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吧我累了 第22章 飞帅的传说

《离婚吧我累了》第22章 飞帅的传说

作者:春花秋月清 字数:1809 书籍:离婚吧我累了

  再看这些队伍的面貌,从精神状态而言,就都是一群毫无经验的菜鸟,不要说上阵杀敌了,就是跋涉了这么长的路赶到金陵城下,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装备也是十分简陋,能够一人发上一把缺了刃、生了锈的军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些就只能拿一些竹竿、木棍而已。

  至于他们身上穿的,大多也没有像样的军装,而都是衣衫褴褛,东一块补丁、西一块补丁的。

  就这帮家伙,与其说是朝廷正规的屯田兵,还不如说是一群有组织的乞丐。

  萧文明现在多少是翻了身了,手下的队伍同这些队伍相比,那就不是可以拿一个层面上相提并论的。

  然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萧文明的临海屯不也同他们一样吗?

  他们遭遇的事情,同萧文明是一模一样的,一样死了父亲兄长、一样是被克扣了抚恤银子,说不定一样也被地方上的赃官、恶霸逼迫过,说不定还欠了大笔的银子还不出来……

  一想到这里,萧文明不免有了几分恻隐之心。

  以他现在的财力和物力,供应全部赶来考核的上万军队,固然是做不到的。可请这些候补的军官饱餐一顿,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由萧文明做东,让自己手下之中最精明的刘辰,叫起手下两个靠谱的兄弟,从附近买些牛羊鸡鸭,便在自己的营盘之中大摆宴席,招待一同赶来参加考核的军官。

  这些候补军官,说起来也是将门子弟、朝廷命官,可日子其实也不怎么好过,也都处于乍逢大变、穷困潦倒的困境之中,都是许久没有吃上一顿好饭。

  因此,萧文明邀请,他们自然是欣然赴约,不会推辞的。

  而这些年轻的候补军官,大多没有沾染上朝廷里的那些不良风气,说好听些那叫淳朴单纯,说难听些就都是没有沉浮的直肠子。

  吃了这顿饭,他们对萧文明更是感恩戴德,不管是发自真心还是出于客气,都说了数不尽的好话。

  还有几个一碗肉汤下去,已然是感动的热泪盈眶,恨不得当场就同萧文明煞血为盟、八百为交。

  这顿饭能吃出这样一个结果,是萧文明自己都没想到的。

  他原本也不过是出于好意,并且手头上还算宽裕,才请他们吃一顿而已,没想到还能收拢了人心、建立了人脉,这就十分难得了。

  要知道,这顿饭也就花了不到二十两银子,就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实在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可见收买人心也同收买货物一样,讲究一个逢低买进——在这些人落魄之时,给他们的一口酒菜,要远胜过他们发达时送上的成千上万两银子。

  所以说,才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加难能可贵。

  萧文明这顿饭一吃,这座金陵城外临时军营里的气氛,也顿时变得活跃了许多。

  这些军官们虽然彼此之间多是头回见面,然而地位身份相同、处境相似、年龄相仿,便是格外的亲切,时不时的互相走动走动,交换赠送一些土特产之类的。

  当然,走动之时,也不免观察一下互相麾下军队的情况。

  一番品评下来,他们也达成了一致:在这场继任考核之中,萧文明挥下临海屯的战斗力可谓是一骑绝尘,被评为第一并不是什么问题。

  相反的,他不当第一才会是最大的问题……

  就这样日子又过了两天,距离接任考核的日期,就只剩下一天了。

  萧文明虽然准备得十分妥当,但这种事情,就好像高三学生迎接最后的高考一样——哪怕你准备得再充分,也总不免心中惴惴不安。

  然而这又同高考不一样。

  萧文明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重大考验,他身边临时军营里这些接受考核的军官也是一样,向他们打听是打听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的。

  不过比他们稍好一些的是,萧文明还认识一个内行人——那就是金陵游击将军任当思。

  游击将军,虽然挂上了“将军”二字,但论品级也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小军官,在金陵城这样的大城市里,算不上什么显赫的人物。但他好歹是个正经武官,是知道门路的。

