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东周郎 第二百二十一章 黄忠之冤

《江东周郎》第二百二十一章 黄忠之冤

作者:草牛 字数:1992 书籍:江东周郎

  一秒记住【笔♂趣÷阁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降兵,周瑜则是老实不客气地照单全收。这个时代,兵源宝贵啊周瑜深知,经历了黄巾暴动和董卓之乱后,整个大汉民族的精华受到了很大的损伤,特别是青壮男子,十成中已被消减了四成,乡村中到处都是寡妇村、孤老村、孤儿村,可见当时青壮男子缺得厉害。

  有了这三万多降兵,就是三万多精壮,就是三万多活跃的种子,将其播种,便可以在自己的辖域内生根、发芽、结果。如果放他们回去,就又会被敌人招募而去,拿起武器继续和自己战斗。此消彼长,这笔账周瑜还是算得过来的。

  以武力相胁,留住这三万多降兵是没有问题的。唯一要顾虑的,就是如何真正留住这些降兵们的心。

  对付降兵,周瑜惯用的有效手法就是招降三部曲。

  第一步,便是做思想工作。周瑜研读过红军战史,惊叹于后世红军那强大的战斗力,周瑜仔细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思想工作绝对重要。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认同了你,他的身体便会追随着你。当然,在东汉末年,你是不可能给他们讲什么马列主义的,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多讲些以战止战、和谐社会的道理。

  会做思想工作是周瑜对军队中所有各级军官的一个统一要求,他们在潜龙学院里也都学习了相应的方法。当然,军官们也都乐于做这件事,因为如果说通了降兵,自己手下的人马多了,自己不也就升官了嘛。

  第二步,便是用待遇说话。乱世中的百姓,当兵的最大好处便是可以吃个饱饭,打了胜仗再有点缴获,可以贴补家用。因为周瑜这几年在庐江等郡大力推行新政,鼓励农商的发展,整体的经济实力上去了,官府的收入也提高了。这给周瑜扩军、募兵、购置装备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周瑜军中一直施行的是双倍军饷制,只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就可以拿到别的部队士兵两倍的军饷,加上周瑜军中伙食不错,每隔两天都能有肉吃,这对降兵们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大大的诱惑。

  第三步便是解决后顾之忧。有了前面两步,那些没家没口的年轻汉子们自然会选择留下。但是那些有家有口的人还会有所顾虑,毕竟家人也是很重要的,自己拿了再多的钱,不能孝敬父母、抚养儿女,那也是价值不大的。对此,周瑜早有规定,只要是有家有口的降兵,一律先不上战场,先在辖域内屯田。让他们一边耕种一边训练,军中有专门的机构,会派人悄悄地将那些降兵的家属转运到屯田所在地,让他们一家团聚,从此可以安居乐业了。

  周瑜此举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增加人口。每得到一个降兵,就得到了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不小的家族,这些人口的加入,会大力促进江东六郡的经济发展。毕竟,在这个年代,有了人,就有了一切。在任何年代,人都是最为重要的。

  按照以上的招降三部曲开展工作,无论是丹阳郡还是吴郡、会稽郡的降兵,也无论是荆州降兵,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当然这三万多荆州降兵最好还是不要安置在靠近家乡的地方。周瑜下令,陈武将这次带来的两万屯田兵移交一万给王越,将庐江营扩大到两万人,以加强潜县一带的防御力量。尽管周瑜知道黄祖经此一役,不会再轻易地发起挑衅,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些总归没错。

  周瑜又令陈武,以剩余的一万人马,混合三万多荆州降兵,全部带回舒县一带屯田,继续扩大屯田规模,为以后的战斗积蓄力量。

  在顺利地安置降兵的同时,周瑜也担心合肥的战事,快马传书给潘虎,令他立即折返,往北进军,支援合肥。

  这时,周瑜行前调动的各支部队均有信报传来。

  高顺领骑兵已到柴桑,周瑜通知高顺潜县之围已解,黄祖领残部退回江夏,料短期内不敢再来袭扰,令高顺领陷阵营一部镇守柴桑,时刻关注荆州方面的动向。令臧霸的骑兵团继续在豫章境内巡回,剿灭刘繇和刘表的残余势力,对于豫章境内的山贼,能招抚则招抚,实在不行,予以消灭。

  吕岱所部三万吴郡的屯田兵已抵九江境内,和陈宫、鲁肃都联络上了,等待他们的指示。周瑜迅速回信,要求吕岱无条件地遵守陈宫的指令,作战时,对袁术所部要猛追猛打,让他们彻底对合肥死心,但是行军、宿营须得小心谨慎,提防敌军偷营和伏击。

  甘宁率会稽兵团出了内河,沿着近海行军,目前已通过长江口进入内河。海上风浪很大,锦帆军都是水兵,按说平素里风里浪里行惯了,应该不会有问题,居然也有小半数的人晕船。特别是凌操所领的余杭营五千将士,都是旱鸭子,一个个在船上狂吐不止,腿脚发软站都站不稳,进入长江后方才好了些。

  周瑜见信报不由得微微一笑,近海行军还是锦帆军的第一次,能顺利抵达便是胜利。此举旨在练兵,日后,还有辽阔的海域需要他们去征服呢。

  对甘宁的信报,周瑜索性也不回了,他知道路途遥远,自己的指令到了甘宁手上时,只怕他早已到了合肥了。以甘宁和自己的默契程度来看,他是很能领会自己的战略意图的,到时只需通过陈宫和鲁肃来统一指挥即可。

  合肥方面还没有进一步的信报传来,应该双方还处于僵持阶段。越是僵持,时间拖得越久,对于袁术的军队就越是不利。对于陈宫和鲁肃的指挥作战能力,周瑜颇为放心,加上各路援兵将陆续到达,想来战局将发生逆转。

  周瑜想了想,还是担心各路援军缺乏统一指挥,会影响到战事,便修书一封派快马送往合肥,在信中,周瑜正式授权陈宫统一指挥各路人马,并预祝他早日取得大捷,不仅要把敌军击败、赶跑,还要多多俘虏敌军,趁势还可往北多占几座县城。

  处理完了一应事务,周瑜觉得心中很是畅快,想想最近忙于军务,也耽搁了锻炼身体,便拉着王越、董袭、全柔等一众将领出城去登皖山。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