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擎天那五百义士破万军的事迹也被那些酒楼中新出现
添油加醋四处传播,间杂着《三国演义》、《封神演着一起说出来,颇有些当世第一英雄的感觉。光这些说书地,就让无数四方热血豪士来投。
句容城外,轩辕擎天带领的骑兵已经达到八百,和从吴郡出发的时候比,其整体气势不止提高了一层。骑兵后面是五千全副铠甲的jīng锐步卒,虽是新兵,但转战诸县,也有了些劲旅的雏形
轩辕擎天身后,谭雄、郎奉、殷开山、牛匪、卜天志诸将一字排开,同时还有个红衣女将,立在轩辕擎天身边。这女将名叫冉貉,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熟悉各个国家的历史,战斗史,绝对是人才当中的人才!头脑灵活,颇有大局意识,算是轩辕擎天的军师。这次整套计划就是冉貉制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吃下丹阳这个军事重镇。
或许说来不可思议,丹阳驻军十万,长江以北又有杜伏威十数万兵马窥伺,他这万把人还不够给人塞牙缝地。但丹阳是非拿不可,这时杜伏威攻打丹阳已有数月时间,无论哪方胜利他轩辕擎天都不好受。因为无论谁占领丹阳,他手下的吴郡、毗陵全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什么时候想打他都可以。
丹阳,必须下,然后可凭长江天险拒北方,统一江南之地。这是冉貉说地。“咚咚咚咚”战鼓响起,每一个鼓点都敲在吴军地心头上,随着鼓声的急促,众军热血沸腾,齐声呼喝:“誓灭杨广!吴军必胜!!!”“攻城!!!”轩辕擎天运起内力大喊,那喊声宛若平地一声惊雷,那城上地守军吓得差点掉下来。
“吴王饶命,吴王饶命啊!”县老爷命手下打开城门,连滚带爬的跑出来。
轩辕擎天呵呵一笑,带人进去接收县城。这样的例子可不只一次了,要真是硬攻,他这部队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打屁啊。
县老爷诚惶诚恐的清理出自己的府邸让轩辕擎天安歇,轩辕擎天拍着他的肩头夸奖他几句。那县老爷顿时觉得身子都飘了起来,这吴王是大人物啊,听人说有帝王之气,竟然跟他一个小县官勾肩搭背,这下沾些皇气,死也值了。轩辕擎天坐下来舒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拿出地图一看,下了句容之后,再下江乘、湖熟、秣陵诸县,就可以和南方大军夹击丹阳。
只是这个秣陵,城高池阔,有些难搞。“吴王,外面有豪士来投”一个亲兵来报。
“请进来。”轩辕擎天说道。这些rì子来投的江湖豪杰不少,多数都去军营了,直接来找他的多半是自负才高的家伙。礼贤下士,轩辕擎天再不愿意也得接见。
一个大汉进来,顿时把门口的光线都给堵了。不过轩辕擎天只听那脚步声就知道谁来了,站起来大笑道:“嘿嘿,老秦你可来了。”
来人正是秦叔宝,跟轩辕擎天的一年之约不到,听轩辕擎天在南方搞得风生水起,心头痒痒,正好他又在江都混,离得又近,干脆就厚着脸皮来了。
“轩辕……啊,见过吴王殿下。”秦叔宝抱拳道。“殿什么殿,王什么王,你小子也跟我来这套,该叫什么还叫什么”轩辕擎天笑骂。
“嘿嘿。”秦叔宝憨厚笑道,“吴王还是要叫的,不能乱了身份。”“你的双锏呢?”轩辕擎天见他双手空空,问道。“买酒喝了.”秦叔宝说的理直气壮。
轩辕擎天装模作样的走进后屋,呆了半天捧出两个盒子,抛给秦叔宝道:“算是我预付给你的,以后有了战功再还。”
秦叔宝接盒子的手一沉,心里疑惑着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顿时眼睛一亮。那是一幅黑sè盔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拿来手里掂了掂,只有十来斤,轻得不像话。
“当。”轩辕擎天抄起把普通的单刀照着盔甲劈下,单刀顿时断为两截,而那盔甲上只留下一道细不可查的刀痕。
秦叔宝摸着那刀痕,嘴张得很放进个鸡蛋,问道:“给我的?”轩辕擎天微笑点头。
秦叔宝迫不及待的穿上,整个人气势都变了。那黑sè头盔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投上两只牛角细长似尖刀,给人锐不可当的感觉。那铠甲也是按现代煅合技术做成的,严丝合缝,照这个世界的观点来看,那是巧夺天工。秦叔宝拍拍胸甲,老实不客气的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有一本书,还有一对合金锏。秦叔宝将书册丢到一边,提着合金锏挥舞了几下,当下跪地笑道:“我秦叔宝这条命从今以后就卖给吴王了”
杜伏威去年占领历阳,进逼丹阳。丹阳乃历阳至江都的要冲之地,丹阳一破,杨广所在的江都也快了。大急之下,杨广抽调江南数万郡兵,再加上数万从北方带来的隋军jīng锐,派遣大将,镇守丹阳,同时为防备北海的李子通,又在江都屯积重兵,可以说,整个江南的兵力,都到了丹阳和江都两地,后方空虚,才有可乘之机
..
