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嫡妻原配手札 120 第一百二十章 反省

《嫡妻原配手札》120 第一百二十章 反省

作者:桃李默言 字数:5077 书籍:嫡妻原配手札

  皇帝去太庙反省纵情美色,他没放过皇后曾柔。

  曾柔以监管后宫不力的罪名,被皇帝惩罚……陪着皇帝去太庙同去反省。

  帝后两人一起去太庙反省,足以看出皇帝对此事的后悔,可曾柔一点都要不想陪着皇帝去太庙。

  在推测出皇帝很可能修改考题后,曾柔正准备趁着皇帝不在京城这段日子收获自己的胜利果实,皇帝不在的话,她在京城行事会轻松一些。

  曾柔虽然有心借着这届科举招揽几个像样的人才,但也没打算活动得太厉害,在朝政上曾柔还处于全面的弱势。她也只是想让几个被她看好的,有栽培价值的举子科举会试成绩高一点。

  她并没指望着看重的人立刻对自己忠心耿耿,利益集团需要慢慢的绑定。、

  皇帝的一到命令,让曾柔的没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她暗示妃嫔们迷惑皇帝,舆论引导大臣们向皇上劝诫……这一切的安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是同时不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这一点让曾柔很失落。

  她失落,自然心情不好,所以和曾柔以一起去太庙反省的皇帝就比较倒霉,以前曾柔只是将他当空气,绝不多话,这一次去太庙的路上,帝后同乘一辆轿辇,皇帝被曾柔刺激得够呛。

  他说什么,曾柔必然是反对的。

  他为萧淑妃等人说几句好话,曾柔就嘲讽他‘好色’

  他说朝中大臣多管闲事,曾柔会建议他多看看太祖实录,学学太祖是怎么做皇帝的。

  反正这一路上,皇帝被曾柔拿话刺激的七窍冒烟,最后指着曾柔道:“朕怎么不晓得你这么能说?”

  皇帝今日算是领教了曾柔的嘴皮子,没有道理,她都能硬是辩出道理来,歪理正理,皇上都说不过曾柔,这一点尤其让皇帝气闷,想当年皇上也是威压朝臣百官的人物啊。

  曾柔平静的笑着,并未因为皇帝震怒而恐慌,她看皇帝的目光,就像是看一个说不过大人,知晓得耍无赖的小孩子……皇帝因此格外的郁闷。

  “臣妾只是尽到了为皇后的责任,皇上,忠言逆耳啊。”

  “……”

  皇帝半晌无语,曾柔说得根本不是忠言,而是特意让他郁闷,

  他本想对曾柔发火,想到如今的局势,若是他再提废后,李清儿怎么办?朝臣上的人岂不会更加燥舌?

  皇帝忍下了曾柔,经过曾柔这一闹腾,皇帝郁闷是郁闷,但因为李清儿和朝臣的劝解而阴郁的心情却好上了许多。

  曾柔也晓得皇上若是不会自我调节的话,活不到今日,没讲皇帝郁闷吐血,曾柔反省自己的功力是不是退步了?

  远离后宫那群大开金手指的对手们,曾柔在皇帝面前挥洒自如,虽然皇帝身边也安排了很多的侍卫保护,可这群侍卫在曾柔面前实在是不够看。

  曾柔故意气皇帝的时候,一是为了让皇帝出丑,二是讽刺皇帝卖身,三嘛……若是皇帝动怒处置曾柔的话,曾柔有足够的理由给皇帝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可惜皇帝没动手,曾柔也不好意思主动欺负人!

  总得来说,曾柔还是太善良了。

  皇帝不知他捡回了一条命儿。

  在太庙反省的日子,皇帝又有喜有悲的,在太庙里皇帝不会再面对一群难缠的女人,但是曾柔的冷言冷语的实话让皇帝格外的难受,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皇帝也经常向曾柔发脾气,不过在最为生气的时候,皇帝都没对曾柔怎样,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妥协。

  曾柔说的话不好听,皇帝却能从她的话中琢磨出点别的东西,皇帝开始反思,他放纵宠妃的问题,得宠妃爱慕的目光,他很舒服,但宠妃们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

  “她们不喜欢您,也得伺候您,您又不想做大众情人,不过是解决**,用得上较真嘛。”

  “……”

  皇帝和曾柔坐在一处下棋,他此时纠结的原因不是宠妃是不是真爱自己问题,而是自己还要被曾柔在棋盘上虐杀多少次?

