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门第 81 婚事

《书香门第》81 婚事

作者:岚月夜 字数:4261 书籍:书香门第

  一秒记住【千千】.,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父子三人谈了半个时辰,明姜和母亲出去的时候,严谦和严诚兄弟两个面上都是一片泪痕。严仁宽并没说什么,只是说肚子饿了,问范氏晚上吃什么。范氏就打发明姜去厨下传话做什么饭,又叫丫鬟端了水来,让两个儿子洗了脸。

  等明姜回来,严仁宽看着两个儿子也收拾好了,一家人都在座,挥退了下人,说道:“早先是我忽略你们了,光想着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没有在你们身上花太多心思,有什么事也多随了你们的心愿。再加上我有几年不在家,竟忘了你们都渐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今日就惹出了这一回事。”

  范氏心中不安,起身说道:“都是我没有管教好孩子们……”

  严仁宽也站起身,按着范氏坐下:“这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养不教,父之过。从今往后我会多抽些功夫放在孩子们身上,谦哥儿明日起就不去上学了,我一会亲自去跟孔先生说。”他抬手止住范氏,不让她说话,“你放心,我会亲自看着谦哥儿读书。”

  范氏终于松了口气,可又怕耽误正事,问:“只怕耽误了你衙门里的正事。”

  “衙门里的事我已经上手了,也有师爷们帮我,腾出两三个时辰的空来,不是难事,你放心好了。”说完这句,严仁宽就要出去,“你让人做些好菜送到孔先生那,我去他那吃饭。”

  范氏应了,赶忙让人去安排,自己带着三个孩子默默的吃了晚饭,又叮嘱严谦:“听见你父亲的话了?回去切不可胡思乱想了,你这孩子平素最是开朗,怎么这回也钻了牛角尖了?”又让明姜跟着严谦去,“带着你妹妹玩一会儿再睡。”

  然后单独留下了严诚。范氏看着这个外貌最像范家人的孩子,心里很是唏嘘,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很早就知道体谅父母,也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让她担心,可是这一回……,“你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了么?”

  严诚惭愧的低头:“儿子知道了,父亲教训了儿子,让儿子给大哥赔了礼。”

  范氏伸手:“你过来。”严诚听话的走到母亲身边,范氏就拉了他过来,抬头看着他的脸,“娘知道你都是好意,是想为爹娘分忧,可是你要明白,你是做兄弟的,本来孔先生就总是拿你去跟你哥哥比,你哥哥虽不会嫉妒你,可天长日久下来,难免心里有些不平之气,你再这样上门去找他,他如何能不恼?反倒伤了你们的兄弟之情。”

  严诚一脸惭色:“是儿子思虑不周,自作主张了。”

  范氏拉着儿子的手,打算好好教教他:“娘说这个,并不是叫你以后别管你哥哥的事,兄弟之间,无论有了什么事,该当彼此照应的,还须得照应,只是你不能直来直去的硬碰硬。譬如今日之事,你就合该来告诉娘,让娘去和你哥哥说,而不是你自己上门去说。”拉着儿子絮絮教导了好一会,又怕说的太多,他不能领悟,就让他回去早点歇了,打算以后慢慢教导他。

  打发走了严诚,范氏自己坐着发了一会儿呆,秋叶进来看了几次,也不敢过来问她要不要铺床歇息。只得又默默出去,刚出了门就松了口气,掀了帘子禀报:“大爷回来了。”

  范氏回过神来,起身到门口相迎:“孔先生怎么说?”

  严仁宽携着妻子的手进了西次间里榻上坐下:“他不太高兴,我就说我们谦哥儿散漫惯了,一时跟不上他的进度,让他先带着诚哥儿,我给谦哥儿补一补基础,他也就没说什么。”

  “那就好。”范氏想起严谦来,不免还是觉得胸口发闷,“这个孩子,怎么就……”

  严仁宽拉着她的手宽慰她:“没什么的,小孩子常有的事。越是大人让做的事,越不愿意做,越是大人不让做的事,还偏要去做,男孩子都是这样的。”

  范氏不信:“大爷也这样过?我们诚哥儿也没这样过!”

  严仁宽笑了笑:“我是不好意思告诉你。我小的时候读书虽好,但也顽皮,常常背了人去掏邻居卫家树上的鸟蛋吃,后来被娘知道了,还打了我两鞋底子。”

  范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不信,定是你哄我的,你哪会做这些?”

  严仁宽也笑:“不信等下次见了娘你问她。”

  “我才不问,没得让娘取笑我们!”范氏终于有了点心情和丈夫说笑。

  严仁宽看着她心情好些了,就换了话题,问:“岳母那边,想给谦哥儿提的姑娘,可定准了?”

  范氏一愣,摇头:“只拣了几个家世相当,年龄在十三四的,还没有相看。怎么,你想给谦哥儿定亲?”

