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枪杨铁芯 第二百八十三章 攻占泉州

《铁枪杨铁芯》第二百八十三章 攻占泉州

作者:巨侠半滴水 字数:2073 书籍:铁枪杨铁芯

  (猫扑中文 ) 攻打杭州城的战斗从开始打响,到彻底结束,总计也才花了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闲散惯了的宋军本就作战意志不坚定,再加上又没有聂知州这个当老大的出面主持大局,又是被瀛洲军出其不意的偷袭,结果没有丝毫意外,虽然人数上宋军占着绝对优势,可整个战斗过程基本都呈一边倒的态势。

  最后,瀛洲军仅仅付出了数百伤亡的代价,便占领了整个杭州城。

  而且,由于瀛洲军堵门的速度够快,杭州城内的宋军竟然一个都没来得及逃出去。虽然有不少人似知州府下人那般见机破快,可也只是刚刚跑出不到两条街,便被瀛洲军堵了回去,更别提见到城门了。

  待到诸事尘埃落定,杨铁心带着主力大军入城时,时间已经是将近天明了。

  发榜安民、清点库府,最重要的是要实施宵禁,并清扫宋军余孽。

  原来,杨铁心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这杭州城里多呆一段时间。

  这一仗打到这里,在杨铁心看来,基本目的就已经达成了。

  杭州城距离宋都临安也不过五六十里的路程,若是极速行军的话,大半日的功夫便可抵达。

  如果瀛洲军在杭州城站稳了跟脚,想来那位大宋宁宗陛下应该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吧?尤其是杭州失陷得这么诡秘,事先没一点儿预兆,那位宁宗陛下若是能够放心,那才是真个见鬼了呢!

  可实际上,杨铁心此刻心里也有点儿没底呢!

  此番占领杭州,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于悄无声息地诈开杭州城的大门。

  可这种土办法拥在宋都临安,明显是行不通的!

  若是强攻,在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面对城高池深的临安城,杨铁心手下这点儿瀛洲军,只怕还真有点儿不够看。

  万一战事拖延到各地宋军的勤王之师赶到的话。面对数十万宋军的围殴,即便瀛洲军如何精锐,杨铁心如何自负诡计多端,只怕也要饮恨临安城下。

  所以,杨铁心那是打定了主意,在把杭州城经营成铁桶一块之前,暂时不去招惹临安方面。让那位宁宗陛下先做段时间噩梦去!

  而且,这杭州城也有很多让杨铁心满意之处,比如,杭州城城池坚固、粮草充足,而且还背靠钱塘江,随时可从水路退往海上。当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况且扼守住了定海后,瀛洲、定海、山东这三方面便可真正由海路连为一体。

  此外,杨铁心还可以随时由海路攻略浙江、福建两路,就算不能尽占这些地盘,也可以分散宋军的兵力,损耗宋军的补给。

  事实上。几乎是在杨铁心占领杭州的同时,瀛洲岛本土方便也已经有了动作。

  而这动作的目标,赫然是南宋第一大港,泉州港。

  泉州港做为南宋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自然有着重兵把守!

  那是足有三千的大宋水师。

  别看这个数字貌似不大,可实际上,在如今这个时代,地点又是福建路这种近乎蛮夷之地。能有三千人马驻扎,那已经是相当的重视了!

  要知道,即便是身为大宋第一大外贸港口,可实际上,一年之内,进出泉州港的外国船只,也才不过四五十艘。这还是比较好的年景。

  而这些年,由于贪官污吏横行,海外贸易愈发艰辛,好多外国商人都不怎么来大宋了。以至于最少的时候,一年才有两三艘的外国商船抵达泉州。

  至于那些宋国的商人,也有很多不堪宋廷苛捐杂税的重负,跑到南洋诸岛做生意去了。

  一年才管数十艘商船,平均下来,也要五六日的时间才处理一艘船的生意,有三千宋军在此把守,那已经算是大宋朝廷对此颇为重视了!

  相比于宋朝对泉州港的心不在焉而言,瀛洲岛方面明显对泉州港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因为,这里是瀛洲船队出发往宋境,要经过的第一站,就是这泉州港。

  占领了泉州港,对于瀛洲军而言,其战略异议远比占领定海中还要喜多。

  于是,得到了自家老爹的命令后,小杨康第一时间召集了诸将,商讨出征之事。

  小杨康虽然够小聪明,可面对如此大的场面仍旧有点儿麻爪。

  计议了半晌,最后还是小杨康的师父,长春子丘处机老道拍板,决定派出三万人马出征泉州岛,以雷霆之势,一举拿下泉州。

  和杭州城差不多,泉州岛的守军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遭如此横祸。再加上瀛洲军又是突袭,又占据着绝对兵力的优势。

  结果此番出征瀛洲军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便将整个泉州纳入掌控之中。

  而接下来的,便是泉州城发展规划。

  按照杨铁心之前发回来的指令,那就是占领泉州港。

  杨铁心倒是没要求占领整个福州路,主要是担心瀛洲岛的国力不足以支撑这般三线作战。故而,杨铁心的提出要求是稳扎稳打,占领一地后就务必将其变成自己的牢固地盘。

  在这方面,就算自负如丘处机老道,也还是很尊重杨铁心的意见滴。

  以雷霆之势拿下泉州港后,丘老道只是下令顺势扫荡了一下泉州周遭郡县,至于福建路的治所福州,丘老道倒是没派人去骚扰。

  而宋朝的地方官制度相当地奇葩。

  传承于唐代的节度使制度,宋朝的地方军政长官也称节度使,不过,一般都不是武将担任,而是文官担任。

  饶是如此,宋朝的皇帝依旧怕这些节度使造反,因而,等闲是不给哪个文化人节度使当的。一般而言,只有宋氏宗亲才有机会出任此职。

  而寻常的文人,即便是被封为节度使,也没机会出任。

  例如元丰中,“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这位韩绛虽然又是太傅,又是开府仪同三司,又是镇江军节度使,可其实际上能够履任的官职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判大名府”,至于其它的,都是虚弦,若是当真,那才叫麻烦大了!

  而除了刺史以外,其它观察、团练使、防御使、刺史之流,也基本都是如此!

  这种地方一把手不履任的情况基本成了有宋一代的常例,真正能够去履职的,才算特例。

  相对于中土而言,福州路本就心远地偏,自然没有哪个皇室傻缺或者脑袋少根筋的文化人坚持着要到这种地方履任节度使之职。

  也正是因此,瀛洲军虽然在福州路闹得沸沸扬扬,可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泉州岛被占的消息并没有传至临安,宁宗陛下也因此而得以舒了口气,

  虽然如此,此刻的宁宗陛下依旧心情非常的沉重。

  不过,还有一个人比宁宗陛下心情更沉重,那就是丞相大人,史弥远。(未完待续。。。)猫扑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