  他的围棋下得很好,更不会有谁敢赢了皇帝的,下围棋前,曾柔问他是真下还是假下,皇帝自信的表示,真下,结果曾柔在棋盘上虐的皇帝死去活来。

  皇帝怎么反抗都会被曾柔虐杀,他毫无反手之力,他们之间的差距,是皇帝怎么努力也赢不了的。

  曾柔一边下棋,还能分心同他说点闲话,给后宫的妃嫔上上眼药,这让全心放在棋盘上却被虐杀的死去活来的皇帝情何以堪?

  皇帝扔掉棋子,”你就不能让让朕?”

  “是陛下说真下的,臣妾哪敢抗旨?”

  “……”

  皇帝说出来一句话,后宫里有李清儿这个妖孽,皇后也不见得比李清儿正常多少,皇帝用怀疑的目光扫描着曾柔,曾柔的变化太大了,在曾柔那双充满戏虐的眸子里,根本没有惧怕,在她面前,皇帝好像同寻常人一样……

  怎么会有这个念头?是不是最近疲倦的身体还没见好转?

  曾柔收好了棋子,起身道:“臣妾不耽搁陛下处理朝政了。”

  “你做什么去?”

  “睡午觉。”

  ……

  皇帝在曾柔面前无语的次数越来越多,眼看着曾柔轻飘飘悠闲的离去,皇帝没有任何的办法,除了在心底说上一句,将来一定废了她的皇后位置外,皇帝也不知他什么时候会能废后!

  曾柔被废了后,还敢不敢在他面前这么云淡风轻的招人恨。

  皇帝随手拿起一本折子看了一眼,心情变得更差了一些,折子里写了宫中的消息,皇贵妃李清儿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奇怪,而且曾柔给李清儿的协理后宫权利后,李清儿根本不懂得怎么掌控权利,动不动就杀人,弄得后宫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怨声载道。

  后宫的妃嫔对李清儿也多有埋怨,比如说今日少了食材,明日少了胭脂水粉,后日又少了赏赐的银两。

  以李清儿的清高,她是不可能克扣这些东西的,只是她信任的人,帮她办事的奴才不一定信得过。

  在曾柔主持后宫大局的时候,从没让皇帝为这些事情费心,哪怕是以前的皇贵妃柳氏也不会做出李清儿这样的事情来。

  皇帝默默的叹息,眉头越皱越紧,这样的日子他还得忍受多久?好在萧淑妃那里有了点动静,皇帝也没指望萧淑妃能干掉李清儿,他只希望萧淑妃能控制住李清儿就好,起码将李清儿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后宫的事情不顺,朝廷上的大事没有,小麻烦不断,南方旱,北方捞,虽然没有波及太多的地方,但赈灾等事情也让皇帝很心烦。

  钱粮有些不凑手!

  皇帝按了按额头,是不是前些年日子过的太平顺了?还是说国有妖孽,必然会有灾祸?

  曾柔也没像她说得一样专注于于午睡,她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不少。

  从最近皇帝的表现来看,皇帝对李清儿另外有安排,皇帝在太庙反省的时间过长,这段日子皇帝对曾柔的迁就,也让她颇为意外。

  皇帝可不是受虐倾向太严重的人,曾柔也没长得倾国倾城,更不会让皇帝喜欢上所以迁就她,如此想来曾柔身上一定有什么让皇帝忌惮的本钱。

  曾柔屡次挑衅皇帝的底线,就是想看看皇帝能容忍她什么程度,试探的结果其实很让曾柔满意,曾柔对将来的事情又有了进一步的算计。

  以后皇帝再处理折子的时候,曾柔会在一旁喝茶发呆,有时候皇帝会忍不住问曾柔两句,曾柔总能给他一个不错的答案。

  “陛下,淑妃娘娘有消息传来。”

  “说。”

  皇帝抬眼看了一眼曾柔,冷声吩咐总管太监,“不必顾及皇后。”

  “遵旨。”

  总管太监和皇帝身边的人对帝后的之间的相处是摸不到头脑的,每次陛下都被皇后刺激的发火,可每次皇后都能全身而退,有几次甚至皇帝让总管太监去寻找曾柔……皇帝让曾柔陪他批奏折。

  便是皇贵妃最受宠的时候,皇帝也不准她干涉朝政。

  可若说皇帝对皇后有很深的感情,皇帝从没碰过曾柔,也没半夜要过水。

  所以总管太监对皇后如今是敬畏中透着小心,不敢太亲近皇后,生怕将来皇帝清算皇后时,他被皇后连累了。

  他的担心很多余,在后宫的娘娘眼里,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是重要的人物,娘娘们没少关照总管太监,可在曾柔眼里,他就是个伺候主子的奴才,曾柔在他面前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不屑于也不会结好他。

  “淑妃娘娘说,皇贵妃病了。”

  皇帝一听李清儿病了,他的眼睛亮亮的,病了好,病了?妖孽也会生病?

