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归新加坡1995 第262章 紧张得都是汗

《重归新加坡1995》第262章 紧张得都是汗

作者:咸泥螺 字数:2001 书籍:重归新加坡1995

  李晓凡抬头一看电子计算器上显示的数字是“36582”。

  “哇,3.6万新币,你们怎么做到的?”他惊讶道。

  “这几天来配近视镜的客人取眼镜时间都要排到10天之后了,我们就引导他们用折扣券买店里的太阳镜。最近,我们店里的太阳镜礼盒特别好卖,不少人买了去当礼品送人。今天的这3.6万营业额里面,一大半是卖太阳镜产品所得……”

  这太阳镜是利润最高的产品,最不费事,但是太阳镜使用频率不高,不像近视眼镜属于刚需。

  “嗯,太棒了!你们继续努力,到时候月底给你们每人一个大红包!”

  柳梦晨闻言大笑道:“谢谢李老板!”

  “这一天在眼镜店里忙碌下来肯定很辛苦吧?”李晓凡问道。

  “辛苦是辛苦,但是我们心情特别舒畅。因为李老板您给我们的激励政策好啊,我们把业绩做上去了,我们的收入提成也高了啊!”

  李晓凡目前暂时给她们制订的销售激励政策是:怡凡光学眼镜店的每天保底销售基数是1万新币,超过基数部分的1%提取出来奖励给店里的销售服务团队。这样一算的话,第一天奖金是160元,今天这样是260元,如果每天平均能有200元新币的话,一个月是6000元新币。对郭含月和柳梦晨她们而言,太有诱惑力了!

  当然李晓凡也知道开业期间因为有广告和特别的优惠政策的助力,所以生意特别好。第一周的优惠政策结束,特别一个月之后,每个月还能不能达到这么高的营业额,还是个问号?

  这个超过一万新币销售基数部分的1%奖金不是那么好拿的。

  ……

  第二天清晨,李晓凡去丹那美拉乡村俱乐部练习高尔夫的时候,遇到叶妮娅,她笑着问道:“阿凡,昨天那位跟你一起吃饭的林小姐,长得蛮漂亮的,你们在约会吗?”

  “哈哈,叶妮娅阿姨,你想哪里去了。林小姐她们公司是我们入驻园区的开发商和运营管理单位。上回我们一起去美国,我帮助她们介绍过客商,她欠我一个人情,所以她昨晚请我去荷兰村吃了一顿饭。”

  “哦,原来这样啊,这姑娘看上去很精干,满不错的……”叶妮娅若有所思道。

  练习到早上九点左右,李晓凡就提前离开俱乐部了,早上十点半约了新华社的记者来公司接受采访。

  前来采访李晓凡的新华社驻新加坡记者站的这名财经记者叫任晓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当年,人大的新闻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1955年当时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划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此,新中国的正规新闻教育事业正式起步,人大的新闻教育事业中占有特别的历史地位。1985年在原新闻系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正式成立。

  任晓莹是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立时候入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85级学员。她是今年年初派驻来的新加坡工作的。

  “你好,李董,你的办公室真漂亮啊!”一进入莱佛士坊OUB中心的李晓凡办公室,任晓莹就发出了赞叹。

  前面任晓莹例行对李晓凡的采访,像《海峡时报》与《联合早报》的两位记者那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因为李晓凡在国内也注册有怡凡工贸有限公司,所以任晓莹的文章切入点计划是从一家在明州的内地企业去硅谷的雅虎网站上打互联网广告,成功引来外贸订单这个角度写的。

  采访接近尾声时候,李晓凡接到了一个来自迪拜AFG贸易公司阿布德的电话。阿布德来电是他们公司最近又接了一批太阳镜与微波炉用塑料餐盒等订单,打电话给李晓凡为了砍价,想再要个折扣。看在这批订单金额比较大的份上,最后李晓凡答应在原来报价基础上给予2%的折扣优惠。

  等李晓凡接完阿布德电话后,任晓莹对李晓凡的背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董,您在创立这家怡凡公司之前,是干什么的?”

  “之前在新加坡一家电子厂打工……”

  “可以打听一下您的学历吗?”

  “夜大结业。”

  李晓凡这么一说,任晓莹愈发来了兴致,好奇道:“李董,那您的英语是在国内学的吗?刚才听您的英语这么流利,专业术语用词用得非常准确。我感觉,您这个英语水平比我们科班出身的都厉害!”

  李晓凡笑道:“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我的英语很多时候都是边用边学的……”

  任晓莹用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李晓凡道:“李董,我总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奇怪的、很神秘的东西。我直说,您别生气哈。照理,以您的学历和阅历,您的视野应该比较有限,您怎么能偶然接触到一次因特网后,就毅然赴美国找雅虎做广告了呢?我真的很好奇。”

  李晓凡笑呵呵地应付道:“这可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吧,我们明州以前是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经商氛围比较浓,可能是我的生意敏锐度比普通人稍微高一点……”

  接下来,较真的任晓莹的问题越来越尖锐,问到了很多细节。不亏是专业的科班出身记者,她喜欢透过表面深度挖掘事物里面的内因,回答她那些问题时候,李晓凡小心翼翼地打着马虎,紧张得手里都是汗,生怕暴露自己是个重生人。

  最后,李晓凡感觉有些吃不消眼前这位犀利的女记者了,不得不看了一下手表后,打断了这次采访:“任记者,不好意思,我后面还有一个会议,要不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下次如果有机会,我们再好好聊聊?”

  意犹未尽的任晓莹只得收起了笔记本:“那好吧,李董,我们下次再约,谢谢您今天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的采访!”

  送走这位任晓莹后,李晓凡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又拿出了那本笔记本。

  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自己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李晓凡感觉自己得好好理理下一步的思路了:

  目前怡凡公司下面的贸易、投资、科技(ITC测试与售后)、光学眼镜等四块业务发展比较顺利,特别在雅虎公司的股权投资这一块,如果没有意外,明年将取得非常巨大的成果!

  这几天自己对乌克兰那边的军工产业,还有网络文学网站和IP产业,以及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门户网站等等的思考,做一个记录和中远期的规划……

  李晓凡写到一半时候手机响了,电话是唐馨怡打来的。

  她兴冲冲地问道:“亲爱的,你在干嘛呢?我从东京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