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眼神算 第二百七十七章 鱼死网破

《天眼神算》第二百七十七章 鱼死网破

作者:涂画非 字数:2737 书籍:天眼神算

  李思南抬头望去,只见一面大旗迎风招展,大旗下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跨着战马,停在路边,正向着他们这边望来。这个将军不是别人,正是神箭手哲别。原来这一路大军就是他统率的。

  李思南满身泥污,距离又在百步开外,哲别本来不知道他是谁,但因见他箭法高强,不觉技痒,笑道:“难得有个对手,咱们较量较量!”弓如霹需,箭似流星,也是连珠箭发,一发三箭。

  哲别的箭法比李思南高明,李思南提起铁胎弓一拨,拔落了第一枝,一个“蹬里藏身”躲过了第二枝,第三枝箭射着了他的坐骑,李思南回头一箭,也向着哲别射去。

  哲别一听利箭劈空之声,不由得心头一凛,心道:“这是一张头号的铁胎弓。”把手一招,把那枝箭接到手中。成吉思汗的弓箭是特制的,哲别一看,立即就知道是李思南了。

  哲别喝道:“原来是你这小子!唉,儿郎们,不要让他跑了!”那小队骑兵给李思南杀了五人,还有四个,听得主将下令,顾不得追杀西夏溃军,齐都向李思南追去。

  李思南的坐骑负痛狂奔,跑出了数里之地,力不能支,四蹄屈地,倒了下去。李思南施展“燕青十八翻”的功夫,在地上一个盘旋,长剑挥舞,人未起立,已斩断了八条马腿,把四个追兵跌下马来。

  哲别快马追来,人未到,箭先发,李思南抓起一个士兵作盾牌连挡三箭,忽觉胁下一麻。原来是哲别的一枝神箭穿过了那兵土的身体,射伤了李思南。不过也幸亏有这个“盾牌”,射到了李思南的身上之时,这枝箭的劲道已经大减,伤得不算很重。可是伤得虽然不重,但李思南失了坐骑,形势亦是十分危险了!

  李思南正在奋战夺路之际,忽听得呼呼风响,黄沙四起。这是西北黄土荒原上罕见的“龙卷风”,无巧不巧,恰好在这个紧张的时刻给李思南遇上了,这一阵狂风,不啻做了他的救星。

  狂风刮地而来,吹动了松散的黄土层,巷起了黄色的沙雾,像数十百重厚厚的黄幕,蔽地遮天,沙雾中只见人影幢幢,难分敌友,旷野中风力特别强劲,双方都急于找寻避风之处,顾不得再打下去。

  风声呼呼之中忽听得一片金铁交鸣之声,这是从大路上传来的。蒙古的骑兵正在路上行进,碰上这阵狂风,不能不歇下马来,队形散乱。有一队俘虏趁此时机逃跑,有的夺了兵士的武器,还夺了兵士的马匹,冒着狂风,冲杀出去。

  哲别此时已离开大队,却不知军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只道是有敌军乘矾偷袭。他是一军主帅,必须回去查明真相,应付意外,镇定军心。当下想道:“这小子受了箭伤,谅他跑不出西夏国境。风过之后,我叫人多绘他的图形,分发边境的各营驻军,叫他们多加留意就是。”于是拨转马头,赶回军中。

  李思南咬实牙根,在狂风中奔走,黄沙扑面,气都几乎透不过来,好几次险些倒了下去,但李思南仗着顽强的意志而没有停下脚步。

  这一阵风吹了一顿饭的功夫,方才停止。狂风过后,李思南定睛一瞧,只见自己已经到了山脚,后面并无追兵。

  李思南只觉双腿酸麻,百骸欲散,伤口疼痛欲裂,摸了一摸,湿漉漉的,也不知是血是汗,他身上满是泥沙,流下的汗也变成黄色的了。

  李思南随身带有干粮和金创药,幸好未曾失落。当下将底衫撕破,抹去血污,敷上了全创药,将伤口包扎起来,心里想道;“现在还不能说是脱离险境,入山越深越好。”于是忍着渴,吃了两个硬馍馍,强振精神,爬上山去。

  直到黄昏之后,李思南方始爬到山上,幸好找着一条山溪,李思南喝过了水,洗了个澡,精神渐渐恢复。

  李思南宁神打坐,默运玄动,行气活血,也不知坐了多少时候,自觉气达四梢,小腹发热,知道自己伤不碍事了,这才站起来,睁眼一看,只见月在天心,风吹草动,林中一片静寂,远处胡前之声,尚自隐隐可闻,两军追逐,却不知到了何处了。李思南看着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想起失去的杨婉,不觉心痛神伤。

  李思南想起杨婉对他的种种好处,如今剩下自己影只形单,杨婉死生未卜,不禁悲从中来,难以断绝。“杨婉本领不弱于我,但愿她也能够像我一样逃出生天。天涯海角,终我一生,我无论如何也要把她找到。”李思南对着明月发了誓,心里才好过一些。