  妖孽生病是不是意味着妖孽不大厉害?

  皇帝心思活泛了,“皇后,你怎么看?”

  皇帝习惯性的咨询在一旁捧着一本庸俗看的曾柔,她手中的被皇帝评价为白痴才看,但曾柔偏偏看得津津有味,甚至皇帝几次问她话,她回答的都很简略,敷衍。

  “皇后……”

  “啊。”

  被皇帝突然加重的语气吓了一跳,曾柔从书本上勉强抬头,笑道:“陛下不晓得,的故事有趣极了,臣妾都看入迷了呢,要不,臣妾给陛下讲讲?”

  皇帝手指点了点曾柔,冷着脸庞道:“朕不想听你看的书,朕问你皇贵妃病了,你怎么办?”

  “叫太医呗。”

  曾柔目光回落的书卷上,皇帝并没发觉她捏着书本的手指是煞白的,低垂下的眼睫盖住了眼眸中的好奇,萧淑妃够厉害的啊,真的将皇贵妃李清儿给弄病了?

  虽然被红尘中各种债缠身的李清儿早已经不负当年,但萧淑妃能弄病了李清儿,本身就是对萧淑妃能力的一种肯定。

  “朕没问你这些!曾柔,你少给朕装糊涂,朕不信你不明白朕想要问你什么话!”

  “……”

  曾柔翻了一页,慢悠悠的叹息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臣妾得恭喜陛下,您的后宫竟出人才呢。”

  皇帝本来因为李清儿养病而高兴的心情因为曾柔这句话沉重了不少,肩头的压力也沉重了许多,李清儿不好对付,牵制李清儿的萧淑妃就好糊弄了?

  “臣妾以为还得靠陛下呢,您能者多劳,辛苦一趟吧。”

  曾柔似笑非笑的话语让皇帝挂不住面色了,怒道:“曾柔!”

  什么叫他辛苦?是妃嫔伺候他的的好不好?

  “呀。”曾柔仿佛被皇帝吓到,但眼底的戏虐却不见少,自怨自怜的说道:“臣妾说得话,萧淑妃不见得会听呢,臣妾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没做好陛下的贤内助,臣妾心里惶恐难安呢。”

  “她不听你的?你是后宫之主,是朕的嫡后,她敢不听你的?”

  “陛下此言差矣,萧淑妃内敛低调,最是温柔不过,在臣妾面前一向恭谨后礼,但是她受您宠爱已久,又一直提防着臣妾,您还时不时的给她特许,时不时的伤臣妾的脸面,臣妾哪敢命令得动萧淑妃?萧淑妃在此事上居功至伟,能给您通风报信,想来她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曾柔耸了耸肩膀,“臣妾只愿平安活到寿终正寝,实在不敢欺辱命令您的宠妃。”

  皇帝做过什么,还用问曾柔?

  宠爱宠妃的皇帝是最不守规矩的一个,总是愿意随着心意将宠妃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轻视无视曾柔,宠妃们又怎么会尊重皇后?

  “她们对你不敬?”

  “经常的。”

  “……”

  皇帝尴尬的咳嗽了两声,曾柔的诚实显然大出皇上意料,告状告得如此明目张胆,该说曾柔聪明呢?还是说她蠢笨?

  他宠爱先后两位皇贵妃,萧淑妃等人,确实扫了皇后曾柔的面子,宠妃的娘家人,他都照顾了,可皇后娘家唯一成才有本事的人却被皇帝砍了脑袋,皇后娘家发放到关外。

  不是说皇后的兄长不该死,而是如果是宠妃的娘家人做那样的事儿,皇帝会网开一面,起码不会下死手。

  皇帝见曾柔平静,悠然的样子,眸子深邃了几分,记得当初皇后跪求了他三日,那三日他一直待在关雎宫中……皇后的兄长人头落地时,曾柔也吐血昏了过去。

  “咳咳。”

  皇帝轻咳之后,解释道:“皇后要晓得治理国家的难处,朕有时也是身不由己,对外戚……朕始终是要求极严的,你兄长……他犯得错,朕……”

  “皇上。”曾柔脸上的笑容逐渐的隐去,“以前的事儿还是别再提了,说他是外戚,臣妾都觉得丢人,臣妾不孝啊。”

  当年曾柔的兄长犯错,何尝不是因为宠妃们的陷害?

  他固然有错,意志不坚定,被人利用了……曾柔垂下眼睑,“如果他不是臣妾的兄长,现在应该过得丰衣足食的吧,臣妾的父母也不至于在关外受苦,世人都说是他们连累了臣妾失宠于陛下,并后位不稳,可臣妾却晓得,是臣妾的不是,真正被连累的是他们。”

  “外戚古来有之,真正做权倾朝野的外戚,一是娘家人出众,二是臣妾得有皇子!”

