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门第 65 急召

《书香门第》65 急召

作者:岚月夜 字数:2609 书籍:书香门第

  一秒记住【千千】.,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是啊,灾年连灾年。今年直隶也是大旱,皇上都亲自去求雨了。”严景安深深叹了口气,“江南若是再涝下去……”

  刘氏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到处赈灾,若是江南再不好,朝廷的日子就也不好过了,不过这些事也不是他们这等赋闲在家的能管的,就安慰严景安:“朝廷自会想法子,你就别杞人忧天了,明姜把你新写的字儿拿来给你祖父看看。”把这事岔开了。

  不过好在也没有更坏的消息传来,弘文帝亲自去求雨之后,燕京果然下了一场雨,解了旱情。去西北宣抚的御史也暂时稳住了流民,就连平江的雨都收了,情势越来越好,严景安终于放下了那颗忧国忧民的心,除了去书院,偶尔还出门去见见旧交友朋,和曲道长下下棋。

  很快就过了端阳,平江并没有多雨的趋势,西北也渐渐平静了,严景安把大半心思都放在了严谦身上,想盯着他务必今年考过童生试,每日一早起来就去书院。严仁达因为要备考明年的会试,严景安已经不让他再去管书院的事了,家塾那边更是直接放手给了毛行远。

  天渐渐热起来,老夫妻两个就起得越来越早,这一日两人早起收拾好了,严景安在院里打了一套曲老道教他的养生拳法,儿子媳妇和孩子们才过来请安吃早饭。一家人安安静静的吃了饭,严景安嘱咐了严仁达几句,就出门去了书院。

  明姜跟着母亲回东小院去理事,今日事情不多,不一时就说完了,范氏打发她去正房:“你祖母年纪大了,眼睛不比从前,你看着点,别叫她做活太多,多引着她出来走走,往后院去看看花草也好。”明姜应了,出门去了正房。

  果如范氏所料,刘氏正坐在窗下做衣裳,明姜进去先看了几眼,问:“祖父的衣裳您不是做好了么?怎么又做?”

  “唔,这是给你爹爹做的,你过来瞧瞧,这料子你爹爹穿着如何?”刘氏招呼明姜过去。

  明姜坐到刘氏身边,伸手抢了针线下来:“您先歇一会儿吧,爹爹哪里还缺衣裳穿?我娘前一阵刚做了两件,还有请了人做的,不是包了一包捎进京里去了吗?”

  刘氏揉了揉有点酸的脖子,说道:“我反正也无事,慢慢做呗。”

  “明嫤呢?怎么没陪着您?”明姜记得她走的时候,明嫤明明赖着刘氏在说笑。

  刘氏答:“她坐不住,去后院玩去了。”明姜就拉着刘氏起来:“您也别一直坐在屋子里了,咱们也去后院走走,看看我种的瓜怎样了。”扶着刘氏出了房门,转去了后院。

  到后院的时候明嫤却并不在,一问下人,说是三奶奶叫人把五姑娘接了回去。明姜并不在意,拉着刘氏一会儿去看看花,一会儿看看新结的瓜纽,一会儿又去看缸里养的鱼,正说得热闹,青杏忽然从夹道穿了过来,直直走到刘氏跟前福了一福:“太太,前院传话,说有内监并锦衣卫上门寻老爷。”

  刘氏手里正拿着鱼食要喂鱼,一听这话手一松,把一把鱼食都扔进了缸里,却也顾不得许多,追问道:“内监和锦衣卫?可说了是什么事?”

  青杏摇头:“来人只说是奉了皇命,急寻老爷有要事。”

  刘氏有些惊疑不定,怎么会有内监和锦衣卫忽然上门,又问:“三爷呢?让他去见见,问个清楚。”青杏应了返身往前去,刘氏也扶着明姜的手回了正房。刚进屋子坐下,范氏就走了进来亲自回话:“三叔见了来人,已经带着他们往书院去寻公公了,娘别急,三叔说应无事的。”

  “来的是哪一位内监,可是认识的?”刘氏问道。

  范氏摇头:“这却不知,三叔也没说。”刘氏凝眉细思了半晌,点点头:“我知道了,没事,你去忙你的。明姜也去做功课,不用围着我转了。”

  明姜看了母亲一眼,见她点头,就起身说:“那午饭前孙女再来。”和范氏一起出了房门,等走到东小院她才小心翼翼的问:“娘,出什么事了?内监和锦衣卫来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这是大人的事,你小孩子不要多问,去做功课吧。”范氏也不肯多说,打发明姜回了自己的屋子。

  明姜回屋坐到书案前,心里还在回想祖母神色凝重的样子,忍不住有些不安,到底是有什么事呢?心里一有了心事,写的字自然也不大工整,写了揉,揉了写,到午饭前厨下来人问午饭的时候,一共只挑出三张写的好的。她索性不写了,起身往正房去。

  出乎意料的,她刚走到正房前的廊下就被丫鬟阿甘拦下了:“姑娘来了,老爷和太太正在说话,要不您坐这儿等一等?”