  一阵风吹过,乱草丛中好像有悉悉的声响。李思南在一场剧战之后,只吃了点干粮,此时精神恢复,肚子里饿得难受,听得草丛中的声响,以为藏着什么野兔之类的小动物,心想:“正好给我充饥。”于是随手拾起两颗石子,向草丛中打去,他准备施用“连珠镖”的打法,第一颗石子把野兽吓跑出来,第二颗石子就要把它打着。

  不料草丛中蓦地窜出一个人来,第二颗石子未曾打出,他已经扑到了李思南的眼前了。

  月光下看得分明,只见面前的这个汉子浑身尘土,衣裳血渍斑斑,也不知他是什么身份,哪一国人?但穿的却是蒙古人的服饰。

  李思南只道是哲别派来搜索他的人,无暇思索,连忙拔出剑来,唰的一剑,便刺他的穴道。李思南是准备将他点了穴道之后,再仔细盘问他的。

  这一招刺穴剑法是李思南的看家本领,满以为一个普通的蒙古鞑子,决不能逃过他这一剑。不料这汉子的身手竟是十分矫捷,大大出乎李思南的意料之外。

  只见青光一闪,“铛”的一声,这汉子拔剑出鞘、解招、还剑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不但化解了李思南这一招精妙的刺穴剑法,而且反手一指,碧莹莹的剑光闪电般地便指到了李思南的面门。

  李思南霍地一个“凤点头”,青钢剑一抬,一招“举火镣天”,将那人的长剑拔开。那人一个盘龙绕步,绕到李思南侧面,唰地又是一剑刺向李思南胁下的“愈气穴”。

  李思南一个“大弯腰,斜插柳”,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了这一招,不由得心中一凛,想道:“原来这厮也会刺穴,倒是不可小觑了!”

  心念未已,说时迟,那时快,这人又已扑到,运剑如风,一口气连攻了十七八招。

  李思南的本领,其实并不在这汉子之下,但因气力不济,腹中饥饿,挡了十数招之后,已是力不从心,只能招架。好在这汉子也好像有点后劲不继的模样,一口气攻了十六八招,剑法亦已渐渐缓慢下来。

  李思南心中一动:“这人的剑法好似在哪里见过似的?”刚要喝止,那人已是猛地跳出圈子,喝道:“你是谁?”

  李思南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是大汉男儿李思南。你是谁?”

  那人哈哈笑道:“你是大汉男儿,我也是大汉男儿,这场架不必再打了吧。李兄,若是我猜得不错的话,你应是少林派的。不知尊师是哪一位?”

  李思南道:“家师是少林派的俗家弟子,他老人家姓谷名平阳。”

  那人道:“哦,原来李兄是谷平阳谷大侠的高足,怪不得使得这么好的达摩剑法。”

  李思南道:“我还没有请教兄台高姓大名呢,可以见告吗?”

  那人道:“小弟姓石,单名一个璞字。”

  李思南道:“哦,原来是石兄,怪不得我看你的剑法似曾相识。”

  石噗诧道:“李兄何以识得我的本门剑法?”

  李思南道:“尊师是屠大侠屠百城吧?令师妹屠凤昨天还是和我在一起的。”

  石璞惊喜交集,连忙问道,“屠师妹在什么地方?我还有个二师哥名唤龙刚,不知李兄可也见过。”

  李思南道:“屠姑娘和一位孟姑娘在蝴蝶谷,等待宋铁轮夫妇与他们会合。龙师兄则、则已不幸死了。”

  石璞大惊道:“怎么死的?”

  李思南把先后碰见龙刚、屠凤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石璞,石璞听得双目垂泪,又是伤心,又是愤恨,当下拔剑砍石,发下誓道:“这都是淳于膑这贼子害了龙师兄的。我不杀此贼,誓不为人。”

  李思南待他怒气稍平之后,说道:“石兄,你怎么来到这里的?何以穿的这身服饰?”

  石璞道:“说来惭愧,昨日我碰上蒙古大军,众寡不敌,不幸被俘。今日日间经过寥儿沟时,蒙古骑兵正在追击西夏溃军,无巧不巧,刮起了一场罕见的龙卷风,风沙蔽目,俘虏乘机逃亡,小弟侥幸逃了出来。”

  李思南笑道:“这可真巧极了,我也是在那场风暴中逃出来的。你一定很饿了吧,我这里还有点干粮。”

  石璞道:“我刚才抓了一只野兔,你身上带有火石吗?”

  石璞从乱草丛中把野兔取出,李思南烧起了一堆火,两人分食烤兔干粮,精神大振。

  李思南想起杨婉,问道:“你在风暴之中,可曾见过一个如此这般的少女?”心知希望甚是渺茫,不过姑且一问而已。

  不料石璞听了李思南详述杨婉的服饰相貌之后,说道:“见过。唉,这位姑娘的遭遇其惨!……”说至此处猛然如有所觉,连忙问道:“不知这位姑娘是李兄的什么人?”正是:

  乱世鸳鸯遭折翼,生离死别总心伤。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十四回 贼子几番施诡计 钱镖一掷破奸谋

  李思南心头“卜通”一跳,强自镇摄心神,说道:“是和我同路走难的朋友,她也是汉人,流落异国,孤苦无依,不幸又遇上战祸,想回故乡,是以我与她结伴同行,略尽保护之责,不料昨日却在乱军之中失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