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旅 第三百三十三章 父子相认

《武旅》第三百三十三章 父子相认

作者:三星二锅头 字数:1985 书籍:武旅

  吴氏还是跟往常一样,早就在大门口候着了,而周氏几人也早就习惯了,反正小叔子(相公)不回来,婆婆肯定不会叫开饭的。

  所以,这会儿妯娌三人又窝在灶膛前聊上了。

  “大嫂二嫂,要是分到了银钱,你俩想买啥?”

  自从林三柱出门后,冯氏就在心里想着这事了,也想到了好多自己想买的物什,比如给狗子买块布料,她家狗子还从未穿过新衣裳呢,还有就是给两个闺女买头花带,到时一边揪揪上插上一朵,肯定好看,再有虽天热了,可是相公的新棉衣还是得做起来,这样到了冬日,相公就可以直接把新棉袄换上了。

  周氏摇头,眼下还不知卖绣品的事到底啥光景呢,再说真挣了银钱,她也不买,自己还得给远枫存钱娶媳妇呢。

  刘氏也跟大嫂差不多的想法,那就是存银钱,给儿子娶媳妇,话说,上回那卖荷包的十文全买了点心,她到现在都后着悔呢,所以这次绝不受三弟妹鼓动了。

  见这情形,冯氏正想劝上一劝,结果就听自家婆婆的大嗓门响起,“三儿回来啦,哎呦,你咋买大猪蹄啦?老天,这咋还有这么多肉哩!”

  哎呦,她相公回来了!冯氏起身飞快往外跑,周氏和刘氏紧跟在后。

  而家里几个小的,早在听到“大猪蹄”后,就从各自屋里冲了出来,小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看到几个儿媳都过来了,吴氏立马从林三柱手里,把肉和猪蹄全接到了自己手上,拽的紧紧的,生怕待会儿老三一递,几个儿媳一抢,就全下了锅。

  小娃儿们见他们奶把肉和猪蹄都抓的紧紧的,就有些心急。

  这会儿天还亮着,门口还有不少村人路过,都说财不外露,老林头把院门一关,“都进屋去!”

  等到了堂屋,冯氏忍不住开口问道,“相公,今日绣品卖的咋样啊?”

  “对啊,三弟,绣品都卖了吗?”周氏也急着想知道。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林三柱从怀里掏啊掏掏啊掏,正当大家以为他要掏出铜板来时,结果却见他掏了一块包袱布出来。

  吴氏顿时松了口气,包袱都空了,可见绣品全卖出去了,只是老三磨磨蹭蹭卖啥关子啊,吴氏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可惜她手里还拎着肉跟猪蹄呢,吴氏火起,“你个糟心玩意,还不快说,要急死老娘啊!”

  “喏,这是娘你的一两本钱。”见老娘急了,林三柱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递了过去。

  “啥一两?”

  等反应过来后,吴氏大喜,这就本钱回来啦?

  家里可还有一大半没卖的绣品呢。

  虽这样想着,可并不耽误吴氏接银子的手,连肉和猪蹄因为松开而掉到地上都没察觉到。

  林远槐和林远柏,还有春燕春草,四个小家伙当下眼睛就是一亮,而想到红烧猪蹄的林远秋,也是忍不住舔了舔嘴角。

  只是他也知道,猪蹄不炖上半个时辰肯定咬不动,今晚不可能会煮来吃。

  而猪肉就更加别想了,以他奶的性子,这么一大块肉,肯定会抹了盐巴慢慢吃。

  所以,理智告诉他,今晚猪蹄跟猪肉都别想吃上。

  可林远秋忘了,小孩子的想法,跟他这个伪小孩肯定是不一样的。

  于是,林远秋便看到,林远槐和林远柏猫着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然后伸出小短腿一勾,很快把猪蹄跟肉都勾到了面前,不一会儿,就一人手上提着一串,哼哧哼哧爬出来了,然后,就见两人飞快往灶房跑去。

  接着,春燕和春草也嗒嗒嗒的追了上去。

  见状,林远秋忙也跟了过去。

  可等他到了灶房时,林远槐和林远柏已经在洗猪蹄和猪肉了。

  “狗子弟弟,你来的正好,快把锅点上,咱们待会儿就有好吃的了。”

  林远柏一副见者有份的爽气样,边说边已经把锅盖打开了。

  锅里是热乎乎的水,每回做好饭,周氏都会温上一锅水,等饭吃了正好用来洗碗,这下倒是正好可以煮肉。

  林远秋正想着自己到底要不要阻拦,结果,林远槐已把洗干净的肉扔进锅了,切都没切。

  再看到,那两只还带着毛的猪蹄马上也要紧随其后,林远秋忙摇着手道,“别别,上头还有猪毛呢,要不猪蹄咱们留到明天再吃吧?”

