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至尊军主 第2801章

《至尊军主》第2801章

作者:三尺青锋 字数:757 书籍:至尊军主

  平行朝代——大汉。

  汉武帝刘彻看着盘点视频,看到华夏大地生灵涂炭,一片惨状,心情也是非常不好。

  “卫青啊,这吐蕃,可曾出现于我大汉?”

  “回陛下。”

  卫青上前道:“陛下,我大汉没有吐蕃的记载,想必吐蕃这个名称,应该是后人所取。”

  “不过,在我大汉,好像还真有吐蕃的存在。”

  “哦?此言当真。”

  卫青回道:“陛下,据臣猜测,后人所称呼的吐蕃,应该就是西域之地的那些小国。”

  “吐蕃就是西域小国吗?”

  汉武帝刘彻若有所思道:“就是朕派霍去病前去攻打的地方?”

  “但西域如此之弱,为何还会对后世造成威胁呢?”

  “朕很不解。”

  “陛下,或许是这个吐蕃突然兴盛起来了吧。”

  卫青解释道:“毕竟过了这么几百年,一切都变了。”

  刘彻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大明。

  洪武大帝朱元璋看到“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这几个字,有些异样。

  “清君侧?”

  “怎么这么熟悉。”

  “对了!”

  朱元璋恍然大悟。

  “老四起兵反咱皇太孙的天下,似乎正是以“尊祖训、清君侧,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开启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的吧。”

  “没想到老四竟然成功了。”

  “咱说,这是老四聪明,还是咱的皇太孙太蠢了呢?”

  “老四这个屁股蛋子,倒是坐得稳啊!”

  “啊欠……”

  “谁在背后议论朕。”

  另一个时空的大明,永乐大帝朱棣打了个喷嚏,说道:“不会是哪个混账又在骂朕吧!让朕知道了,非得扒了他的皮!”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安史之乱,还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啊。”

  “这场灾难,赵匡胤有话说啊,他可是遭罪程度最深的。”

  “整个大宋太怂,也是有这场混乱的原因。”

  “清君侧还真是好用啊,不过可惜,这清君侧啊,只有朕一人成功。”

  “看来朕还真是受天命庇护啊,毕竟失败的下场,那可是万劫不复。”

  朱棣说的不错。

  华夏有史以来,出现了四次清君侧,只有朱棣成功。

  第一次正式“清君侧”事件发生于西汉初年,汉景帝想削藩,藩国中吴、楚两国不服,尤其是吴王刘濞,他很讨厌汉景帝刘启,于是刘濞干脆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联合其他六国造反,目的就是干掉汉景帝,可最终失败。

  第二次“清君侧”就是“安史之乱”了,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以“清君侧”为由,声明要干掉唐玄宗身边的杨国忠等一干奸臣,发动了叛乱,但这次反叛最终也失败了。

  第三次“清君侧”发生于元朝,当时天下刀兵四起,红巾军在南方互相攻击,元军在北方内讧,南北两边很有默契地各自收拾自己人,元军将领孛罗帖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攻入大都,但不久之后就被刺杀了,没有完全实现“清君侧”的目标。

  而第四次“清君侧”就是明初的“靖难之役”,这次“清君侧”成功了,明太祖朱元璋干掉了所有功勋宿将,然后给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留下了一大堆凶悍的叔叔,建文帝害怕叔叔们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削藩,燕王朱棣不服,竖起“清君侧”大旗攻入南京,自立为帝,是为明成祖。

  不得不说,成祖气运之盛啊。

  ————

  “清君侧?”

  李世民有些疑惑道:“虽然这是安禄山打的幌子,但是也足以证明,当时的大唐有大奸臣存在!”

  “会是这杨国忠吗?”

  “似乎李隆基所宠爱的妃子,是叫做杨玉环吧。”

  “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这个杨国忠,不会是杨广那暴君的后人吧?”

  李世民瞬间化作八卦大师,头脑里闪过各种可能性。

  由于杨广的存在,他对杨这个姓氏不感冒。

  “杨国忠究竟是不是大唐朝廷的蛀虫?还有这个杨玉环,安史之乱和她又有什么关系?”

