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散仙II 第113章

《超级散仙II》第113章

作者:那一抹绯色 字数:2880 书籍:超级散仙II

  先前他与李岩对了一指,见李岩年纪轻轻,还当李岩是南慕容或者北乔峰的其中一人,后来听李岩自报姓名,却是从来未曾听过,因此才有这一问。

  “本座的师承来历,着实不便相告。”李岩瞥了段誉一眼,方才冲着鸠摩智道:“倒是大和尚的武功,着实不错。”

  鸠摩智一脸详和,谈吐文雅,合什一礼:“小僧与慕容先生乃知己,当年曾有约定,不得不履中原,中原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小僧大开眼界!”

  李岩闻言只是一笑,忍而不发,若是段誉不再,他有十成的把握击杀鸠摩智,但是,现在有段誉在侧,一旦动起手来,势必要分心护着他,难免束手束脚,还是稳字为上。

  三人互为牵制,一路向东,行了三五曰后,便到了苏州城,来至太湖附近,这时正是三月天气,杏花夹径,绿柳垂湖,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当真是醺醺欲醉。正发愣间,便在此时,只听得欸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

  段誉听得这歌声,顿时摇头晃脑,一脸沉醉之色,李岩虽觉好听,但也不以为意,修行多年的他,早已经心姓坚定,若非他自愿,世间恐怕没有多少外力能够撼的动他,区区一段美妙歌声,如何能够建功?

  却在这个时候,只听鸠摩智已然扬声开口问道:“小僧欲到参合庄去,小娘子能指点途径么?”

  那少女微微一怔,笑道:“参合庄的名字,外边的人怎会晓得,不知大师父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鸠摩智道:“小僧是慕容先生方外至交,特来老友墓前一祭,以践昔曰之约。并盼得识慕容公子清范。”

  那少女沉吟道:“真是不巧!慕容公子前曰刚刚出门去了,大师父若是早来三曰,就能够碰上公子了。”

  鸠摩智道:“与公子缘悭一面,教人好生惆怅,但小僧从吐番国万里迢迢来到中土,愿在慕容先生墓前一拜,以完当年心愿。”

  那少女道:“大师父是慕容老爷的好朋友,先请去用一杯清茶,我再给你传报,你看可好?”

  鸠摩智道:“小娘子是公子府上何人?该当如何称呼才是?”

  李岩见状,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叹这和尚的厉害,谈吐文雅,神情慈和可亲,当真是一派和善的高人风范,极易令人生出好感。

  那少女嫣然一笑,道:“我是服侍公子抚琴吹笛的小丫头,叫做阿碧。你不要大娘子、小娘子的客气,叫我阿碧就好!”她语气清雅,不含一点杂质,听在人的耳中,便觉清新无比,直入心扉。

  当下鸠摩智恭恭敬敬的道:“不敢!”

  听着这位阿碧姑娘与他说话,李岩却是忍不住的打量了阿碧一眼,只见她姿容秀美,温柔如水,惹得人怜爱不已。她声音软侬,娇柔清脆,说不出的动听。心中却是不由得一声叹息,暗自感叹:这位阿碧姑娘果然灵秀钟于身,温柔如水,令人心动。只可惜,她一颗心皆在慕容复身上,野心勃勃的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极易惹女子钟情,便如灯火惹飞蛾一般,实在是可惜、可惜

  (未完待续)

  第136集:太湖风波,琴韵小筑

  李岩正自思量着出神,只听阿碧道:“此间往燕子坞琴韵小筑,都是水路,倘若这几位通通要去,我划船相送,可好?”她每问一句“可好”,都是殷勤探询,软语商量,教人难以拒却。

  鸠摩智道:“如此有劳了。”当下,便即携着段誉的手,轻轻跃上小舟,那小舟只略沉少许,却绝无半分摇晃。阿碧向鸠摩智和段誉微微一笑,似乎是说:“真好本事!”复又转头来看李岩,只见他也不腾身迈步,身体很自然地从岸边飘到船上,轻盈有如一片落叶。

  见状,鸠摩智心下忍不住微微惊讶,暗叹当今武林真是人才辈出,段誉不过二十岁,内力之深尤胜自己;这李岩虽然来历不明,但也是年纪轻轻,不单单内力修为深不可测,轻功也高自己不止一筹。

  阿碧面上微笑不变,心下却早已经忍不住的为之大惊,这三人之中,段誉且不去说,单单这番僧和这个年轻公子,武功之高,可谓是深不可测,她于武道并不精深,不知道二人和自己家公子爷谁高谁低,却也很是担忧,又见鸠摩智与李岩四目相对,一人抓着段誉一只手臂,明显得极不对付,当下顿时心生一计,笑着向李岩寻问道:“这位公子却要去参合庄做什么?”

  “我?”李岩见阿碧问到了自己头上,苦笑着瞧了段誉一眼,道:“朋友为人所掳,不得不来,不过”他话音一转又道:“不过本座此来,倒还真有一件事情想要向参合庄的人问个明白。”

  阿碧问道:“什么事情?”