  这可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因刘氏带过她几年,向来明姜出入正房连通报都不用的,今日居然被拦下了,明姜还真是很不习惯。不过她倒也没说什么,就势在廊下坐了,和阿甘说话:“我也没什么事,就是看快吃饭了,过来看看祖母。”

  “啊哟,可不是么,这么快又到吃饭的时辰了,咱们都给忙忘了。”阿甘往外看了一眼太阳,笑着答话。

  忙?忙什么?明姜心里嘀咕,却没追问,只和阿甘说了几句闲话,正说着,严诚和严谊也已经从后街家塾回来了,两边在廊下相会,严诚很是惊讶:“你在这坐着做什么?怎么不进去?”

  没等明姜答话里面就叫进了,于是兄妹俩一起进去,果然严景安在里面。三人一起行礼,明姜暗自打量了一下祖父祖母的神色,见两人都颇平静,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坐下不说话。很快严仁达夫妻带着孩子也过来了,范氏也带着人进来摆饭,一家人在异常平静的气氛里吃了一餐饭,等下人撤了饭桌,收了剩饭菜,严景安才开口说话。

  “我要进京一趟,家里的事老三你多上心,看着谦哥儿,别叫他又散了心。有事和你母亲嫂子多商量,外面的事儿若有不明的,可以去问问你举大哥。”

  严仁达似乎并不惊讶,站起身听父亲的吩咐,然后一一应允。

  严景安又嘱咐了严诚和严谊在学里不可胡闹要好好读书的话,然后就让散了。明姜磨磨蹭蹭的一直磨到众人都出去了,她才走到门口,还一直扭头偷看严景安。严景安看见她这样忍不住笑了,招手叫她过去:“怎么?舍不得祖父走?”

  明姜点头:“祖父什么时候走啊?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一会儿就走,还不知要去多久。”严景安摸了摸明姜的头,“一晃眼,五年了,我们明姜都长这么高了,祖父都抱不动你了。”

  明姜听了这话不知为何鼻子有些酸,就伸手抱住严景安的胳膊:“等我瘦下来祖父就能抱得动了!那祖父是不是要见到爹爹了?”

  严景安微笑点头:“怎么,明姜有话要祖父说给你爹爹听么?”

  明姜想了想,说:“您就跟他说,我们都想他了,娘、大哥哥、二哥哥还有我,还有祖母,都想他得紧,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好,祖父记住了,一定替你问。”严景安又摸了摸明姜的头,“在家要听你祖母和你娘的话,好好读书,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杨先生,好好学画儿,祖父还等着你给画像呢!”祖孙俩说了好一会的话,直到前院里来人催了,严景安才又和刘氏说了几句话,起身出去,跟京里来的人一同去码头坐船上京了。

  一直到严景安走后七八天,明姜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今春西北大旱,当时虽稳住了流民,可后续的赈济并未能跟上,还有流言说陕甘各级官员贪墨了赈灾粮款,流民怒意沸腾,冲击县衙抢粮,冲突中奉命前去宣抚的监察御史遇害,陕甘总督因此下令所辖卫所剿杀流民,反而激起了更激烈的民变。

  本来陕甘总督一直隐瞒民变未报,只说是小股流民作乱,已经剿灭,不料没多久忽有监察御史从人侥幸生还回京,状告陕甘总督、巡抚等以权谋私,杀害良民充数领功、激化当地官民矛盾,导致情势不可收拾,并预谋杀害了欲据实参奏朝廷的监察御史,满朝登时哗然。

  几派官员更是挽袖上阵,口沫横飞的互相攻讦,飞往内阁的奏疏又一次如纷飞的雪片一般。只不知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宫里会悄悄来人把祖父给召进京去呢?母亲不叫她问这事,祖母那里更是闭门谢客,谁来也不见谁请也不去,弄得明姜都不敢开口问了。祖父到京之后只来了一封信报平安,其余别话一概没有,家里的气氛就一直是平静中带着一丝紧张,所有人都有点屏息以待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