  ————

  天穹之上的投影再度变幻。

  【盛世大唐的倾塌和安史之乱爆发,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昏庸,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那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本名杨钊,从小行为放荡不羁,喜欢喝酒赌博,因此穷困潦倒,经常向别人借钱,因此人们都瞧不起他。】

  【他在蜀地从军,发愤努力,表现优异。】

  【章仇兼琼一见杨钊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又伶牙俐齿,非常满意,遂即任他为采访支使,两人关系密切,因为章仇兼琼当时正虑李林甫专权,禄位难保,所以欲使杨钊进入朝廷,作一内援,此时杨玉环已封为贵妃,贵妃的三位同胞姐姐也日益受宠。】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同曾祖兄,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后不久,杨国忠便完成“火箭式”升迁,成为朝廷重臣。】

  【在宫内,杨国忠经常接近贵妃,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还千方百计巴结权臣。】

  【唐玄宗对他在运算方面的精明十分赏识,不久,杨钊便担任了监察御史,很快又迁升为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十几个余职,成为朝廷的重臣。】

  【天宝九载,玄宗赐名“国忠”,以褒奖他的忠诚,天宝十一载,口腹蜜剑的李林甫一命呜呼,杨国忠担任右相,并身兼四十多余职,达到人生的权力巅峰。】

  【同时,杨国忠还认识了安禄山,并且后者还唤他为舅舅。】

  【一个姓杨,一个姓安,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但安禄山为何曾唤杨国忠为舅舅呢?】

  【这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一个中介人,她便是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

  【杨玉环她年轻美丽,她没有丝毫的抱负,说白了,便是唐玄宗养在深宫中的一个花瓶,她善妒喜欢被奉承,被吹捧。】

  【而杨国忠与安禄山两人,在这点上可谓不谋而合。】

  【为了杨玉环能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说他们的好话,他们两人想尽办法来取悦杨玉环的喜奉承的性格,此二人借助着与杨玉环攀亲戚,获取自己想要的权利,于是杨国忠认杨玉环为妹,安禄山认杨玉环母,这不,杨国忠便高了一辈,成了安禄山的舅舅。】

  【而正是通过这层关系,还为了确保边疆稳定,做个太平皇帝,唐玄宗一直对安禄山宠爱有加,屡次给他加官晋爵,不断满足他对钱粮兵马的要求,把荣义郡主许配给他的大儿子。】

  【在朝中,安禄山十分惧怕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却瞧不起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杨国忠。】

  【杨国忠接替宰相后,屡次上书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一心想借唐玄宗之手除掉安禄山。】

  【可李隆基认为这就是将相之间的不和,不予理睬。】

  【杨国忠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奏请让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以便排斥和牵制安禄山,并把玄宗让安禄山“加同平章事”的打算搅黄。】

  【至此,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私人恩怨更加严重,矛盾一触即发。】

  【杨国忠任宰相期间,官吏贪渎,政治腐败,民怨沸腾,还两次派兵攻打南诏,损兵折将,专权误国,败坏朝纲。】

  【为了树立威信,他还大肆制造冤案,排斥异己。】

  【杨国忠奢侈无比,修炼了大量豪宅。】

  【扶风发生雨灾,杨国忠竟然隐瞒不报,郡守房琯将此事上报,杨国忠十分生气,派人责罚房琯,此后再有没有人敢上奏水旱灾害,因此在杨国忠的治理下唐朝明面上歌舞升平,十分繁华,实际上民困兵疲,危机重重。】

  【此时的安禄山野心巨大,也想学前朝的王爷一样谋反,过把皇帝瘾,终于在杨国忠的步步相逼下发动了叛乱,他的借口就是讨伐奸贼杨国忠。】

  【天宝十五载六月,叛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根据杨国忠的建议,决定逃往蜀都避难,途中,杨国忠被乱刀砍死。】

  【一代奸臣,最终被叛军所杀,也算是自食恶果。】

  看到这里,各个平行朝代的帝王终于明白。

  有这么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大奸臣把持朝政大权,大唐岂能不衰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