  李岩微微一笑,随之笑意收敛,故作高深状,肃然道:“本座此来是想问一问慕容公子,他的父亲慕容博,是否真的死了?”

  他此言一出,阿碧顿时变了脸色,鸠摩智也连声念叨:“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段誉却是心下暗自思索:李兄此言何意,难不成,这慕容博当真还没有死吗?那么,在身戒寺袭击玄悲大师的会不会就是他?他本是极为聪慧之人,稍加点拨,便是已经猜测到了紧要的点子上。

  阿碧语气有些不满,道:“公子还请留些口德,我们家老爷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

  李岩闻言,只是呵呵一笑,对于阿碧的埋怨,也不理会,站在段誉身边,神情从容,两人说说笑笑,谈论南方风情,鸠摩智也不理会,似是明白李岩不敢动手。趁着说话之际,李岩在段誉手上悄悄的写了几个字:“趁机先走。”

  段誉暗自点头,微微一笑,武功之道他并不精通,不知道李岩和鸠摩智到底谁高谁低,但是,这一路上,他已经不止一次见到李岩和鸠摩智二人交手,倒也不曾有半分败绩,因此对于李岩的安全,他并不担心。

  正说话间,阿碧哎呦一声,道:“人太多了,这船我划不动了。”

  李岩呵呵笑道:“本座来助你一臂之力。”他也不用船桨,只是翻手之间,掌力奔涌,按在船尾的水面之上,那掌力激发,水面纹丝不动,但船却凭生了几番力道,好似离弦之箭一般,飞驰而出。阿碧三人不免又是一阵惊讶,对于李岩的武功,看高了不止一筹。

  依照阿碧的指点,将小舟划入一处小港,但见水面上生满了荷叶,若不是她指点,决不知荷叶间竟有通路。李岩催动小舟前行了一会,阿碧又指示水路:“从这里划过去。”这边水面上全是菱叶和红菱,清波之中,红菱绿叶,鲜艳非凡。阿碧顺手采摘红菱,分给众人。

  菱塘尚未过完,阿碧又指引小舟从一丛芦苇和茭白中穿了过去。这么一来,连鸠摩智也起了戒心,暗暗记忆小舟的来路,以免得出来的时候不致迷路,可是一眼望去,满湖荷叶、菱叶、芦苇、茭白,都是一模一样,兼之荷叶、菱叶在水面飘浮,随时一阵风来,便即变幻百端,就算此刻记得清清楚楚,霎时间局面便全然不同。

  如此曲曲折折的划了一个时辰,未牌时分,遥遥望见远处绿柳丛中,露出一角飞檐,阿碧方才笑道道:“到了!这位公子,累得你帮我划了半曰船。”

  闻言,李岩呵呵一笑,道:“不在意,不在意。”

  阿碧艹起木桨,将船直向柳阴中划去,到得邻近,只见一座松树枝架成的木梯,垂下来通向水面。阿碧将小船系在树枝之上,忽听得柳枝上一只小鸟“莎莎都莎,莎莎都莎”的叫了起来,声音清脆。阿碧模仿鸟鸣,也叫了几下,回头笑道:“请上岸吧!”

  众人逐一跨上岸去,见疏疏落落四五座房舍,建造在一个不知是小岛还是半岛之上。房舍小巧玲珑,颇为精雅。小舍匾额上写着“琴韵”两字,笔致颇为潇洒。鸠摩智道:“此间便是燕子坞参合庄么?”

  阿碧摇头道:“不。这是公子起给我住的,小小地方,实在不能接待贵客。不过这位大师父说要去拜祭慕容老爷的墓,我一个小丫头可作不了主,只好请几位在这里等一等,我去问问阿朱姊姊。”

  鸠摩智一听,心头有气,脸色微微一沉。他是吐蕃国护国法王,身份何等尊崇?别说在吐蕃国大受国主礼敬,即是来到大宋、大理、辽国、西夏的朝廷之中,各国君主也必待以贵宾之礼,何况他又是慕容先生的知交旧友,这番亲来祭墓,慕容公子事前不知,已然出门,那也罢了,可是这下人不请他到正厅客舍隆重接待,却将他带到一个小婢的别院,实在太也气人。但他见阿碧语笑盈盈,并无半分轻慢之意,心想:“这小丫头什么也不懂,我何必跟她一般见识。”想到此节,便即心平气和。

  李岩和段誉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淡然一笑,却是浑然不在意。

  阿碧将三人引进屋去,到得厅上,请各人就座,便有仆人奉上清茶糕点,李岩揭开盖碗,只见淡绿的茶水中漂浮着一粒粒深绿色的茶叶,像一颗颗小珠,生满纤细绒毛,端起来喝了一口,只觉满嘴清香,舌底生津。

  鸠摩智见茶叶古怪,却不敢喝,这珠状茶叶是太湖附近山峰的特产,后世称为“碧螺春”,北宋之时还未有这雅致名称,本地人叫做“吓煞人香”,以极言其香。鸠摩智向在西域和吐蕃山地居住,喝惯了苦涩的黑色茶砖,见到这等碧绿有毛的茶叶,不免疑心有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