第三百七十二章战(5)
这就是轩辕擎天以不足万的兵力横扫江南两郡的原因。而杜伏威自占领历阳后,兵力折损严重,虽然强征壮丁将兵员很快补上,但也因此使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攻打丹阳数月,对峙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这家伙yīn得很,如此一来,拖住隋军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又达到了练兵的目的,第三又给自己留下时间巩固新占之地,可以说一举三得。等杜伏威把地盘巩固,兵练好,那就该是丹阳城破之时了。对于这点,不是没人明白,但明白归明白,人家实力摆在,你还得干瞪眼。
至于轩辕擎天这支新兴的义军,半月之内占领吴郡、毗陵两郡,杜伏威原先没多大感觉,派手下大将王雄诞去结盟(其实是想把吴军收归麾下)失败后,也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冷眼旁观。那万把兵力,还不放在他老杜眼里。直到吴郡兵分两路,破了句容和宛陵。杜伏威终于坐不住了。吴军再前进一步,下了秣陵(历史上安徽,湖南,江苏都有过秣陵这个地名,这里地秣陵是后世的南京,顺便说一句,这里的丹阳在长江边上,而不是曲阿的别名丹阳),就等于逼到了丹阳的城门口,以后他江淮军想干什么都会因为这支钉子打在那而如鲠在喉。
不过他还是没有动作。因为有人比他更着急。秣陵卡在江都和丹阳之间,秣陵一下,丹阳夹在江淮军和吴军之间,跟一座孤城差不了多少。杨广心急火燎的调集两万兵马连夜赶往秣陵救援。轩辕擎天也急。他下的地盘越大,兵力就显得越脆弱。现在他的地盘有两个半郡,兵力一压再压,仍然到了三万。但这些兵有七成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跟炮灰没什么两样。就是数字上好听罢了。
不出意料,两rì之后,吴军主力兵不血刃的占据湖熟。但前进地步伐同时也停了下来。前方就是秣陵了,这古城其防御力只比丹阳低那么一线,再加上两万多的守军。一时半会是打不下来的。南方吴军的统帅之位由秦叔宝接过,殷开山为副,陈老谋任军师,十余rì之后占领潥阳、芜湖。也停了下来。
战争胶着下来,江淮军、隋军和吴军三足鼎立,谁都不敢随便动那么一步。其中以江淮军实力最强,只等时机成熟。致命一击;隋军次之,但战略形势最为不妙,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吴军现在就是个虚弱的巨人,兵力不足成了其最大的弱点。
吴军治下的地盘已经开始了全面的生产建设,轩辕擎天带来的杂交水稻已经完全分发完毕。剩下的地方只有栽种普通水稻了,相信到了秋天会有一个大丰收地局面。玉米和红薯还要一些rì子才能栽种。而马铃薯正是时候。至于良种小麦。就只有等到明年了。江南种的是冬小麦。
一时之间,轩辕擎天的名声在江南达到了极点,无偿提供耕具和粮种,野外荒地登记耕种达五年者可成为合法田产,十税一。这些政策让江南百姓看到了兴盛地希望,一个个干起活来浑身都是劲。当然。这些政策换个人是没法实现的,除了轩辕擎天这个移动粮仓,谁会有那么多粮食分给百姓,不是吴地“发明”出的各种先进农具,又哪有那么多耕牛来提供,如果不是天心教的影响力,那些富户权贵,早就把能占的地都占了,剩下的也就那么几块荒地了。
同时余杭、会稽运往北方的海盐通道也控制在吴军手里,只要轩辕擎天一声令下,杨广那丫就得吃淡味儿。
兴办义学之类,只有等chūn耕忙完了再说。各郡县地长官,多是当地推荐出的德高望重的乡绅和读书人。
距吴郡起义已经两个多月,chūn耕早就忙完了,但秣陵依旧没有打下来,说直接点,轩辕擎天根本没有攻打过秣陵。
秦叔宝和殷开山在南方的起义部队越打越大,由最初的五千jīng锐打到了一万二千余人,丹阳郡郡治之南,全部为吴军所有。隋军龟缩在丹阳城中,西有江淮军,南有吴军,坚守不出。
湖熟,轩辕擎天的帅府。一干将领分做两列,除了冉貉、谭雄、郎奉、卜天志、牛匪几人,又添了几个新面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轩辕擎天安在左手的文士,此人三十左右,一身儒服,正是《大唐》中寇仲手下的头号谋士虚行之。
这家伙行踪飘忽不定,轩辕擎天自来到这个副本就叫人留意,一直到数rì前才发现其行踪。轩辕擎天放下活计,亲自跑去征召,虚行之竟然委婉拒绝,大意是还要观察些rì子。轩辕擎天哪容他多说,直接用强给逮回来了。值得一提地是,虚行之身手不错,放在江湖上也是超二流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