  严仁宽点头:“嗯,谦哥儿都十八了,婚事实在不能再拖,京里大侄女都等不得出嫁了,总不能再让二侄女抢在前头。你看,那王家姑娘如何?”

  “哪个王家姑娘?”范氏没反应过来,看着丈夫问道。

  严仁宽微笑答道:“就是总来找明姜玩的,前任王县丞的孙女王姑娘啊!”

  范氏怎么也没想到丈夫说的是她,就问:“你怎么想起问她了?他们家只有寡母幼弟和一干无良族人……”她并不想嫌弃别人,只是这结亲乃是结两姓之好,自然要考虑对方的家族。

  严仁宽见妻子似乎不太愿意,就说了自己的理由:“谦哥儿本来一气之下,是要去找我说再也不读书了的,恐怕还要说效仿前人游历天下再归田园,可是最后他并没说,只说了想闭门发奋读书,再考一回,你猜是为何?”

  范氏想了想:“是他自己躲起来,冷静了,然后改了主意?”

  严仁宽摇头:“他是自己躲了起来没错,不过这事却不是他自己想通的。他在后花园里藏着,正巧明姜和那王姑娘去园子里坐着说话,说起读书种田的话来,那王姑娘一番话点醒了他。”将严谦怎么跟自己学的告诉了范氏。

  “这姑娘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娶妻当娶贤,何况谦哥儿也能听进去她的话。王家如今确实不如往昔,但我听蓝主簿、刘典史他们说起来的时候,都说先王县丞实在是个仁义的好人。王县丞的独子也是个老实诚恳的读书人,只是时运不济一直没能过了乡试,又读书累坏了身子,这才一病不起。”

  范氏听到这里也叹息了一声:“令婉确实是个好姑娘,她母亲为人不够刚强,家里的事全是她一个人撑着,连幼弟都要她照管,这样的姑娘到谁家做媳妇,想来都能周全得了。只是,若给谦哥儿说了她,后头诚哥儿可怎么好?”若是做弟妹的反比做长嫂的出身高贵,这妯娌之间失了平衡,也不好办呢!

  严仁宽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这个倒无妨,也没有说做弟弟弟妹的就一定要样样不如兄长嫂子的,你看咱们家里,二弟虽比我官职高,不是还一样敬我为兄长么?只要你一碗水端平,他们兄弟之间兄友弟恭,这些就无碍的。再说,咱们总不会说个公主郡主的来家,总是门户差不多的人家,既然都是咱们这样人家出来的,必然都是十分知礼的,大可不必担心这个。”

  话虽如此,范氏心里也还是有些不乐意,不过她却没再说,只是笑道:“咱们光在自家里打算来打算去,可也不知道人家乐不乐意呢!”

  严仁宽也笑:“你要是也同意,就找蓝主簿的太太去给传个话,问一问不就行了?”

  范氏这下子真的惊诧了:“你这竟是认真立刻就要去办?”

  严仁宽点头,正色道:“谦哥儿年纪不小还一副孩子气,我总觉着是没成家的缘故,等他娶了妻生了子,总不会还动不动就异想天开,要出去游历天下了。我听谦哥儿学的那话,这王家姑娘是个明白世情、看事通透的,这个年纪的孩子若不是因着她家里有那些事,也断不会如此,所以,我们若是取中了人家孩子懂事,就不能再嫌弃人家的家境。若是那家境好,万事顺遂的,家里的姑娘必然是娇养着、闲事不知的,你且看我们明姜就知了。”

  道理范氏自然都明白,可是毕竟是自己的长子,曾经在心里筹划了不知多少次,那个理想中的儿媳妇可并不是王令婉!她末了还是忍不住说:“这孩子是好,可她小小年纪就没了父祖,我怕她亲缘上薄,有些妨碍……”

  严仁宽听了这个理由也不免思忖了一下,“明日你找蓝主簿的太太来说话,跟她打听打听。我怎么恍惚记得,你上次说过,他们家族人拿了她的生辰八字出去给高僧算,说是旺夫益子的?”

  范氏也想了起来:“那是他们族人想把令婉嫁到外县去使的法儿,也不知准不准,我明日套套蓝太太的话吧。时候也不早了,早些歇了吧。”说完服侍着严仁宽进内室歇息,上了床,自己却辗转了半夜才睡着。

  第二日找了蓝太太来说话,蓝太太果然对她们王家的事情很清楚:“……听说是王太太八字不大好,虽说不上冲克,可也不是什么有福的命数。他们家姑娘倒比她好得多,早先有几位云游的高僧道长看见,都说是个有福分的,对了,先前他们家族人不是拿了王姑娘的生辰八字去了云河寺给主持算吗,似乎是说旺夫益子。哎呦,瞧我,您家不是和他们家有亲么,我这倒是班门弄斧了!”

