机,弩箭嗖地钻进了木板,成功了!

  此时已是半夜,修理间里的蜡烛用掉了十多根,刘军生几人兴奋地直蹦高,人的创造力和激情有多么大啊,下岗工人,年轻的技工,竟然也能一夜之间制作出如此完美的军工产品。

  李宝强紧紧拉着刘军生几位师傅的手说:“辛苦了,你们可救了大家了,有了武器,我们就多了一分生存的机会。”

  众人非常激动,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村长,“他总能带来奇迹,我们跟定他了!”

  有了奔头的日子总是忙碌的而且过得很快。

  七天里,村民们再次分配。张俊才带领三十人继续收集物资,胖子王志明和瘦子各带十人分别轮流进行保护,同时也帮着收集物资。不参加保护的一组队伍,就在李宝强的带领下,拿着不断制作出来的梭镖、苗刀、匕首搞训练。

  李宝强根据队员们的体质状况,教了几个简单实用的刺杀、砍杀动作,反复练,练反复。

  队员们举着带有精美花纹的武器,训练热情不断高涨,毕竟末日里有了武器,学会防身之技,总是生存的机会大一些。

  七天里,李宝强和赵教授、何群一起规划了城墙和护城沟的位置,组织剩下的男女老少动手开挖护城沟,同时张俊才也源源不断地从小镇送来物资,其中就有几车新旧砖头、石块和水泥。

  李宝强不禁感慨,张俊才屈才了,没干个后勤部长真的是委屈了,谁能想到,一个残疾退伍兵,一个学校的保安,组织能力竟然这么强悍。

  七天里,几名泥瓦匠师傅也拿出看家本事。准确细致地用一砖一石垒砌着城墙,这可是保命墙,能不认真嘛。

  里外两道墙宽约十二米,中间留出了三米宽的大门洞,门的材料,张俊才正在寻找。墙的边缘建到悬崖边上,每道墙一砖半宽,两道墙之间距离三米,中间夹杂着挖护城沟挖出来的土石方,城墙高度逐日增高,人们的安全感也在不断增加。

  七天里,刘军生和几位师傅一起加班加点赶制出了苗刀三十把,特种匕首三十把,梭镖一百支,枪杆用的是从山上砍下来的白蜡棍,坚韧无比。

  十字弩也做出了十把,各配一个箭囊,装有五十支旧焊条制作的弩箭。刘军生还特意从自己的存货里挤出一点机油,仔细地给每件武器上了一层油。

  七天里,粮食消耗也是巨大的,村民们没有肉吃,体力消耗又大,单单靠大米稀饭已经不能维持这么高强度的体力消耗,村民们中逐渐出现了伤病号,但是精神还是蛮好,毕竟看到了希望。

  看到诸事逐渐上了正轨,李宝强决定带领队伍进山打猎,以猎代训,同时让村民们打打牙祭。

  崇山峻岭中一队人马正在艰难前行,此时李宝强带领武装队已经在秦岭中训练了三天,队员们吃尽了苦头,不过收获巨大。

  李宝强站在一处高坡,看着眼前这群斗志昂扬的队员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三天来的经历。

  “整理着装!”李宝强下达口令。村民们围拢在队伍周边,好奇地打量着李宝强和他的队伍。

  队员们的服装倒是清一色的迷彩作训服和大衣,脚上是黑色高腰军警靴。一人手里是一支亮晃晃的梭镖,苗刀和匕首挂在左侧腰间,刘军生临时做的刀鞘和匕首鞘还算不错,女兵们左肩右斜背着十字弩,在目前条件下,队员们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他们后背上是五花八门的背包,可惜背包中除了一把短把铁锨以外,空空如也,一点粮食也没带,

  李宝强和他们一样的装束和装备,只是十字弩换成了冲锋枪,另外背包中带上了那只小狼崽,一个月过去了,小狼崽Candy已然又长高了几公分,褪去了稚嫩可爱,凸显几分狼性。

  李宝强安排张俊才,把村里剩下的青壮年们组织起来,一人一支梭镖,在搜集物资,建设村寨的同时,练习刺杀,武装队不在期间保护好村寨。另外他还单独交代刘军生研制土枪和钢珠射弩等武器。

  李宝强同赵教授和希望村的主要负责人,一一告别。

  赵小小盯着李宝强,内心激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从李宝强出现到现在,希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怎样一个人啊?”赵小小后悔没有参加武装队,她想和李宝强在一起经历风雨,共对人生。

  何群冷冷地地盯着二人,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在村民的期盼眼神中,队伍出发了。李宝强回望已经初步建好的城墙,内心暗自加了一把油。

  “等着我回来,给我几天时间,还你们一个奇迹!”

  队伍一路纵队急行军,一开始还有进山的小路,再走就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这次野外生存训练,目的是锻炼队伍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李宝强认为下一步希望村要向外拓展,必然要面临缺衣少食的局面,因此野外生存能力训练被李宝强提到了第一位。

  李宝强利用休息间歇向队员们讲解:“野外生存第一位的是辨别方向。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可以用一根标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李宝强拿着梭镖比划着,队员们也举着梭镖有样学样。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至于晚上,就是老辈人讲过的看星星。”李宝强继续讲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