  “有猪毛吗?”林远柏提起猪蹄看了看,还真有,自己刚刚洗的时候咋没看到呢,还是狗子弟弟眼尖。

  林远柏对着猪毛拔了拔,纹丝不动,算了算了,猪蹄还是留着明天让娘亲绞干净了猪毛再吃吧。

  见状,林远秋顿时松了口气,这样,等会儿挨打时,他奶应该会手轻一些吧?

  想到他奶房里的细竹条,林远秋感觉自己的屁股,已经开始疼了。

  这边几个小的点火煮肉,而堂屋的众人,却一点都没察觉。

  特别是吴氏,压根忘记了还有猪肉和猪蹄这回事,此时所有人的心神都被林三柱的话给吸引住了。

  “你说啥,那扇套和笔袋居然卖了三十文一只?”冯氏满脸的不可置信。

  她记得在娘家时,绣的扇套和笔袋也只卖八文。

  林三柱点头,笑道,“何止扇套跟笔袋,那钱袋也卖三十文呢,其他几样都算二十文一个,这可比原先我和大哥二哥算的价高出了不少。”

  林大柱林二柱连连点头,确实高得太多了。

  周氏跟刘氏满脸喜色,就连一旁的春梅和春秀,以及林远枫和林远松也是笑眼弯弯的。

  老林头摸了摸发白的胡须,可见此时心里也是极为高兴的。

  “那挣得五钱银子呢?”吴氏开口问道。

  吴氏还是不太敢相信,总觉的要看到真金白银,才能真正放心,谁知道老三是不是为了让她高兴,才故意往多了说。

  林三柱从怀里,把余下的碎银外加十几枚铜板全都掏了出来,而后往桌子上一放,“喏,全在这里了。”

  哎呦,还真挣了这么多啊,看到四粒小碎银,吴氏顿时笑成了花。

  可立马,她觉得不太对啊,不是挣了五钱吗,这些铜板是啥意思?

  “不是买猪肉跟猪脚了吗,两样一共花了三十二文啊。”林三柱跟老娘报着账。

  对哦,吴氏立马想起三儿子买了猪肉和猪脚的事。

  她抓起铜板数了数,不对啊,这还差着五十文呢。

  吴氏一瞪眼,“还有五十文哩?”“还有五十文......”林三柱一边说着一边半站起身,做出一个随时往外冲的动作,“还有五十文......儿子拿去雇牛犁地了。”

  说着,便“唰”的一下,在众人习以为常的目光中,跑出了被狗撵的速度,这一跑,就直接跑回了三房。

  哎呦,我的扫把呢,吴氏站起身,四处找着大扫把,她非得好好修理这糟心玩意一顿不可,居然一点商量都没有,就花了这么多银钱出去。

  可是,等吴氏眼睛扫过桌底下时,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咦,我的猪肉和猪脚哩?”

  一听这话,众人忙也往桌底下寻去。

  对哦,猪肉和猪脚呢?

  “大嫂二嫂,你们闻到肉香没有?”说着,冯氏又用力吸了吸鼻子,对,绝对是肉香没错。

  听冯氏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到,确实有股浓浓肉香传来,好像就在灶房的方向。

  吴氏提脚往外走,屋里的人,除了老林头,其余都跟了过去。

  周氏和刘氏心里突突的,心说皮娃儿总不会把肉给煮了吧?

  冯氏却是一点都不担心,她家狗子可不是个嘴馋的。

  结果冯氏还是自信过了头。

  这不,一行人快到灶房门口时,就听到了几个孩子的说话声。

  林远槐:“嗯,我尝着咸淡刚刚好,狗子弟弟,你可真能干!”

  林远柏有些迫不及待:“快让我尝尝,快让我尝尝!”

  春燕也喝了一口肉汤:“哥哥你好厉害啊!”

  春草嚼着肉:“真香,好好吃,哥哥好厉害!”

