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门第 75 前情

《书香门第》75 前情

作者:岚月夜 字数:2590 书籍:书香门第

  一秒记住【千千】.,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送走了苏太太,家里的人也各自回去,剩下唐氏母女俩闲话,唐氏忽然想起来:“啊哟,刚才忘了和她说谦哥儿的事了!”

  范氏不明白:“谦哥儿什么事?”

  “亲事啊!”唐氏看着女儿很惊讶,“怎么你好像根本不着急?这个苏太太做媒很有一套,我本来想让她给谦哥儿留意着的。”

  范氏闻言笑了笑:“有母亲在,我还着急什么?”

  唐氏却有些不自在:“说到底还是我把孩子给耽误了,若是当初直接把婚事订下来,现在可不就能办婚事了?”

  范氏自然要开解母亲:“娘说哪里话,虽说婚姻是父母之命,可总还是孩子们能情投意合才好呢!谦哥儿和两个侄女合不来,就算订了婚事,也怕来日不谐,反为不美。”

  话是这么说,可唐氏心里却还有些不能跟女儿说的缘故,范宁是尹氏的独生女,她的婚事尹氏是十分在意的。当初说严谦的事的时候,当着自己的面尹氏自然说极好,可后来几个孩子的来往,她的态度却一直是静观其变,并没有特别促成的意思。

  到后来严谦走了,尹氏很快就忙着找人相看,唐氏细想前事才明白过来,心里对尹氏不免有些不满,可到底也不能说什么。严谦的性子她们都看在眼里:喜欢一切新奇事物,尤好农事,在读书进学方面就表现的平平,加上那时候亲家老爷在家赋闲,姑爷是初入仕途,尹氏有些不愿也是常情。

  最主要的就是,范宁和严谦两个人并没看对眼,范宁和范宜两个人,喜好的都是平常女孩子喜好的那些东西,衣裳玩物啦、小吃点心啦、结伴出游啦之类的,每每几个孩子坐到一起,严谦说着山川风物,往往就会说到当地多种植什么作物、产量如何、有何特色上去了,久而久之,范宁和范宜自然不喜欢听他说话了。

  “也不能说合不来……。说到这个,我忽然想起来,关于令婉的事我还没和你说。她和她娘回家去了,她们家就在新城,以后你记得多照应她们一些,可怜见的。”唐氏上了年纪,说起话来有时候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突然换了话题,把范氏说的一愣。

  范氏问:“哪个令婉?谁家的孩子?”

  唐氏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瞧我,说话颠三倒四的。令婉就是你嫂子娘家的那个亲戚,原来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就是谦哥儿来的时候。”

  范氏明白过来:“是姓王的?说是嫂子继母家的亲戚?”

  唐氏点头:“就是。她母亲和你嫂子的小兄弟是亲表兄妹,你知道的,现在的尹家老太太白氏是继室,令婉母亲是尹家老太太的娘家侄女,嫁的是新城县丞的独生子,丈夫也是读书人,只是始终没考中举人,身体反而因读书累坏了,前两年一病不起撒手去了。那王县丞夫妇俩老年丧子承受不住,连过继之事都还没安排好,就一先一后的去了。哪知丧事刚办完,还没等出孝,王家族人就上门来抢家产了。”

  范氏看母亲说了一长串话,怕她口渴,给她递了杯水,然后问:“既有这事,白氏母女该当回白家求助才是,怎地到了我们家来?”

  唐氏叹了口气:“白家早已败落下来,白氏的父亲也已不在,她又无亲兄弟,白家人更是贪财势利,她们若回去求助,只怕还不如跟王家人好好说说,还能多留下一点呢!”范氏彻底没话了。

  “他们家唯一能依靠的亲戚也只有尹老太太了,你嫂子的兄弟答应了帮着去周旋,又来求你嫂子,帮着先安顿一下这对母女,免得王家族人上门聒噪。你嫂子来问我,我自然不能不应,再说咱们家房子也多,亲戚过来住住,也算解了寂寞了。”唐氏继续说道。

  原来如此,范氏听了想了一想,忍不住问:“那王家姑娘叫令婉?谦哥儿和她……”

  唐氏瞧了瞧女儿的神色,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怎么你心里还有疙瘩不成?其实这事儿啊,说来是我太过仔细。令婉那孩子比宁儿还小一些,那时她整日和宁儿、宜儿在一处,有时谦哥儿在的时候,几个孩子说起话来,谦哥儿一说到农事上,宁儿、宜儿就没话了,也不好冷场让谦哥儿尴尬,多是她接口,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个孩子就越说越起劲,渐渐相投起来。我怕这样下去不好,加上谦哥儿也有些想家,就让他先回去了,你放心,并没有别事。”

  范氏想想严谦这两年在家也并没提起过这个王姑娘,于是当真完全放了心,又问:“那如今她们家的事是已经都办妥当了?”