  并且现在的萧文明就这点人脉,想打听消息,也就只能依靠任当思一人而已。

  于是萧文明便又备齐了礼物,亲自进城去寻任当思。

  经过了之前的那次会面,任当思原本对萧文明的观感就大有改善,又见他提了那么多礼品来,更是无话不谈,十分大方地介绍了考核的情况。

  按照他的说法,这场考核原本就只是走个过程而已,只要不是过分拉垮都是没有问题的。任当思自动在金陵任职以来,经历的这种考核大大小小也有五六次来次了,除了极个别缺胳膊少腿的倒霉蛋之外,就没有不通过的人。

  然而今年这次考核又大有不同:原来是朝廷传下消息,有意裁撤一些不中用的军屯,恐怕以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皆大欢喜的场面,就不会有了……

  虽然如此,但任当思也给萧文明吃了个定心丸:“贤侄尽管放心,就凭你临海屯的军备,想要通过考核,是十拿九稳的。本来考核最讲究的就是军容风貌,只要带出来的兵像个当兵的样子,上头是不会过分苛责的。”

  萧文明听了这话,多少放心一些了。

  这一个月来,萧文明整军经武,别的事情没做,就光在“军容军貌”这四个字上下了文章。

  要说萧文明手下这三百个临海屯的子弟兵,能有什么毁天灭地的战斗力,那基本算是胡扯,但要拉出去做一做表面功夫,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因此,萧文明笑着拱手说道:“多谢任将军指点,这下我心里就有底,看来通过考核问题不大。将军先是千里迢迢送回父亲和临海屯子弟的遗骸,今日又多加指点,已然是我临海屯的恩人。等我正式继任了千户之位后,必然还有一份重礼。”

  任当思并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但也并非是一介不取的大清官,听到萧文明许下了重礼,心里自然高兴。

  可他比年轻气盛的萧文明还多了一份沉稳,不紧不慢地说道:“年轻人有信心那是好事。然而今年的考核却同往年有所不同,不可掉以轻心啊!”

  “哦,是哪里不同?”

  “是这样的。大概消息贤侄已经听说了吧?这几天,金陵城里来了两位亲王,也没说有什么具体的差事,就是在城里住着。这次考核参加的人多,场面也大,难保这两位亲王不会亲自过来观摩。他们虽不是这场考核的主考,但身份地位在这里,到时恐怕他们多说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就有大的变数。”

  萧文明初来乍到,没有半点人脉,城里来了亲王——而且还一下子来了两位——这样的消息他是不知道的。

  但这个消息的重要程度,他是却是明白的:所谓亲王,那就是最顶尖的皇亲国戚,就算是无职无权,说话的分量也是非同小可,地方官员是不敢不听的——毕竟亲王和皇帝是自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当官的和皇帝再亲近,那也不过是高级打工人而已……

  打工人想要对抗股东老爷?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任当思提供的情报很重要,对于这样的情况,萧文明肯定是要小心应付的。

  然而到底如何应付呢?除了加倍小心谨慎,严加约束麾下子弟之外,萧文明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毕竟他现在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六品千户——而且还是个候补的——同地位超脱的亲王相比,那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就是他踮起脚、抬起手,就是再使劲往上跳,那也是摸不到、够不着的!

  但是萧文明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个老熟人,在此刻却已见到了两位亲王的面。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临海县令——汤光耀!

  汤光耀之前接到省里的钧令,要他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金陵城里述职。这道命令下达得十分突然,没有任何征兆,这在大齐朝这个拖沓的官场里实属少见。

  因为这条命令的下达,并不是经由各级衙门层层转发下来的,而是直接由正在金陵城里的两位亲王直接下达的。他们地位高、职权大,身边又有亲信的下人,传见汤光耀这区区一个七品县令,自然是不在话下。

  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了官场中迎来送往的复杂、冗余的流程,动作自然快了许多,几乎把汤光耀打了个措手不及。新笔趣阁

  因此当他听说是两位亲王直接传给他的时候,汤光耀心里是十分紧张和惊恐的,然而他是赶鸭子上架——不上也得上!

  幸好他这只鸭子的嘴巴还是挺硬的,口才算是不错,面对毅亲王、康亲王两位天潢贵胄,一番履历不卑不亢地介绍下来,也算是落落大方、井井有条。

  这就给两位亲王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说起来,这两位亲王虽然同属亲王的品级,但是年龄相差不小,辈分差别更大。

  毅亲王今年六十出头了,比三十岁不到的康亲王辈分高了两倍——要是真的排起序来,康亲王还得叫他一声“公爷爷”。

  然而这里谈话时候,明显是年轻的康亲王要主动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