  林远秋:他不接手能行吗,真让三哥四哥一把盐巴撒下去,咸死个人不说,挨揍是百分百的。

  可就算这样也没免了罚,为免自家儿子挨更大的揍,周氏跟刘氏一人拎着自己小儿子的耳朵,问他们下次还敢不敢了。

  吴氏不吭声,手里拿着柴火棍,想听听他俩怎么说。

  林远槐,“娘,我想吃猪肉。”

  而林远柏很光棍,“娘,买都买回来了,干嘛不煮着吃啊?”

  吴氏气恼,哼,做错了事情不知认错,还要狡辩,该打。

  于是,林远槐和林远柏,屁股上各挨了一棒。

  两人咬咬牙,没哭,哼,娘们家家才哭哭啼啼呢。

  冯氏见气氛都烘到这里了,自己要是再不动手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何况看这情形,自己儿子还是主谋来着,于是一咬牙,也一把扯过自家狗子的耳朵道,“说,干嘛把猪肉给煮了?”

  前世还从没被扯过耳朵的林远秋,今天也算头一遭了,再看了看吴氏手里的柴火棍,打到屁股上肯定很疼。

  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林远秋想了想,而后组织了一下语言,再看向吴氏,道:“奶,孙儿见爷爷,还有大伯二伯这几日挖地这么辛苦,只以为爹爹买肉回来就是想给他们补补身子的,所以就帮忙煮了。”

  众人:这娃儿可真懂事啊!

  林远槐和林远柏:他们以后得多跟狗子弟弟学学,这样可以少挨揍。

  ......

  第二日,依旧和昨日差不多的时辰,林三柱坐上了去往镇上的牛车。今日背着的包裹可比昨日要大了不少,这不,昨晚打包时,冯氏特地给多加了层包袱皮,免得到时不小心散开,而弄脏了绣品,毕竟这里可是五两多银子呢。

  是的,昨晚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已经把剩下的绣品还能卖多少银子给算出来了。

  四十六个笔袋,五十二哥扇套,三十六只钱袋,还有二十五个荷包和二十二方帕子,再加上二十双鞋垫。

  一共还有五两三钱又六十文的进账。

  吴氏只差拎着林三柱的耳朵再三嘱咐了,要是明日再乱花银子,小心回来老娘收拾你。

  林三柱连连摇头,他保证不乱花,“娘,明日是不是就要分银子了啊?”

  吴氏翻了个白眼,转身,给林三柱一个后背,懒得搭理这掉进钱眼里的糟心玩意。

  等林三柱到达书肆时,高掌柜已经在候着了,看到林三柱过来,忙连人带货引进了后堂,接着就迫不及待看起绣品来。

  嗯,不错,等高掌柜看到又多了许多新鲜字样后,忍不住连连点头。

  昨日他把绣品摆出来后,立马就卖了三只笔袋、五个扇套,荷包和钱袋也开张了,还有他以为肯定不好销的鞋垫,居然一口气卖出去了六双,而那位买了鞋垫的书生,还一个劲的打听有没有其他寓意好的,若有的话,他还想再买。

  且在这些绣品的带动下,店里文房的生意也好上了不少,光是昨日一天,就收了二十多两银子,都抵得过先前两三天的进账了。

  看着摆得满桌的绣品,高掌柜心想,自己是一股脑全摆出来卖好呢,还是细水长流,每日摆个十来件出来。

  点清了货,结好了账,高掌柜邀林三柱坐下来喝茶,“林老弟,日后家中又有绣品做好,尽管送过来就是。”

  林三柱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其实,林三柱本还想提一提签长期供货契约的事,可都说上赶子的不是买卖,既然高掌柜还没这个想法,说明人家有自己考量,他还是等上一段时间再说吧。

  至于为啥要等上一段时间,因为林三柱有预感,他可以肯定,不出几天,镇上就会有人模仿他家绣品,毕竟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会做绣活的人,基本都能学个九成九。

  最主要的就是,模仿的人多了,绣品的卖价肯定要往下降,想来高掌柜也正是明白这点,才没提出进一步合作的想法。

  林三柱准备等下回家就与爹娘说一说这事,再让媳妇和嫂子她们快来镇上把绣线和布料准备起来,得趁着现下还能有个好价格的时候,再赶一批绣品出来。

  想到卖柿子那会儿,大哥二哥挑着担子起早贪黑,一连奔波半个多月,也只得了一两多银子的收入,相比之下,做绣活可挣的多多了,若是错过,实在可惜。

  想到这里,林三柱没多逗留,出了书肆,就快步往南门大街走去,林冬的牛车停在南门街口,这会儿过去,正好能赶上晌午回村的这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