  “恩,过继了一个令婉她堂伯家的孩子过来,少不得也拿了一些地出来给族里做祭田,族长出面,这事就算是了了,好歹保住了大半家产。以后你们在新城多看顾她们一些,等令婉再找个能依仗的夫家,想来就无事了。”唐氏嘱咐道。

  范氏素日也是怜老惜弱的,又去了那一层厌烦,听了这话自然应承:“女儿知道了,娘放心。”现在细想想,当初薛婆子说的话里确实并没说王家姑娘如何,只是她用自己家姑娘来对比王姑娘,让范氏心里不免有一些不悦,进而对那王姑娘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范氏带着孩子们在范家又住了七八天,就要带着孩子们去新城,唐氏自然舍不得:“不如索性送了宁儿出嫁再去吧。”

  “这可不好,您姑爷自己在新城呢,好歹是一地父母官,家眷一直不到也不好。等宁儿出嫁的时候我再回来就是了,您放心,我带着孩子们一准早来。您自己不也说了么,新城这么近,您想我们了,尽可以自己坐车就去了。”范氏拉着母亲安抚。

  明姜也跟着凑热闹:“外祖母不如这就和我们一同去吧!”

  唐氏哈哈大笑:“这孩子合我的心思,想到什么立时就要去。”抱着明姜摇晃,“等你表姐嫁了,家里也没事了,外祖母一准去看你,好不好?”

  明姜高兴的点头:“外祖父也去!”

  “他可去不了,你外祖父事忙,一入了夏到了汛期,你想见你外祖父可就难了。”唐氏叹道。

  范氏听了有些担忧:“父亲年纪不小了,不好再这样劳累,娘也劝劝他,好好保养身体。”

  唐氏摇头:“你父亲何曾听过我的话了?早先你大姐在家时,还能劝劝他,如今他可真是,谁的话也听不进了。不然你临走劝劝他。”

  范氏其实一直都有些惧怕父亲,不过为了父亲的身体,总也要试一试:“行,我劝劝。”

  明姜却觉得祖辈的人都是慈爱可亲的,自告奋勇:“我帮娘去劝外祖父!”

  于是临走之前这天晚上吃过了饭,大家散了,范氏母女落后一步,跟范希孟说话:“爹这些日子早出晚归,衙门里事多么?”

  范希孟虽然意外女儿会问这话,但还是答道:“嗯,汛期又至,布政使大人十分关切,我们几个同僚都要跟着出去巡视。”

  “我看父亲近来面色疲惫,您也多注意身体,可别累坏了!”

  范希孟听了一笑:“我身体很好,你们不用担心。你去了新城要好好襄助阿宽,他是个好孩子,做官我是不担心的,虽然有些书生意气,但是这是好事,正直总比偏私好。省城有我,京里有你公公,他又是一县父母官,只管放开手脚做吧!”

  范氏点头应了,一时不知该再说什么,就推了推倚在身边的明姜,明姜会意,笑嘻嘻的跑到范希孟身边,抱着范希孟的胳膊说:“外祖父,等外祖母去看我们的时候,你也一起来吧。”

  范希孟有点惊讶,范家的孩子们没有敢这样和他撒娇的,但看明姜圆圆的脸蛋上一对大大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自己,里面有孺慕有期盼,心里一软,笑着回道:“外祖父事忙,去不了,让你外祖母去看你们。”

  明姜抱着范希孟的胳膊不松手:“外祖父不想我们么?衙门里也放假的吧?”

  范希孟看着外孙女肉呼呼的模样,又一脸天真,不期然想起了最疼爱的大女儿,终于忍不住伸了另一只手摸了摸明姜的头顶:“好,等放假有闲了,外祖父去看你。”

  明姜十分高兴,踮起脚在范希孟脸颊上亲了一口:“外祖父真好!外祖父忙的时候也不要太累了,娘说要有劳有逸,读书累了就要休息,这样才能有力气再接着读书。外祖父去衙门做事也是一样啊,累了也要休息,然后才能再继续做事。”

  范希孟被她亲了一下,一时呆在当场,再听了她后面的话,心里不觉就暖了,又摸摸她的头顶,应道:“好好好,都听我们明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