  送走了蓝太太,范氏坐在屋子里思忖半晌,写了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了母亲那里。晚上严仁宽回来,她就把蓝太太的话说给严仁宽听:“……她是当闲话说,我也只能当闲话听,总觉不是很放心,想起她们母女曾在济南住过,就给我娘写了封信。”

  严仁宽点头:“也好,婚姻大事,是当慎重。”

  唐氏回信很快,出乎范氏意料的,唐氏并没反对。王令婉在范家过过生日,几个女孩子谈天的时候也说起过出生的时辰,唐氏悄悄请人给严谦和王令婉合了一下八字,把结果随信一同寄了来。信中还说,考虑到严谦的性子,唐氏一直想找一个温婉大气的姑娘给他,免得因为严谦一时半刻难有成就,夫妻两人起了龃龉,反倒影响了严谦的心气,夫妇不谐,家宅不安。

  可若要这样找,必然得细细访察,家门合适的,孩子未必合适,也需要缘分促成。严谦实在年纪不小,再拖下去,女孩儿家又难免挑剔。王令婉这个姑娘倒确实比一般的姑娘合适,她和严谦又言谈相投,若为着娶一贤妻也未为不可。

  范氏思前想后,又听了严仁宽一番劝慰,还是难下决心,又把明姜找了来,细细问了那天王令婉说了什么话。听完反复琢磨,最后叫了严谦来:“我和你父亲正想给你定亲,你不是小孩子,也不用做那手足无措状,跟娘说说,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严谦没想到母亲会问他这个,欲待要说不娶妻吧,又怕伤了母亲的心,只得说道:“儿子都听母亲的,只要母亲喜欢就好。”

  “这是什么话?你娶了妻子是要和你过一辈子的,总得是你中意了才好。跟娘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是娇憨活泼的,还是温柔腼腆的,还是有见识的?是想有一个能倚仗的岳家,还是说只要家风清白就行?”

  严谦被母亲的一番话绕晕了,他支吾了半天,最后还是一句:“但凭母亲做主,只要母亲喜欢的,儿子就喜欢。”

  范氏只得无力的打发了他出去,严仁宽看她如此纠结,就说:“你要是真的不喜欢,那也不用勉强,咱们再慢慢寻访就是,不然娶回了家来,你也不高兴,孩子们自然也高兴不起来。”

  “不如写信进京,请爹娘定夺吧!”范氏也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想起婆婆见识多,不如把这事详细告诉了婆婆,让婆婆给自己拿个主意。严仁宽就也听了妻子的话,将这事前因后果详细写了,寄信给京中的父母。

  严景安的回信很简洁,说只要是家风清白的好姑娘就行,又说严谦和严诚的婚事只凭他们夫妇做主,但将来明姜的婚事,切记要先跟自己商量。

  严仁宽夫妇看完了信面面相觑,范氏无奈一笑:“那就这样吧,明日我请了刘典史的太太来,请她去王太太那探探口风。”因为上次蓝太太闲谈的那些话,倒不好再让她去。

  刘太太去了王家一说,王太太自然是欣喜莫名,只是因为她一向依靠女儿,习惯了凡事问女儿意见,就没立时应下,只说要和女儿商议,过后再给回音,就送了刘太太出去。她本以为一说此事,女儿必是面含娇羞的应了。

  哪知王令婉一脸惊讶,接着频频摇头:“不好不好,他们家的门第我们如何攀得上?”

  王太太着急了:“你这孩子,如何妄自菲薄?这是他们家主动上门来求的,你还怕什么?再说若论嫁妆,咱们家又比谁家差来?”

  “娘,你怎不细想想,为何他们家主动上门来求我?我比旁人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不成?还有一点,他们家是做官的,一任三年,三年后还不知去哪里,你舍得我走?”王令婉拉着母亲坐下耐心劝道。

  王太太听女儿说了这话,也觉有些疑惑:“他们家大哥儿我们是早就见过的,人生的好,又知礼,并没什么不好的啊?你少哄我,定是你又妄自菲薄了!再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到谁家都是一样,也没有常顾着娘家的!我有你弟弟,不用你管!”

  王令婉却不放心:“我若是嫁到左近,家里有什么事都能搭把手,您也能看着我,两下里都安心。可是若是跟着婆家走了,弟弟年纪还小,我如何能放心家里?娘,您真舍得我么?”

  王太太有些心酸:“我虽舍不得,可更不能耽误你的前程。婉儿,严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咱们都清楚,他们既要上门求娶,将来就不会亏待你。你为这个家做的事情已然够多了,娘如何还能让你再耽误了婚姻。”说完再不听王令婉的话,叫了身边亲信的妈妈,让她去刘家回信,应允了此事。

  范氏得了回音,又和严仁宽说了,然后正式请官媒上门提亲。初冬的时候过了文定、写了聘书,这一门婚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