  “陛下,您看臣妾占哪样?”

  曾柔抬头瞄了面容尴尬的皇帝一眼,“陛下也不必试试探臣妾,臣妾如今在前朝孤立无援,全凭着陛下垂怜才坐在皇后的位置上,臣妾几次碰得头破血流的,臣妾已经学乖了,臣妾不敢为难陛下的宠妃,不敢陷害陛下的皇子,不敢在您宠妃面前摆皇后的架子,更不会命人弹劾打算成为外戚……您宠妃的娘家人。”

  “曾柔!”

  皇帝一把拽住了转身出门的曾柔,他骨感的手掌紧紧握住了曾柔的手腕,嗓子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说不出任何解释的话来。

  “我听人说过,男人的心偏了,这辈子都正不过来,陛下,您还是让臣妾离开吧。”

  “小柔。”

  皇帝心中泛起涟漪,打算拥曾柔入怀,“朕不会再让她们伤害你,皇后,朕保证……”

  “皇上又想从臣妾身上得到什么?”

  曾柔泛着死寂一般的眸子让皇上不敢搂住她,皇帝的手臂僵硬住了,“皇后别不识抬举!”

  “臣妾不敢呢。”

  曾柔后退几步,菱形的唇瓣微微翘起,自嘲的说道:“血泪教训,臣妾不敢忘,您还是赏赐萧淑妃她们为好,毕竟她们在后宫里没少为陛下做事,您便是无法提升她们的位分,也可厚厚的赏赐她们的娘家人嘛,萧淑妃和李昭容的娘家人可都是惊才绝艳的人物,皇上赞了他们好几次了,不是说他们是国家栋梁,您的左膀右臂吗?”

  “内有皇子,外有朝臣,臣妾这皇后位置只怕是又危险了。”

  “呵呵,外戚啊。”

  曾柔转身离开了,皇帝站在原地迟迟没有办法移动脚步,他有挣扎,有羞愤,亦有一丝的惆怅和深思,被曾柔了准了,皇帝本打算犒赏萧淑妃等人娘家人的……

  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皇帝颓然的坐在椅子上,外戚……有能耐,有皇子支撑的外戚才是他重点防范的目标,过了好一会,皇帝道:“传朕口谕,让皇后的娘家回京,朕将夺去曾家的爵位赏还给他们。”

  “陛下说过,皇后有娘家支持会抚养皇子……”

  总管太监被皇帝冷冰冰的看着,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鹌鹑一样不敢说话了。

  皇帝笑容微苦涩,“如今朕的皇子,哪个她都不会养,也不适合她抚养,你看她最近的表现,像是讨好朕争宠的?皇后变了,朕不能再用以前的印象衡量她的言行,总归是夫妻一场,她没脸,不能保住娘家,朕脸上就有光彩了?曾家是朕名正言顺的妻族,他是朕的岳父……”

  当年皇帝还是皇子不甚得宠的时候,本是国公府的曾家在当时的太子选妃前,将曾柔嫁给了他。

  后来太子意外病故,先帝才会注意到他……以前他以为曾家是有野心,提前投资于他,如今看来……曾家就没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

  做了皇后就意味着有数不清的麻烦,曾柔以前天真烂漫,一看就晓得被父兄保护得极好,如果皇帝没有登基,以曾家国公府的地位,足以保证女儿做个太平的王妃,如果曾柔不是嫁给他……日子会过得很快活罢。

  皇帝还记得曾柔大婚时,天真可爱的小模样,那时候她比现在鲜活。

  太监总管安慰了皇帝几句,让人去关外传旨,皇后娘家返回京城,会给京城带来不小的震动,太监总管再也不敢轻视不甚得宠的皇后娘娘了。

  皇帝想要补偿,可事情偏偏出乎皇帝的意料,曾柔的父亲上个月病逝在关外,叔伯兄弟在关外得罪了权贵,被迫害的很惨,皇帝看着手中的折子,嘴唇动了动,这让他怎么同皇后说?

  那日同皇帝说完话后,曾柔就一直等着皇帝将曾家人迁回京城来,曾柔会说那番话,一是因为想阻止萧淑妃她们实力大涨,二是想代替原主拷问皇上的良心,三有曾家人在京城,曾柔行事也会方便点,四也算是代替原主照顾她娘家。

  当从皇帝口中听了父亲病故的消息后,曾柔大笑了三声,高声吩咐,“准备马车,本宫要去关外为父亲奔丧。”

  “皇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